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 題:如何看待與應對美“兩房”危機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李柯勇、明金維、劉錚
美國當地時間7日中午,美國聯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範圍金融危機的發生”。美國政府采取的“這一史無前例的舉措”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
接管“兩房”:救市效果尚需觀察
回眸次貸危機一年多來演化的曆程,房利美和房地美最終被美國政府接管似應是題中之義。
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是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一種分類,是信用等級次於優質客戶貸款人的貸款。正因此,銀行對發放這類貸款一直比較謹慎,貸款利率也比較高。2001年以後,美聯儲為刺激經濟,連續14次降低再貼現利率,13次降低聯儲基金利率。一時間,寬鬆的資金供應環境使得流動性泛濫。
2006年以前的五年間,美國房市持續繁榮,房屋大量售出,閑置率很低。美國居民買房,大部分也是通過住房抵押貸款。隨著房價節節攀升,市場投機越來越嚴重,一些銀行在貸款審查程序上把關不嚴。這樣,大量低收入、信用紀錄差的人群也加入了貸款購房者大潮,這部分“次貸購房者”存在極大的還貸違約風險,為危機日後全麵暴發埋下隱患。
2006年,美國房市泡沫開始破裂。兩年內,美聯儲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攀升大大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同時,自2006年第二季度起,美國房市大幅降溫,房價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
受這些因素影響,大量“次貸購房者”無法按期還貸,次貸危機逐步顯現。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次貸危機開始顯現。據統計,美國次貸危機暴發一年多來,對全球主要金融機構造成的直接損失約為50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次貸危機最終造成的直接損失將在9000億美元左右。
“美國可能正經曆著一場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7月中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這樣警告。投資大師索羅斯說:“這是我們一生中最為嚴重的金融危機。”
由於眾多金融機構損失慘重,全球各大股市金融股遭到重創,進而引發股市持續動蕩下挫。
次貸危機對全球經濟所產生的影響日漸顯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再加上能源、糧食及其他原材料價格上漲,世界經濟前景堪憂。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和歐元區經濟萎縮,英國經濟出現零增長。
今年4月,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央行實施降息、注資等一係列幹預措施後,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一度迎來了短暫的平靜期。當時,包括美國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和高盛在內的金融機構曾預測,美國次貸危機可能已經臨近結束。但到7月份,隨著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危機,次貸危機陰雲再起,並呈現擴大趨勢。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以房貸證券化為主業的兩家特殊的金融機構,分別成立於1938年和1970年,它們由私人控股,但受到美國政府支持。它們之所以在美國金融界舉足輕重,是因為它們所持有或打包擔保的房貸總額高達約5萬億美元,幾乎占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的一半。
自次貸危機暴發以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股價暴跌。與去年底相比,房利美的市值已從389億美元銳減至76億美元,房地美的市值則從220億美元降至33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的業務不僅有次級債,還有優質債券,假如次貸危機升級為全麵的“房貸危機”,那麽美國的銀行便會出現擠兌,可能引發美國金融的係統性崩潰。
這正如美國總統布什在7日午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所說:“任由房利美和房地美破產或者情況繼續惡化,將損害我們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並削弱和住房市場無直接關聯的其他信貸市場。”
8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在接受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采訪時認為,美國次貸危機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未見底,美國政府此次救市本身也表明了形勢之嚴峻,而救市的實際效果還有待於時間檢驗。
美國總統布什7日表示,政府史無前例地接管美國兩大房屋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是防止這兩家機構倒閉的應急必需之舉,兩家機構倒閉的風險是正經曆住房和信貸市場危機的美國經濟所“不能接受的”。
布什在當天午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任由房利美和房地美破產或者情況繼續惡化,或將損害我們的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並削弱和住房市場無直接關聯的其他信貸市場。”他還表示:“美國人民應該相信,今天采取的行動將增強我們經受住房市場調整的能力,並且是使經濟重回更快可持續增長軌道所必需的。” 新華社發
從容應對:中國力保經濟平穩發展
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曆史性變化,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中國進出口總額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7年的約8%;
——1978年以來,中國年均進口增速達到16.7%,成為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
今年以來,盡管全球經濟增長深受美國次貸危機衝擊,但中國經濟發展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為維護世界經濟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正如阿根廷戰略計劃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所言,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不利影響,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
盡管如此,我國經濟發展尤其是沿海一些出口型企業仍受到次貸危機導致的外需收縮的影響。
統計顯示,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緩5.7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服裝出口額換算成人民幣,增幅回落11.6個百分點;部分中小企業尤其是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全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虧損。
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同時,根據形勢變化,把握好宏觀調控的重點、節奏、力度顯得十分重要。
為解決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實際困難,自今年8月1日起,國家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這是國家自2006年下調企業出口退稅率以來的首次回調,也是財稅政策維護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一步。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表示,此舉表明了政府對困難重重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關注和扶持,對這些企業緩解因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有積極作用。
為緩解中小企業麵臨的資金緊張,銀監會發言人近日表示,下半年以來各家商業銀行根據宏觀經濟增長和市場需求,加大了貸款投放力度;銀監會將繼續督促商業銀行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經濟發展的貸款需求,確保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越來越密切,相互影響也越來越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趙振華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加深,世界經濟多元化格局日益明顯,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經濟體迅猛發展,正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穩定力量。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麵是好的。目前,支撐中國經濟基本麵的根本力量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要增強信心,也要增強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他預計,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
化弊為利:妥善應對風險挑戰
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外貿依存度高達60%的背景下,美國政府接管“兩房”的非常舉措提醒我們:要密切關注世界經濟形勢的走勢和變化,努力應對次貸危機風險和負麵效應,關鍵還在於及時應對,主動解危,化弊為利,促進中國經濟發展。 有關專家指出,要認真厘清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從直接影響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購買了部分次級按揭貸款,但由於我國國內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從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的管製仍然比較嚴格,這些銀行的投資規模並不大。
專家們認為,美國政府救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兩房”債券持有者是一個利好消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說,此舉提高了這兩家公司債券的信用等級,從準國家信用變成了國家信用。以此為保證,盡管這些債券不可能在短期內償還,但是也不用再擔心它們變成爛賬。
“如果聽任房利美、房地美破產,那麽外國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巨額投資將血本無歸。”張明說,“這兩家公司債券的信用等級僅次於美國國債,它們破產將給美國的國際信用帶來史無前例的巨大衝擊。無論為美國國內還是國外投資者考慮,美國政府都不能不采取非常手段進行幹預。”
張明分析認為,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後,將不得不花費數千億美元對其充實資本金,而美國政府目前財政狀況不佳,在短時間內籌集如此巨額資金,可行的辦法是大量發行國債。而債券供給量大增,很可能導致“兩房”債券的市場重估價值下降,其持有者將遭受一定損失。
從間接影響看,最主要的是出口萎縮導致增長放緩。趙振華說,由於次貸危機造成美國信用緊縮和美國國內需求萎縮,特別是日用消費品的交易萎縮。目前,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價值占中國出口總額的相當大比重,美國的消費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出口製造業領域投資規模的增長速度。
張立群認為,對我國外部經濟環境必須做更為嚴峻的估計,這有利於我們比較主動、充分地做好應對外部變化的準備。在世界經濟長時間持續走低的形勢下,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一枝獨秀”難度很大。
“基於這種判斷,‘保增長’是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宏觀調控最重要的任務。”張立群認為,下一步,在繼續保持總需求穩定增長的態勢下,應該出台一些更積極的措施,支持國內消費增長,通過內需增長彌補外需不足,以保證總需求有一個平穩較快的發展。
在談及中國房地產市場今後走勢時,專家們認為,我國房地產業總體規模還相對較小,即使出現一些問題,也不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危機。更重要的是,我國沒有巨額的財政赤字,也沒有由於銀行大量不良資產導致的信任危機。
“美國房地產市場變化對其經濟的影響也提醒我們,從穩定經濟出發,必須注意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既不要過快升溫,也不能過快降溫和深度下調。”張立群說。
“市場不是萬能的。”張明說,“對金融市場投機行為必須限製,資本市場的發展必須有節製。應加強對銀行貸款活動的監管,確保住房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金融和經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