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美媒:中國軍力增長迫使美調集更多戰艦應對 | |
2009年02月 來源:環球時報 |
深山戈壁,第二炮兵某部實彈發射震天撼地。[宋遠高 攝]
2009年1月6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抵達亞丁灣海域,正式開始護航。中新社 李唐 攝
美國《聖迭戈聯合論壇報》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的軍事複興迫使美國做出反應 盡管中國日益增強的金融影響力在過去10年裏贏得了全世界的注意,然而卻是這個亞洲國家的軍事覺醒迫使五角大樓的領導警惕地注視著西方。
中國正在建造驅逐艦、護衛艦和潛艇,研究建造航空母艦的方法,開發更加先進的國防衛星。還有一艘醫療船可為部隊提供治療,並能通過執行海外人道主義任務投射“軟實力”,這與美國海軍的做法相類似。
麵對中國的戰略,五角大樓高級指揮官做出的反應是把更多水麵艦船、潛艇和現役部隊從美國東海岸調往西海岸。兩艘攻擊潛艇已調防到諾馬角海軍基地,“卡爾?文森”號明年將與北島海軍航空站的其他兩艘艦船會合,第一批瀕海戰鬥艦將被部署到聖迭戈。
軍事分析家正在爭論美國應該視中國為一個軍事實力日益增強的朋友還是敵人———或者既是朋友又是敵人。這一直是各種出版物、網站和會議的熱點話題。“中國可能是唯一試圖對美國形成威懾的國家,其野心引人注目,我們承擔不起疏忽這一點的代價”,防務谘詢公司“長期戰略集團”首席執行官傑奎琳?紐麥爾說。“軍方有相當大一部分人主張對華接觸、了解並建立信任”,華盛頓智庫尼克鬆中心中國研究主管德魯?湯普森說,“未來的衝突決不是一定發生的。大多數人認為它是完全可避免的。管理一個積極的、和平的、合作的和互惠的對華關係不會那麽困難。”
中美關係是複雜的。中國是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環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競爭者,偶爾也是一個敵手。“這種關係是那麽廣泛,在眾多領域裏都是如此。”華盛頓智庫海軍分析中心的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麥克迪威特說,“采取自欺欺人的政策是錯誤的。”
盡管存在相互依賴的關係,中美也有緊張時刻。“我們明顯不會有那種令人舒服和相互信任的關係,比如說我們與英國的關係。”夏威夷東西方研究中心亞太安全問題資深研究員丹尼?羅伊說。據五角大樓的報告,中國近幾年來把其對準台灣的短程導彈數量提高到近1100枚。“這是你能想象到的美中發生戰爭的唯一地區,即使雙方都不願意發生。”
美國防部3年前在一份《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承認了中國軍事現代化。該報告為美軍製訂了長期計劃,包括把海軍艦艇從東部向西部調防。“我們第一次真正考慮未來可能的敵手的位置”,博思艾倫谘詢公司主管、太平洋艦隊水麵部隊前指揮官拉富爾說,“很明顯,中國是那裏唯一一個‘接近同等’的威脅。”
並非每個人都讚同美國需要反抗中國增強軍備。批評家說,就科技水平而言,中國海軍和空軍部隊還需要數十年才能趕上美國。兩國龐大的核武庫使得發生常規戰爭變得極其不可能。批評家們還說,中國可以使用的一個武器比任何導彈和潛艇都更具威力———拋售所有的美國債券,癱瘓其經濟。但這種拋售也將會使中國自食其果。奧巴馬總統的首席經濟顧問勞倫斯?薩默斯把其稱之為“金融恐怖平衡”。(作者史蒂夫.列沃爾,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