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反艦導彈:美軍新\'魚叉\'追趕俄軍\'白蛉\'

(2008-09-11 09:30:18) 下一個

2006-08-31  | 文章來源: 中國國防報

美國海軍的“魚叉”反艦導彈將實施全麵升級。據美海軍有關官員表示,這個項目已列入2007財年的財政預算,獲得了有力的經費支持。經過改進升級的“魚叉”布洛克3型將是美海軍今後一段時間內裝備的最先進的反艦導彈。“魚叉”布洛克3型將成為一種新型多用途智能化導彈。它不單是美海軍對付敵方水麵艦艇的主要攻擊性武器,也能為登陸部隊作戰提供強大支援火力。美國為什麽要升級“魚叉”?“魚叉”布洛克3型是種什麽樣的反艦導彈?這些都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美軍老“魚叉”發現目標不靈,有時不聽使喚

    有些讀者或許不知道,著名的“魚叉”反艦導彈近來被美國海軍限製使用。這是怎麽回事?據美國媒體報道,“魚叉”反艦導彈近年在有對抗環境下的表現讓美海軍對它“信心不足”。它在近海環境中發現目標時常不靈,特別是在複雜的有幹擾的作戰環境下,它的攻擊能力並不令人滿意。因此,美海軍決定暫不把“魚叉”當作影響作戰勝負的當家武器使用。事情可能如此。因為在今年台灣搞的“漢光”演習中,就有一枚美製“魚叉”反艦導彈發射後不聽使喚,紮到遠離靶標的海濤裏,讓原定的對同一靶艦實施飽和攻擊的計劃泡了湯。

    尤其令美海軍不安的是俄羅斯近年既不斷增強艦艇抵禦反艦導彈攻擊的能力,又大力提升俄羅斯反艦導彈的性能。俄海軍連新服役的排水量僅2000噸的“虎”型護衛艦都裝備具有抗幹擾能力的遠射程反艦導彈。低巡航高度和超音速飛行是俄羅斯反艦導彈的兩大特色。俄導彈不易過早被敵方雷達發現,即使被發現,它憑借速度優勢和巨大的動能也能輕易地突破美海軍現役反導防禦係統。或許是受到Mk41垂直發射裝置的限製,抑或是技術障礙沒有破除,美國研製中的“快鷹”超音速反艦導彈一直沒有列裝。其主力反艦武器仍是“魚叉”。美海軍有時甚至不得不把超遠射程的“戰斧”巡航導彈用來承擔反艦重任,成本巨大。

    俄羅斯反艦導彈不僅品種、數量堪稱世界第一,在整體技術上也比美國有優勢。俄海軍大量裝備的3M-80“白蛉”反艦導彈號稱“航母殺手”。它攻擊目標時采用掠海飛行方式,超低空飛行高度僅為500毫米~1米,幾乎擦著浪花直襲目標;飛行馬赫數達2.5;戰鬥部可配裝重300公斤的高爆彈頭,必要時可換裝 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導彈的射程為10~120公裏。“白蛉”可抗多種幹擾及6級海雜波,即使在敵方實施電子對抗的條件下也能保證很高的命中率。 “魚叉”雖然在射程上與“白蛉”相差不大,但速度、掠海超低飛行能力和戰鬥部威力都遠不及“白蛉”。而近年服役的改進型3M-80MBE“白蛉”最大射程增至250公裏,命中率更高,又繼續把稍有改進的“魚叉”甩在後頭。更不必提俄海軍新研發的其他型遠程反艦導彈了。

    在美海軍看來,盡管向東亞及西太平洋地區增加了多艘作戰艦艇,但如果反艦導彈不能與俄羅斯反艦導彈抗衡,那麽就會影響西太平洋美海軍的威懾能力和作戰能力。這也是美海軍急於在2007財年開始全麵升級“魚叉”反艦導彈係統的一個重要原因。

    新“魚叉”升級了隱形技術,更具攻擊力

    “魚叉”(Harpoon)又譯“捕鯨叉”,是美國海軍裝備的全天候高亞音速中程反艦導彈,開發商為麥道公司(已被波音公司收購),1969年開始研發。 “魚叉”有3個係列,除艦射型外,還有:空射型“魚叉”,編號AGM-84;潛射型“魚叉”,編號UGM-84。1986年後美海軍連續推出幾個“魚叉” 改進型別,性能有所改進,還在“魚叉”基礎上研發出了“斯拉姆”(SLAM)防區外空地導彈。一個龐大的“魚叉”導彈家族逐漸形成。

    “魚叉”研發起步晚,可海戰戰績卻不小。它曾擊沉過伊朗、利比亞和伊拉克的艦艇,盡管是在不對稱背景下的海戰中,但也能證明“魚叉”是可用的攻擊性武器。憑著這些戰績的影響,“魚叉”躋身世界名牌反艦導彈之列,也打開了國際市場銷路。除美海軍使用3700枚“魚叉”外,還有26個國外“魚叉”客戶,總數約 3000枚。而東亞是“魚叉”出口紮堆的地區,其中日本是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世界裝備“魚叉”最多的國家,“魚叉”也是韓國海軍戰艦的主要反艦武器。台灣 1993年從美國購進41枚RGM-84A型艦射“魚叉”反艦導彈,單價183.5萬美元;1997~1998年又購進112枚RGM-84A型艦射“魚叉”反艦導彈,單價192.4萬美元;2000年10月又購進71枚性能先進的RGM-84L“魚叉”反艦導彈及發射係統等。總價值2.4億美元。

    “魚叉”全麵升級型稱為“魚叉”布洛克3型(BLOCKⅢ)。美海軍提出的升級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導彈係統的打擊精確度,並使導彈在發射後可根據指令改換攻擊目標。波音公司有關主管透露,“魚叉”全麵升級將包括隱形技術、加裝GPS定位能力、近海作戰性能升級以及飛行中目標重新定位等,其導引頭配裝抗幹擾性能好的寬頻捷變主動雷達導引頭和紅外成像導引頭。兩種導引頭可互換,以使導彈在飛行中不易被對方發現和受電子幹擾。升級“魚叉”將采用新的信號處理器,在抗電子幹擾中進一步提高目標分辨率。彈上還裝有數據傳輸線路和GPS接收機,可在飛行途中對目標數據進行修正和GPS導航。導彈改進升級後具有像巡航導彈一樣的攻擊力,命中概率提高到95%。另外該彈還將采取重點提高近海作戰能力和對陸攻擊能力的技術措施。這一係列的升級將使新型“魚叉”導彈在公海和近海作戰環境中成為高性能的攻擊武器,但飛行速度低於俄反艦導彈的差距並沒有根本解決。(章一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