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網
作者:陳 悅
1894年9月17日,中國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遇,爆發了著名的黃海海戰。作為中國近代海軍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全部由蒸汽動力軍艦參加的海戰,黃海海戰具有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代的中國人。在有關這場海戰的眾多話題中,北洋艦隊為何失利一直是探討的熱點,各種相關論著都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總結、探討,其中眾所公認的一個重要的失利因素就是北洋艦隊沒有速射炮。黃海海戰中,日本艦隊裝備了大量速射炮,在火力上占有壓倒性的優勢,而隻有舊式後膛炮的北洋艦隊則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鴨綠江外的海戰》中記述的日本軍艦“獨占彈注如雨之利”,而中國軍艦卻“不斷遭到硝煙彈雨所騷擾”就是對當時戰況的真實反映。
但隨著對這段曆史的不斷探索,北洋艦隊缺乏速射炮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答案。越來越多的史料表明,北洋艦隊並非沒有裝備過速射炮,在海戰中曾經有一些速射炮戰鬥在了中國的軍艦上,本文即試圖對這些中國軍艦上的速射炮做一次初探。
北洋艦隊大量裝備的哈乞開斯速射炮(小速射炮)
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艦用速射炮(大速射炮)
“速射炮”這個名詞在有關中國近代史的史料、著作中經常可以見到,但這僅是一個很含糊的稱謂。在“速射炮”之下,還應分為小速射炮和大速射炮。小速射炮是指格林炮、哈乞開斯炮之類的機關炮,在海戰中主要用於對付近距離的敵方魚雷艇,對大型軍艦則沒有太大作用,因此這種火炮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本文所要探尋的,是100mm以上的大口徑速射炮,即大速射炮,這種速射炮和小速射炮有很大區別,有些論著把二者混為一談,是不妥當的。
軍艦使用的大速射炮(以下簡稱速射炮),在中國又被稱為船台快炮、快放炮等,其"快"是相對於舊式後膛炮而言的。19世紀中期以後,各國的軍艦上普遍開始裝備了後膛炮,雖然較前膛炮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此時的後膛炮采用的是架退技術,即火炮的炮身通過耳軸與炮架相連,火炮發射時由炮架承受後座力,炮身連同炮架整體後座,發射後會產生很大的位移,重新複位與瞄準要耗費大量時間,因此射速非常慢(以定遠的305mm克虜伯炮為例,發射一發炮彈最快也要3分鍾,而日本鬆島艦的320mm主炮在黃海海戰中更是創造了半小時發射1發的記錄),綜合性能上並不盡如人意。
為改進架退炮存在的這些問題,19世紀90年代管退技術被研製出來。這種技術通過在火炮上安裝製退複進機,使火炮的後座部分能在發射後利用自身的後座力自動恢複到原位,省去了複位和重新瞄準的時間,火炮的射速大為提高,以往采用架退技術的舊式後膛炮發射一發炮彈的時間,新式的管退炮可以“放至四五出”,因此采用這種技術的火炮贏得了“速射炮”的美譽。
由於速射炮對比舊式後膛炮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海戰中必將會發揮重大作用。因此甫經問世即引起各國的重視。“巨艦大炮”論一時幾乎要被“快船快炮”所取代,各國海軍紛紛開始換裝這種新式火炮。視中國海軍為假想敵的日本,在這方麵更是不遺餘力,一麵高築債台,一麵瘋狂采購新式武器,除了在現有軍艦上添加和更換速射炮外,日本又訂造了數艘裝備大量速射炮的新式軍艦,在號稱"定鎮克星"的三景艦上,單艦裝備的速射炮竟然多達11-12門。
日本“鬆島”艦裝備的速射炮
身處這場武器裝備的大革命時代,中國海軍的將領們也並非無動於衷。1891年北洋艦隊訪日,在親眼目睹了日本海軍日新月異的變化後,右翼總兵劉步蟾憂心忡忡,認為中國海軍戰力已遠不如日本,當即通過海軍提督丁汝昌向北洋大臣報告,力陳添船添炮刻不容緩。然而此時清政府已經批準了戶部關於兩年內停購外洋軍火的提案,不僅沒錢購買快船快炮,就連購買彈藥以及軍艦日常維護的經費都出現了問題,整個北洋艦隊陷入了停滯、倒退的漩渦中。今人再來看這段曆史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在百年前那些精於試帖小楷而不知近代戰爭為何物的大臣們看來,則是再正常不過了。按他們的理解,海軍的艦船購來後就應萬事大吉,除非這些軍艦本身質量有問題,否則又有什麽必要耗費巨款來更換火炮,來年年維護呢?北洋海軍既已成軍,而還要再在上麵徒耗國帑,這在他們看來才是真正不可思意的。當時的中國,能深切體會到“三千餘年一大變局”這種危機感的人又有多少呢?
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北洋大臣李鴻章上了一份十萬火急的奏折,指出“……新式快放炮每六分鍾時可放至六十出之多,其力可貫鐵數寸,實為海上製勝利器。……北洋海軍鐵甲快練各船原設炮位,當時雖稱新式,但較現時快炮,實覺相形見絀……”,請求“添購快炮”,來更新北洋軍艦上的舊式後膛炮,並提出如果經費實在緊張,也應分年撥付,“竭力勻湊,先購鎮、定二船快炮十二尊”,購買12尊速射炮所僅需區區30餘萬兩銀子,竟然還要分年撥付,竭力勻湊,海軍經費窘迫之狀可想而知。然而這篇奏折一去就沒了下文,麵對部下將領的迫切請求和日益緊張的中日關係,李鴻章在百般騰挪,湊出些銀子購買了一批機關炮"聊勝於無"的同時,想到了一向不太被他看得起的國產武器。
江南製造局炮房
江南製造局,這座由曾國藩和李鴻章一手締造起來的近代軍工廠位於上海高昌廟,是清末中國重要的軍火生產基地。早在速射炮問世後不久,這裏的技術人員就敏銳的注意到了這種新式武器。
1890年(光緒十六年),江南製造局總辦劉麒祥向兩江總督李宗羲報告,要求仿製一種新式火炮:
“……泰西各國所用槍炮,巧樣百出,日新月異。查有德國克鹿卜廠所造新式全鋼後膛快炮一種,與英國阿姆斯脫朗廠所造異屬相同,較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靈捷異常,以之安置炮台、兵輪,洵稱利器。職道麒祥前在外洋,曾經見過,茲與華洋各匠再三討論,擬由職局設法仿造。第此種後膛新炮,其中關鍵各件,均係緊密湊合,曲折甚多,若憑空摹繪圖式,範模試造,誠恐差之毫厘,失之千裏,擬先由外洋購買快炮一尊來局作樣,以便逐件拆開,仿照製配,庶有把握……”。
從這份報告可以了解到,江南製作局請求仿製的是一種“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的速射炮,準備采用的仿製方法是,購回一門國外的速射炮,然後逐件拆開,對所有的零件進行一一複製,最後再把這些零件組合起來裝配成大炮。在不能完全掌握速射炮具體生產技術的情況下,這不失是一種可行的仿製方法。
兩江總督對這份報告相當感興趣,在批準了江南製造局請求的同時,著重強調了火炮的質量,要求:“妥慎籌辦,認真講求,務與外洋快炮一律堅利以資得力”。當時西方生產速射炮的主要是英、德兩國,在經過一番比較後,江南製造局最終引進了一門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的 “全鋼後膛快炮”,“逐件拆開,照樣製配”,由此開始了中國製造速射炮的曆史。
江南製造局的報告最初準備仿製的是100磅子全鋼後膛快炮,也就是6英寸口徑的速射炮。但從後來實際的生產情況看,仿製出的是40磅子快炮,即120mm口徑的速射炮。
江南製造局甲午戰爭後生產的150mm速射炮,外形和120mm炮類似
從提交仿製報告算起,經過將近3年時間後,中國生產的速射炮終於向展現在世人麵前。1893年6月的一天,江南製造局測試了新造的火炮,總辦劉麒祥特地邀請了大量中外人士前來觀看。當時進行試驗的共有兩門火炮,分別是八百磅子後膛大炮和四十磅子全鋼快炮,其中四十磅子全鋼快炮就是仿製的120mm口徑速射炮。試炮的結果非常成功,“中西觀者嘖嘖稱歎”。曾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大臣的薛福成在日記中詳細記錄了這種速射炮的性能參數:“快炮重二噸有奇,長十六尺二寸,口徑四寸七分,食黑色火藥十二磅,食無煙火藥僅五磅半。一秒時可放十二尺,彈出口時每一秒可行二千零八十尺,彈裏能擊十八裏之遠”,並認為“此項快炮最利於兵船”。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這門火炮的性能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
從1892年(光緒十八年)試製開始,截至甲午開戰時的2年間,江南製造局共生產了12門120mm速射炮。
當1892年第一批速射炮問世時,就曾有過一門連同20發炮彈被送往北洋接受檢驗,但在當時並未引起關注。直到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李鴻章終於想起了這批火炮。
《江南製造局記》記載的120mm船台快炮性能參數
口 徑
120mm
炮身長 16.4英尺
炮身重 2噸728磅
炮架重 2噸半
來複線 22條
來複線長 14.4英尺
炮彈重 40磅
裝 藥 無煙火藥4磅半;石子藥12磅
射 程 7200米
1894年7月2日(光緒20年5月29日),北洋大臣的一紙電文到了江南製造局總辦劉麒祥手中:“局製四十磅快炮,除應撥四尊,已飭局籌船運威,應將藥彈、銅殼酌齊候撥。海軍尚需添設快炮,局內聞尚有六尊,亦祈配齊藥彈並撥交去輪”,要求江南製造局將所造的120mm速射炮連同彈藥一起運往威海。於是在江南製造局的檔案中便出現了這樣一條記錄:光緒二十年撥發海防軍械局“阿姆斯脫郎四十磅全鋼快炮四尊;開花、實心彈各一千六百個;鋼質彈四百個;快炮彈銅殼五百個;炮門電氣自來火一千支;炮門銅管擊火二千六百支;炮藥袋一百六十個;無煙火藥八百磅”。至於李鴻章電報中所問的另外六門速射炮則不知為何,統統被南洋大臣調走了。這樣,先後北上的江南造120mm速射炮累計有5門。
丁汝昌曾經數次申請為“經遠”、“來遠”艦添裝尾炮而未果,江南製造局的120mm速射炮運抵威海後,李鴻章電告丁汝昌,要求迅速將這些速射炮安裝到“經、來”軍艦上充當尾炮。但或許因為時間緊迫,來不及對軍艦進行大的改造(“經遠”、“來遠”在德國建造時李鴻章就提出過尾炮問題,當時伏爾鏘廠的答複是,因為底板已經鑄好,無法添加尾炮),直到甲午戰爭結束,也沒看到“經、來”二艦有過尾炮。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並非北洋嫡係“廣”字號軍艦上出現了120mm速射炮的蹤影。
翻開日本《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在附表中可以看到,“廣乙” 、“廣丙”二艦搭載兵器一欄下,赫然記載的是120mm速射炮。無獨有偶,北洋艦隊中的洋員馬吉芬在《鴨綠江外的海戰》一文中也提到,在黃海海戰參戰的中國軍艦中,“廣丙”艦裝備了3門大口徑速射炮,而黃海海戰之後奉旨檢查北洋海軍的徐建寅在檢查報告中也清清楚楚記載“廣丙”艦裝備的是3門“十二生特快放炮”(即120mm速射炮)。由此可以看出,甲午戰爭期間北洋艦隊中的“廣乙”、“廣丙”兩艘軍艦裝備了120mm速射炮。
“廣”字號軍艦隸屬廣東水師,是廣東水師僅有的幾艘主力艦。1894年5月,根據《海軍大閱章程》,三艘“廣”字艦一起北上接受檢閱。海軍大閱結束後,因為當時廣東一帶鼠疫盛行,恰好又正值中日關係緊張,各艦不願返回廣東,因此皆留在北洋助戰,後來都參加了甲午戰爭。
參加1894年海軍大閱的“廣乙”艦
“廣”字艦中的“廣乙”、“廣丙”屬於鋼脅鋼殼魚雷快船,由福建船政建造,分別於1890年11月30日和1891年12月18日建成。二艦屬於同型艦,各種性能參數接近,火炮布置略有不同。但根據初建時的資料看, “廣乙”裝備的是1門150mm炮和2門120mm炮,“廣丙”裝備的則是3門120mm炮,都是舊式後膛炮。把其中的5門120mm後膛炮更換為新式的速射炮,隻能是二艦建成後的事情。
廣東省在訂造“廣乙”、“廣丙”艦時就已出現購船經費不足的情況,後來的“廣丁”艦更是因為無力支付船價,而無奈的被並入了福建船政水師,成了“福靖”艦。在連“廣丁”艦區區20萬兩的造價都無力支付的情況下,廣東水師能耗費巨資自行購換120mm速射炮是不可想象的。
從各種史料來看,在當時無法從國外購買速射炮的情況下,唯一有能和兩艘“廣”字艦發生聯係的就是江南製造局運往威海的速射炮,而且數量也恰好和“廣”字艦原有的120mm炮位相符,都是5門。但這些原本將用作“經遠”、“來遠”尾炮的速射炮為何被換裝到兩艘非嫡係的“廣”字號軍艦上去?以及換裝的時間、過程如何?尚未找到直接的記錄,有待進一步探尋。
現在完全可以肯定的是,有一批中國製造的速射炮伴隨北洋艦隊參加了甲午海戰,雖然由於數量過少,在海戰中並未產生過重要作用。但以往認為北洋艦隊中沒有一門速射炮的觀點似乎應該加以修正了。
速射炮是19世紀末西方列強的產物。當時尚處於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的軍工技術人員將它引進、仿造,並實際運用到了抵禦外敵的戰爭中,中國早期軍工技術人員的這種努力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尊敬。但無法否認的是,在長時間內,這種新式武器的生產隻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果。不僅是速射炮,當時中國各個軍工企業生產的都存在這種產量小、質量低劣的問題,甚至到甲午戰爭爆發時,經過了幾十年發展的軍工企業仍不能製造出海軍需要的彈藥。被批評為“舍本求末”的洋務派一味追求“器”所導致的惡果由此可見,最終,中國第一批速射炮連同中國第一支海軍成為對洋務運動的祭禮,一起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