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俄羅斯明年開始大批量生產格洛納斯導航儀(圖)

(2008-11-26 08:39:50) 下一個

俄羅斯明年開始大批量生產格洛納斯導航儀
2008年  來源:新華網

 

構成“格洛納斯”係統的衛星[資料圖片]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4日報道,俄羅斯將於明年開始大批量生產自主研製的格洛納斯導航儀,預計每年生產35萬至40萬台。

    據俄羅斯航天儀器科學研究生產企業總裁兼總設計師科羅廖夫介紹,該導航儀能同時接收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係統及美國GPS導航係統信號。他還表示,在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係統、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及印度區域導航係統完全部署到位後,該企業將對格洛納斯導航儀加以改進,以便使其能同時接收這些導航係統的信號。

    格洛納斯導航儀於去年在俄羅斯國內上市銷售,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銷售情況並不令人滿意。“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目前‘格洛納斯’導航係統基本覆蓋俄全境,導航儀價格也大大降低了”,科羅廖夫說。

    “格洛納斯”衛星導航係統於上世紀70年代由蘇聯開發,主要用於軍事領域,該係統衛星的“滿員編製”為24顆。2001年俄羅斯與印度展開合作,將其升級為軍民兩用的全球導航係統。預計整個“格洛納斯”係統將於2009年完成24顆衛星的部署工作,屆時衛星導航範圍可覆蓋整個地球表麵和近地空間,實現全球定位導航,定位精度將達到1.5米以內。

相關資料:“格洛納斯”係統

格洛納斯係統構想圖[資料圖片]

    格洛納斯係統又稱GLONASS、全球導航衛星係統(俄語:ГЛОНАСС)是由俄羅斯研發的衛星導航係統,類似於美國的全球定位係統及歐盟建造中的伽利略定位係統。該係統由俄羅斯政府運作。GLONASS係統由衛星、地麵測控站和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係統由21顆工作星和3 顆備份星組成,分布於3 個軌道平麵上,每個軌道麵有8 顆衛星,軌道高度1萬9000公裏,運行周期11小時15分。GLONASS係統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1984年發射首顆衛星入軌。但由於航天撥款不足,該係統部分衛星一度老化,最嚴重曾隻剩6顆衛星運行, 2003年12月,由俄國應用力學科研生產聯合公司研製的新一代衛星交付聯邦航天局和國防部試用,為2008年全麵更新Glonass係統作準備。在技術方麵,GLONASS係統的抗幹擾能力比GPS要好,但其單點定位精確度不及GPS係統。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和平利用俄全球導航衛星係統的長期合作協議》,正式加入了GLONASS係統,計劃聯合發射18顆導航衛星。至2006年末,格洛納斯係統的衛星數量已達到17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