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美媒披露:美軍“腦控武器”已用於實戰(圖)

(2008-12-03 07:44:19) 下一個

美媒披露:美軍“腦控武器”已用於實戰
2008年12月03日  來源: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美軍的未來戰士計劃 圖片來源:新華網   

   人的腦之所想可謂世上最難揣測的東西,更別提加以控製了。本報7月11日16版曾報道了美俄兩國秘密研發“腦控武器”的消息。11月28日的美國《華盛頓郵報》又詳細報道了美國M2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CEO簡妮特·莫利斯,在研發“腦控武器”方麵的最新情況。

  植入腦控芯片打造雙麵特工

    美國M2技術有限公司網站上的情況介紹極其簡單:“公司總裁兼CEO是簡妮特·莫利斯,副總裁兼董事長是克裏斯·莫利斯;公司主營業務為非致命性武器研發與部署,為美國海軍陸戰隊、陸軍、聯邦調查局、阿爾貢國家實驗室、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提供非致命性武器的研發支援;為海軍陸戰隊係統司令部、陸軍戰鬥實驗室提供非致命性武器的戰略企劃;為海軍陸戰隊和陸軍提供實戰的非致命性武器。”

    與寥寥數語的公司簡介形成反差的,是女老板簡妮特·莫利斯頭上的耀眼光環:美國全球戰略委員會資深政策分析師、美國政府各部、國會辦公室非致命性武器戰略策劃師、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項目處兼研發處處長、美陸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非致命性武器戰略部署總顧問、五角大樓非致命性武器研發與部署委員會委員、白宮資深反恐行動顧問……

    為莫利斯賺得如此榮譽的是打著“非致命性武器”旗號的腦控武器。

    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部族地區,“阿卜杜拉A”是不折不扣的狂熱武裝分子。盡管他出生於美國阿拉伯裔家庭,在美國受過高等教育,但張口閉口甚至連夢話說的都是極端的宗教言語和反美情緒,他的所做所為讓他成為當地塔利班武裝和基地分子的骨幹。但“阿卜杜拉B”卻是一個忠誠的美國反恐特工,他源源不斷地將部族地區的塔利班武裝和基地分子的情報發往總部,讓駐阿富汗美軍和中情局的無人機攜導彈,頻頻給恐怖組織造成致命打擊。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一直懷疑有“內線”,曾對“阿卜杜拉A”進行反複審查與考驗,但沒有發現絲毫破綻,以至於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的心理戰專家都表示:“除非阿卜杜拉能做到人格分裂,否則他絕不可能是美國間諜!”

    事實上,“阿卜杜拉A”與“阿卜杜拉B”就是一個人,他的真實身份正是美國反恐特工。而讓他實現“人格分裂”,經受住各種考驗的,正是莫利斯領導的M2技術公司研發的腦控武器——一枚深植他體內的微型芯片。這枚微型芯片控製了阿卜杜拉的大腦思維,讓他麵臨恐怖組織考驗時,表現得絕對就像個極端分子,不會有絲毫偏差。阿卜杜拉本身就成了莫利斯的腦控武器。

  在伊拉克投入實戰敵軍自動投降

    莫利斯和她的M2公司,以及五角大樓、中情局都拒絕就腦控武器發表評論,但有美國消息渠道證實:“莫利斯的‘腦控反恐特工’已經活躍在伊拉克、阿富汗、蘇丹和全球其他地方,並且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

    莫利斯的“腦控反恐特工”應是她的“高級產品”,更多的“腦控武器”則作用於敵方人員。據《華盛頓郵報·軍事周刊》11月28日報道,五角大樓和中情局的知情者透露,2007年10月23日傍晚,在伊拉克北部“死亡三角地帶”,駐伊美軍與反美武裝激戰正酣。正當美軍戰地指揮官一籌莫展時,巴格達指揮部表示會派人火速增援。令美軍戰地指揮官大感困惑的是,一小時後乘直升機趕來的,居然隻有5個美國老百姓!他們是莫利斯公司的技術員。在美軍官兵大惑不解的目光注視下,技術員們迅速架起一部台式電腦般大小的儀器,並對準了反美武裝。緊接著令美軍官兵震驚的事發生了——不到5分鍾,反美武裝陣地上先是槍聲驟停,然後是武裝人員跪倒在地,虔誠地禱告著,並把武器擲出陣地表示投降。美軍指揮官對反美武裝初步審訊後得知,他們剛剛聽到“先知”的聲音,要求他們一齊放下武器投降。

    同一篇報道還說,2007年11月2日,在巴格達的薩德爾城,屢屢與美軍和伊拉克安全部隊發生衝突、頑固至極的薩德爾武裝“聖城革命旅”神秘地集體棄械逃亡——230餘名武裝人員棄守哨卡、據點和陣地,丟下被他們視為生命的各型武器,拋下無線電台和戰車等後勤裝備,一夜之間“人間蒸發”。與“聖城革命旅”對陣的美軍官兵事後證實,莫利斯公司的技術人員事發前曾在現場“忙碌”過……

    科幻小說般的“腦控武器”為莫利斯帶來了巨額利潤,莫利斯的公司現在每年收益“上億美元”,全部來自美軍的反恐戰爭。

美軍目前的單兵裝備 圖片來源:新華網

  秉承中情局衣缽研發“腦控武器”

    現年52歲的簡妮特·莫利斯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在當地長大並完成大學教育。莫利斯是個科幻迷,在大學畢業後的18年裏先是癡迷於科幻小說的創作,先後發表了數十篇頗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品。莫利斯的公公還證實:“她還是個相當不錯的音樂家,富有激情!”

    科幻小說創作和富有激情,讓莫利斯有機會接觸到美國“腦控武器”的研究曆史與相關檔案:1946年,杜魯門總統秘密實施“紙夾計劃”,將765名德國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員帶到美國,其中就包括心理戰方麵的專家。1947年12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時任國防部長的詹姆斯·福雷斯特爾敦促中情局開始反蘇秘密戰。在此重大背景下,中情局特工對如何摧毀或控製人思維的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就此展開了最早的“腦控實驗”。此後,中情局先後進行了代號為“藍鳥”、“阿蒂切克”、“馬庫特拉”和“MK研究”的“腦控武器”研究項目,並將加拿大和英國也拉了進來。1973年,在得知美國國會將對“腦控武器”研究展開調查的消息後,時任中情局局長的理查德·赫爾姆斯下令銷毀了“MK研究”項目的所有記錄。

    1992年,莫利斯結識了時任中央司令部司令的津尼上將。這位將軍向莫利斯講述了他的苦惱:“我在索馬裏的部隊經常麵對群體性事件,如大規模遊行、集體搶劫,少數槍手混在人群中向我們開槍,可我們卻沒法動用武器。”

    得到這一信息的莫利斯,立即網羅她在解密檔案中看到的參加過“腦控武器”研究項目的相關人員,很快給津尼上將送去了一種非致命性武器“沾人泡沫”——能將對方沾在原地半小時無法行動的粘合劑。1993年,津尼的部隊在護衛聯合國維和部隊進入索馬裏時,“沾人泡沫”派上了用場。津尼上將回憶說:“我簡直成了一個四處粘東西的小男孩了,國會議員們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我適時地讓莫利斯女士出台,她就此結交了國會山的政要們。1995年,國會成立非致命性武器聯合項目處,由海軍陸戰隊牽頭實施,各軍兵種全部參加,年預算高達2500萬美元。”

    此時的莫利斯看出了商機,與她丈夫立即成立了M2技術有限公司,承包非致命性武器聯合項目處的研發項目。巨額收益讓莫利斯指揮公司迅速鎖定其核心研究對象“腦控武器”。據相關文件顯示,莫利斯於1998年在中情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腦控武器”的新構想,並於2003年正式立項開發,18個月後即推出便攜式“腦控武器”係統,隨即投入實戰檢驗。

    莫利斯的“腦控武器”究竟是啥樣呢?相關文獻顯示,製造腦控武器前,需要先克隆人類情感。用超級電腦對數據庫中成千上萬個情緒腦電波樣本進行分析,以了解心理特征和腦電波形狀的對應關係。接著在另一台電腦中存儲這些“情緒信號串”,用無線電向人體發射這些“有生命的信號”,“無聲地改變人類的情緒狀態”,從而操縱目標對象的心理和情緒,以影響其行動。

  擔心不加快研發會被俄羅斯超過

    然而,“腦控武器”的危害和潛在威脅,也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嚴重關注,因為這類武器一旦被濫用,那麽就能在根本上控製人民。無論是在私人住宅、公眾場合、工業場所,還是在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被秘密選定的受測試者,都會受到這種“神秘武器”發出的含有化學和生物刺激的放射性影響。時間長了,會讓受測者社交孤立、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各種疾病,甚至死亡……

    事實上,美國中情局當年進行“腦控武器”的實驗室,就先後在加拿大和本土吃過一係列的官司,給一些受害者巨額賠償,並使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政府名譽受損。

    不過,嚐到甜頭的莫利斯似乎並不介意,她經常說,據一些解密資料來看,俄羅斯在腦控武器研究方麵“曆史悠久”。蘇聯解體後,在俄羅斯人才紛紛被“挖角”、相當一部分軍工科研項目也被取消的情況下,有關腦控研究的一些頂級科學家及相關項目,卻被完整地保留下來。言下之意,如果她不繼續這方麵的研究,俄羅斯遲早會超過美國。在俄美關係越發緊張的情況下,莫利斯的這番說辭非常有效。 (餘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