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百科
 |
陳明仁 |
陳明仁(1903-1974),字子良。
湖南省
醴陵縣人。原
國民黨高級將領,1949年與
程潛率部在
長沙起義,對和平解放長沙做出了貢獻。後編入
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
解放勳章。
陳明仁-生平概況
 |
陳明仁 |
陳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縣人。1924年升入
廣州市軍政部講武學校和
黃埔軍校學習。參加過
廣東革命政府討伐
陳炯明的第一、二次東征。後任國民黨陸軍第十師五十六團團長,陸軍第八十師少將副師長、中將師長,陸軍第二師中將參謀長,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國民黨軍政部中將處長,陸軍預備師中將師長,陸軍第七十一軍中將副軍長、軍長,
東北第五綏靖區中將司令、第七兵團中將司令,
華中“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
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與程潛率部在長沙起義,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二十一兵團司令員,第五十五軍軍長,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代表及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陳明仁-大事年表
 |
建國初期的陳明仁 |
陳明仁,1930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一個農民家庭。7歲入
私塾,10歲進新式學堂,13歲娶妻謝芳如。
1920年考入長沙兌澤中學,畢業後回鄉擔任小學教員。
1924年春,陳明仁投筆從戎,考入軍政部講武學校不久,講武學校與黃埔軍校合並,陳明仁任軍校教導二團第五營見習排長,因占戰功逐漸升至少將旅長。
1931年,陳明仁率部在
河北巨鹿與
石友三部主力作戰,大敗石友三部,被升為第80師副師長兼第238旅旅長。
1933年9月,升任第80師中將師長。
1935年,到陸軍大學第13期學習。
抗戰開始後,陳明仁調任預備第二師師長。隨後移駐湖南,先擔任長沙地區的警備、後兼任
芷江警備司令,
湘潭、
株洲警備司令,
衡陽、
衡山、
耒陽警備司令。
1939年秋,移駐
湖北鬆滋、
枝江。次年春,開赴
廣西參加
桂南會戰。
1941年冬,陳明仁改任第71軍副軍長。
1943年冬,日軍渡過
怒江,開始進攻
滇西。陳明仁以副軍長名義指揮71軍,主攻
龍陵,經過大小幾十次激烈戰鬥,龍陵守敵2000敵人大部被殲。戰後,陳明仁接任第71軍軍長。
1945年1月,率部主攻回龍山,殲守敵八百多人。隨後,協助友軍攻克了中緬邊界重鎮
畹町。
日軍投降後,陳明仁部被調往
無錫,擔任
南京、
上海的衛戍任務。
1946年1月,第71軍奉命開往
東北進攻解放軍,多次被解放軍擊敗。6月,該部退守
四平,抵抗解放軍的圍攻,30日,解放軍主動撤圍;陳明仁以少數兵力堅守四平,巷戰19晝夜,被
蔣介石擢升為第7兵團司令官。
1948年10月,陳明仁就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
武漢警備司令,旋又兼任第29軍軍長。不久,新恢複的71軍與29軍合編為第一兵團,陳明仁為司令官。
 |
1949年9月,毛澤東與程潛(右一)、陳明仁(左一) |
1949年2月,陳明仁率部回湖南,兼任長沙警備司令。6月,人民解放軍進軍湖南,解放了
平江、醴陵等十餘縣,包圍長沙。7月21日,陳明仁代理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綏靖總司令兼省保安司令。8月4日,程潛、陳明仁領銜通電起義,將第一兵團改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陳明仁任兵團司令官,並兼湖南省政府臨時主席。9月應邀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協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1月1日,陳明仁所部7萬餘人整編為兩個軍6個師,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
1950年2月初,陳明仁率兵團司令部從
瀏陽移駐醴陵,12月中旬,奉中南軍區命令,率部進駐
桂南,擔負小瑤山及周圍的四十八弄、同正、
隆安、百色等地的剿匪任務,經過5個月的戰爭,共殲滅
土匪3萬多人。
1952年1月,21兵團司令部改組為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10月,陳明仁改任第55軍軍長。不久,他率部開赴
廣東湛江,擔負守衛祖國南大門的光榮任務。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勳章。曾先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當選為第一屆、三屆全國人民代且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四屆常務委員會委員,首屆、二屆湖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會常務委員,第一屆、二屆、三屆湖南省人大代表。
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因患癌症與世長辭,終年71歲。
陳明仁-投筆從戎
 |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第六隊學生陳明仁 |
陳明仁,1903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北部山區洪源鄉洪源衝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庭。陳明仁作為長子,7歲就讀於家鄉私塾,考入高小讀了一年後休學,在家自修。13歲時結婚,妻子長他一歲。少時受
嶽飛、
文天祥、
於謙的事跡影響,立誌長大成人後愛國愛民,有所作為。
五四運動時,他撰文演講,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受到民主思想的啟蒙。1920年,在父親和妻子的支持下,到省會長沙,考入兌澤中學,開拓了眼界,滋長了愛國強兵的心誌。他和同學談論反袁護國的主將
蔡鍔和
瀘州納溪之戰的英雄
朱德團長,確立了報國誌向。1924年春,他奔赴廣州,考入陸軍講武學校。1924年9月,
孫中山決定將講武學校合並於黃埔軍校。陳明仁得到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幫助,於11月19日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六隊學習。1925年1月,他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任黃埔軍校教導團見習排長,接連參加了第一、二次東征等重大戰役,征討過威脅廣東國民政府的粵軍陳炯明、滇軍
楊希閔、桂軍
劉震寰等反動武裝。在東莞一役,他患病在身,副營長張際春準備了擔架要把他送回後方,他堅決不肯。他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勇奪製高點,以一排人繳獲對方一營人的槍,立了大功。
 |
蔣介石與陳明仁 |
1925年10月,在第二次東征攻打
惠州戰役中,劉堯宸團被蔣介石指定為主攻團進行強攻。攻城部隊傷亡慘重,
劉堯宸團長不幸陣亡。受命攻城之後,陳明仁置生死於度外,繼續帶病衝鋒在前,擔任敢死隊長。他腰纏數枚
手榴彈,手持
駁殼槍,冒著炮火爬雲梯攻上易守難攻的惠州城牆,將國民黨旗幟插上城樓。惠州戰役獲勝後,蔣介石、周恩來、
何應欽和
蘇聯顧問
鮑羅廷出席慶功儀式,蔣介石命令全體官兵向陳明仁致敬,嘉獎他的戰功,並宣布晉升他為營長。1949年9月
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見到他時曾說:你還認識我嗎?打惠州的時候,我還向你舉槍致過敬哩。
1926年6月,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打到南昌時,在
南昌城外牛行車站北伐軍總司令部所在地,蔣介石、
白崇禧陷入軍閥
孫傳芳部的重圍,情形十分危急。陳明仁奉命率部解圍,他以急行軍速度輕裝上陣,殺進孫傳芳部包圍之中,緩解了總部的危局,此役當場俘虜孫傳芳部一個團長。因為指揮這次救護行動,他得到蔣介石、白崇禧的稱讚。隨後,他建議利用被俘的團長為革命國民軍引路攻打南昌城,得到總部采納而奏效,初步顯露其軍事才幹。蔣介石升調他任黃埔軍校學生隊的上校隊長。
陳明仁-十年內戰
 |
陳明仁 |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陳明仁在軍校任職,未參加反革命大屠殺,但他盲目信仰蔣介石,追隨其走上反對人民革命的道路。蔣介石1927年秋被迫下野之時,他還和黃埔同事一道到
浙江寧波溪口晉見蔣介石,接受蔣介石向部下灌輸的反共反人民的精神教育。1927年7月國共分裂以後,陳明仁追隨國民黨、蔣介石參加反革命內戰。1928年升任陸軍第十師上校團長。1930年在蔣介石、
馮玉祥、閻錫山軍閥混戰中,他又升任陸軍第三師獨立旅旅長兼
鄭州警備司令,竭力為蔣介石征戰效勞。但因他生性執拗,打仗時獨斷專行,固執己見,經常不買頂頭上司的賬,所以官運並不太佳。在一次戰鬥中,師長
陳繼承認為必須增兵才能部署戰鬥,他當即反駁,與之爭執說:“黃埔精神一向以少勝眾,不應把敵人力量估計過高。”並自告奮勇立下軍令狀,指揮獨立第三旅疾馳猛進,鏖戰於河北巨鹿,居然以一旅兵力擊潰石友三部兩個步兵師和一個
騎兵師,石部前敵總指揮以下許多官兵陣前請降。但陳繼承反而向蔣介石告狀,說他驕傲犯上不聽指揮。蔣介石便改變提升他為第八十九師師長的原議,隻任命他為第八十師副師長兼二三八旅旅長。有功無賞,使他在仕途上又遭受一次打擊,這是他第三次被任命為旅長。
1933年9月,他晉升為第八十師中將師長。升職後,他率部在鄂豫皖蘇區的中心地區
七裏坪、
新集等地“進剿”
紅軍,依仗優勢兵力和精銳武器,占領了新集、商城等地。接著,他又在東路“剿匪”總司令蔣鼎文麾下,兼福建蒲城警備司令,參加對福建人民政府和閩贛工農紅軍的圍攻。後來,因陳明仁所部第二三八旅在福建沙縣被紅軍擊潰,他又未奉命全部處決本部200餘名被紅軍
俘虜後教育釋放的士兵,同上司
蔣鼎文發生衝突,被蔣介石免除師長職務,召他上廬山晉見。陳明仁牢騷滿腹地上了廬山,見蔣介石時匯報了自己讀蔣介石頒發的《剿匪手本》、《曾(國藩)胡(林翼)治兵語錄》的心得,對軍隊的政治訓導和軍事訓練作了一番發揮,得到蔣的賞識,讓他在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任第一大隊副大隊長兼中隊長,並發給他特支費5000元。但結業後卻被降職使用,先後任第二師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參議等職。1935年調到陸軍大學第13期學習。
陳明仁-投身抗日
 |
陳明仁 |
1937年7月7日
日本製造
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陳明仁心中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感情高漲。他感到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於是積極要求參與對日作戰。1938年春從陸軍大學第13期畢業後,國民政府軍政部長
何應欽很賞識他,把他分到軍政部當中將部附,作為點驗主任負責點驗湘、贛、浙三省國民黨軍部隊。6月擔任陸軍第二預備師中將師長。該師編練不久,戰鬥力本來很差,經他加緊訓練後,於1938年7月奉命參加
武漢會戰中的九江防禦戰。麵對中國軍隊連續喪師失地的奇恥大辱,陳明仁決心在
九江之戰中,為民族雪恥,為國家立功。他召集排長以上軍官開會作動員,富有鼓動力地發出號召:“日本侵略者毀我中華,踐踏河山,我們豈能坐視?我們要為黨國爭氣,與九江共存亡!”平時,他抓緊部隊訓練,穿著士兵服和草鞋,親自為部隊做
劈刺、
射擊、
投彈的示範,使全師官兵敬服。他要求部下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不打無準備之仗。
1938年7月下旬,日本侵略軍憑借海陸空軍的優勢,加強對
九江的攻擊,
飛機轟炸,
軍艦炮擊,掩護登陸部隊向九江沿岸陣地輪番衝擊。陳明仁率預二師抓緊構築工事,居高臨下,同日軍展開生死搏鬥。激戰之中,預二師6000將士,傷亡2000多人,仍堅守陣地。九江之戰,國民黨軍有8個師在戰鬥中被打垮了,惟第二預備師作戰受到蔣介石的嘉獎。但由於國民黨軍隊內部派係傾軋,英勇作戰的預二師卻被撤銷了番號。經過他多次據理力爭,上級才新成立一個預二師,交由他率領開赴湖南,參加對長沙地區的警備任務。
 |
1949年10月,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期間,陳明仁(右二)與朱德總司令等 |
1939年冬,陳明仁奉命率部參加廣西
桂南會戰。11月中旬,日軍第五師團等部從廣西
欽州灣登陸,24日攻陷
南寧,進擊
柳州、
桂林,企圖切斷湘桂黔交通線,扼殺中國軍隊的後援線。
杜聿明的第五軍及兩廣部隊,集結在
昆侖關一帶阻擊日軍北進,激戰多日,各有傷亡。12月,全軍急從廣東調第十八師團等部增援,蔣介石也從內地調兵馳援。陳明仁奉命率預二師從衡陽、株洲分乘火車趕赴桂林,再急行軍開往昆侖關戰場。
陳明仁率預二師進入陣地後,迅速確定作戰方案,命令兩位湘籍團長洪行、戴堅從左翼和正麵攻擊日軍一個聯隊固守的324高地。他親率官兵連續作戰,亮出
戰刀和
刺刀,同日本兵肉搏,付出血的代價,終於殺得日軍屍橫遍野,奪取了324高地,為中國軍隊占領了一個重要的製高點。日軍惱羞成怒,增援一個聯隊,動用飛機助戰,並憑借
迫擊炮、
機槍火力進行反撲。陳明仁因勢利導,改變打法,組織小型突擊隊,與日軍近戰爭奪,反複拚殺。預二師的防線曾被日軍突破,師指揮所危急,他以輸送營官兵充當戰鬥部隊增援,帶領部屬甩手榴彈,猛轟蜂擁上來的日軍,終於扭轉危局。陳明仁身先士卒,在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指揮官兵同日軍進行生死搏鬥,為中國軍隊奪取
昆侖關戰役的大勝做出了貢獻。
陳明仁-血戰緬甸
 |
中國遠征軍渡河進入緬甸境內 |
為支援
英國盟軍在
緬甸抗擊日軍的攻勢,1942年3月至9月,
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作戰。陳明仁任副軍長的第七十一軍及預二師奉命準備加入中國遠征軍序列,開赴滇緬區參戰。後因戰局情況發生變化,陳明仁此次未能率部入緬甸作戰。1943年,
盟軍為提高中國遠征軍的裝備水準和作戰能力,提供了大批美式武器,並在
印度加爾各答建立高級軍事訓練班。陳明仁率領首批受訓軍官參訓。回國後,他被任命為駐滇幹部訓練團副教育長,參與主持遠征軍基層軍官的訓練工作,為參加大反攻做準備,加強軍官教育和部隊的技戰術訓練。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遠征軍先後對侵占緬甸北部和中國
雲南西部的日軍展開反攻作戰。陳明仁所在的第七十一軍編入中國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奉命在滇西反攻,以打通
滇緬公路。1944年9月陳明仁率部參加了滇西中緬邊境的鬆山、龍陵、回龍山諸戰役,越戰越勇。在
鬆山攻堅戰中,他督率部隊拚死作戰,並嚴懲了動搖軍心的第八十七師師長,有力地振奮軍心士氣,給予日軍以重創,被晉升為第七十一軍軍長。
晉升軍長之後,他對日作戰更加勇敢頑強,奮力承擔棘手的作戰任務。位於
怒江西岸滇緬公路上的龍陵城,戰略地位十分顯要。他奉命率第七十一軍主攻龍陵。在盟軍
航空兵炮火掩護下,在友鄰部隊配合下,經過輪番苦戰,殲日第五十六、第二師各一部,於11月6日攻克龍陵城。連觀戰的美軍上校也說:“中國軍隊耐受困苦精神和作戰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密林中向日軍發起攻擊 |
1945年1月,國民黨軍第二〇〇師、第九師會攻
回龍山,激戰一個星期,仍未能奏效。司令長官
衛立煌、集團軍總司令
黃傑急如星火,敦請陳明仁統一指揮各攻擊部隊進行回
龍山攻擊戰。陳明仁當著
美國聯絡官的麵立下軍令狀:三天攻下回龍山。他針對日軍崇尚武士道、機械地頑固死守的特點,命令第七十一軍各部隊實行包圍作戰,以各個擊破敵陣、消滅守軍。首先,他調集全軍火炮和盟軍助戰的飛機、大炮,以密集的火力殲滅日軍有生力量,重挫其銳氣,然後鞭策擔任主攻的第八十八師將士奮勇攻堅,在預定時間內拿下了回龍山,把軍旗插上主峰。中國軍隊奏捷滇緬邊境。盟軍指揮官,稱讚陳明仁不愧為中國軍隊的名將。
緬甸方麵戰事結束,中國遠征軍實現在中國畹町和緬甸
芒友會師。隨後,他揮軍
雲貴高原,進軍
廣西,反攻湘桂,收複柳州、桂林。不久,便迎來了日本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第七十一軍一路兼程,進至無錫,接受日軍渡邊師團的投降。受降後,他的軍部移駐上海
閘北,奉命擔任南京、上海的衛戍任務。
陳明仁-四平之戰
 |
時任國民黨第七十一軍軍長的陳明仁 |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戰,在國民黨以方被稱為
四平保衛戰,而在解放軍以方則被稱為是
四平攻堅戰。這是陳明仁的顛峰之戰,也是名將
林彪的恥辱一戰。
抗戰勝利之後,國共兩黨逐鹿
中原,紛紛看好東北的戰略地位,都把能征慣戰的將領派去東北,共產黨的林彪和國民黨的陳明仁自然都在派遣之例。四平是民主聯軍必取之地,必有一場惡戰,陳明仁心裏很清楚。留給陳明仁的時間已不算很長。以一支剛剛敗下陣來的潰軍和雜七雜八的烏合之眾兩萬守軍,對付民主聯軍的十幾萬兵力,勝算能有幾何?
從1947年6月15日開始,林彪手下的兵與陳明仁手下的兵在進行巷戰。71軍每被逐出一個街區,就立刻縱火燒毀街區內所有的民房,不給民主聯軍做屏障。6月16日,民主聯軍占領了四平市內
中山公園內國民黨軍的榴彈炮陣地,陳明仁手下兩名營長一個被擊斃,一名被俘虜,被殲400餘人。民主聯軍已將陳明仁71軍指揮部團團圍住,前哨陣地距離陳明仁的核心工事隻有500米之遙。
1947年6月20日,東北民主聯軍6縱17師對國民黨軍第71軍軍部發起總攻,陳明仁下令用
吉普車堵死房門,用糧食袋當沙袋壘作工事,同時嚴令手持
衝鋒槍的督戰隊,凡有後退者掃射打死勿論。陳明仁在傍晚時分,民主聯軍迫近的時候,被衛士們半推半架著離開了軍部,轉移到路東的預備指揮所。留下他的兄弟——
特務團長陳明信堅守。20分鍾後,陳明仁的第71軍軍部被攻陷,陳明信被俘虜。
 |
1949年長沙和平解放後,肖勁光與陳明仁 |
陳明仁已經無可選擇了。四平城鐵路線以西已全部被民主聯軍占領,他把殘餘部隊收縮到道東繼續頑抗,憑屋死守,死不交槍。四平城內到處是槍炮聲,到處是白刃肉搏的場麵,兩軍的屍體堆滿了街巷。71軍的直屬隊打光了,陳明仁把身邊的衛隊都派了上去,孤注一擲。自己也頭戴鋼盔,手持衝鋒槍,在後麵督戰。陳明仁本人電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國,壯誌成仁”,並將一支二號
勃郎寧手槍頂上了子彈,裝在衣兜裏,準備隨時
自戕。6月30日,正在戰事正酣,陳明仁做困獸之鬥的當口,四平前線的槍炮聲反而稀疏下來,慢慢地,陣地恢複了平靜——出乎陳明仁意料的事發生了,民主聯軍竟然撤圍而去!
後來才知道,撤退的命令是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親自發出的。這其中,固然有陳明仁拚死抵抗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國民黨另外兩支增援四平生力軍——
鄭洞國的53軍和
孫立人的新一軍——已與民主聯軍擔任打援的部隊接上了火,林彪擔心拿不下四平,使全軍陷於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麵,於是主動撤圍而去。
陳明仁-棄暗投明
 |
1949年8月,程潛、陳明仁在長沙舉行起義 |
 |
1949年9月19日,陳明仁與毛澤東主席在北平天壇 |
解放戰爭中的關鍵時刻,陳明仁棄舊圖新,走入了人民的陣營。
遼沈戰役前,陳明仁被蔣介石調到
武漢,任華中“剿總”副司令。此時,他受到程潛的影響,傾向和平,二人在兩湖地區相互策應。中共湖南地下黨的同誌抓住有利時機,對陳明仁展開統戰工作。深受陳明仁尊重和愛戴的
章世釗先生寫信給陳明仁,要他看清局勢,認清前途,投靠人民。他在信中還特別引用了毛澤東對陳明仁評價的話──“當年,陳明仁是坐在他(指蔣介石)的船上,各劃各的槳,都想劃贏,各為其主嗎,我們會諒解他,隻要他過來就行了,我們還要重用他。”章世釗轉達的毛澤東的話,對陳明仁轉變起決定作用,使全堅定了背叛國民黨反動派的決心。不久,他與程潛秘密決定在湖南舉行和平起義。
陳明仁是胸懷大略的人,雖然進程加快,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為迷惑蔣介石,他甚至以反共的麵目出現。陳明仁召集市政府的官員講話,聲稱要與共軍打到底,堅決按國民黨政府的指意從事。可私下,他對身邊人說,我保證長沙聽不到槍聲炮聲。曾與陳明仁在四平血戰的人民解放軍四野部隊及時派出以
金明、
唐天際、
袁任遠等,到湖南平江縣,與程潛、陳明仁的代表和平談判,相互協商有關長沙起義的具體事宜。關鍵時刻,蔣介石有些不放心,派人到湖南活動。他們企圖收買和賄賂陳明仁,要陳明仁為即將傾履的蔣家王朝效勞。對此,陳明仁胸有成竹。他表麵一口答應蔣介石派來的親信黃傑等人,可暗中卻加緊了起義的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兩個月,程潛和陳明仁宣布在湖南和平起義。這一重大舉動,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對加快解放中國的進程,特別是迅速解放西南和華南,有著重大意義。
對程潛和陳明仁的起義,毛澤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和
朱德在回複程潛和陳明仁的電報中說:“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
陳明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
1949年9月19日,毛澤東邀請部分國民黨起義將領和民主人士遊覽天壇。前排右二李明揚、右三程潛、右五張元濟、右六陳明仁;後排右三李明灝、右四程星齡 |
1950年4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陳明仁為臨時省政府主席。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陳明仁秣馬厲兵,曾要求率部入朝參加抗美戰爭,保家衛國。中共中央、毛澤東給予他和起義部隊以充分的信任,下達了第二十一兵團投入剿匪戰鬥的命令。1950年底,他奉命指揮第二十一兵團進軍
廣西山區剿匪,擔負桂南小瑤山及周圍地區的作戰任務。經過5個月艱巨戰鬥,殲匪3萬餘人,繳槍3萬餘支,勝利地完成了剿匪任務。由於作戰英勇,保境安民,功勳卓著,陳明仁和第二十一兵團受到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讚揚。
1952年3月,第二十一兵團部奉中央軍委之命,改為
水利工程部隊司令部,並抽調兩個師改為
荊江分洪工程部隊,由
唐天際率領兩萬指戰員參加荊江分洪工程施工,為國家建設創立新功。1952年人民解放軍全軍整編,兵團領導機構大部撤銷,第二十一兵團改編為第五十五軍。上級有意調陳明仁到大軍區任職,但他自願擔任第五十五軍軍長,1953年2月率軍由廣西桂林移防廣東湛江。
陳明仁率軍駐防湛江沿海十多年,治軍有方,威信很高。朱德、鄧小平、彭德懷、葉劍英、陳毅等領導人多次到湛江視察工作,給予他很多好評。1958年初夏,粵西、桂南開始進行國防工程施工,按蘇聯專家提出的一線防禦思想進行設計。陳明仁根據長期戰爭實踐經驗和中國現代化國防建設的要求,對蘇聯專家的意見表示異議,堅持應該搞縱深工事、梯次防禦。實踐證明他的意見是正確的。1961年冬天,蔣介石陰謀反攻大陸,沿海防禦工程要求確保桂林的安全,在蒙山縣設點防禦。陳明仁在抗日戰爭中曾在廣西作戰,熟悉地形,他提出防守桂林必守荔浦,因為荔浦是廣西交通要衝、曆代兵家必爭之地,在荔浦設點可以堵住入侵之敵。他在國防建設中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顯示了將軍的智慧和風範。
 |
1949年9月,陳明仁(右)、程潛(左)、李明灝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在社會主義全麵建設開始以後,他率部積極參加生產勞動。他曾擔任湛江地區
綠化委員會主任、
植樹造林總指揮,像指揮打仗一樣指揮城鄉人民大搞植樹造林,綠化山河,幾年中植樹420萬株。20世紀50年代末,他還抽調大批官兵參加修建
雷州青年運河和
鶴地水庫工程,為當地人民生產生活造福。朱德到此視察時,對陳明仁稱讚說:“上將也上陣了,為人民立了大功,真是老將不減當年勇啊!”朱德對他的工作和生活十分關心,每次到第五十五軍駐地視察時,都要接見陳明仁,互相坦誠相見,交誼深厚。
1955年9月27日,陳明仁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勳章,評定行政五級。授銜之際,他感慨萬分。他從軍30年,還是第一次榮獲上將軍銜,他十分感激共產黨和解放軍對他的信任和關懷。他不負黨和軍隊的信任和厚望,努力工作,在駐守海防、軍事訓練、地方建設和部隊日常工作中,都竭誠盡力,善始善終,做出了顯著的成績。部隊規定,上將和大軍區一級幹部,可以配專職秘書和小
汽車,但是他自動放棄,不願意享受太高的待遇。全國解放前他在南京、醴陵、
衡陽自建的幾棟房子,參加人民解放軍以後,也全部交給了國家,不要分文代價。
 |
六十年代後期陳明仁(中)與大子陳揚釗(右)次子陳揚銓(左)合影 |
1969年,66歲的陳明仁因
慢性風濕病一再發作,提出申請,得到中央軍委批準後,離職休養回湘安度晚年。周恩來批示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陳明仁的定居地長沙市
麻園嶺,撥給一棟花園樓房居住,一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照舊,使他晚年過著安靜平淡的生活。他的兒孫們在他的長期教育下,在新社會裏努力學習和工作,不斷有所進步,使他十分欣慰。
1972年以後,陳明仁身患
癌症,周恩來、
葉劍英等中央領導對他的病情十分關心,安排他到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住院治療。周恩來親自審閱他的治療方案,並指示醫院會診時要請其夫人
肖毅參加。其間,葉劍英還派人陪同他到
杭州休息、遊覽。當時周恩來身患不治之症,但仍多次關心詢問他的病情和治療工作。他病危時,葉劍英、
聶榮臻和原國民黨高級起義將領
陶峙嶽、
董其武等都到病房探望。陳明仁身臥病榻,深為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所感動。他說:周恩來總理如此關懷照顧我們一家,使我的晚年過得很幸福,共產黨對起義人員的政策真好!
陳明仁-個人榮譽
 |  |
上將軍銜 | 一級解放勳章 |
陳明仁-人物性格
 |
1959年9月,毛澤東接見陳明仁 |
按說陳明仁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又上過陸軍大學,打仗很有一套,卓有戰功,在國民黨軍隊中應該很快青雲直上。可陳明仁性格執拗,不脫軍人本色,不會鑽營,所以在1949年通電起義前夕,還隻是個國民黨的中將。年輕時候的陳明仁,不僅是勇冠三軍,而且也相貌堂堂,可謂大有前途。惠州之役後,已經跟隨在蔣介石身邊的
宋美齡非常看好陳明仁,提出由她做媒人,把
廖仲愷文靜美貌、端莊賢淑的女兒許配給他。陳明仁直言相告,自己在老家已經娶有妻子謝氏,在家侍奉老母,不敢停妻另娶,做不孝不義之人。宋美齡隻好作罷。蔣介石聞知此事,雖然內心不悅,倒還敬佩陳明仁的為人。
1941年冬,陳明仁率部去雲南昆明駐防。一天,蔣介石來昆明西山風景區遊覽,正碰上一些衣衫襤褸的士兵修築工事。蔣介石見狀勃然大怒,問道:“這是誰帶的兵?破破爛爛像什麽話!”當得知這是陳明仁的手下時,蔣介石將陳明仁叫到了
金碧別墅,劈頭訓斥陳明仁沒有帶好兵。陳明仁竟然當麵頂撞蔣介石,並一把扯下自己的中將軍銜,扔到蔣介石的辦公桌上,大喊不服,還要解甲歸田,氣得蔣介石幾乎將他軍法治罪。後來還是經
龍雲等人勸解,蔣介石才讓他官複原職。陳明仁梗直犯上的性格,由此可見一斑。
陳明仁-人物評價
 |
1958年2月,黃克誠(左二)、譚政(左一)和陳明仁(右一)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軍隊代表小組討論 |
“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喲!”——毛澤東評陳明仁
“創造了人世間的奇跡,不愧為難得將才”——蔣介石評陳明仁
中國遠征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支援英軍在緬甸抗擊日本法西斯、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作戰中。陳明仁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能戰之將”,輿論稱其“不愧中國名將,難得之將才。”
“是員悍將,是頭獅子”:四平攻堅戰後東北民主聯軍將領評價陳明仁
“諸公率三湘健兒,脫離反動陣營,參加人民革命,義聲昭著,全國歡迎。” ——毛澤東、朱德評價程潛、陳明仁起義。
陳明仁-婚姻家庭
 |
陳明仁與夫人肖毅 |
陳明仁前妻謝芳如與他甘苦與共生活了三十多年,夫妻恩愛逾恒,不幸謝芳如身患癌症於1950年4月間去世。謝芳如生有兩子:陳揚釗、陳揚銓。繼配蕭毅,係湖南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主治醫師,為前妻謝芳如住院期間的主治醫師,謝芳如去世後,陳明仁續娶蕭毅為妻。蕭毅從未生育,無兒無女。1972年夏天,陳明仁突然身患不治之症,陳明仁患病期間,蕭毅形影不離,日夜守候在丈夫的病床前細心照料。
參考文獻
(1)《南望湘雲·爭取程潛、陳明仁起義紀實》 作者:李佑軍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2)《兵家虎將:陳明仁傳》 作者:胡峰青、陳猛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3)《陳明仁將軍傳》 作者:陳利明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4)《三位特殊的開國上將——董其武、陶峙嶽、陳明仁的精彩人生》作者:張子申、羅元生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