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前營長講述以軍動機(組圖)

(2009-01-09 07:32:48) 下一個

獨家: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前營長講述以軍動機
2009年01月09日 來源:新華網

編者按: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前營長羅富強,曾與以色列軍隊有過接觸,對中東局勢有獨到的見解和認識。近日羅富強接受新華軍事專訪,從新視角講述了以軍大規模打擊哈馬斯的動機,以下是本次專訪的實錄。

    內容提要:

    以色列在以往戰爭中嚐到了甜頭,此次大規模打擊哈馬斯,是受到曆次黎以戰爭的成果鼓勵。

    真正目的是一勞永逸地改善北部地區安全環境,而非消滅哈馬斯。

    聯合國派遣維和部隊等四種情況下以色列才會撤軍。

2007年時任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上校營長的羅富強

    作者簡介:

    羅富強,男,1962年6月12日出生於貴州麻江縣,布依族,大學本科文化,工學學士學位。

    1983年大學畢業應征入伍。2006年3月,羅富強擔任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營長,帶領中國維和官兵赴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成為中國派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最高指揮官,全權指揮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2007年1月,中國應聯合國邀請增兵黎巴嫩繼續執行維和任務,羅富強再次受命擔任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指揮長兼工兵營營長、指揮部黨委書記,2007年9月13日圓滿完成任務回國。現任雲南省德宏軍分區副司令員。

    在戰火紛飛的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羅富強表現出高超的指揮藝術,不僅帶領官兵出色完成任務,而且做到了零死亡和零傷殘,還與其他30個國家的維和部隊、黎巴嫩政府和當地百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的成就,受到聯合國秘書長等高級官員的一致好評。羅富強先後受到聯合國兩任秘書長安南和潘基文的接見,並被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司令以“聯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最好的指揮官”的身份介紹給潘基文。維和期間,羅富強獲得聯合國授予的“三級維和勳章”,離任時被聯合國在《指揮官履職鑒定》中鑒定為最高等級“傑出等級”,並成為至今唯一一位獲得黎巴嫩政府授予“軍中勇士”勳章的維和部隊指揮官。     

    自從去年12月26日以軍對哈馬斯發起大規模軍事打擊以來,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有的專家在點評分析時,沒有切中要害。

    由於本人對以軍有過接觸和了解,故分析一下以軍對哈馬斯采取大規模軍事打擊的真正動機,以供參考,歡迎商榷。 

    一、以色列對哈馬斯發動大規模打擊最可能的真正動機

   以色列在2006年夏天發動對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中獲得了巨大利益,嚐到了甜頭。此次大規模打擊哈馬斯,是受到曆次黎以戰爭的成果鼓勵。

    首先要糾正一些專家對以色列在2006年夏天與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中"傷亡慘重"、"吃大虧"、"沒有達到目的"、"失敗"的種種說法,才能準確認識和分析以色列政府的動機。

    其一,以軍在2006年的黎以戰爭中真的"傷亡慘重"、"吃大虧"了嗎?在那場戰爭中,以色列遭到黎巴嫩真主黨4000多發火箭彈襲擊,152人死亡,包括39名平民和113名士兵,865人受傷(以色列在2006年8月15日公布的數據)。盡管黎巴嫩真主黨不允許公開自身傷亡數據,可以肯定的是,黎巴嫩數千人傷亡,真主黨成員占據多數。一場持續了34天的戰爭,對黎巴嫩全境的真主黨目標和基礎設施實施陸海空全麵打擊,占領黎巴嫩南部地區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

    其二,以軍真的"沒有達到目的"和"失敗"了嗎?的確,以色列政府決定開戰的公開理由是"解救被俘士兵"和"徹底消滅黎巴嫩真主黨武裝"。這樣一來,容易造成誤導:戰爭的表象結果就是以軍沒有找到並解救被俘士兵,沒有徹底消滅真主黨,所以,認為以軍"失敗"了,以色列輸了。

    而實際情況是怎麽樣的呢?

    一是黎巴嫩真主黨長期控製和實際"執政"的、麵積約為1200平方公裏的黎巴嫩南部地區--黎巴嫩總理西尼烏拉及其國際社會公認的黎巴嫩的"國中之國"消失了。

    二是黎巴嫩真主黨被聯合國的決議規定解除武裝了,雖然真主黨實際上還在走私武器並擁有不少武器,但隻能是"秘密行動"了,並且不能像以往一樣公開攜帶武器在南部活動和組織訓練、演習了。

    三是真主黨幾乎所有的軍事陣地和據點、訓練基地、辦公場所都被以軍摧毀了,殘存的一些秘密彈藥庫也在戰後被維和部隊和黎巴嫩政府軍聯合搜查出來並被黎巴嫩政府軍沒收了。

    四是13000餘人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黎巴嫩南部地區,監督雙方,這嚴重地限製了真主黨的各類活動;15000人的黎巴嫩政府軍進駐一直處於"政府管轄真空地區"的黎巴嫩南部地區,實現真正意義的國家統一和管理。

    上述四個方麵的結果,對以色列來說意味著什麽呢?一是意味著以色列脫離了長期遭受黎巴嫩真主黨火箭襲擊、迫擊炮襲擊、地麵襲擊的困難處境,也無需再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對真主黨實施報複性還擊。

    二是意味著聯合國維和部隊和黎巴嫩政府軍代替以軍實施對本土的防衛任務,避免再受黎巴嫩真主黨的襲擊。

    三是意味著以色列北部地區實現的和平與安全。從2006年8月戰爭結束,情況就是這樣。這才是以色列的大目標、大收獲!

在今年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攻擊中,以色列武裝直升機在向“哈馬斯”目標發射火箭彈

加沙地區“哈馬斯”建造用來掩蔽、交通等多種功能的地道網十分發達

    二、以色列對哈馬斯發動大規模打擊的根本目的:正如以色列所說:"改善以色列南部地區的安全環境"。

    要怎樣才能改善安全環境呢?顯然就是:2006年通過黎以戰爭改變了北部地區的安全環境,這次就要通過對哈馬斯的大規模軍事打擊改變南部地區的安全環境。

    通過空中打擊、海上打擊,出動地麵部隊,最大程度消滅哈馬斯的有生力量,最大程度地摧毀哈馬斯的各類設施,最大程度地削弱哈馬斯的軍事和政治力量,從而逼迫哈馬斯簽署永不再襲擊以色列的協議,或實現哈馬斯法塔赫被取代、再或者促使聯合國出台不允許哈馬斯再發動對以色列實施襲擊的相關決議。甚至,不排除以色列通過矛盾激化的方式促使聯合國形成新的決議,向加沙地帶派遣維和部隊。

    以上這些,其實都是以色列在常年的黎以軍事衝突和戰爭中收獲到的成果。這次以色列之所以下定決心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打擊哈馬斯,顯然是受到以往三次發動黎以戰爭取得巨大收獲的鼓勵。

    三、以色列的大規模軍事打擊行動何時收尾?

   隻可能有出現以下四種情況之一或之二時,以色列才會撤軍:

    一是哈馬斯告饒或妥協之時,

    二是與哈馬斯簽署永不相互發動襲擊的協議之時,

    三是聯合國形成不允許雙方互相發動襲擊的決議之時,

    四是聯合國決定向加沙地區派出維和部隊之時。(作者:雲南省德宏軍分區副司令員 羅富強)

進入2009年,以軍進而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地麵進攻,圖為行軍中的以色列步兵

2006年6月28日,在加沙地帶附近的納哈勒奧茲,一名以色列士兵為一門正在向加沙地帶開火的自行火炮運送炮彈

2006年的8月12日,以軍迎來了開戰以來最血腥的一天,24名以軍士兵陣亡,其中包括一名女兵,也是以軍開戰以來陣亡的第一位女兵。同一天,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表示,以色列將就被俘士兵的釋放問題與真主黨進行談判。以色列媒體當日報道說,持續一個多月的黎以衝突預計給以色列帶來超過51億美元損失。這一數字主要來源於戰爭的直接開支、預計重建費用以及對以色列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衝擊。圖為當日,在黎巴嫩南部邊境地區,參加地麵行動的以軍士兵正在行軍。

推進中的以色列坦克



 

作者駐黎巴嫩維和期間更多圖片:

維和先遣官兵在出征儀式上,官兵們在營長羅富強(前排)率領下嚴宣誓

羅富強(左)任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營長時檢查營區彈藥庫防護設施

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營長羅富強(左)在施工一線

2007年3月31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親切接見羅富強營長

安南與我維和官兵合影

2007年9月時任第二批維和工兵營營長的羅富強(左)在交接儀式上將指揮權力移交給第三批赴黎維和工兵營營長李元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