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俄米28性能優於阿帕奇 曾3次躲過瑞典雷達跟蹤(組圖)

(2009-02-09 10:26:50) 下一個

俄米28性能優於阿帕奇曾3次躲過瑞典雷達跟蹤
俄製最新改型米-28NE攻擊直升機

俄米28性能優於阿帕奇曾3次躲過瑞典雷達跟蹤
米-28N攻擊直升機裝備的頂置毫米波雷達

  新聞背景:據俄羅斯《航空港》網站2008年12月29日報道,“黑夜獵手”俄羅斯米-28N(俄軍方稱米-28H)武裝攻擊直升機順利通過了國家試驗。米-28N國家試驗的圓滿完成,標誌著該機型在俄羅斯開始批量生產,並將在俄軍大規模裝備這一新型武裝直升機。

  ●研發背景:瞄準“阿帕奇”,四十年磨一“劍”

  不久前,作為現代武裝直升機製造藝術的佳作———俄羅斯米-28N開始批量生產。殊不知,它的研發有著40多年的艱辛曆程,凝聚了俄羅斯一代又一代航空設計師的夢想與努力。

  1968年,米-28直升機的最初設計,是前蘇聯莫斯科米裏設計局天才航空設計師М·Л·米裏完成的。可惜,這一設計剛出籠,就因多種因素而擱淺。

  1972年,美國研製出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消息震驚世界。聞訊,米裏設計局的設計師們摩拳擦掌。米裏的學生馬拉特·尼古拉耶維奇立誌改進米-28的最初設計。新的設計方案瞄準美國AH-64“阿帕奇”,提出米-28直升機要能為陸軍分隊提供戰場火力支援,能夠擔負攻擊地麵裝甲部隊、護送空降部隊的重任,並在空戰中能夠擊毀美國的“阿帕奇”。

  1982年11月,米-28首架樣機升空,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為“浩劫”(Havoc)。由於它的結構設計、作戰性能都與美國AH-64“阿帕奇”甚為相似,因此被西方戲稱為“阿帕奇斯基”。1989年6月,米-28A首次亮相法國國際航空沙龍,顯示出“阿帕奇”所不具備的機動性能,引起各國兵器行家的驚歎。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不景氣,米-28直升機的發展停滯不前。直到1993年,米-28A才進行了少量生產。但米-28A存在致命弱點:沒有安裝機載夜視裝備,不能擔負夜戰任務。而俄軍希望得到像美國AH-64D“阿帕奇”那樣能夠全天候作戰的武裝直升機。

  為競爭俄軍武裝直升機采購計劃,米裏設計局在米-28A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推出了具有晝夜全天候作戰能力的“黑夜獵手”米-28N(即NightHavoc)。1996年10月,米-28N首次試飛表演。

  其後,俄羅斯的設計師們對米-28N不斷試驗完善。2008年7月,米-28N完成在山地條件下晝、夜間的例行試驗,證實了該型直升機具備了晝間在3000米高山未平整場地安全起降的能力,以及它使用夜視鏡從2500米高山未平整場地完成飛行的能力,證明了米-28N在山穀、溝壑縱橫地形上空卓越的夜間作戰機動能力。

  ●戰技對擂:“黑夜獵手”略勝“長弓阿帕奇”一籌

  1995年10月,米-28A與AH-64“阿帕奇”共同參加瑞典軍方舉行的采購招標。根據瑞典軍方要求,俄、美的直升機均要完成2項對抗模擬演習課目:第一項是掩護己方裝甲部隊;第二項是突擊戰場“敵”戰術目標。

  通過對抗模擬演練,瑞典軍方對米-28A作出的評價是:“米-28A具有驚人的超負載能力和20米以下超低空突防能力。在從瑞典北方軍區飛往中央軍區的途中,米-28A曾三次超低空飛行成功躲避了地麵雷達的跟蹤。”

  目前,AH-64“阿帕奇”共有A、B、C、D四種改型。其中,AH-64D“長弓阿帕奇”最有名,該型直升機在旋翼軸上裝有“長弓”雷達。設計時,米-28N“黑夜獵手”就瞄準AH-64D“長弓阿帕奇”。因此,米-28N在保有米-28A機動性能優勢的基礎上,突出增強了夜間和惡劣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據有關資料,米-28N配有先進的具有高分辨能力的雷達天線係統,裝備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形跟蹤係統。這樣,米-28N能在微弱星光甚至漆黑的夜間,像巡航導彈一樣,根據地勢自動調整飛行姿態,進行距地麵5-15米的超低空飛行。

  “黑夜獵手”米-28N能以45度/秒轉角盤旋,可以完成正筋鬥、半筋鬥反轉等特技,這有助於在戰場迅速脫離危險狀態。“長弓阿帕奇”AH-64D雖然輕了2.5噸,卻沒有米-28N那麽靈巧。米-28N操作簡單,中級飛行員就可以熟練操作它,該型直升機使用的彈藥、通訊和指揮係統都能與陸軍使用的相匹配,性能安全可靠。

  在武器攻擊力方麵,“黑夜獵手”與“長弓阿帕奇”不相上下。除機炮外,“黑夜獵手”還可使用反坦克導彈、空對空導彈、炸彈及其他武器,最大武器載荷超過2噸。

  米-28N“黑夜獵手”的機載雷達和電子設備有很大改善,但它的眼睛仍不如“長弓阿帕奇”精細。“長弓阿帕奇”的雷達電子設備具有分辨防空武器、輪式車輛及其他目標細微差別的能力,在戰場上具有很強的精確打擊能力。

  據專家估計,根據安裝的不同配件,米-28N直升機的初步定價為1.2千萬~1.5千萬美元。而歐洲的“虎”式武裝直升機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約為1.5~1.7千萬美元,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單價約3千萬美元。

  對比二者在生存能力、攻擊力、智能化水平、造價等方麵,從整體上衡量,“黑夜獵手”要略微勝過“長弓阿帕奇”。

米-28N與AH-64D是當年美蘇軍備競賽延續產物

米-28N短翼下加裝備的反坦克導彈及火箭發射巢


米-28N與AH-64D是當年美蘇軍備競賽延續產物

米-28N機首下裝備的一門30毫米機炮


米-28NE攻擊直升機正視特寫

  ●兵器方略:“黑夜獵手”與“長弓阿帕奇”的競爭引領未來直升機發展趨勢

  俄羅斯米-28N“黑夜獵手”與美國AH-64D“長弓阿帕奇”的競爭,既是當年美、蘇兩國軍備競賽的延續產物,又積極引領著未來武裝直升機的發展方向。

  1.采取裝甲應用、局部隱身提升戰場生存能力。

  米-28N采用縱列式前後艙布局,座艙裝有全裝甲的機艙玻璃,能承受直徑為12.7毫米子彈的直接射擊和直徑為20毫米破片的衝擊。座椅兩側和後方均裝有防護裝甲,風擋和座艙之間的隔板均采用防彈玻璃。這種布局,可有效避免兩個駕駛員被一同擊傷。同時,米-28N對所有機體重要部件和係統都裝有防彈屏蔽。

  米-28N裝有紅外抑製、紅外誘餌係統,與AH-64D“長弓阿帕奇”一樣都采用局部措施降低可視性、減少紅外特征。同時,機身蒙皮可以智能化視覺隱身,使武裝直升機成為一條“變色龍”,難以被敵方發現、跟蹤和攻擊,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戰場生存能力。

  2.追求精確高效的火力打擊。

  米-28N在旋翼軸上方安裝有能自由轉動的大圓球整流罩,裏麵裝有“弩”型毫米波火控雷達和新型瞄準具。其電子係統可以搜索和識別目標,並在編隊作戰時為各直升機之間自動分配攻擊目標,武器係統能快速進入發射狀態。

  米-28N掛載反坦克導彈最大數量達到16枚,導彈最大射程10公裏,能有效穿透0.95米~1米厚裝甲。它能攜帶的非製導火箭彈比“長弓阿帕奇”還要多。

  可見,現代武裝直升機必須具有很強的綜合火力係統,不僅可以同時打擊多個目標,還力求精確,火力控製範圍也很大,在現代戰場上具有全方位的作戰能力。

  3.直升機空戰已揭開麵紗。

  武裝直升機是地麵坦克、裝甲武器的“天敵”。國外進行的模擬對抗試驗表明,坦克與直升機對抗的擊毀概率為12∶1~19∶1。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一架美軍的AH-64A“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創造了一次出動單機摧毀23輛伊軍坦克的驕人紀錄。

  有矛就有盾。各國在發展武裝直升機的同時,都在考慮如何有效對付它。由於固定翼飛機與直升機的速度差很大,固定翼飛機並不是消滅武裝直升機的最佳武器。為奪取“一樹之高”的近地製空權,消除直升機對地麵部隊的威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直升機對付直升機。

  “黑夜獵手”和“長弓阿帕奇”都具有很強的空戰能力。在執行反直升機任務時,米-28N可掛載8枚能摧毀空中目標的“針”式空對空導彈,“長弓阿帕奇”可攜帶4枚“毒刺”、4枚“西北風”或2枚“響尾蛇”紅外格鬥導彈。

  航空機槍(炮)是武裝直升機空空作戰的重要武器。米-28N的機炮活動範圍為“水平±110°、垂直+13°至-40°”。而“長弓阿帕奇”的鏈式機炮,可在“水平±110°、俯仰+20°至-69°”範圍內活動。該炮能和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相連,使飛行員能夠在不改變飛行姿態的情況下攻擊目標。

  隨著世界各國武裝直升機的發展使用,武裝直升機的空空作戰將不可避免。下一步,專門用以空戰的殲擊直升機將成為未來武裝直升機的重要發展方向。

  -米-28N“黑夜獵手”基本技術性能數據:

  旋翼直徑:17.20米

  尾槳直徑:3.84米

  機身長:14.3米

  機身寬:1.75米

  機高:4.81米(至旋翼頂部)

  最大起飛重量:11400千克

  最大時速:350千米

  懸停高度:3600米

  作戰半徑:240千米

  航程:470千米(最大油量)

  續航時間:2小時



2009年02月          解放軍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