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中日坦克工業50年發展對比與反思(圖)

(2008-12-12 14:59:05) 下一個

中日坦克工業50年發展對比與反思(組圖)
轉自:軍事力量 作者:揮戈


50年前,中日兩國幾乎是同時在廢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坦克工業,並在以後的歲月中相續開發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代主力坦克。重新翻閱這段曆史,在對多種相關的資料加以匯總後,可以使我們清醒地看到兩個不同地域國家間,在同一領域的技術發展中是如何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去開發展具有自己特色坦克工業的。

中日兩國第一代坦克發展的比較

T-54A的引進和59式坦克的生產

在朝鮮戰場上,隻有使用過幾天日式和美式坦克"經驗"(其實說是經驗都非常勉強)的新中國裝甲兵在接裝組建僅3個月後,憑借手中裝備的當時較為先進的T-34/85中型坦克和ИС-2重型坦克,在異國的土地擋住了美軍裝甲力量的攻擊。挾抗美援朝的餘威,中國陸軍自50年代中期開始謀劃邁向裝甲機械化的進程,繼已經具備了簡單維修T-34/85和ИС-2"斯大林"等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的基礎上,T-54A坦克的引進和仿製生產讓中國首次獲得了生產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坦克的能力。和日本不同,由於新生的中國幾乎找不到擁有製造坦克裝甲車輛經驗的技術人員,因此拜蘇聯為"老師",讓"老師"手把手的傳授自己製造坦克的能力成為中國唯一的也是比較現實的選擇。50年代中後期,包頭重型機械廠(也稱作617廠)的建成和投產意味著中國終於具備了自己的坦克製造能力。1956年9月,第一台國產B2-34中型坦克發動機問世,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坦克發動機的曆史;1958年底,首批仿製的T-54A(59式)中型坦克的下線標誌著中國不能製造坦克的曆史已經終結。1959年,小批量59式坦克參加了國慶十周年閱兵式,它同時也向世界宣布:中國的裝甲部隊擁有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坦克好景不長,意識形態的分歧,導致了中蘇聯盟的破裂,而師生分道揚鑣的結果導致中國的主要國防工業幾乎全部陷於癱瘓狀態。這個經曆了太多苦難的不屈的民族咬緊牙關,憑借自己的智慧繼續艱難地摸索著強兵之路。由於蘇聯人撤走了在中國工作的坦克專家,並撕毀了供應厚裝甲板和鎳鉻材料的合同,59坦克的大批量生產也由於缺乏原需蘇方提供的鋼材而中斷。這就迫使中國人下決心自己研製厚裝甲板,傳統的裝甲鋼生產需要大量的鎳鉻等金屬材料,但當時中國基本上不生產鎳鉻材料,而1輛坦克要耗用近1噸鎳,碩大的難題擺在了中國人麵前,如果進口鎳,需要花費大量外匯,當時的財力根本無法承受;況且,鎳在國際上被視為重要戰略物資,其使用和出口均受到嚴格的控製。唯一的辦法就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可路在哪呢?迷茫之際,地質人員在包頭地區發現了稀土元素礦產資源,生產坦克的617廠的科技人員根據以往見到的國外報道的稀土鋼資料,建議用稀土代替鎳鉻,研製稀土裝甲板和不用鎳鉻的炮塔鋼,先做三五台份進行實驗。這項建議得到了裝甲兵和五機部領導的大力支持,國防科工委主任聶榮臻元帥知道後說,先做30台份送到福建前線進行抗彈試驗。裝甲兵也表示準備購買樣車進行試驗,這使科技人員受到很大鼓舞。後來,五機部52所和鞍鋼分別展開了稀土炮鋼和稀土厚裝甲板的研製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研究成功了無鎳鉻炮塔鋼(601型鑄造裝甲鋼)和稀土厚裝甲板(603型軋製裝甲鋼板)。 

經靶板穿甲試驗,兩種裝甲鋼均達到了鎳鉻裝甲鋼的質量水平,中國的第一代裝甲鋼自此誕生。在此基礎上,59式坦克的製造全部實現了國產化,1963年該坦克正式投入大批量生產。為了進一步提高裝甲鋼的質量,1966年起,五機部和冶金部共同組織進行新一代鑄造裝甲鋼的研製。他們采用低鉬加銅的技術方案,經過5年努力,研製出了性能較好的623裝甲鋼用於取代601裝甲鋼。與601鋼相比,623鋼中鉬的含量減少了二分之一,低溫韌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隨後在此基礎上,又開發定型了601A、622型鑄造鋼和610、611中、厚型軋製裝甲鋼,初步形成了中國厚壁坦克裝甲鋼係列。另外,中國還開發研製了用於輕型裝甲車輛的615和616薄型軋製裝甲鋼。由於其詳細內容不屬本文範疇,在此不在加筆。所以,從某種角度上看,中國人要感謝赫魯曉夫,如果不是被逼急了,我們也不會絞盡腦汁去鑽,這下可好,許多可能本不該由我們過早發明的東西硬是給提前逼出來了。
  


1963年,裝甲兵提出在59式坦克的基礎上發展新型中型坦克的要求。經組織論證後,在1964年,由五機部60所、617廠負責,展開了中國新型第一代中型坦克(以下簡稱新一代)的自行研製工作。後因"文革"的幹擾,進展速度緩慢,直到1968年才完成了總體論證以及車體和部分零部件的設計試驗工作。1969年,新一代坦克被列為反坦克武器重點研製項目,由617廠等20多家企業和科研單位組成會戰組,再次進行總體論證,並在研製過程中應用了一些當時的新技術,使得新型一代坦克在火力、火控、夜視、觀瞄以及機動性等方麵取得了較大的突破。 

1970年,新一代坦克的樣車問世,在經過局部修改設計後於1974年設計定型,命名為69式中型坦克。該坦克采用新型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以脫殼穿甲彈、破甲彈、高爆榴彈等新型彈種,增強了坦克攻擊能力。為了提高射擊精度,研製配備了雙向穩定器和激光測距機,極大地提高了首發命中率。為了提高機動性能,616廠和70研究所在59式坦克12150L型柴油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型設計。在研製中,創造性地應用了深"ω"型燃燒室,在總體結構方麵,加大了噴油泵柱塞直徑;上、下曲軸箱改為帶水腔冷卻結構,並加強了傳動係的軸類和齒輪零件的強度;攻克了液力耦合器存在的技術難點,從而使發動機的功率由520馬力提升到了580馬力。該發動機於1974年定型,命名為12150L-7型柴油機。為了提高夜戰能力,還為坦克裝備了炮長紅外瞄準鏡、車長紅外夜視儀等新型觀瞄儀器。作為自己獨立研製的第一代坦克,69式坦克為中國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坦克於1979年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客觀地講,在性能上早期的69式坦克隻相當於蘇軍T-55坦克的水平,整體性能略低於T-62坦克。由於和59式坦克相比,性能沒有質的提高,隻有一個團的69式坦克小批量裝備部隊(於80年代全部退役),然後,工業部門將其列入外貿坦克清單,並相繼在其基礎上發展了數種改型坦克用於出口。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麽研製一種在性能上與59式坦克高不了哪去的坦克居然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呢?筆者以為,當年蘇聯人隻是交給了我們如何去製造(確切地講是仿造)坦克,至於這種坦克為什麽要這麽造?"老師"還沒來得急完全教會學生就和學生翻臉了。加之"老師"授業時暗地裏留了一手(這一點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因此,學生要想真正地掌握坦克的製造技術並具有獨自開發坦克的能力,就得需要通過在不斷的實踐中去檢驗摸索和充實自己,而這一過程可能是坎坷和漫長的。另外,"文革"的幹擾因素也是導致69坦克進程拖延的一個主要原因,正可謂是"內憂外患"。9式坦克研製成功的意義在於,中國人通過該坦克的實踐終於掌握了獨立開發坦克的能力。同時,以69式坦克為基礎展開的第二代坦克的研發指明了走具有中國特色裝甲技術發展之路的前進方向。有一點很有意思,盡管69式坦克沒有得到中國陸軍的青睞,但是80年代中期,69坦克的外貿型卻大放異彩,據國外統計,僅銷往中東的69-II係列坦克就達到了2,600輛之多。

重整軍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8日,美軍陸續進駐日本,開始了對日軍的單獨占領。為了使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美對日本推行了非軍事化政策。遣散了740萬日軍,銷毀了大量武器彈藥。取締了大本營、軍令部、參謀本部、海軍省、陸軍省等軍事中樞機構,廢除了兵役法、國防保安法、國防總動員法等軍事法律以及戰時經濟控製法令。取締秘密警察,解散了在鄉軍人會等軍國主義團體,逮捕戰犯,清除軍國主義分子,禁止一切軍工生產,力求使日本成為"手無寸鐵"的國家。1947年以後,國際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美蘇對立逐漸表麵化,世界進入東西方冷戰時代。中國革命的勝利,打破了美國企圖獨霸中國、並通過控製中國達到稱霸亞洲的美夢。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的作用突出起來,美國對日本占領政策開始發生變化,由非軍事化政策變為使日本成為美國"遠東兵工廠"的政策,並準備重新武裝日本。1950年1月1日,占領軍司令麥克阿瑟發表了一份"告日本國民書",聲稱"《日本國憲法》不意味著自衛權的放棄。"暗示將允許日本重新武裝。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先後於26、30日下令美軍出兵幹涉,從此大批駐日美軍調往朝鮮戰場,當時駐日美軍已不足一個師,為填補空缺,使日本成為美軍的兵站基地,維持日本的國內治安,美國決定加強日本的治安體係。7月8日麥克阿瑟向日本首相吉田茂遞交了一份《關於加強日本警察力量的信件》,指令日本在50天內,建立一支7.5萬人的警察部隊,增加8,000名海上保安廳人員,從而拉開了日本重整軍備的序幕。 951年9月8日,日美兩國締結"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從而建立了日美安全保障體係。8月1日,保安廳正式成立,日本首相吉田茂兼任保安廳長官。1954年3月8日,《日美相互防禦援助協定》簽訂。日本政府允許"對發展和保持本國及自由世界的防衛力量做出貢獻"。據此,1954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簡稱"防衛二法")7月1日,保安廳改為防衛廳,保安隊和警察隊改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防衛二法徹底改變了保安部隊及"警察後備力量的性質",明確規定自衛隊的任務是"保衛國家的和平、獨立與安全,使其不受直接或間接侵略"。對"防衛(軍事行動)"也作了新規定。自此,變相重整軍備的日軍加緊了國產化武器係統的研發和裝備。1式坦克的研發

1954年,日本剛組建自衛隊時,美國提供了一大批曾在二戰中使用過的舊式坦克裝甲車輛,包括470輛M24"霞飛"輕型坦克和360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由於這些坦克技術性能落後,部件補給困難、.作不便,因此陸上自衛隊發出了開發國產坦克以更換這些坦克的迫切呼聲。當年年底,防衛廳技術本部開始了本國戰後第一代新型坦克的設計工作。次年,日本防衛廳根據武器裝備國產化、現代化計劃的需要,正式決定研製國產坦克。當時,防衛廳對戰後首次發展坦克的困難和有利條件進行了充分地評估。例如,盡管日本戰後沒有獨立的坦克工業,同時還存在著經費不足等問題,但是日本在朝鮮戰爭期間通過維修和拆修美軍的M46、M47等坦克中掌握了一定的坦克技術,加之戰前本國曾有研製、製造坦克的基礎以及擁有一批製造坦克裝甲車輛的專業技術人員,因此日本防衛廳對發展國產坦克的信心是充足的。防衛廳對戰後國產坦克的性能要求是必須能夠適應日本本土作戰,必須要能夠與蘇製的T-54/55坦克相匹敵。研製的國產坦克稱之為STA(意為"日本第一代國產坦克樣車"),因STA的研製時間緊迫,故部件的研製與樣車的研製是同時進行的。技術研究本部根據STA的設計方案,按實際尺寸於1955年10月先製成了木製模型。在此基礎上,技術研究本部與三菱重工協作,從1955年12月開始到1960年1月,先後進行了兩次整車試製。其中,1956年完成了STA1型樣車,1957年完成了STA2型樣車。這兩種車均采用了鑄造炮塔、扭杆式懸掛、液力變矩器和新型轉向裝置等,並進行了對比試驗。以試驗數據為基礎,1960年1月,廠方又進行了第二次試製,試製出了STA3和STA4兩輛樣車,試驗以後,於1960年4月7日交付防衛廳進行各種試驗和改進,兩次試製共製造出STA1、STA2、STA3、STA4等4輛樣車並進行了技術與使用試驗。在正式定型前,又對第二次整車試製的STA3和STA4兩輛樣車進行了適當的改進,最終於1961年4月正式定型,命名為61式坦克。該坦克在1962年度正式裝備,最初優先裝備一部分陸上自衛隊直屬部隊以及北海道部隊。到1975年2月,13年間總共生產了560輛(一說是559輛)。伴隨日本第二代坦克74式的不斷入役,自1984年12月開始,61式坦克開始逐漸退出現役。該坦克的研製總經費按照1962年貨幣值計算約為5億日元,每輛坦克的價格約為7,000萬日元。

61式坦克和59式坦克的技術特點比較

拿61式和59式坦克相比,其技性能反差就如同現在拿日本的74式坦克與俄式T-90坦克相比一樣。周所周知,59式就是中國產的T-54A,而T-54/55坦克是蘇軍戰後裝備的第一代主力坦克,作為20世紀50年代最傑出的坦克,T-54/54先後銷往近50個國家和地區,總產量達50,000餘輛,直到1981年,前蘇聯的鄂木斯克坦克廠(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仍在生產T-55坦克,而當時其後續者T-62坦克早已停產。作為蘇式坦克的經典之作,到現在仍有許多國家在對T-54/55坦克係列進行著不斷的改進,其變型家族已經非常龐大,並仍在擴展。而與其同代的坦克基本上現在隻能在博物館中見到了。 

即便是保守估計,世界範圍內的T-54/55坦克到2010年以前仍不會完全退出現役,其最新改型可能將服役期限延長至2020年左右,屆時將和AK-47一道共創武器發展史上的傳奇。而作為T-54/55的分支,中國59式坦克係列將會為這筆傳奇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嚴格的講,61式坦克其實可以說是M47坦克的縮小版或簡化版,對照兩者的性能對比表,無論在火力、防護力還是機動性上,61式坦克均無法與59式坦克相抗衡。到1975年9月74式坦克裝備部隊之前的十幾年間,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中國裝甲力量的優勢對於日軍而言是無可比擬的。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強烈地反差呢?筆者以為,這是由於兩國裝甲兵組建的起點和定位所決定的。在組建自己的裝甲力量時,中國人的腦子裏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蘇軍模式的裝甲作戰理論的灌輸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開始從裝備的選擇到對有針對性目標的作戰模式基本上都是"老師"注入給學生的,而"老師"的經驗均是取自當年和西方最強大的裝甲力量作戰時的切身體會。中國地域的遼闊性又決定了其必須要擁有一支強大的裝甲力量,在這一點上,"老師"開始的時候就忽視了學生的求知欲、恒心和毅力。當"老師"摔開手的時候,失去依托的學生在邁開獨立的步伐時雖然有些踉蹌,但是在其蹣跚的步伐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對手,他們所看到的是世界上第三大裝甲力量的崛起。曾經在中國大陸上馳騁、撒野的日軍裝甲兵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20年後,中國的裝甲力量會發展到令其無法望其項背的地步。當獲準重整軍備後,其強烈的自尊心促使其竭盡全力、不惜代價的發展國產化裝備。在61式坦克開始研製之時,日本完全可以選擇美製的M48坦克,但是日本人仍舊選擇了走自行研發的道路。縱觀日本自衛隊三軍裝備的發展不難看出,隻要自己具備研發的可能性,日本人就一定會選擇走裝備國產化的路子,除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解決不了技術難題,否則日本人是不會放棄的。在這一點上,中國和日本走的路子基本上是大致相同的。61式坦克研製成功的最大意義,是揭開了日本坦克發展國產化的序幕。盡管,研製之初,日本人還是比較重視坦克的技術指標的,但其精力很快被狂熱的國產化思緒擺弄得迷失了方向,等冷靜的涼風使高燒的腦袋降溫之後,日本人才清醒地意識到61式坦克與世界級坦克拉開了技術差距。其實,比較中、日兩國發展坦克出發點就再明白不過了,如前所述,中國一開始就以蘇軍的裝甲作戰理論為依據,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後,再展開適合於自己的主戰裝備的研發之路。

其裝甲目標的鎖定對象開始是美軍最先進的M48和M60,後來被逼無奈不得不將"老師"最先進的T-62也鎖定了進去(69式坦克就是這種思想的產物之一)。所以,中國裝甲技術平台的選擇,一開始就是相當高的。反觀日本的61式坦克,一方麵,戰敗後的自卑感加之島國狹隘的防禦觀念束縛了其裝甲力量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麵,在自卑感變生出的自我感驅使下,完全國產化的迫切性淩駕於戰技指標之上,這樣一來,兩國戰後第一代坦克的發展從一開始日本就已經棋輸一著。
 

中國二代係列坦克的開發

20世紀60年代,正是戰後第二代坦克發展的頂峰時期,許多國家的第二代坦克相繼問世,並將以往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優點集於一身,推動了坦克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在69坦克的研發基本告一段落之後,1967年4月,中國開始對新型第二代坦克的戰技指標進行論證,當時的科研人員也許並沒有想到,在整個二代坦克的發展過程中,前前後後居然讓兩代科技人員消耗了近三十年的春秋。縱觀二代坦克的發展曆程,大體可分為先期樣車係列、定型車係列和外貿車係列三條線,這三條線又相互穿插、互為基礎,最終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車輛體係。 

先期樣車係列(以下稱為前二代)由於整車性能和部件結構存在不少問題,最終均未能定型,實際上成為了中國第三代坦克的前期預研樣車。定型車係列由69式坦克改進而成,於80年代末裝備部隊。外貿車係列則由定型車改進而成,有些還大量吸收了前二代樣車和第三代坦克的技術,其中85IIAP坦克大量出口,後又改進成96式坦克裝備中國軍隊。可以說中國第二代坦克的發展過程是中國坦克發展過程中最複雜和最曲折的,因此對中國今後裝甲車輛的發展也最具有借鑒意義。 

仔細分析中國二代坦克的發展過程,不難看出其中有許多挫折、無奈、經驗及教訓。如在前二代坦克的研製過程中,設計人員沒有考慮中國當時現有的工業基礎和設計能力,過多的追求高新技術於一身。在前二代坦克係列中的第一台樣車上(122中型坦克),就采用了許多當時的高新技術:120毫米火炮、液力傳動裝置、液壓.縱裝置和液氣式懸掛裝置等。從設計者的構思來看,該坦克是中國融合先進坦克設計技術擺脫蘇聯模式的一次嚐試(沒辦法,當時來自老師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技術指標提得很高,反應出中國要在坦克車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迫切願望,但由於脫離了本國的實際工業基礎和設計能力,導致許多部件過不了關,最後不得不終止研製,耽誤了二代坦克發展近4年的時間。後來發現,即便是在其基礎上降低了技術指標的樣車仍就超出了當時中國具備的技術水平,當無情的結果再次宣告了失敗之後,時間又消逝了約4年。由此可見,不考慮國情,一味追求過高的高新技術,不但不能加快,反而耽擱了坦克車輛的發展,恰得其反地拉大了中國裝甲車輛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文革"中,由於整個裝甲兵的發展受到嚴重衝擊,初步形成的裝甲作戰理論和裝備發展體係近乎土崩瓦解,導致剛剛步入正軌的中國坦克發展基本上陷入了停頓狀態。這造成中國裝甲兵的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由60年代初的5年左右逐漸拉到了70年代初的10年左右,盡管"文革"中,中國也曾經嚐試過進行新型坦克(包括前二代)的研製工作,但受各種因素的阻擾,幾次衝擊均以失敗告終。好不容易組建的設計隊伍被肢解的破碎淋漓,當"文革"的浩劫結束之際,中國坦克的技術水平基本上仍踏步不前,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落後了幾乎整整20年70年代末,和西方關係的緩和使閉塞了多年的中國人有機會去了解一個全新的世界,當許多人已經將中國看做北約第17國預選國的時候,西方的裝甲兵作戰理念和與其密切相關的技術引起了中國人的關注。隨之,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技術被引進到中國,無意間中國成為東西方坦克技術的交匯點,而交匯成果推動了中國坦克技術的進步。但是這些成果同樣需要時間去消化和驗證,後續二代坦克的開發就是在原有的坦克設計基礎上結合西方的一些先進技術進行的又一次嚐試,可這時,時間已經到了80年代初,也就是說當世界各坦克生產大國正致力於發展戰後第三代坦克的時候,中國才重新拾起擱置多年的第二代坦克係列的研發工作。

中國第二代坦克的基型車--80式坦克是在69式坦克的基礎上結合了西方的坦克技術(如105毫米線膛炮、簡易火控等)用了8年的時間改進而成的,後來在其基礎上開發了兩個分支:一支是以80-1/88、88B、88A式坦克為代表的部隊定型車;一支是以80-II、85-II、85IIM/AP式坦克為代表的外貿車。在這兩個分支之間,發生了很有趣的問題,這就是外貿車的發展高於定型車,反過來將外貿車又改進為定型車裝備給部隊。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外貿車在發展中的靈活性掌握得要比定型車好得多,隻要客戶需要,可以為了安裝先進的火力係統、動力係統而改變車體尺寸,而不是為了保證車體尺寸而改變火炮和發動機的尺寸。反過來,定型車由於在發展中受僵化的體製製約,設計人員的創造性被禁錮在上級的指令中,造成定型車的發展缺少活力。如果這種機製不能進行調整,將極大的限製定型車性能指標的提高。在研發二代坦克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充分吸收已有車輛的成熟技術,做到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該坦克采用直齒式傳動箱、定軸變速器、二級行星式轉向機、直對單齒輪減速器、扭杆式懸掛等大量的成熟技術,雖然技術層次相對較低,但解決了中國二代坦克發展的急需。同時,該坦克還采用了廢氣渦輪增壓發動機、光點注入式火控係統(90年代以後又全部改成穩像式火控係統)、液壓助力式.縱裝置、自動滅火抑爆係統等新技術,使二代坦克的火力、機動力和防護力比中國第一代坦克有了本質的提高,基本上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回顧中國坦克研發中走過的路,不難看出這樣的問題,即使某方案因特殊情況被放棄,但在研發過程中總會有些階段性的成果,但後繼者往往要麽忽視前者的勞動成果,要麽為保官位不敢冒險,造成許多的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珍貴經驗伴隨時間的消移而荒廢。例如,在被放棄的前二代坦克的研製過程中,有許多新技術因當時技術水平的限製而過不了關就舍棄了。其中,有一些可大幅提高車輛性能的技術如:液力傳動和液氣懸掛等,這些技術已經研製了很長時間,裏麵有許多科研人員的心血和經驗積累。對於這樣的技術,放棄了非常可惜,但由於整個前二代坦克已經被束之高閣,相關的技術也隨著人員和經費的裁減而被拋棄,好不容易積累的階段成果付之東流。形成強烈對照的是,炮兵的某型自行火炮的液氣懸掛也一直不過關,影響到了整車定型,可是技術人員並沒有放棄對該技術的攻關,該車大量裝備部隊後,液汽懸掛裝置才最終研製成功,從而大幅度提高了該自行火炮的性能。

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是,二代坦克係列中的85IIAP就是充分吸收已有車輛的成熟技術、利用二代坦克底盤和三代坦克火力技術相結合的成功典範。該坦克不但大量出口,而且還在其基礎上改進為96式主戰坦克成建製大批量裝備中國的裝甲部隊(據外電報道,中國正在以每年2個裝甲團的速度換裝96改型主戰坦克),通過96式坦克自身的不斷完善,其已經具備了世界第三代坦克的特征,該坦克及其改型的入役使中國部分裝甲部隊的裝備水平已經接近美軍90年代初期的水平。日本 74式坦克的發展

在61式坦克批量生產之後,日本人不是著手改進已采用的坦克,而是借鑒歐洲國家的坦克研製一種全新的坦克。因為他們懂得,61式坦克的結構部件沒有提高戰鬥效能的潛力了,而且其火力也比較弱,因此在研製74式坦克時,他們注意了這方麵的改進,並在設計中參考了歐洲一些國家的先進工藝技術。

作為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主戰坦克,74式坦克是戰後日本設計的第二代坦克,其研製年代始於1964年。1964年至1967年期間,研製部門製造了一些試驗台架車用於試驗。1967年完成了部件研製任務後,開始正式研製樣車,樣車被命名為STB(意為"第二代國產坦克樣車")。在擬定基本計劃之前,還就一些裝備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一方麵認為要采用先進主戰坦克不可缺少的設備,即安裝多種燃料發動機、安裝用以提高射擊精度的激光測距儀和火炮穩定器等。另一方麵認為,要采用原打算用於61式坦克上,後因各種原因放棄了的機構和設備;再就是要安裝火炮的自動裝填機構和同心駐退複進機等。進行上述研究中,最重要且可作為STB特征的是使液氣懸掛裝置實用化。采用它的最大理由在於該係統可更有效的提高火炮的俯仰角,不僅借助於炮架,而且還可通過變換車姿來實現。要知道,液氣式懸掛當時雖然被瑞典的S坦克和美國的、西德共同研製的MBT-70所采用,但是對於日本而言,在還沒有了解到液氣懸掛的實際使用效果之前就加以采用,可說是極為冒險的大膽嚐試。 


這樣,從挑選必要設備和裝備中開始了STB的研製工作。1965年,開始試製火炮穩定裝置、自動裝彈機、液氣式懸掛裝置以及新型的柴油發動機等;為供試驗用,日本從英國維克斯公司進口了L7係列的51倍口徑105毫米線膛坦克炮,預定采用後在日本國內生產。同年,作為以前研究工作的總結,進行了對STB坦克基本結構的方案設計。此項工作是STB坦克基本指標的設想,即對該坦克性能的基本要求。最終的STB坦克指標要求達到了可與其他國家準備於70年代投入使用的坦克相匹敵的水平。1968年開始,先後進行了兩次整車試製。第一次整車試製製造了2輛樣車,1969年6月試製出了STB1,1969年7月試製出了STB2,其中STB1安裝了英國的L7A1型105毫米線膛炮並且采用了自動裝彈機。在1971年2月以前,2輛樣車進行了機動性、火力、防護性、潛渡、寒區和熱帶等廣泛的技術與使用試驗。STB1和STB2的車體由裝甲鋼板焊接而成,炮塔是用均質鋼整體鑄造成的,呈扁平狀,防彈外形有了明顯的提高。坦克的全重為38噸,裝有三菱10ZF柴油發動機和M75A行星式同軸變速轉向機構,最大功率750馬力/2,200轉/分,最大速度為50千米/小時。發動機的燃料為標準柴油、輕質汽油和JP-4航空煤油。該坦克的變速轉向機構與61式坦克不同,緊靠在發動機後部,是後輪驅動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傳遞損失,而且對於控製戰鬥部分的高度和全車高度都是有利的。

按照最初的計劃,采用液氣懸掛裝置主要是為了增大火炮俯仰角。但是,此裝置的采用,不僅增大了火炮的俯仰角,而且對於可以通過降低車高而轉換成的變相防護、對於在斜坡上的射擊精度、對於通過水網稻田的行駛能力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第一次整車試製的基礎上,又於1970年11月至1971年11月的1年內改進試製成STB3~STB6共4輛樣車。與首批試驗樣車相比,第二次試驗樣車的主要變化是以降低成本為目的。與首批試驗樣車區別是:由於所裝部件的減少和簡化,戰鬥全重降至37.6噸;最大速度增加到53千米/小時;出於降低成本、簡化結構和提高可靠性的考慮,在這些樣車上不再安裝自動裝彈機。從1971年12月到1973年2月,4輛樣車分別進行了與STB1和STB2大致相同的技術和使用試驗。此外,還進行了射擊及維修保養試驗。試驗結果基本達到了戰技性能要求。在正式定型之前,又進行了適當的改進,最後該坦克於1974年9月定型,正式命名為74式坦克。該坦克的研製總費用約25億日元1975年9月陸上自衛隊開始接受首批生產型車,截止到1990年停產前,總共生產了870輛。按照1984年度的幣值計算,每輛74式坦克的價格約為3.76億日元。該坦克除火炮是按照英國專利由日本製造以及配用的脫殼穿甲彈按英國專利特許生產外,其餘所有部件均由日本自行研製和製造。日本防衛廳從1990年度開始正式對該坦克進行現代化改進,最終計劃將所有870輛74式坦克進行現代化改裝。

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技術分析

總體布局

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均采用了傳統的布局方式,由車體和炮塔兩部分組成。駕駛室前置、戰鬥室居中、動力傳動室後置。車體由裝甲鋼焊接而成,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方。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炮塔內都有3名乘員,但乘員布置位置不同。在88式坦克上,車長位於火炮左側,其前方是炮長位置,裝填手位於火炮的右側。在74式坦克上,炮長和車長位於火炮右側,炮長在車長的前麵,裝填手位於火炮左側。 

筆者以為,88式坦克繼承了自59式坦克以來的習慣布局(59式坦克的結構布局與T-54相同),而74式則繼承了西方坦克的傳統布局。兩者的最大差別在於炮塔內裝填手的位置不同,從大多數人的習慣上看,使用右手的概率要高一些,因此,如果裝填手不是左撇子的話,站在炮塔內的火炮左側從火炮尾部裝填炮彈比從火炮右側裝填彈藥要舒適一些。所以,74式坦克上裝填手的位置要比88式坦克更加合理一些。88式坦克的車體長為6.325米,車寬為3.372米(帶裙板),車高為2.29米(至炮塔頂)。74式坦克的車體長為6.7米,車體寬為3.18米,車高為2.25米(至炮塔頂)。巧合的是,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戰鬥全重均約為38噸。從外形輪廓看,88式坦克的正麵輪廓要比74式坦克略大一點,所以就正麵的受彈麵積而言,在同等距離上,被同等精度的火炮命中的概率,88式坦克要稍高於74式坦克。在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上,車長均沒有周視瞄準鏡,但88式坦克的車長指揮塔可進行360o旋轉觀察目標,而74式坦克車長的指揮塔正麵隻有一具8倍倍率的潛望鏡,炮長隻能依靠調整炮塔來進行周視觀察,不能迅速發現其側麵的目標。在搜索戰鬥地段時,他必須旋轉整個炮塔。盡管車長的周視界可用幾具固定的潛望鏡來達到,但很難觀察到近的區域,當車輛處於傾斜位置時尤甚。因此,就觀察能力而言,88式坦克上的車長要比74式坦克的車長靈活一些。

火炮與火力的對比

中國88式坦克的主炮是一門83式105毫米線膛坦克炮,該炮的技術與英國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有很深的淵源。在通過以色列獲得了西方105毫米火炮的製造技術後,中國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自行開發了多款的105毫米坦克炮。83式就是其中的一種,該炮采用身管自緊工藝,在炮管上裝有熱護套,可保護身管不會因受熱不均而變形彎曲,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該炮理論射速為7發/分,方向射界360o,俯仰角-5o~+18o,配備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除能發射中國製造的彈藥外,也可發射北約標準的105毫米坦克炮彈。當發射中國新型的10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570米/秒,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約為550~570毫米,千米立靶精度為0.2米×0.2米。

在88式坦克上備有44發105毫米坦克炮彈,其中前組油箱彈架有19發、中組彈架有18發、右側甲板4發、左側甲板1發、炮塔內壁上2發。 

日本74式坦克的英製105毫米火炮是英國國防部技術研究所研製、維克斯(Vickers)公司生產的,在引進一部分維克斯公司生產的L7A3式105毫米火炮後,從1978年度開始由日本製鋼所特許生產。該炮帶有一個同軸式反後坐裝置,與原來的L7A3不同,日本生產火炮采用了與美國M68火炮相同的立楔式炮閂。火炮理論射速為9~10發/分,方向射界360o,俯仰角-6o~+9o,手動.作時可增加±0.5o,借助液氣懸掛調節射界可增大±6o。火炮身管長為口徑的51倍,即5.34米,沒有炮口製退器和熱護套,火炮身管中部有抽煙裝置。炮重心位於炮耳軸附近,因而沒有彈簧補償裝置。更換炮管十分方便,可在10分鍾內完成。炮管壽命理論值為250發,可實際上隻有150發。為了提高射速和減輕裝填手的工作強度,設計人員在74式坦克上配備了半自動供彈機,該機構能自動提取炮彈並將炮彈輸送至炮尾。日本曾經考慮過自行研製坦克炮,但由於沒有技術上的把握,為了提高74式坦克的火力、節省科研費用以及考慮到與美國M60坦克炮的通用性,因此決定采用北約標準的坦克炮。

日本特許生產的105毫米火炮可發射脫殼穿甲彈和破甲彈,從英國購買的脫殼穿甲彈的彈丸重6.12千克,初速為1,490米/秒,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約為400毫米均質鋼裝甲水平。為了進一步提高74式坦克的火力,從1983年度開始,在日本特許生產美國的M735型10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該彈全長為930毫米,其中彈芯長484毫米,彈芯直徑為35毫米(彈徑比約為13.8:1),初速為1,501米/秒。碎甲彈是日本自己曆時4年研製而成的,1975年度開始批量生產。該彈的初速為730米/秒,彈重11.26千克。防衛廳從1976年2月開始采購了4批共計24,700發碎甲彈,實踐證明,該彈在設計上存在缺陷,在實彈射擊中多次發生炸膛事故,雖然在查明原因後進行了必要的改進措施,但是仍對剩餘的彈藥采取了禁用措施。

74式坦克的彈藥基數為51發,由於彈藥存放在火炮左側的炮塔吊藍裏和炮塔的尾部,這樣一來,裝填手在取存放在車內的炮彈時,需要將炮塔旋轉到4~6點鍾方向(120o~160o),因此,對於74式坦克來說,重新裝彈是特別困難的;如果把駕駛員安置在車體右側,就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上所用105毫米火炮的有著很近的血緣關係。可是,88式坦克上105毫米火炮的炮閂仍舊采用了與59、69係列坦克相同的橫楔式炮閂,有別於74式坦克上繼承的和大多數西方國家貫用的立楔式炮閂,那麽這兩種炮閂各有什麽特點呢?是這樣的,使用立楔式炮閂和橫楔式炮閂取決於在火炮的整個高低射界內裝填作業所需要空間的大小。立楔式炮閂通常能為裝填作業提供更大的活動範圍,因為它活動的平麵影響裝填的機會很少。橫楔式炮閂隻需要較小的.作力,而且不管身管高度如何所需的.作力是一樣的。從目前兩種炮閂普遍使用的事實看,尚沒有出現兩者擇一的趨勢。

火控係統的比較

74式坦克的火控係統采用擾動式控製方式,彈道計算機的功能比較簡單,僅計算距離、藥溫、靜態傾斜角、炮膛磨損、視差、兩種彈種對火炮的高低角修正,隻配用了距離傳感器、距離數據由測距儀自動測定並輸入計算機。其他彈道修正數據均不用彈道傳感器測定,而由人工估測,然後手動輸入計算機。對於運動目標的射擊依靠車長目測提前量,因此命中率較低,所以該係統隻適合於從靜止狀態射擊固定目標。雖然74式坦克配用了火炮穩定係統,可保持坦克在行進間跟蹤目標,但穩定精度不高,無法支持作戰。

該火控與德國的豹1A4坦克比較相近,其激光測距儀的測距速度較豹1A4塊。但它是一個放射性裝置,使用時必須采用安全措施。模擬式計算機安裝在炮塔內右前部,位於車長和炮長之間,一般情況下由車長使用,炮長也可進行控製。當不使用激光測距儀時,也可手動輸入距離數據。計算機輸入的參數還有炮耳軸傾角、風速、風向、氣溫、濕度;而炮膛磨損、發射藥溫度、彈藥類型等相關數據均由人工輸入。解算出的火炮高低角和方向角顯示在車長和炮長瞄準鏡內,但不包括射擊提前角。隨後火炮移動,炮長隻需將瞄準十字線對準目標按下激光按鈕,再按下火炮擊發裝置即可射擊。74式坦克的射擊提前角是車長憑經驗和感官能力,根據一個提前角以5個密位為單位進行估算的。該火控係統在設計思想上突出了車長的作用,激光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主要供車長.作使用,因為在坦克中的位置最高,便於快速和準確的捕捉目標,確定和執行戰鬥方案。這不同於由車長擔任搜索和指揮決策,炮長負責對目標跟蹤、瞄準和射擊的德國豹1坦克。 

74式坦克上的車長潛望式瞄準鏡為單目式,與火炮和計算機聯動,為觀察、瞄準、激光測距三合一型,即可由車長也可由炮長.縱。作觀察用時,視場40°,放大倍率為1×。炮長潛望式主瞄準鏡為炮長觀察、瞄準兩用單目式潛望鏡,同樣與火炮和計算機聯動。作觀察用時,視場28°,放大倍率為1×;作瞄準用時,視場9°,放大倍率為8×。還有1具作為炮長輔助瞄準具的晝夜紅外瞄準鏡,裝在防盾內,並列安裝於火炮右邊,夜間觀察距離約在1,000米以內。在中國的88式坦克上,炮長有一具光點注入式瞄準鏡,有7×和3.5×兩個放大倍率,測距範圍為200~8,000米,測距精度為±10米。

在夜間作戰時,74式坦克使用一個效率好但尺寸較大的紅外/白光探照燈,白光氙氣燈的照明距離為3,000米,紅外探照燈為1,200米。豹1和AMX-30坦克的探照燈在不使用時存放在炮塔後部,而74式坦克的探照燈總是固定在火炮防盾左上方,這樣在白天很容易受損。現在,幾乎所有的74式坦克上都取消了紅外/白光探照由於采用了低矮的炮塔外形,88式和74式坦克上的火炮射界範圍均小於西方的坦克火力射界。74式坦克火炮的高低射界隻有-6o~+9o,而中國88式坦克的高低射界是-5o~+18o,74式坦克的高低射界之所以小,是因為其炮塔低矮和整車的高度比88式坦克低造成的。但其可通過液氣懸掛裝置調節車姿(前後傾斜),射界能增大±5o。並且借助液氣懸掛裝置,可使坦克的高度由2.25米降至2米。所以,當74式坦克的高度調節到2米時,在降低被命中幾率的同時,74式坦克的負射角可達到-11o,這對隱蔽在坡地後麵射擊的坦克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自70年代初開始,中國先後開發了多種型號的火控係統。這些火控係統都是從本國的實際需要出發,根據當時的技術水平和儲備等現實情況,並借鑒了國外的一些經驗,走出了一條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技術到綜合技術的發展之路。最初的88式坦克采用了光點式簡易火控係統,火控係統主要由帶光點注入的炮長瞄準鏡、激光測距儀、火控計算機及控製麵板、光點電源、光點驅動器、目標角速度跟蹤傳感器和炮耳軸傾斜傳感器以及雙向複合控製穩定器組成。其工作程序是:當炮長發現目標後,利用.縱台使光點注入式炮長瞄準鏡中的分劃大箭頭對準中心目標(即第一次瞄準)。當大箭頭壓住目標時,炮長按下測距按鈕並對目標進行跟蹤,跟蹤約2秒鍾後鬆開測距按鈕,即發射激光進行測距,炮長瞄準鏡視場中便出現目標距離數字指示和代表提前量的光點;與此同時,火炮也自行賦予提前量。待火炮穩定後,利用.縱台使視場中的光點壓向目標中心(即精確瞄準),一旦對準目標中心,炮長便可以進行射擊。係統反應時間為靜對靜不大於7秒,靜對動不大於10秒。88式坦克的炮控係統具有手動和機動兩種.作方式,高低向和水平方向穩定器均采用複合控製,因此穩定精度較高,低速性能好。 

大家知道,簡易式火控不能使坦克在行進間對運動目標進行射擊,而且采用了擾動式的控製方式會相對的增加射擊反應時間。所以自70年代起,國外為了解決新一代坦克在行進間對運動目標的射擊問題,開發了指揮儀控製方式的瞄準線穩定的火控係統(即穩像式火控係統)。中國在80年代初也開始了穩像式火控係統地研製工作,並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了適應未來作戰的需要,中國在88A和88B上均換裝了新型的穩像式火控係統。與國外同類性的火控相比,88A、88B坦克上穩像式火控中的瞄準鏡是用一個光學元件使瞄準線直接在高低和方位兩個方向上都能穩定。結構簡單,原理新穎,目前國內外尚沒有此種原理結構的火控係統,且該係統技術成熟、工藝性好,無技術難點,特別適用於國內的生產水平,因此造價低廉。新型火控係統經過多次實彈射擊試驗及其考核後,證明該係統功能比較穩定、工作比較可靠,.作簡單。炮長隻要瞄準並平穩地跟蹤目標2秒鍾,即可發射激光,按下射擊按鈕,隻要瞄準線進入射擊門限,火炮即可自行擊發。這一特點非常適用於中國裝甲部隊的實際水平。經檢測,該火控係統在2,000米距離上對2.3×2.3米大小目標的首發命中概率約為87%,而德國的豹2坦克在行進間對同等目標的首發命中概率也不過才80%。所以,就88式坦克和74式坦克的火控係統而言,前者要優於後者。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在88A和88B服役之時,日本人的精力都集中到了90式坦克上,其對74式坦克的火控改進並沒有投入多大的心思。所以,如果低估日本人在可能的情況下改進74式坦克火控係統的先進性將是錯誤的。

  

防護性能

在防護性能上,88式坦克的車體由軋製鋼板焊接而成,首上甲板與水平麵夾角設計成22o,增大了甲板的水平厚度。由於受總體設計因素的限製,38噸的88式坦克在抗擊現代105和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時顯得有些脆弱,因此,在其車體的首上甲板上加掛了683型複合裝甲。據《當代中國的兵器工業》一書中介紹,70年代初,上海矽酸鹽所、52所、53所、201所、256所等單位,研製成功了非金屬--金屬薄複合裝甲,為提高坦克防護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在此技術上,52所和617廠等單位又相繼研製成功了681和683型複合裝甲,使中國坦克的抗彈性能有了質的提高。88坦克的炮塔為裝甲鋼鑄造結構,外形低矮,流線型好,正麵裝甲防護能力較59式坦克有了一定的提高(車體首上甲板150毫米/22o、首下120毫米/22o、側甲板80毫米、頂甲板30毫米、後甲板53毫米,底甲板25毫米。炮塔前部230毫米(弧形)、兩側為180毫米、後部80毫米、頂部40毫米。此數據根據T-62推測而來,僅供參考)。根據需要,也可在炮塔的正麵加掛FY係列雙防反應裝甲。據說,中國的雙防反應裝甲已經發展了四代,最新一代雙防反應裝甲對穿甲彈和破甲彈防護效果為防穿400毫米、防破400毫米。

在88式坦克外表,塗有防紅外迷彩漆。炮塔內還裝有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抑爆係統。這些把坦克的防護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在日本的61式坦克上,炮塔部分首次采用鑄鋼,在造出有利於防彈外形(使裝甲表麵具有傾斜角,以造成跳彈,提高抗彈性)方麵,為了靈活設計壁厚,形成複雜的形狀,采用了最佳成型加工法。但是不利的一麵是,由於是澆鑄到模具裏使之成型,所以為了避免變形和鑄鋼裏產生氣泡而進行的熱處理非常困難。另外,對於冷卻後的鑄塊磨削加工也十分不易。統管日本坦克生產現場的三菱重工特殊車輛部部長井上宣昭為特殊鋼的鑄造費盡了苦心。鑄件的加工要經過轉爐二次精練,此過程中一方麵排除形成鋼材脆性的雜質:一方麵控製決定鋼材硬度的含碳量。這樣煉成的特殊鋼,其純度(請注意,不是硬度)比普通鋼高10倍以上。到74式坦克的時代,鑄造技術更進步了,日本掌握了高純度特殊鋼的製造技術。井上宣昭曾自信地說:"可以認為在鋼材的抗彈能力方麵,我們越過了美國的數據"。另外,74式坦克上使用了鑄鋼和防彈鋼,鑄鋼用的是三菱廣田煉鋼廠的,防彈鋼是三菱長崎機械廠生產的。74式坦克的外形輪廓低矮,所以具有非常好的防彈外形,不易被炮彈擊中。其炮塔側壁傾斜,又沒有采用光學測距儀,所以對炮塔外形有利。車體和炮塔前部裝甲厚均為130毫米、兩側厚75毫米、後部厚度為50毫米。從裝甲的厚度看,74式坦克與88式坦克有一定的差距,我想這是由於日本的設計人員受當時西方(特別是豹1)的影響的緣故吧。在西方第二代坦克的發展中,均將火力和機動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並且認為通過提高機動力來達到間接增加防護的效果。所以,在裝甲防護上西方的第二代坦克均比同代的蘇式坦克要弱一些。這也就可以理解74式坦克在防護上為什麽存在與88式坦克的差距了(尤其是在88式坦克加裝了雙防反應裝甲後)。由於車高較低,車內空間必然狹小,為此日本人采用了相應措施,將車體上部兩側擴展到履帶上方,以滿足對車內空間的需要。車體下部采用整體鑄造,這種結構在防護性、強度和重量等方麵有很多優點,但是,在生產上卻需要高技術和大型設備,因而成本較高。從炮塔的驅動方式看,通常分為兩種類型:美國和西德的液壓式;英國和日本的為電氣式。這是根據各國的工業水平自行選擇的。日本由於依賴本國的電子工業的生產技術,采用了電氣式的。也是日軍陸軍部從安全出發所考慮到的,如果炮塔周圍裝上液壓導管,一旦中彈時,會形成大的火災。由於取消了電-液式方向機,日本也借此宣稱如何如何提高了乘員的生存能力。可另一方麵,在戰鬥室內布置了液氣懸掛部件,約50~60升液壓油處於局部的高壓和高溫之下,再加上備用彈藥存放在炮塔防護最弱的環節--尾部,其安全係數能有多高?我想理智的人們都會明白的。


再看看74式坦克的人機工程,由於74式坦克較窄和低矮,其乘員的空間也自然不會寬敞到哪裏去,就裝填手而言,其最大身高可能隻允許在1.60米左右(豹1是1.78米),由於日本坦克乘員一般都不高,這種可勉強忍受的空間緊張狀況是可以得到緩和的,但不會排除。同時,坦克乘員還會受到戰鬥室內液氣懸掛係統排放出的熱量和臭氣的侵擾。看來駕駛和.作74式坦克作戰決不是件輕鬆和愉快的工作。相比較而言,88式坦克炮塔內的空間還是比較寬敞的,這是由於炮塔的尺寸和輪廓所決定的。但反過來說,88坦克炮塔的受彈麵積要較74式坦克大一些。幸好,88式坦克在設計時,作為提高防護的重點不再是單純的以減小坦克輪廓來盡可能的降低被命中的概率,而是一旦被擊中後,怎樣避免被摧毀的概率。 

談88式坦克的防護,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插曲,1987年,中國根據外貿的要求在二代坦克的另一分支--85-II坦克的基礎上開發了"風暴"係列坦克,與80-II和88式坦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風暴"坦克一改中國傳統的鑄造炮塔結構,采用了焊接式複合裝甲炮塔和先進的穩像式火控係統。從理論上講,該坦克要比2年以後才能服役的88式坦克高出一個技術等級,然而,2年以後裝備中國裝甲部隊的第二代坦克卻仍是88式坦克,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為當時完全可以在"風暴"坦克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進即可達到列裝要求。 

但是,我們希望的結果卻沒有發生。90年代以後,中國裝甲部隊中又出現了88式坦克的改型--88B和88A坦克,盡管這兩種坦克改裝了新型的穩像式火控係統和最先進的105毫米坦克炮彈,但是假如最初在選擇二代坦克時,被選中的是"風暴"的改型的話,我們可能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安裝有焊接式複合炮塔(實現了炮塔尾艙的彈藥隔艙化)並配有加長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再加上穩像式火控的88式坦克於89年裝備中國的裝甲部隊。

幾年以後,換裝了120毫米坦克炮(身管與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相同),並采用了尾艙式自動裝彈機的88A坦克投入現役,不久(應該是在97年左右),換裝了1,000馬力發動機、強化型炮塔(還加裝了反應裝甲)和獵殲式火控係統的88B也投入現役。這並不是什麽幻想,而是實實在在的我們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做到的。如果按照上述假設來發展的話,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就不會被消磨和牽扯太多,我們的路也不會兜那麽大的圈子。實踐證明,一些曾經正確但不被重視的路又在被迫和無奈中被認可,隻不過在回到這條路上時,時間的風蝕已經讓這條路失去了最初的模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