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我軍大功率新型車輛輕鬆翻越達阪牛氣十足(圖)

(2009-02-02 08:28:38) 下一個
 

我軍大功率新型車輛輕鬆翻越達阪牛氣十足
2009年02月  來源:解放軍報

我軍新型車輛。來源:解放軍報

我軍新型車輛。來源:解放軍報

    新聞現場

    新藏公路,號稱“天路”。麻劄達阪,海拔4640米。

    狂風夾著冰雪,肆虐橫飛,吹在臉上如刀割一樣疼痛。車輪滾滾,阿裏軍分區汽車營在這條高寒缺氧、蜿蜒曲折的昆侖“天路”上,進行實裝機動演練。寒風中,一輛輛滿載物資的新型“鐵騎”,時而快速疾馳,時而隱身溝壑,行駛在風雪高原上,碾得冰雪咯吱作響。

    麻劄達阪匯集了新藏公路上所有的波形路、搓板路、石塊路、扭曲路、彈簧路。冬季冰雪覆蓋,大雪紛飛之中“霧氣騰騰”,能見度極低,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現意外。快速穿越麻劄達阪,對阿裏軍分區汽車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麻劄達阪全長37公裏。以前翻越麻劄達阪都是“三步曲”:上山之前要停下來休整,到山頂要停下來檢修,下山後要全麵檢查。個別車輛走到最危險的路段“出情況”,如果搶修不及時就得在山上過夜,那就慘了。

    駕駛員麵臨的考驗,不僅是技術上的,還有心理上的。雖然駕駛著新型車輛,官兵們絲毫不敢大意,個個睜大眼睛辨認道路,唯恐有什麽閃失。

    “雪越下越大,現在是否需要停止前進?”“不需要!”麵對前方帶車幹部的請示,指揮員肯定地回答。此時,儀表盤上海拔的米數不停地“往上竄”,可大功率的新型車輛,絲毫沒有“高原反應”,依舊牛氣十足。

    車隊到半山腰,突然接到通報:“‘敵’5分鍾後將對我進行高空偵察!”指揮員立即下達命令:“拉大車距、車輛熄火、拉上防護網、保持無線電靜默……”很快,長長的車隊消失在白雪皚皚的山路上。半個小時後,“敵”機盤旋上空,一無所獲,空手而去。

  隨著海拔不斷升高,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報告,前方有3台新型工程車在爬坡時突然熄火,擋住了道路”。由於供氧不足,車輛像人一樣患上了嚴重的高原反應,怎麽辦?指揮員沉著下令:“啟動渦輪增壓器、改用手動供油的方式發動”。很快,熄火的車輛又生龍活虎地在雪山高原上奔馳。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道車趴窩。”長期以來,新藏公路上車輛一旦發生故障,十之八九不能現地排除,隻能坐以待援,如碰到暴風雪,就十分危險了。“如今,技術保障跟上了,車輛的高原反應解決了,翻越再高的達阪我們都不怕”,駕駛員王濤開玩笑地說:“山高人為峰,車好路也為咱讓道!”

    全程指揮的阿裏軍分區司令員劉萬龍自豪地對記者說,過去翻越麻劄達阪,最快也得4-5個小時,現在,隨著車輛性能的提高,我們通常是從上到下“一口氣”翻越,隻需1個半小時左右,車隊應急機動速度成倍提升。

    專家講解

    鐵打的裝備也有高原反應。高原上,不僅是人,各種車輛裝備也會“頭暈眼花”。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車輛、機械裝備的動力隻有平原的60%左右。同時,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車輛裝備的動力大約減少10%。車輛裝備高原冬季發動困難,主要是因為空氣中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燃燒不充分,車輛動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阿裏軍分區修理所所長薛會)

    應對有招

    1、針對高原空氣含氧量不足的問題,安裝渦輪增壓器後,提高發動機功率,並通過“增壓器延時開關”,延長增壓器使用壽命。

    2、根據車輛的種類采取不同的啟動方法。汽油發動機在拉上阻風開關的同時,預熱約20秒後,發動機正常啟動。柴油發動機改用手動供油的方式,減少進油或供一半油,馬達間隙開啟多次,1分鍾後發動機開始工作。(孫興維 羅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