個人資料
正文

1784年中美第一次直接貿易

(2009-02-24 08:32:00) 下一個

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殖民地在費城召開的大陸會議上宣布,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此時的中國人還不知道在大洋彼岸一個新國家的誕生,而獨立伊始的美國人同樣也對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國沒有什麽了解。

    來自中國的茶葉促成北美獨立

    美國在獨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這時的美國雖然與中國沒有貿易關係,但產自北美的商品還是以英國商船作中介源源不斷地運進了中國。當時,北美地區的商品一般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運進中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中國購買茶葉後,由廣州出口到英國,再由英國輾轉運到北美港口波士頓賣掉,隨後再將哈得孫河流域新英格蘭地區(今美國東北部6個州)出產的人參(中國人稱“花旗參”)運往中國。在這一過程中,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取了大量利潤。

    18世紀70年代,東印度公司由於經營不善而瀕臨破產。英國政府為了挽救東印度公司,於1773年頒布了《茶條例》,將在北美殖民地銷售茶葉的特權賦予東印度公司,並規定北美人民不得飲用“私茶”。

    與此同時,由於與法國進行戰爭的需要,英國又對在北美經銷的茶葉課以重稅,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強烈反抗。他們組織了許多秘密社團,希望衝破東印度公司的壟斷,從中國直接進口茶葉,其中以“波士頓茶黨”最為著名。

    1773年12月16日,化裝成印第安人的“波士頓茶黨”成員秘密登上了東印度公司的茶葉貨船,將成箱的茶葉傾倒入海中,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這一事件最終成為北美殖民地人民起義反英的導火線。

    美國通過外貿求生存,“中國皇後”號駛向廣州

    獨立後的美國麵臨著生存的問題。當時,美國欠下英國大量債務。為了還債,美國必須發展外貿。美國獨立後,英屬西印度群島與北美的貿易關係也隨之解除。失去了傳統的貿易夥伴,美國麵臨著十分嚴峻的外貿局勢。於是,美國將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彼岸的亞洲。當時,美國商船自北美大陸東岸出發,必須沿南、北美洲海岸行駛,繞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再斜穿波濤洶湧的太平洋;或者先橫渡大西洋,自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在印度休整後再穿越海盜出沒的馬六甲海峽,最後駛入南中國海。這樣的旅程一般人難以忍受,何況當時的海船噸位小、風帆少,航行的艱險可想而知。

    1783年聖誕節前夕,排水量55噸的單桅帆船“哈裏特”號滿載花旗參自波士頓港出發,準備駛往中國。但礙於旅途艱險,“哈裏特”號在好望角與英國商人交換一船茶葉後返航。幾乎是在同時,康涅狄格州也有商人準備了遠航中國的計劃,但由於資金不足隻好作罷。

    就在美國人一籌莫展之際,一個名叫約翰·雷迪亞德的探險家又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中國人很喜歡北美出產的海獺皮,一張在北美西北海岸用6便士購買的海獺皮在中國廣州可賣到100美元!在利益的驅使下,又一批探險家踏上了駛往中國的征程。

    1784年2月22日,也就是華盛頓總統生日這一天,由費城商人羅伯特·莫裏斯、丹尼爾·派克和紐約公司共同裝備的360噸級遠洋帆船“中國皇後”號由格林船長率領,裝載著40多噸花旗參離開紐約港,經好望角駛往中國。美國人當時認為,英國有女王,所以此時的中國很可能也被一位女王統治著。因此,為了討好這位“中國女王”,這艘船被命名為“中國皇後”號。

    8月23日,在海上顛簸航行了半年多的“中國皇後”號抵達了葡萄牙人占領的澳門。根據“中國皇後”號貨物管理員、陸軍少校塞繆爾·肖在他的航行日記中的記載,興奮異常的美國人曾經“鳴炮向這座城市致敬”。一周後,“中國皇後”號抵達了他們此行的最終目的地廣州港。

    在廣州的第一次貿易中,美國商人為了免繳“首次貿易稅”,竟謊稱是英國人。當他們發現中國對英國的印象極為惡劣,才慌忙解釋說,自己來自美國,一個剛剛擺脫了英國統治的新興國家。由於美國商人大多懂得遵守清朝法律,美國海員也大多行為端正,因此中國對美國人的印象不錯。1817年,也就是“中國皇後”號來華33年後,兩廣總督曾稱讚道,在所有洋人中,美國商人“最為恭順”。

    大批美國商船紛紛來華

    “中國皇後”號此行的成本開支前後共約12萬美元,而此行的純利潤隻有37700美元。雖然利潤不大,但意義卻十分重大。通過這次航行,立國伊始的美國擺脫了英國在國際貿易上的壟斷,順利打開了通往中國的貿易之路。這對麵臨生存危機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鼓舞。紐約等地的報紙在顯著位置對這次航行作了報道。一時間,一股強烈的“中國熱”在美國興起。在波士頓等地紛紛動工修建了能夠從事遠洋貿易的帆船。連華盛頓總統也禁不住誘惑,買了“中國皇後”號剛剛自廣州帶回的繪有美麗圖案的特製中國茶壺,擺放在弗農山莊裏。

    1785年12月下旬,排水量為84噸的“突厥皇帝”號貨船自美國駛往廣州。此船雖然排水量較“中國皇後”號小,但其航行獲利頗豐。它離開美國時裝運了價值9000英鎊的貨物,在廣州售得19000英鎊。此後,它又在中國購得大量茶葉和瓷器運回美國,在紐約售得37000英鎊。

    1786年“希望”號和美國商人在廣州租下的“智慧女神”號商船在中美之間從事貿易活動。1787年,美商船“聯盟”號出航中國。與前幾次不同,“聯盟”號此次遠航沒有重複美國商船習慣的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線,而是縱貫大西洋,繞過南美洲合恩角,橫穿太平洋,中途不停留,直接駛抵廣州。除這些船隻外,1790年前到過廣州港的美國船隻據記載還有“華盛頓將軍”號、“亞細亞”號、“廣州”號、“詹明”號、“愛利奧諾拉”號、“馬薩諸塞”號等,實際上應當遠遠不止這些。美國費城商人還專門組建了一支船隊在印度加爾各答、馬德拉斯至廣州的航線上從事專門貿易。

    據統計,1784年時,隻有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瑞典等國的商船停泊廣州。隨著美國商船的加入,僅5年之後,停泊在廣州港口、海麵的商船在國籍構成上發生了巨大變化:根據當年的統計,在當時停泊廣州黃埔海麵的外國商船中,美國商船的數量躍居第二位。

    為保護對華貿易,美國國會在1789年通過了航海法,對外國商船征收每噸46美分的差別噸位費。同一年,規定美國商人從亞洲進口貨物除茶葉外給予12.5%的關稅保護,並對美國商人從中國進口的茶葉轉銷歐洲給予免稅政策。

    19世紀30年代,美國人發明了“飛剪快船”,用於跨越太平洋的商業運輸。1839年,這種快船創造了109天從紐約到達廣州的紀錄,大大推動了中美貿易的進程。

    對華貿易開始不久,美國商人發現其運往中國的花旗參主要為達官貴人所消耗,消費群體有限,市場幾近飽和;同時美國商人從中國運來的低檔茶葉在市場上也呈現過剩趨勢。恰在此時,歐洲發生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被卷了進去。許多歐洲國家無暇東顧,廣州海麵上不是英國商船就是美國商船。美國人從中國運出的低檔茶葉找到了市場。此後,美國對華貿易額逐年攀升。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美國人通過精打細算,認為從海路前往中國成本過高,若橫穿北美大陸,自陸路到達美洲大陸太平洋沿岸,再從這裏啟程去中國,不僅節省時間,而且可以省卻大量商業成本。於是,這些人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向西朝著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挺進。(旭迪)

    《環球時報》 (2003年02月17日第十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