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中國曆代人口數量的衍變及增減的原因

(2008-09-27 07:58:46) 下一個

中國曆代人口數量的衍變及增減的原因
2008年03月26日 16:13:14  來源:黨的文獻

中國的人口數量,現存最早的一項全國性和分政區戶口統計數為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萬,此前隻留下零星的地區性數字。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實施了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民國期間也做過多次人口調查,但直到1953年全國人口普查,我國才通過科學的普查,獲得了除台灣、港澳地區以外的準確人口數字。

    下麵根據有限的原始資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對我國人口曆史的發展作一簡單概述。

    我國各個曆史時期的人口數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時,秦朝的人口估計有3000萬或更多,但到西漢初大約隻剩下1500萬至1800萬,至西漢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萬。王莽時到東漢初,總人口下降到3500萬。到東漢後期的永壽三年(157年)稍後,才重新突破6000萬。

    從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到220年三國鼎立形成這個期間,人口損失估計達60%,僅存約2300萬。4世紀初的西晉約有3500萬。此後南北分裂,北方進入十六國時代,人口多次出現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統一後的大業五年(609年),才恢複到6000萬左右。

    隋末的戰亂,造成人口降幅超過50%,到唐初僅有2500萬。至安史之亂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約9000萬,達到新高峰。唐後期和五代的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到960年宋朝初建時估計隻有4000萬,其境內僅3000萬左右。

    北宋時期人口持續增長,大觀四年(1100年)境內人口超過1億,遼(金)、西夏、大理等政權的人口合計也在1000萬以上。兩宋之際的戰亂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後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長,至13世紀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合計已超過1.2億。蒙古滅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損失高達80%,僅剩1000餘萬。元統一時實際人口約7000萬。到14世紀中期增加到8500萬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萬。但到17世紀初,全國人口已突破2億。但明末的天災人禍和清初的殘酷戰爭,又使人口降幅達40%,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估計已降至1.2億。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複至1.5億,以後很快破2億大關,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國人口創造了4.3億的新紀錄。太平天國起義和清朝的鎮壓,導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區的巨大損失,人口下降超過1億(最保守估計也有五六千萬),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複到1850年的水平。

    1953年新中國人口普查結果為5.8億(不含台灣、港澳)。

    中國的人口數量在世界人口總數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東漢末年處於人口低穀、所占比例可能略低於10%以外,其餘曆史階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我國曆代人口變遷的特點

    兩千多年來我國的人口數量的衍變,具有以下一些明顯特點。

    1、增長緩慢。從公元2年的6000萬增加到1850年的4.3億,總數僅增長了7倍,年平均增長率僅約1‰。

    2、大起大落。某些時期的持續增長和某些年代的急劇下降交替出現。如西漢前期、8世紀前期的唐朝、11世紀的北宋、18世紀的清朝,數十年至百餘年間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可以達到7‰-10‰。其中的恢複階段還可能出現更高的年平均增長率。而在人口銳減時,一二十年間可以形成高達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負增長率可以高達50‰-100‰。

    3、人口發展呈現階段性。第一階段,自商、周至公元初,達到6000萬。第二階段,自東漢至8世紀中葉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萬。第三階段,從中唐經五代,至北宋期間的12世紀初突破1億,至13世紀初達到1.2億。第四階段,從宋末元初至17世紀初的明代,總數超過2億。第五階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紀初得到恢複,至19世紀中葉達到4.3億的新高峰。第六階段,經過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長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高速增長,70年代後雖速度減緩,近年仍已突破了12億大關。二、三階段翻番的時間為1300年,第四階段為500年,第五階段不到250年,而第六階段隻有40年。

    4、人口增長的階級不平衡性。由於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的特權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地主階級人口總是以比農民和全部人口更高的速度增長,因而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會隨著王朝的延續而越來越高。

    5、人口增長的民族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漢族和農業民族的增長一般高於非漢族和遊牧民族,因而漢族和農業民族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越來越高。漢族以外的民族之間也存在著增長的不平衡。

    影響我國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環境。我國東部廣闊的平原、眾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容納了我國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當稠密的地區。中部也有相當數量的盆地和河穀平原,形成良好的開發條件。我國的人口無論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國內生產的糧食供養的。

    2、農業生產。糧食產量與人口數量存在著直接的關係。農業生產不是人口增長的唯一原因,但我國人口史上幾次大的突破,都是糧食增產的直接結果。天災、動亂、戰爭等因素可以破壞農業生產,從而推遲人口高峰的到來,而任何人口奇跡的出現,隻能建立在農業生產大發展的基礎之上。

    3、戰爭。戰爭對人口最明顯的影響是直接殺傷,造成人員的死亡或殘疾。士兵的主要來源是農民,青壯年從軍,農業生產必定受到影響。士兵從糧食的生產者變為消耗者,使本來就有限的商品糧更加緊張。軍人和運糧民工大多是青壯年男子,他們長期離家必然會使配偶減少生育機會,同時使他們的老人、兒童家屬因缺少贍養、撫養而縮短壽命,甚至死亡。

    4、政治製度。中國曆史上的統治者在主觀上無不希望鼓勵、促進人口增加,並製定了相應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賦稅製度不合理,兵役和勞役的影響,刑法製度的不公平,這些都影響人口的增長。

    5、傳統思想和習慣影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一般起著鼓勵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於"後"隻指男性後裔,因而對人口增長也起了相反的作用。此外,一些迷信習俗、宗族觀念和社會習慣勢力對人口增長的影響,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產方麵。〔作者葛劍雄,複旦大學教授,責任編輯:孫東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