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中情局\'黑人007\'\'迷倒\'多名外國女性

(2009-02-09 11:01:12) 下一個

正當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致力於改善與穆斯林國家關係之際,美中情局(CIA)駐阿爾及利亞情報站站長安德魯·沃倫,卻身陷迷奸當地女性的大醜聞。這宗醜聞對尋求重塑美國在海外形象的奧巴馬來說,無疑是個重大打擊,對美國和阿爾及利亞的外交關係造成了衝擊,也給美國在全球的反恐努力蒙上了陰影。美國媒體2月1日報道稱,目前指認沃倫的兩名受害者已經向聯邦檢察官提供了證詞,沃倫不久就可能出現在法庭上。

  
1.情報站站長“太不要臉”


  1月27日,美國廣播公司網站率先披露了一則驚人消息:中情局駐阿爾及利亞情報站站長沃倫,去年10月被美國大使皮爾斯急調回國有隱情——兩名外國女性聲稱遭沃倫下藥迷奸!

  首位公開指控沃倫的是一名持有德國護照的阿爾及利亞女子。她向美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館控訴說,2007年9月的一天,美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邀請她到沃倫的寓所參加派對,沃倫給她喝了一杯可樂加威士忌飲料後,她“感到不適,頭暈惡心”,沃倫於是建議她在寓所內休息。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她發現自己一絲不掛地躺在床上,但實在想不起發生了什麽。

  隨後,一位僑居西班牙的阿爾及利亞女性表示,去年2月17日她在美國大使館內認識沃倫後,對方邀請她到家中做客,她喝了一杯沃倫調製的“蘋果馬蒂尼”酒後感到頭暈、無力,跑到浴室嘔吐。沃倫把她的衣物剝光,告訴她“洗個澡會好一點兒”……她昏睡過去,甚至不記得自己是怎麽回家的。事後,她發短信怒斥沃倫“太不要臉”,沃倫回短信說“對不起”。

2.一本色情筆記 十二盤錄像帶


  當美國國務院、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就此向已被召回華盛頓的沃倫求證時,沃倫辯解說:“她們是自願的。”他承認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內藏有這兩名女性的多張照片,但拒絕讓調查人員查看。

  調查人員立即向司法部申請了搜查令。此後,調查人員在沃倫家中查獲安眠鎮靜藥Valium,以及抗焦慮藥品Xanax。據聯邦調查局前特工布拉德·吉雷特透露:“這兩種藥就是外界常說的‘約會強奸藥’,能迅速產生迷幻作用,許多女性受害者對遭受性侵犯毫無記憶。”

  調查人員還在沃倫家裏搜出一本色情筆記及12盤錄像帶。這些錄像帶顯示,與沃倫性交的女子神誌不清,處於半昏迷狀態。沃倫偷偷拍下了他對那些女性實施性侵害的情景。一些錄像帶錄製的日期正好是沃倫到埃及出差的日子,因此,調查人員決定將調查範圍擴大到埃及,看看是否有更多受害者。

3.“中情局失控的證據”


  沃倫迷奸外國女性的醜聞被披露後,中情局現役和退役情報官的代理律師馬克·紮伊德承認,這樁案件至少暴露了中情局高級官員自律不足的問題。按照規定,中情局駐海外情報官與外國女性進行非官方接觸時,都應向上級報告。但很多情報官無視這一規定,認為“私生活不應受幹擾”,他們的上司也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紮伊德說,雖然沃倫這樣的迷奸案“著實罕見”,但很多駐外情報官跟外國女性發生關係,中情局卻對此毫無作為。

  美國外交委員會女性與外國政策項目處處長伊莎貝爾·科勒曼表示,徹查沃倫迷奸案“非常重要”,“我們應該讓穆斯林國家明白,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此案!”

  很多網友在率先披露此案的美國廣播公司網站上留言,譴責沃倫的罪惡行徑。

  網民“麥克福內爾”1月30日留言說:“這件事太讓我惡心了!中情局去年10月就知道這件事,為什麽在今年1月媒體披露後才公開?”網民“莫斯1331”1月29日留言說:“國會到底什麽時候才能處理這樁醜聞?中情局究竟什麽時候才願意向參議院監督委員會說明到底發生了什麽?”網民“戴克頓”1月31日留言說:“中情局的工作是搜集對美國存在威脅的情報,他們憑什麽打著這個旗號嚴刑審訊、強奸殺人?憑什麽無視外國公民的人權?這樁強奸案正是中情局完全失控的證據。如今的中情局就是政府養的屠夫。”

  迫於輿論壓力,中情局於1月31日向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通報了沃倫涉嫌迷奸案的有關情況。有消息說,參議員們對他們這麽晚才知道案情非常憤怒。

  美聯社、法新社等2月1日報道稱,目前指認沃倫的兩名受害者已經向聯邦檢察官提供了證詞,沃倫不久就可能出現在法庭上。

4.“非洲英雄”和“明日之星”


  現年41歲的沃倫是中情局內赫赫有名的“非洲英雄”和美國情報界的“明日之星”。

  沃倫在“9·11”前加入中情局,首次派駐海外執行任務期間突然辭職,隨後到曼哈頓一家金融機構上班。目睹世貿大廈被毀後,他重新申請加入中情局:“‘9·11’點燃了我的愛國熱情。”

  重返中情局後,沃倫很快表現出搜集情報的天賦,在阿富汗、埃及和阿爾及利亞執行任務時表現出色,“坐火箭般”地被提拔為中情局駐阿爾及利亞情報站站長。

  去年夏天在阿爾及利亞結識沃倫的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感慨地說:“沃倫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情報官,他能和駐在國的民眾打成一片。說實話,他是美國最需要的那種情報天才——非裔美國人、信仰穆斯林、會說多種語言、訓練有素,他本可以在中情局大有作為,最終走上高位,這下可惜了。”

  一位曾與沃倫共事的中情局官員透露,在美軍向阿富汗塔利班發起軍事打擊後,沃倫潛入阿富汗清真寺做了“傑出工作”:“隻有他有本事混入當地的清真寺而不被塔利班發現。”這位官員遺撼地說,“這麽有潛力的人才就這樣毀了,實在太讓人失望!”

  也有人在美國廣播公司網站上替沃倫喊冤。網民“杜林”1月31日留言說:“我曾在美國國務院工作多年,感到這件事很蹊蹺。(1)當受害者向大使館提出指控時,大使館怎麽可能不向中情局情報站站長本人通報呢?(2)受害者為何在事發多日後才提出指控?(3)中情局情報站站長往往是情報界精英中的精英,阿爾及利亞又處於反恐第一線,這樣的人怎麽會傻到邀請外國女性到自己的公寓,用迷藥迷倒她們,還拍下犯罪過程呢?(4)我曾駐阿爾及利亞,那裏並不缺‘約會女人’,我真搞不懂,情報站站長為何執意要迷奸女性?(5)情報站站長去年就被召回國,為何到現在才向外界公開此事?綜上所述,我覺得沃倫迷奸案另有隱情。”

5.“美國形象”遭重創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羅伯特·伍德說:“美國政府對任何美國公民在海外的不當行為非常重視,正在調查此事。”美國司法部官員拒絕發表任何評論。中情局發言人保羅·吉米格裏諾也拒絕評論,隻是說:“中情局會非常認真地調查此案,調查任何不當行為。”

  一名資深國會議員的助手透露,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正在全力調查此案,中情局將加強對高級情報人員的甄別。

  美國情報界人士透露,“9·11”事件發生後,中情局急於加強秘密情報活動,招募有少數族裔背景、掌握阿拉伯語的人,以便滲入“基地”等恐怖組織。一位中情局高官承認:“我們看中了某個人的才華,卻來不及考察他的人品。此後應該加強對人品的考察。”

  阿爾及利亞是美國情報界公認的反恐重點,美國情報機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與阿爾及利亞建立密切的反恐合作,阿爾及利亞媒體認為,沃倫醜聞讓美國情報機構的努力毀於一旦。

  阿爾及利亞最有影響力的法語日報《El Watan》在頭版頭條位置報道了此案,標題是“阿爾及利亞美國大使館裏的性、強奸與偷拍”。這篇文章說:“沃倫的行為將對美國形象造成災難性的影響。”阿爾及利亞最暢銷的阿拉伯語報紙《Eshorouk》報道說:“這難道就是美國人給東道國的最好回報?”

  沃倫迷奸案讓美國新情報長官提名者感到尷尬。奧巴馬提名美軍退役上將布萊爾出任國家情報總監,提名加州前議員帕尼塔為中情局新任局長。這兩人的提名已引起美國各界爭論,在他們提名聽證會舉行前發生這樁醜聞,兩位提名者麵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盡管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拒絕就此發表評論,但與奧巴馬關係密切的一位知情者透露,中情局已經向兩位提名者通報了沃倫迷奸案的細節,好讓他倆有所應對。

  最近讓美國情報界煩心的事還有一樁。據美國媒體1月30日報道,1997年因涉嫌為俄羅斯充當間諜而被判有罪的前中情局官員哈羅德·詹姆斯·尼科爾森,在獄中繼續設法從事間諜工作而遭到起訴。聯邦調查局透露,尼科爾森於2006年到2008年間,通過兒子納塞爾森·尼科爾森向莫斯科傳遞信息,小尼科爾森曾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塞浦路斯、墨西哥以及秘魯,從俄羅斯情報人員那裏領取他父親充當間諜的酬勞。父子二人被控犯有陰謀、間諜、洗錢等7項罪名。



2009年02月      來源:中青在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