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QSZ92式9mm手槍之不足 劉宏勳 韓清利 馬誌傑
92式9mm手槍在2001年8月舉辦的第10屆“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賽中,不僅經受了惡劣環境的考驗,同時以優良的指向性、良好的射擊精度、舒適的握持感覺、合理的人機工效等優點贏得了參賽隊員的喜愛。載譽歸來,中國偵察兵參賽隊員們認為:92式9mm手槍的確是一支好槍。但在使用過程中他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那麽,中國偵察兵在使用該槍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問題呢?
1.手槍彈匣通用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人機工效發揮
92式手槍的彈匣是與手槍配套裝備的。例如:槍號為001的手槍,那麽它配備的彈匣即為001B1、001B2、001B3......如果把其他槍號的彈匣裝在001號槍上,就可能出現彈匣推不到位的情況。還有些彈匣即便是能裝到位,但射擊中經常會出現第一發槍彈發射出去後,第二發槍彈上不了膛的情況。事實上,手槍彈匣通用性不足嚴重影響到人機工效的發揮,尤其是在實戰中,射手根本沒有時間去辨認或區分彈匣的型號。所以,應積極改進92式9mm手槍彈匣及握把的製造工藝,努力提高92式9mm手槍彈匣之間的通用性。
2.瞄準線上的平均彈道高不統一,選擇瞄準點的難度加大
所謂瞄準線上的平均彈道高是指平均彈道上的任意一點到瞄準線的垂直距離。一般而言,同一類型的槍在相同射擊距離上,其瞄準線上的平均彈道高基本是統一的。如:國產54式、59式手槍雖然出廠年代(或批次)不同,但是25m距離上的平均彈道高卻可區分為12.5cm、25cm和歸零3種情況;國產64式、77式手槍在25m距離上的平均彈道高大都為12.5cm和歸零2種;相比之下92式9mm手槍瞄準線上的平均彈道高卻顯得較為混雜。比如:組建參賽隊之初,我們領取了45支92式9mm手槍。試驗射擊發現:在25m距離上,平均彈道高歸零的有4支,12.5cm的有6支,25cm的有28支、28cm的有4支,其他的3支。從顯示數據中不難發現92式9mm手槍瞄準線上平均彈道高的混雜程度。我們知道,瞄準線上平均彈道高不一致會對射手射擊造成兩方麵的影響:一是增加瞄準的難度。在此次國際偵察兵競賽的短槍城市巷戰射擊中,設置的目標為直徑不足 30cm的小型圓環靶,要求射手在25m距離上實施速射。而中國偵察兵使用的92式9mm手槍在25m距離上平均彈道高多為25cm,因而參賽隊員不得不根據射擊經驗實施透空瞄準,這無形中就增大了命中目標的難度。二是不利於特種作戰。特種作戰對武器命中精度的要求極高,有時需要對敵一槍致命,否則就會貽誤戰機,甚至喪失生命;有時卻僅需要擊中敵特定部位,使敵失去抵抗能力即可。特殊條件下的射擊要求射手對手槍的平均彈道高應了如指掌。而在實戰中,射手所用的手槍很多時候並不是自己的專用槍。可見,同一類型的手槍平均彈道高混雜,對精確射擊就非常不利。筆者認為:應對影響92式9mm手槍瞄準線上平均彈道高的瞄準裝置(缺口、準星)進行統一的設計,使同類(或同批次)的手槍瞄準線上平均彈道高趨於一致,並且在25m距離上平均彈道高最好歸零或為12.5cm。因為手槍射擊一般對付的是50m以內的目標,如果在25m距離上平均彈道高歸零或12.5cm,那麽對50m距離內的胸環靶(高、寬各50cm)瞄準射擊時,均不會出現透空瞄準的情況。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射手瞄準的難度,便於提高射擊精度。
3.機件繁瑣,分解結合困難
92式手槍拆分居然需要5步才能完成:卸下彈夾,卸下掛機扳把,卸下套筒,取出複進機,取出槍管套和槍管。結合時按相反步驟,也是需要5步。分解零件竟然達到10個。
甚至在第3步“裝上套筒”時,出現“套筒後推不到位,無法裝上掛機扳把,不能及時完成武器組裝”的現象。
在這些方麵明顯不如1950年我國仿製蘇聯馬卡洛夫手槍而定型的59式手槍,分解時隻需3步:卸下彈夾,卸下套筒,取下複進簧。並且部件隻有4個。
其後我國自行設計的64式,77式等手槍繼承了59式的上述優點,減少機件,較少分解結合步驟。
但不知到了90年代末才定型的92式卻沒有汲取這方麵的長處。
4.彈匣裝入握把費勁,常出現裝不到位現象
使用92式手槍進行射擊,一個必不可少的動作是將壓好彈的實彈匣推入容納彈匣的握把內。但在使用中我們發現,彈匣裝入握把時必需使勁向上推,或者用左手掌向上磕才能到位。如果射手用力稍小一點,就可能出現彈匣裝不到位、拉套筒向後不能推彈上膛的情況。相比之下,54式、64式、77式手槍卻很少出現類似問題。
5.彈匣扣外凸,彈匣易脫落
與國產54式、64式及77式等手槍相比較,92式手槍的彈匣扣顯得大且外凸,其優點是卸彈匣時容易。但同時帶來了另外一個弊端,即左撇子射手使用或雙手握槍射擊時,一旦無意中手指(掌)力量壓在彈匣扣上,就會導致彈匣向下脫落,使得第二發彈不能順利進入彈膛,有時甚至會出現彈匣脫落到地上的現象。當與持槍之敵麵對麵射擊時,"彈匣脫落"的嚴重後果可想而知。
6.瞄準具照門的缺口較寬,不利於快速準確地瞄準射擊
92式9mm手槍的機械瞄準具的缺口寬3mm,比原國產手槍的缺口寬出了約1mm。相比之下,射手使用92式9mm手槍瞄準射擊時,會產生兩種不利的影響:一是武器的射彈散布增大。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在研究照門(缺口)的尺寸對射彈散布的影響時發現,照門(缺口)太寬或太窄,射彈散布都會增大。當缺口寬度為1mm時,武器的射彈散布最小。若按此結論推斷,92式9mm手槍的射彈散布就會比原國產手槍的散布大些。二是構成正確瞄準點的速度減慢。射手已習慣用原國產手槍的缺口實施瞄準,當缺口寬度突然增大1mm時,就顯得很不適應。況且缺口越寬,就越不易與準星平正,這無形中就降低了瞄準速度。筆者認為:對92 式9mm手槍的機械瞄準具做必要的調整,最好與原國產手槍的一致。即缺口寬度為2mm,準星寬度 1.5mm為宜。
7.有偶發性啞彈或卡殼現象,綜合戰技術指標受到一定的影響
雖然92式9mm手槍比原國產手槍的故障率有所降低,但仍然沒有達到我們所希望的標準。比如,使用中92式9mm手槍曾出現過卡殼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排除故障的方法一般是拉套筒向後,被卡的彈殼就會彈出。但92式9mm手槍卻出現了彈殼和緊隨彈殼後的第一發實彈同時被拋出的情況。此外,射擊中還出現過一次擊發不響槍,兩次擊發後才響槍的情況,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但它對武器係統的整體效能影響卻非常大,很有必要找出原因,通過改進提高,使92 式9mm手槍的性能更加完善。
8.槍套太緊,容易磨損手槍瞄準具的發藍層
92式9mm手槍的槍套設計得太緊,這給射手裝、取手槍的動作帶來諸多不便,尤其是多次實施裝、取手槍動作後,因手槍與槍套產生磨擦使得機械瞄準具缺口(或準星)的發藍層出現脫落。久而久之,就會使瞄準具磨亮反光。射手在陽光下瞄準時,被磨亮的缺口(或準星)會產生虛光,加大了射手辨別真實缺口(或準星)的難度,引起不必要的瞄準誤差,影響射擊精度。所以,對92式手槍的手槍套做適當地改進,達到裝、取手槍自如且不破壞手槍發藍層之目的。
9.此外,在一些資料中,還過分渲染了92式手槍的射擊精度,稱92式手槍在25m距離上,其射彈散布R50小於25mm;R100在65mm以內。經過多次試驗我們感到此數據並不可靠,有誇大其精度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