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深入研究美國巡航導彈的短長處,認為可以采用“硬殺”、“軟殺”及誘騙作戰等三種手段,來攔截封殺美戰斧式巡航導彈
●中國正大力發展並部署空射與陸基巡航導彈,中國還有可能部署攜帶有核彈頭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無論中國組建一支常規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力量,還是組建一支常規巡航導彈與核巡航導彈混編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力量,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能力的發展,都會對美國及其亞太地區盟國產生戰略影響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19日刊登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邁克爾·蔡斯的文章稱,美國近年來十分關注中國快速發展的彈道導彈力量,但是對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關注相對較少。蔡斯教授建議美國今後加強對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關注,因為一旦中國成功部署該導彈,特別是將之與彈道導彈整合使用的話,中國未來在攻擊台灣與日本境內目標時就會有多種作戰選擇。蔡斯教授還認為,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可能會與短程彈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特種作戰部隊、戰機以及計算機網絡展開聯合攻擊行動。
蔡斯教授稱,多年來,許多學者都高度關注中國彈道導彈力量的研究,這並不令人意外,中國短程彈道導彈數量及精確度的增長和提高、可以公路機動發射的東風-31及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以及攜帶常規武器的中程彈道導彈(其中包括意在針對航母及其他水麵戰艦的中程彈道導彈)的發展,都顯示中國在彈道導彈現代化方麵取得重大突破。
不過,蔡斯教授認為,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能力的發展也值得分析家特別注意,特別是其可能對美國構成的的潛在戰略影響。蔡斯教授文章中稱,其對中國大量軍事刊物進行過分析,結果發現中國軍事分析家對美國近年的軍事行動進行了深入研究,一些人還公布了其對美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使用情況的研究結果。
蔡斯教授稱,中國刊物中有大量關於美國在海灣地區、科索沃、阿富汗及伊拉克部署“戰斧”巡航導彈的報道,這不但表明中國意在從這些衝突中“汲取經驗教訓”,提高解放軍防禦巡航導彈攻擊的能力,而且也揭示出中國軍事分析家開始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巡航導彈上麵,不少人還呼籲中國加大巡航導彈的使用力度。
中國鎖定美國巡航導彈弱點
蔡斯教授認為,在中國軍事分析家眼裏,遠距離發射、高精確度、多方位攻擊能力,以及多平台投射,是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主要優勢,可以很容易突破對方的防空網絡。其次,巡航導彈的超強偵察能力是對防禦工作提出了挑戰。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的分析家們認為,用地麵雷達探測巡航導彈的難度很大,後者采用的是低空突防以及隱形技術,而雷達的偵察工作則容易受到地球表麵曲度的影響,且陸地及海上的複雜情況也加大了偵察的效果。此外,巡航導彈的成本相對較低,與價格高昂的攻擊機相比更是如此。
蔡斯教授認為,這些優勢使中國軍事分析家堅信,巡航導彈是進行遠程精確攻擊的理想武器,而且,這也正是美軍在近年的軍事衝突中廣泛使用巡航導彈的原因。戰爭始發階段,利用巡航導彈發動攻擊,消滅敵方的防禦設施,為戰機以及地麵部隊的後續行動提供。傳統上利用戰機突破敵方防禦的攻擊方式正逐漸被巡航導彈所取代。
蔡斯教授還特別提到,中國軍事分析家高度關注巡航導彈在美國沙漠之狐行動中的使用情況,稱其是“非接觸戰”的一種表現形式。蔡斯教授引用中國軍事分析家的話稱,“美國所依靠的‘戰斧’巡航導彈——從其90年代發動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到最近剛剛結束的阿富汗戰爭,‘戰斧’導彈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發揮著作用。”
不過,中國方麵也極力尋找美軍巡航導彈的破綻和弱點。蔡斯教授在文中引述中國消息來源稱,“美軍上世紀70年代所研製的‘戰斧’巡航導彈已經出現一些致命弱點,包括遊弋速度過慢與體積較大等,在近年的作戰行動中,都有險些被擊落的經曆”,此外,“中國方麵可以用‘硬殺’、‘軟殺’及誘騙作戰等手段,封殺美國美國巡航導彈”。
蔡斯教授稱,中國軍事分析家所稱的“硬殺”手段,就是利用諸如地空導彈、空空導彈、高射炮或機槍等武器係統攔截巡航導彈;諸如電子幹擾等在內的“軟殺”手段,則能夠使“戰斧”巡航導彈無法接收GPS衛星導航信號,使巡航導彈“失明”且“失聰”,最終“精神錯亂”,丟失攻擊目標;封鎖及誘騙也是潛在的反製巡航導彈的有效措施。
蔡斯教授稱,中國方麵已經意識到,簡單地部署少量巡航導彈,並不足以實施有效的遠程精確打擊,還需要許多其他條件,比如遠程精確打擊所需的有效情報收集、分析及作戰損傷評估等。他認為,中國之所以高度關注並研究巡航導彈的短長處,主要是為了找到防禦該導彈的手段。中國方麵研判,如果未來台海發生衝突,美國或台灣有很大可能會利用巡航導彈攻擊中國的高價值目標,這是解放軍必須優先應對的項目。《解放軍報》就曾刊文指出,“巡航導彈對我們的重大目標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巡航導彈防禦是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中國巡航導彈戰力揭秘 三招封殺美國“戰斧”
蔡斯教授在文章還分析了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發展情況。他稱,中國視巡航導彈為十分有效的攻擊武器,現正大力發展並部署空射與陸基巡航導彈,以提高人民解放軍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此外,中國還有可能部署攜帶有核彈頭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蔡斯教授認為,陸基巡航導彈是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基石。他引用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2008年《中國軍力報告》的內容指出:“人民解放軍正在獲得大量高度精確的巡航導彈,如其國產的陸上發射型DH-10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在其報告中曾估計說,中國已經部署了50至250枚DH-10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以及20至30個發射裝置。此外,該報告還指出,DH-10巡航導彈的射程至少為2000公裏。
在中國空中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方麵,蔡斯教授也引用美國國防部的報告稱,“中國正在對B-6轟炸機(俄羅斯圖-16轟炸機的變型機)進行升級,一旦升級完成,這種轟炸機就能夠掛載遠程巡航導彈。”
在談到中國的核巡航導彈能力時,蔡斯教授指出,中國空射與陸基發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可能還能夠攜帶核彈頭。他認為,如果這種猜測正確,這些巡航導彈就能夠補充中國戰略彈道導彈部隊的武器庫。蔡斯教授引用美國國防部2008年《中國軍力報告》原文指出:“可能會執行核任務的新型空射與陸基巡航導彈,會改善中國核部隊的生還能力、機動性與效力”。
不過,他也表示,中國最終是否會決定部署核空射或陸基巡航導彈尚不得而知,美國國防部在2008年《中國軍力報告》中也隻是簡單暗示中國一些巡航導彈可能能夠攜帶核彈頭。然而,蔡斯教授還認為,無論中國最終是會組建一支常規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力量,還是組建一支常規巡航導彈與核巡航導彈混編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力量,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能力的發展,都會對美國及其亞太地區盟國產生戰略影響。
至於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戰略意義與潛在目標的問題,蔡斯教授引用美國2008年《中國軍力報告》原文稱:“中國正在發展空射與陸基對地巡航導彈,如用於超視距外精確打擊作戰的YJ-63與DH-10導彈係統。他認為,一旦中國成功部署了性能卓絕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特別是,如果解放軍能夠將其正在出現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力量與有人機和彈道導彈力量融合在一起——那麽其在攻擊台灣與日本境內目標時就會有多種選擇。
他還稱,對地攻擊巡航導彈是中國正在增強的反接近與封鎖能力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蔡斯教授還認為,中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可能會與短程彈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特種作戰部隊、有人機以及計算機網絡攻擊展開聯合攻擊行動。
蔡斯教授稱,掛載空射巡航導彈的轟炸機能夠對遠至關島的目標產生嚴重威脅。他引用2008年《中國軍力報告》原話稱:“攻擊機一旦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就能夠利用配備有末端製導彈頭的空射巡航導彈對遠程目標實施攻擊。”他認為,即使是數量相對較少的轟炸機,也能夠掛載足夠巡航導彈,對像安德森空軍基地那樣的目標造成嚴重的破壞。而且,戰機為轟炸機護航的能力還會進一步增大這種威脅。
解放軍巡航導彈將威脅美國亞太軍事基地
最後,蔡斯教授總結到:美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中國快速增長的彈道導彈能力之上,但其還需要關注解放軍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發展,這是因為其這種正在出現的能力會將在一些領域對美國產生戰略影響。這些領域包括:
首先,巡航導彈將增大中國對台灣地區與日本境內設施的威脅,其中包括美國的軍事基地。如果中國能夠成功地將其巡航導彈攻擊納入戰鬥機與彈道導彈攻擊計劃之內,其造成的威脅將更為嚴重。
其次,巡航導彈能力可能會把關島從一個潛在避難所變成遠程精確打擊的潛在目標。中國最終可能會一起部署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與諸如轟炸機等發射平台,賦予解放軍對區域性目標——其以前無法利用常規武器觸及的區域性目標,如美國在關島上的軍事基地——實施遠程常規打擊的能力。文章認為,中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使“美軍在中美爆發激烈衝突期間無法把關島作為避難所”。而這向美國計劃者與政策製定者傳達的暗示也非常明顯:一旦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利用掛載空射巡航導彈的轟炸機進行打擊的可信能力,關島將不再是美軍的避難所。
第三,如果中國同時部署常規與核對地攻擊巡航導彈,那麽潛在衝突就有可能會在無意中升級。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一些對地攻擊巡航導配備核彈頭的話,那麽中國正在出現的對地巡航導彈攻擊能力還會增強其戰略力量。不過,如果中國在一次區域性衝突中同時部署常規與核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話,那麽區域衝突就有可能會在無意中升級,尤其是在敵人意外攻擊核對地攻擊導彈或其戰時支援司令部及控製係統原本打算攻擊常規係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