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掌握三代核電技術一直是核電業界的熱點話題。日前,國家原子能機構舉辦的三代核電技術報告會,座無虛席,聽眾都帶著問題,如此沉甸甸的關注,證明了核電技術路線之於國家核能發展的分量。
三代技術路線確定
根據《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2005-2020》,2020年將實現運行核電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容量1800萬千瓦的目標。
而現實狀況是,截至2006年底,我國核電裝機容量699萬千瓦,發電總量為548億千瓦時。對此,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副總經理孫漢虹詳細闡述了中國掌握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路線圖:先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建設四台核電機組,中方通過消化吸收後,在第五台核電機組建造時,實現AP1000的自我設計目標。
消化吸收國外核電技術分為設計技術、設備製造技術及工程建設技術三個方麵。孫漢虹介紹說,在設計方麵,中方通過參與前四台機組的設計,在後續機組的設計中,實現以我為主的目標,並進一步開展大型非能動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的研究與開發,設計與建造自主品牌的大型非能動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達到消化吸收的目的。
在設備製造技術上,目前已基本確定了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方案。其中,壓力容器、堆內構件、驅動機構、蒸汽發生器、主管道等關鍵設備將在依托項目後兩台機組上實現國內製造。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核電辦主任許連義稱,按照初步統計,依托項目每台機組的國產化率分別為30%、50%、60%和70%,四台機組平均為50%。中方堅持利用向第四台機組供貨的機會進行國產化論證,為第五台機組完全國產化奠定基礎,包括哈鍋、上海電氣、一重、大連起重、哈電機等有能力製造國產化部件。
在工程項目管理技術方麵,計劃組建由西屋聯合體、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項目業主三方組成的聯合項目管理機構來建造管理依托項目。根據初步計劃,聯合項目管理機構總部將設在上海,在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設置兩個現場項目管理機構,負責依托項目兩個廠址建設項目的管理。
可行之道
中國核學會秘書長傅滿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個清晰的技術路線圖對實現核電的規模發展非常重要。考慮到第三代壓水堆機組目前處在設計階段,更無商業運行的業績,尚有不少不確定因素,即使引進技術並建設成功,也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試驗示範運行考驗後,才能決定開始批量建設。他說,“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投運和在建的核電站的主流應為改進型的第二代機組,這也是完成2020年前核電建設目標的現實可行之道。
傅滿昌表示,批量建設第二代核電機組與引進第三代技術並行不悖。批量建設第二代核電站的工程實踐可以為全麵掌握第三代核電技術準備更好的技術基礎和人才隊伍。而且,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原主任張華祝也認為,在做好第三代核電技術引進工作的同時,近期內應加快第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的批量化建設,再安排一批二代改進型核電項目建設,以提升自主化能力,促進我國核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張華祝解釋說,國際上在運行的核電機組主要是第二代壓水堆核電機組,現已積累了13000多堆年的運行經驗,創造了良好的安全運行業績,經濟上有競爭力,顯示出很強的生命力,美歐正在進行第二代壓水堆核電機組延壽。我國通過大亞灣、嶺澳、秦山核電站的成功建設和安全運營,也已證明第二代機組的安全有保障,經濟上有競爭力,通過不斷改進,安全性和經濟性還可以進一步提高。一些國家新開工的項目還在繼續選用第二代改進型技術,也說明第二代改進技術在當前仍然具有較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副總經理沈如剛向記者介紹,中廣核集團20多年來在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方麵大量的投入和實踐,形成了自主品牌的CPR1000標準技術和管理方案。CPR1000多項技術已與三代核電技術方案相銜接,也為自主發展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奠定基礎。
建設完整的核電工業體係
去年年底,始自2004年的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塵埃落定。經過技術、經濟、國產化、融資條件等多方麵的評審論證,中國決定斥資數百億元引進美國西屋公司AP1000技術建設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兩大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按照目前的計劃,采用西屋AP1000技術的中國首台核電機組將在2009年前後開工,2013年投產。2020年以後,以AP1000技術為基礎的中國三代核電技術有望成為我國新建核電機組的主流技術。
但中國如何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備受關注,直到此次技術報告會上,在技術引進中發揮樞紐作用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公開現身。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籌備組成立於2004年11月,負責組織三代核電技術招標和隨後的技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在籌備組工作的基礎上,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於今年2月宣布成立,計劃於5月18日正式掛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是我國核電技術引進的受讓方,是第三代核電技術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的重要載體。孫漢虹稱,成立專門核電技術公司,是為了整合全國力量,統一技術路線,引進先進技術,統一國內的自主開發。
國外發展核電的成功經驗表明,要實現核電的規模發展,僅僅建立核電的科技體係還不夠,還需要建設從工程設計、裝備製造、直到工程建設和運行維修的完整的核電工業體係。與此同時,還需要配套建設相應的鈾資源勘探開發與儲備係統、核燃料供應係統、核燃料循環係統,包括核燃料循環的前端處理與後端處理係統。傅滿昌指出,我國現在的核電工業體係中不少環節還比較薄弱,難以適應大規模發展核電的需要,建立健全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完整的核電工業體係,是當務之急。
何為一、二、三、四代核電?
一代:核電站的開發與建設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1954年,前蘇聯建成電功率為五千千瓦的實驗性核電站;1957年,美國建成電功率為九萬千瓦的希平港原型核電站?這些成就證明了利用核能發電的技術可行性。國際上把上述實驗性和原型核電機組稱為第一代核電機組。
二代:上世紀60年代後期,在試驗性和原型核電機組基礎上,陸續建成電功率在30萬千瓦以上的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電機組,它們在進一步證明核能發電技術可行性的同時,使核電的經濟性也得以證明:可與火電、水電相競爭。上世紀70年代,因石油漲價引發的能源危機促進了核電的發展,目前世界上商業運行的四百多座核電機組絕大部分是在這段時期建成的,稱為第二代核電機組。
三代:上世紀90年代,為了解決三裏島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嚴重事故的負麵影響,世界核電界集中力量對嚴重事故的預防和後果緩解進行了研究和攻關,美國和歐洲先後出台了“先進輕水堆用戶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ReguirementsDocument),和“歐洲用戶對輕水堆核電站的要求”,即EUR(EuropeanUtilityRequirements)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防範與緩解嚴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麵的要求。國際上通常把滿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電機組稱為第三代核電機組。對第三代核電機組?要求能在2010年前進行商用建造。在國際上,目前已比較成熟的第三代核電壓水堆有AP-1000、ERP和System80+三個型號,System80+雖已經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RC)批準,但美國已放棄不用。
第三代核電技術問世以後,受到全球核電用戶的普遍關注,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核電業主已經選用或準備選用更安全、更經濟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進行新的核電機組建設。
四代:2000年1月,在美國能源部的倡議下,美國、英國、瑞士、南非、日本、法國、加拿大、巴西、韓國和阿根廷等十個有意發展核能利用的國家,聯合組成了“第四代國際核能論壇”(GIF),於2001年7月簽署了合約(Charter),約定共同合作研究開發第四代核能係統(Gen Ⅳ)。第四代核能利用係統,是指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更加優越,廢物量極少,無需廠外應急,並具有防核擴散能力的核能利用係統,它的商用化估計要到2030年左右方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