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它帚自珍之菲、越、馬、印護衛艦裝備(圖)

(2009-01-07 13:37:29) 下一個

《兵器知識》 2008年第1期    山 水


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這幾個國家的海軍規模都不大,但從發揮的作用和使用上,其效費比無疑是很高的。豐厚利益的誘惑和占有,使這幾個國家近些年競相發展海軍,以保發財根本。尤其是在它們海軍水麵艦艇中被視為“大哥大”的護衛艦,更是得到了“無盡的愛”,因為它在此體現了簡單的實用主義。但即使是護衛艦的平台,這幾個國家已是無力建造,更別說艦上的裝備,因為飛速發展的技術將它們拒之門外。“買來主義”因此被它們發揮得淋漓盡致。有用就買,買了就用,護衛艦對它們來說是最實惠的水麵艦艇,但發揮效力仍需平台上的各種裝備,這也因此被它們珍愛有加。
  
  1 “奧托”緊湊型76毫米艦炮
  “奧托”76毫米艦炮是中口徑艦炮中的名炮,其緊湊型減輕了重量,並提高了發射速度,也因其重量輕而適用於多種艦艇,尤其是小型艦艇。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裝備有上千門該炮,在這個領域幾乎是一統天下。而噸位不大的護衛艦與“奧托”76毫米艦炮似乎更是天作之合,不說其它國家,僅這裏列舉的幾國護衛艦上就頻頻閃現著“奧托”76的身影。該炮身管長為62倍口徑,高平兩用,可對空對海(陸)射擊,炮重7.16噸,最大射速85發/分,最大射程16.3千米,最大射高12千米。意大利還在該炮基礎上發展了超射速型“奧托”76,射速達到了120發/分,對空能力更強。“奧托”76還配有多種彈藥,使其防空、反導、對海(陸)“多相宜”。
  
  2 AK-176艦炮
  在76毫米艦炮領域與“奧托”比肩的就是俄羅斯的AK-176,雖然沒有前者裝艦範圍廣,但在與俄羅斯有淵源的國家中卻是備受青睞,越南向俄羅斯訂購的“獵豹”護衛艦上就裝備了它。該炮綜合性能優異,也是“多麵手”,可執行多種任務。雖然它12.5噸的“體重”比“奧托”76大,但其射速一出手就達到了120~130發/分,被譽為“76毫米的AK-47”,射程和射高也分別達到17千米和13千米。而且該炮152發的彈鼓和優異的身管冷卻係統使它持續作戰能力優於“奧托”76(80發彈鼓)。但該炮沒有像“奧托”76那樣在一個好的平台上將性能發揮到極致,改進型號和彈藥方而的用力都不夠。
  
  
  3 RIM-116A“拉姆”艦空導彈
  “拉姆”是美、德合作研製的一種低空近程艦空導彈,低空性能優越,可全方位攻擊目標。它體積小、速度快、重量輕,攔截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是它的拿手好戲。美、德都大量裝備了該彈以作為艦艇的“金鍾罩”,更甚的是目前德國的水麵艦艇上幾乎是“清一色”的“拉姆”,像“密集陣”那類近防係統反被棄之不用。印尼從德國引進的“吉打”已準備安裝“拉姆”。“拉姆”綜合了多種導彈的先進技術,采用被動雷達/紅外雙模製導方式,發射後不管,射程9.26千米,速度超過2M。“拉姆”導彈密封包裝在蜂窩狀發射箱內,有幾種型號,我們常見的是21發的發射箱。
  
  4 垂發“海狼”艦空導彈
  早期“海狼”因馬島戰爭而出名,同時也因其暴露出笨重、反應慢、不能全方位攻擊的缺點。於是,英國痛下決心,研製出垂直發射型“海狼”。馬來西亞因引進英國的“萊庫”級護衛艦也將垂發“海狼”納入囊中。“海狼”是第一種經曆過實戰的艦載近程低空反導點防禦係統,采用光電複合製導。其垂直發射型的發射架重量輕、體積小,可全方位對付各種目標,而且它的燃氣排導係統獨具特色,與儲運發射箱一體,4個排氣道分布在導彈彈翼之間,導彈點火後產生的燃氣流在發射筒底部拐180°彎後,從發射筒上排出。
  
  5 “特拉爾”艦載防空係統
  乍一看“特拉爾”,覺得眼生,其實剝開皮兒,它就是那個“西北風”。采用“西北風”作防空係統的還有“薩德拉爾”等,國外這種將一款成熟產品不斷發揚光大的做法雖然有點像資本家不斷榨取剩餘價值,但很值得其它國家借鑒。“西北風”采用紅外製導,發射後不管,反應快,最大速度2.5M,可攔截低空、超低空目標。“特拉爾”裝4枚“西北風”,外形小,以適應隱身艦船的需要。“特拉爾”防空係統隨“西格瑪”護衛艦一同加盟到印尼海軍。
  
  6 “超山貓”300直升機
  “超山貓”300是英、意在“山貓”的基礎上研製的直升機,增加了航程和載重能力,換裝了搜索能力更強的雷達。該機有多種用途,其海軍型是專門為小型艦艇量身定做的。2003年,6架“超山貓”300開始進入馬來西亞海軍,用於裝備“萊庫”級,“吉打”級也有可能選中它。而且,它的大哥“山貓”海軍型還在印尼的多艘護衛艦上擔綱反潛任務。該機可全天候執行反潛、反艦等多種任務,機動性好,可裝多種反潛、反艦設備和武器。馬來西亞還專門引進“海鷗”反艦導彈以配合“超山貓”300,這使它的反艦能力上了一個台階。
  
  7 “飛魚”反艦導彈
  “飛魚”反艦導彈的名聲響亮,在多起戰事和衝突中曾大顯身手、顯赫一時,風頭度蓋過“魚叉”。“飛魚”的改型幾乎占據了所有空間,空射、艦射、潛射、陸射俱全。其艦射型為MM38和MM40,後者是前者的改進型,這兩型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護衛艦上都有裝備。“飛魚”是一種高亞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其早期型號MM38曾是西方當時最先進的反艦導彈,但射程隻有42千米。因此,MM40“發奮圖強”,不僅射程提高到70千米以上,還克服了MM38的許多不足。其製導采用中段慣性+末段主動雷達導引,扇麵發射角更大,折疊彈翼節省了空間,增大了裝彈量。MM40直到現在還隨著需要不斷改進,已發展到Block3型。
  
  8 “天王星”反艦導彈
  “天王星”是俄羅斯研製的外形頗像“魚叉”的反艦導彈,1993年服役。它一改俄羅斯反艦導彈“大而粗”的傳統風格,不到600千克的“體重”使它外形小巧,可在小型艦艇上裝載多枚導彈。印度是“天王星”的鐵杆兒“星絲”,有多型艦艇裝備了它。“天王星”也是越南“獵豹”護衛艦上的主戰裝備。該彈采用渦輪噴氣發動機,射程達130千米,中段采用慣性製導,末段采用主動雷達導引頭。它還有空射和陸射型。

9 “魚叉”反艦導彈
  “魚叉”和“飛魚”是西方反艦導彈的兩大著名品牌。“魚叉”雖起步較晚,但吸取了“前人”的經驗,一開始就準備“一彈多用”,艦艦、空艦、潛艦型幾乎同時發展,也先後入役。而且它“不認生”,可適用於多種已有發射架。除美國外,有許多國家裝備了它,印尼“範·斯派克”護衛艦也以它為主要反艦手段。“魚叉”采用慣性中製導+末段主動雷達導引方式,最大射程100千米。早期60米的末段巡航高度太高,以後做了改進。“魚叉”的改型不斷,性能也是日新月異,有的改型甚至已“麵目全非”。
  
  10 MU90輕型魚雷
  MU90是法、意合作研製的324毫米先進輕型電動魚雷,是強強聯合的產物,而且它起點高,一開始定的目標就是超越MK46-5,所以問世後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輕型魚雷。MU90主要對付潛深大的潛艇,導引頭抗幹擾能力強、靈敏度高,已具備了智能化。它的航速可調,最大速度超過50節。其優異的性能使它擁有了眾多的“客戶”,銷售業績良好。印尼“西格瑪”護衛艦的魚雷發射管就能發射MU90,當然,通用魚雷管的選擇餘地也會更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