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徐焰將軍談我軍裝備發展:曾想引進F-16遭拒絕(組圖)

(2008-12-16 10:57:47) 下一個

 2008年12月  兵器知識

徐焰將軍談我軍裝備發展:曾想引進F-16遭拒絕
美國空軍F-16C BLOCK50輕型戰機

徐焰將軍談我軍裝備發展:曾想引進F-16遭拒絕
英國當年同意售中國100架“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開價6億美元

    


  本刊記者/李海峰

  改革開放三十年,可謂滄海桑田,人間巨變。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使中國曆史的發展出現了一個轉折點,軍隊建設也邁入一個全新階段。武器裝備的發展作為國防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這三十年間也經曆了在忍耐中奮鬥、創新的艱難曆程。近幾年,美國在每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中都說中國的軍事裝備發展極其迅速.如摒棄其宣傳“中國威脅論”的用心,也應看到解放軍的裝備水平同過去相比確實有了不可同日而語的巨大進步。若用簡單的語言歸納概括三十年的發展進程,可以說中國武器的發展邁上了三個大台階,即通過引進西方技術打基礎,再購買俄羅斯武器加以消化,最終達到自主創新追趕國際先進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的時間,差不多都在十年左右,這也許是一種曆史的巧合。為了更好地總結曆史經驗,以激勵人們在新時代開創新局麵,本刊記者特請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少將回顧三十年來我國武器發展的情況。

  向西方引進技術,立足自研改進舊裝備

  記者:1978年末中國開啟改革開放時,軍隊的武器裝備在世界範圍內大致處在什麽水平?

  徐焰:70年代後期,人們對軍隊的麵貌用一個“腫”字形容,是指數量大而質量不精,武器裝備也是量多而性能落後。1979年全軍員額多達590萬人,在裝備方麵除了有“二彈一星”這種集中科研力量保障的少量尖端武器外,其餘裝備還基本屬於仿照蘇聯五十年代裝備的水平。此時世界強國對武器裝備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跨代技術升級,中國因科研水平薄弱,加上對外部世界的相對封閉,裝備方麵與強手的差距還有繼續拉大之勢。

  造成中國武器裝備落後的原因,有曆史遺留的無奈.也有政策方麵的失誤。舊中國留下的是“一窮二白”的爛攤子,新中國成立時國內幾乎沒有現代兵工基礎.連迫擊炮都造不好。50年代國內通過艱苦奮鬥,又得到蘇聯援助,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軍工係統。在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初還引進了蘇軍現役的多種常規裝備和部分導彈、核彈技術,使國內的許多常規裝備一度接近和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可惜的是,由於中蘇關係惡化,1960年蘇聯中止對中國尖端項目的幫助並撤走全部專家。1961年赫魯嘵夫為修補中蘇關係又提供了米格-21戰鬥機,然而翌年秋又因古巴導彈危機時中國對其不表支持而停供技術資料,最終斷絕了軍事援華。此後近二十年間,國內軍工部門努力消化蘇聯技術,卻因原來的科研基礎薄弱和“文革”等政治運動的衝擊,多數項目並沒有取得質的突破。至70年代後期,中國的主戰裝備如坦克、戰鬥機還停留在二戰後的第一代水平,西方和蘇聯卻已邁入第三代。在改革開放之初強調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形勢下,中國領導人和國防科研部門都想迅速縮小差距,當時西方對華技術轉讓相對寬鬆也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

  記者:從1979年起的十年間,為什麽中國對西方國家還能進行一些軍事合作和技術引進?

  徐焰:70年代末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國際戰略上堅持毛澤東晚年提出的“一條線”方針,聯合美國和西歐國家對抗蘇聯。西方各國出於自身戰略需求,又看到那時的中國綜合實力和仿造能力都比較弱.才願意對華出售武器和一些相關技術,這就為中國改進武器裝備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

  出於“一條線”戰略,早在1975年中國軍事代表團就到英、法等國考察並試探購買技術裝備,美國卻以限製對共產黨國家出售軍事技術的“巴黎統籌委員會”的規則予以反對。1979年1月中美建交,翌年美國國防部長布朗訪華,西方出售防禦性武器的障礙才被取消。當時中國國防部門組織人走出國門,與西歐軍工科研機關開展了交流,就此痛感到自身差距並增強了追趕的急迫性。起初中國軍工部門設想成批購買西歐的先進裝備為部隊實行換裝,如陸軍曾商談購買西德的“豹”2坦克和坦克炮,海軍曾洽商購買英國的42型驅逐艦並引進技術改造自己的051驅逐艦,空軍曾商談購買英國的“鷂”式和法國的“幻影”戰鬥機。當時國內經濟上出現的“洋冒進”也影響到軍工係統。不過這時中國領導人在武器引進問題上還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加上出現了財政困難和技術轉讓這兩方麵的難題.最終確定武器還要以自主研製為主。

  記者:當時西方國家的對華軍售與50年代蘇聯的對華軍援有哪些區別?

  徐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商業利益權衡對外關係,軍售是為獲取暴利並實施控製。蘇聯當年援華還講些國際主義,武器隻收成本價(如抗美援朝時期用過的舊品隻算半價),技術全部免費,因而中國僅花費了幾十億元人民幣就把陸海空三軍的主要裝備生產線和科研所設備全套搬到國內。西方國家卻是每個項目斤斤計較細算賬,報價令人咋舌,關鍵技術還不肯轉讓。

  1979年英國曾提出願意對華出售100架“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索價6億多美元。德國提出的“豹”2坦克單價近百萬美元。法國“幻影”戰鬥機單價則接近1000萬美元。對此中方都不可能接受。中國原想引進美國F一16的樣品和技術,卻遭拒絕,隻售給24架“黑鷹”直升機。當時美國對大陸軍售掌握的一個底線,就是不能高於給台灣的水平。80年代中期美方同意出售航電設備為中國改造50架殲一8Ⅱ戰鬥機,卻索價5億美元,進程也一再拖延。這些事實說明,西方國家在實行聯華抗蘇戰略時,骨子裏仍把中國這個“共產黨國家”視為異類,要予以多方限製。

圖文:美國空軍F-16C機群飛赴演習空域

美國空軍F-16C機群飛赴演習空域

  中國原想引進美國F一16的樣品和技術,卻遭拒絕。

圖文:德國提出豹II坦克單價近百萬美元

德國提出豹II坦克單價近百萬美元

  德國對中國想購買的“豹”2主戰坦克開價近百萬美元

圖文:法國向中國推薦幻影單價接近1千萬美元

法國向中國推薦幻影單價接近1千萬美元

  法國“幻影”戰鬥機的單價則接近1000萬美元。

圖文:海軍曾想購買42型驅逐艦並引進技術

海軍曾想購買42型驅逐艦並引進技術

  海軍曾洽商購買英國的42型驅逐艦並引進技術改造自己的051驅逐艦。

圖文:80年代中期美同意為中國改造50架殲-8Ⅱ

80年代中期美同意為中國改造50架殲-8Ⅱ

  80年代中期美方同意出售航電設備為中國改造50架殲一8Ⅱ戰鬥機,卻索價5億美元。

圖文:美國在80年代向中國出售的黑鷹直升機

美國在80年代向中國出售的黑鷹直升機

  西方國家在實行聯華抗蘇戰略時,骨子裏仍把中國這個“共產黨國家”視為異類,要予以多方限製。

圖文:滿外掛裝備的美國空軍F-16C戰機

滿外掛裝備的美國空軍F-16C戰機

  當時美國對大陸軍售掌握的一個底線,就是不能高於給台灣的水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