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專家:現代軍事欺騙戰術---戰術上的隱瞞是欺騙的重要部分

(2009-02-09 14:41:57) 下一個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成功的獲得往往是從戰術層麵上獲得的,在夜深人靜時,或者在敵軍缺乏火力準備和武裝支持時,或者在有限的能見度條件下等,通過使用此類欺騙方法和技巧來攻擊敵軍前線。

  通過上述所引用的例子可以證明任何非典型(並非毫無意義的,而是有成功傾向的)的決策和行動,其往往不是老調俗套的和經過係統設計過的,正因如此,才很難被敵人所預料到,而成為欺騙成功的基礎。當然,所有類似對敵欺騙的方法都是注定失敗的,除非這些方法是伴隨著戰役(戰術)偽裝措施進行的,意圖掩飾在為戰役行動(戰鬥行動)和時間的實現做準備,以達到誤導敵人誤認為這就是自己真正的計劃。比如,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他偽裝了自己已認識到己方部隊中部相對於利沃尼亞騎士團的弱勢,而將自己大部分的兵力布置在楚德湖陡峭的東岸附近,由此使已經移動到開闊冰麵上的敵人誤以為已經弄清俄軍的位置、力量以及部隊組成。A.V.蘇沃洛夫元帥軍隊的所有突然移動和大膽機動都是秘密完成的,通常都是在夜間,而在次要方位和方向上則是表現的高度活躍。為了使Tarutinski機動不被敵人發現,隱瞞敵人,M.I.庫圖佐夫命令負責後衛的Miloradovich將軍,帶領哥薩克騎兵朝著梁讚(俄羅斯西部城市)(在莫斯科東南)進發,牽製敵軍。也就是,為了間接行動任務的完成。

  但是,應該認識到在所有的類似戰例中,隱瞞隻是起支援和輔助作用的,也就是,它為隱瞞敵人弄清欺騙的真正用意提供了幫助。這不是偶然,隱瞞是為提供戰役(戰鬥)支持的一種方法。同時,在許多情況下,欺騙敵人的目的也可以單憑執行隱瞞手段來達到,但不一定總是這樣。比如,如果做出的決策是沿著唯一合適的路線穿過前方某要地(山口、中間有水的峽口、穿越沼澤的公路或茂盛樹林的村莊)而發起總攻,那麽不管你用什麽手段即使是最先進的手段,你都將很難成功的將敵軍主力引誘離開此地來截擊我軍。敵軍不會輕易的相信。相反,如果假裝計劃是沿著一條敵人認為很難前進的路線開進來發起總攻,那麽很可能就通過這樣一個基本的隱瞞手段會使敵人輕易相信是真的沿著這條難以前進的路線開進。因此,我們認為,戰役(戰術)隱瞞看起來就等同於對敵欺騙,實際上戰役(戰術)隱瞞僅僅是對敵欺騙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盡管他們之間不可分割。但把這兩個概念相混淆是不合理的。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獲得了相當豐富的欺騙敵人經驗,尤其是在戰爭的後半期,當時紅軍開始從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轉移。比如,當時著名的非傳統決策,是由白俄羅斯第一戰線指揮官五星上將K.K.羅科索夫斯基(K.K. Rokossovski)(後來成為蘇聯的馬歇爾)在巴格拉基昂作戰行動(Operation Bagration)中製定的,他把部隊分為兩個主力攻擊部隊,而不是原先計劃好的一個主力攻擊部隊,這根本不符合當時被普遍認可的進攻性軍事行動的做法。為了向陸軍總部尤其是最高統帥澄清和證明自己決策的合理性,這位傑出的軍事領導人不得不用自己所有的膽量和自信做擔保。而且,其中一個攻擊部隊已經製定好計劃準備繞過博布魯伊斯克(Bobruisk)從南部和東南部穿越沼澤地和樹林。鑒於那裏的崎嶇地形條件,敵人不會預料到羅科索夫斯基會冒著危險沿著這條路線發動決定性反擊,出於這個理由,敵人就沒有考慮在這個地方部署牢固的防禦工事,甚至是隻安排了相當鬆散遲鈍的巡邏隊。德國的軍事領導人為自己的自信和漠不在意付出了昂貴的代價。所以,結果出乎所有敵軍意料:當敵人還在試圖摸清白俄羅斯前線部隊要在什麽路線上發動總攻以及應該在哪個防禦地區展開部署時,敵人的戰術防禦區在第一天就被攻克,接著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就獲得了戰役上的絕對優勢。

  通常在戰役開始之前,模仿部隊在集結是為了向敵人展示假的主攻方位信息。但是,與這種老套路相反,上將I.D. Chemyakhovski,白俄羅斯第三戰線陸軍指揮官,在準備巴格拉基昂作戰行動(Operation Bagration)期間,他就開始利用木材製成的假的軍事裝備做誘餌和假目標假裝部隊在集結,而正好就在這一地區,真正的精銳打擊部隊也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集結。隨後敵人在弄明白我軍的“動機”之後,就開始用完全充足超可靠的炸彈輪番反複的轟炸我軍假的裝備集結地,緊隨其後,我陸軍前線指揮官開始集結調動部隊向被轟炸的假裝備集結地開進發起進攻。結果,白俄羅斯第三戰線的進攻被證明確實震驚了敵軍。

  巴格拉基昂作戰行動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隨著西南戰線上最高統帥的坦克預備部隊的撤離而得到了推動。原因是敵軍一直在偵察我軍坦克預備隊的撤離,隻要我軍的坦克預備隊不插手,德軍指揮官就錯誤的推斷認為:我軍部隊最有可能發起進攻之地就在此地。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知遠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