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抗美援朝初期:美國為何不相信中國出兵朝鮮

(2009-01-21 08:05:27) 下一個

2009年01月             鳳凰網曆史綜合  

核心提示:北朝鮮軍隊打到釜山或者美軍剛剛在仁川登陸時,是中國軍隊參戰的最好時機。那時候是南朝鮮軍隊和聯合國軍隊最脆弱的時候,會在中國軍隊的進攻下立即土崩瓦解。如果是這樣,朝鮮戰爭的曆史將重寫。但是中國軍隊沒有介入。在聯合國軍已經占據絕對主動地位的今天再投入軍隊,這等於往虎口中送食物,沒有人相信精明的中國領導人會犯這樣的軍事常識上的錯誤。


東線的第42軍370團的1個運輸隊,給其堅守在前沿的2營運送彈藥和幹糧,結果在北朝鮮的大山中迷了路。在尋找2營的陣地時,他們看見一個山溝裏有座茅屋,茅屋裏有燈光,於是就在沒有判斷敵我的情況下上前問路。在茅屋中休息的是30多名南朝鮮士兵,而誌願軍運輸隊僅10多個人,5支步槍。在短暫而激烈的交火之後,運輸隊的士兵全部被俘。

發現了中國軍隊的消息,使指揮東線作戰的美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大吃一驚,他立即把這些中國士兵用飛機送往東京交給麥克阿瑟審問。之後,麥克阿瑟又把中國的士兵送往了美國。

誌願軍運輸隊10多人被俘之後,以及其他更多的情報匯集到麥克阿瑟那裏,表明一個事實:中國軍隊確實參戰了。但麥克阿瑟還是不相信這是事實。他的情報處長威洛比以其固執的性格和嚴重的判斷失誤在後來的朝鮮戰爭中備受抨擊。威洛比於27日的補充情報中依舊持以下結論:

應該認識到,大部分中國軍隊沒有與一個主要的軍事強國進行實際戰鬥的有效經驗。此外,他們的訓練也像原來的北朝鮮軍隊一樣,由於缺乏統一的裝備和彈藥供應而大受阻礙。

從戰術觀點上看,由於節節勝利的美軍師全部投入戰鬥,因此,進行幹預的黃金機會看來早已過去;如果中國采取這一行動,很難設想,會把它推遲到北朝鮮軍隊的殘部氣數已盡的時候。

他所看到的關於對被俘的中國負傷士兵的描寫是這樣的:

抓到的俘虜似乎是一群缺乏訓練的烏合之眾。所有的人都沒有任何正式的標記,盡管其中幾個人用墨水在他們的軍上衣裏寫了他們的姓名和部隊番號。他們的棉服裏塞滿了棉花,通常是深黃色,與朝鮮的荒山禿嶺顏色相仿。軍官服裝的不同之處僅僅是在褲線、上衣左麵、領口周圍和袖口有紅飾線。棉軍裝在幹燥天氣中十分暖和,但浸水後卻無法使之幹燥。在棉衣裏麵,中國人穿的是夏季軍裝和他們碰巧穿上的任何衣服。布鞋沒有鞋帶,鞋底是橡膠做的。

大部分步兵裝備著日式步槍,顯然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滿洲繳獲的。然而迫擊炮和輕機槍卻是美國製造的,是從中國國民黨人那裏繳獲的戰利品。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俘虜都是來自中國軍隊的1個師,即124師,他們都說他們曾經與蔣介石打過仗。由於山地關係,中國軍隊沒有裝備大炮。

麥克阿瑟和威洛比認為,這樣的軍隊敢於和美軍作戰,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另外,就是還有一個至今仍令軍事專家們反複研究的問題:中國軍隊參戰的時機。如果中國真的想幫助北朝鮮統一全朝鮮,那麽,北朝鮮軍隊打到釜山或者美軍剛剛在仁川登陸時,是中國軍隊參戰的最好時機。那時候是南朝鮮軍隊和聯合國軍隊最脆弱的時候,會在中國軍隊的進攻下立即土崩瓦解。如果是這樣,朝鮮戰爭的曆史將重寫。但是中國軍隊沒有介入。在聯合國軍已經占據絕對主動地位的今天再投入軍隊,這等於往虎口中送食物,沒有人相信精明的中國領導人會犯這樣的軍事常識上的錯誤

至於中國領導人為什麽會決定在這個時候參戰,僅僅從軍事上解釋是不夠的,這一點很久以後聯合國軍方麵才隱約悟出了一點兒頭緒,而那是兩年以後,戰爭的雙方已坐在板門店的談判桌旁時的事了。

威洛比說,由於地理、曆史和政治上的緣故,戰場上出現少數中國的誌願人員不足奇怪,其人數不會超過5000人。

在威洛比下這個結論的時候,已經與南朝鮮軍隊打響了的中國人民誌願軍,依照彭德懷的命令,正向依舊北進的聯合國軍隊包圍而來,其兵力總人數已達25萬餘人。

10月29日,韓國軍隊的1個軍團在戰場上被徹底打垮,其對手是中國共產黨的3個整軍,此時此刻,威洛比所承認的僅僅是:

看來,可能是為數不詳的中國人加入了……北朝鮮部隊,以加強邊境地區的防衛。然而,由於隻抓住了幾個俘虜,以及所發表的聲明自相矛盾,因而此時此刻還不能作出進一步的結論。還沒有跡象表明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已在進行公開幹預。

10月31日,威洛比開始改變觀點。他在“每日情報綜述”的一長段“評論”中,引用了他從關於中國人介入的報告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係列早期的前兆(他還不厭其煩地提到,當時他並不看重這些報告,認為它們不甚可靠或無法證實),並且還說目前的報告“大概是言過其實了。”盡管如此,他卻第一次說,“必須更加相信”中國人已經到達了朝鮮。

美約瑟夫·格登在其《朝鮮戰爭———未透露的內情》中這樣記載有關中國俘虜的情況:

隨著越來越多的俘虜落到美國和韓國軍隊手裏,審訊者也開始拚湊起一幅中國人秘密幹預的清楚圖畫。中國軍隊從10月13日或14日開始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他們白天躲藏在山洞和林木茂密的地區,隻在夜裏行軍,一直運動到鴨綠江以南大約50英裏的崇山峻嶺的南坡的陣地———中國的高層指揮機構認為,這顯然是美國人和韓國軍隊不能越過的戰線。他們在那裏居高臨下,俯視著聯軍的必經之路。

使情報官員感到震驚的是,他們得知,有不少於5個齊裝滿員的中國野戰軍(每個軍有3個師)悄悄開進了朝鮮,總兵力近10萬人。其中有3個軍在中部山區與第8集團軍和韓國第2軍團遭遇。另外2個軍,或者是6個師,留在西部的山區作預備隊,沒有參加後來為人所知的中國人的第一階段的攻勢。與威洛比的情報分析人員的斷言恰恰相反,這些部隊是清一色的中國人。戰地審訊人員沒有發現任何北朝鮮人和中國混編的情況。

美軍的戰地指揮官報告說,中國軍隊遠比麥克阿瑟所嘲弄的“亞洲的烏合之眾”要機敏老練。中國步兵除迫擊炮外,沒有裝備任何更重的武器,但他們卻能極好地控製火力,進攻美國和韓國軍隊的堅固陣地,尤其是在夜間。他們的巡邏隊在搜尋美軍陣地時成效顯赫。他們擬定的進攻計劃是從背後發起攻擊,切斷退路和補給線,然後從正麵發動攻勢。他們的基本戰術是一種V形的進攻隊形,他們使敵軍在這個隊形中運動。然後,中國人就會包圍V的邊沿,與此同時,另一支部隊運動到V的開口處,以阻止任何逃跑的企圖和阻擊增援部隊。

根據審訊中國俘虜的報告和中國內戰的記錄,情報專家知道中國步兵隻攜帶三到五天的食物———炒麵,它可以與水和在一起吃,也可以在戰場情況緊急時幹吃。彈藥的配給也同樣少得可憐———基本上是一個士兵口袋裏和一種粗布卷袋裏能夠攜帶的東西。再補給的路線實際上不複存在,盡管朝鮮人用傳統的A狀的背架運送補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