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再新牆再葺——"闖關東"的曲折曆程及政治、經濟、文化意義
談到我國曆史上的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人們多會想起“湖廣填四川”、“洪洞大槐樹”、“下南洋”、“走西口”,但對“闖關東”似乎知之甚少。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闖關東》,約略地反映出一些有關“闖關東”的曆史情況,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大規模移民現象的關注。那麽,真史中的“闖關東”是怎樣形成的?究竟是哪些人在“闖關東”?如何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文化學的角度來認識這段移民史?“闖關東”體現和孕育了怎樣的人文精神?請看——
主持人 李慶英
□話題特邀嘉賓
葛劍雄(複旦大學教授)
徐 徹(遼寧古籍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輯)
王振忠(複旦大學教授)
劉德增(山東教育學院教授)
■“闖關東”是中國近代向東北移民的略稱,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堪稱中國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運動之一
主持人: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闖關東》,再現了近代中國發生在東北大地上的一段移民史。在我國曆史上,幾次有名的大規模的移民現象都形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如“湖廣填四川”、“洪洞大槐樹”、“下南洋”、“走西口”,其形成都有深刻的曆史背景和原因。那麽,為什麽把關內向關外移民的這種現象稱為“闖關東”呢?
葛劍雄:“闖關東”的形成有深刻的曆史背景。1644年清兵入關後,滿族人口幾乎全部從東北遷入關內,原來漢人相對集中的遼東也變得人口稀少。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遼東一帶還是“有土無人”,“自沈陽至卜奎(今齊齊哈爾),中間數百裏無居民”。為了限製蒙古人內遷和漢民外遷,劃分遊牧地和農業區,清朝於順治年間沿明朝遼東邊牆舊址築了約900裏長的“柳條邊”,康熙年間又加築了新邊牆。邊牆設20座邊門,每門常駐數十名官兵,稽查出入,禁止邊內居民越過籬笆打獵,采人參,放牧。
“賣兒賣婦路倉皇,千裏音書失故鄉。”這句竹枝詞反映了“闖關東”者的無奈和悲苦。上圖:山東人徒步北上“闖關東”(1929年)。(照片選自《闖關東——2500萬山東移民東北的曆史與傳說》,劉德增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由於關東長白山地區盛產人參,從事采參與販運獲利豐厚,關內人出關買賣人參的人日漸增加。順治十一年(1654年)規定,凡出入山海關者都須憑印票,禁止挾帶人參入關。但對出關於“柳條邊”之內墾殖依然允許。但至康熙七年(1668年),關外之地都被列為封禁範圍。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派大臣探求鴨綠江源頭,尋訪長白山清朝發祥聖地。根據大臣的回報,康熙帝認為長白山與清朝的龍脈相連,因而將長白山周圍地區都列為封禁範圍。盡管有封禁的規定,但遇有災害,關內百姓往往強闖或偷渡出關。一方麵由於“柳條邊”長逾千裏,常駐官兵人數有限,難以阻攔。另一方麵,為減少關內災民的壓力,不止一次變通規定,允許災民出關,或者采取默許態度。但在多數情況下,出關是被禁止的、非法的,因此隻能“闖”。
“闖關東”的另一層意思,是遷往關外前途未卜,風險很大。關東氣候寒冷,人煙稀少,大多數地方還是無人區,能挖到人參,采到東珠,獲得豐收固然能發財致富,也可能曆盡千辛萬苦卻一無所獲,甚至凍餒而死。加上沒有設立行政機構,得不到保護和救援,盜匪橫行,所以隨時都有危險。闖出關的人可能得以維持溫飽,就此安頓,再接來家屬。也可能占上大片土地山林,或者帶上白花花的銀子衣錦榮歸,來年帶更多鄉親“闖關東”。但同樣可能當了“胡子”,或者淪為奴仆,甚至客死異鄉。但由於內地特別是山東,早已人滿為患,農民無地可耕,加上天災人禍頻繁,官府地主壓榨,窮人流民隻能以“闖關東”為唯一出路。
王振忠:“闖關東”是17至20世紀中國內地向東北移民運動約定俗成的一種略稱。進入20世紀30年代,由於“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占東北地區,“闖關東”的移民浪潮才有所消歇。縱觀“闖關東”的曆史,其移民數量之眾,規模之大,曆時之長,均堪稱中國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運動之一。
徐徹:“闖關東”中的“關”,指山海關。近代曆史上,魯、豫、冀、晉、陝五省流民,大多經過山海關往東北走,去“闖關東”。“闖關東”的路線分為陸路和海路兩條路。陸路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進入遼沈地區。海路則由山東半島或福建沿海乘船到達遼東半島。前者為“闖關”,後者為“偷渡”。實際上,“闖關東”隻是指清代以來向東北移民的一個階段性的代名詞,並不是東北移民史的全部。曆史上,東北大地至少曾出現過五次較大的移民潮:清初移民、清末禦俄、關內逃荒遷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新中國成立後支援東北建設。
■順治八年(1651年)是“闖關東”的起點,很多族譜把“闖關東”的年份定在了這一年
“渤海風掀惡浪摧,三更雨打斷船桅。鄉人盡做波中鬼,不敢回頭任淚垂。”這首流傳的竹枝詞反映了從海路去“闖關東”的凶險與艱辛。上圖:乘汽輪“闖關東”的人群。(照片選自《關於滿洲鐵路情況的報告》,1929年)
主持人:“闖關東”這一移民現象具體是從何開始出現的?
劉德增:真正意義上的“闖關東”是從清朝開始的。順治元年(1644年)八月二十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從盛京(今遼寧沈陽)起駕,遷都北京。遼沈地區人口大多“從龍入關”,留住東北地區的人口約40萬人。東北地區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如果移民開墾,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財源。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順治八年(1651年),清廷下令:“令民願出關墾地者,山海道造冊報部,分地居住。”(乾隆官修《八旗通誌》卷八一《食貨略》)一般認為,順治八年是“闖關東”的起點,很多“闖關東”者的族譜把他們“闖關東”的年份定為這一年。順治十年(1653年)九月十七日,滿漢九卿官員將他們議定招民開墾的方案上報:“今將遼東為省,先以遼陽城為府,設知府一員、知縣二員,招募人民前去收養開墾。若招民一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百名以下六十名以上者,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下者,文授縣丞、主簿,武授百總。”(金毓黻《靜晤室日記》卷一五二)招募者將所招人數、籍貫、姓名,具冊上報戶部,戶部核準之後,由招募者帶領出山海關,赴遼東知府、知縣處交接。從遺存至今的文獻資料來看,浙江義烏人陳達德是第一個招募百姓到遼東墾荒之人。順治十一年,他招徠民戶140家,被授予遼陽知縣。順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又頒布了一道命令,允許個體百姓自行赴遼東墾荒。從順治十一年六月起,有組織地移民與個體自行移民遼東,二者並行。
為了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清政府規定新開墾的土地三年起科。康熙十一年(1672年)又改為十年起科。康熙十五年(1676年)恢複三年起科舊製。康熙十八年(1679年)又定為六年起科。遼東一帶肥沃的土地,優厚的起科年限,吸引大批貧苦百姓移民遼東。大批百姓擁入,必然危及滿族“龍興之地”自然環境。為了保護滿族的“龍興之地”,從順治十一年開始修建“柳條邊”。“邊外”劃為禁區,不準移民越雷池一步。但是,這條邊牆未能完全阻擋移民的步伐。如嘉慶八年(1803年)十一月十一日山海關副都統來儀上奏:自十月初一至十一月初九在40天內,出關的山東人、直隸人、山西人多達8218人,平均每天205人。這些都是合法出關的,從海上偷渡者,則不知有幾。從嘉慶年間(1796~1820年)起,陸續放墾“邊外”土地,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最後一片“邊外”土地放墾,二百多年的封禁至此結束。此後“闖關東”進入高峰期。
■“闖關東”的人口在3000萬左右,山東人占80%左右,是“闖關東”的主體
主持人:《闖關東》這部曆史劇是以一戶山東人家“闖關東”為線索展開的,這是否也反映了山東人是移民群中的主體?曆史上到底是哪裏的人在“闖關東”?
徐徹:“闖關東”的多是流民,大多是來自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省的受災民人,也有福建、浙江一帶的流民。
劉德增:在“闖關東”的人群中,山東人最多,其次是河北人、山西人、河南人。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民國十八年(1929年),關內各地“闖關東”人數列前三位的分別是山東、河北、河南。一般認為,“闖關東”的人口在3000萬左右。在“闖關東”的人群中,山東人占80%左右。例如,《申報》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二十四日報道:
茲據牛莊來信雲:山東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紛至遝來,日難數計。前有一日,山東海舶進遼河者竟有三十七號之多,每船皆有難民二百餘人,是一日之至牛莊者已有八千餘名,其餘之至他處碼頭者尚屬日日源源不絕。
牛莊,即今遼寧海城西20公裏處的牛莊,當時為一河港。這則報道從一個側麵反映了“闖關東”中山東人之多。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以前,山東各地“闖關東”的比例一般占山東總人口的5%左右。自清迄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高峰時節,一年便有上百萬人。“闖關東”的山東人是開墾東北的主力軍,他們在白山黑水間“放山”、淘金、墾荒。挖人參,俗稱“放山”,也叫“走山”。民間傳說,“闖關東”中的第一個放山人是山東萊陽人孫良。他原是個窮苦的長工,聽說長白山有種名叫“棒槌”的植物,比金子還貴重,便與同鄉張祿跋山涉水到了長白山,翻山越嶺去挖人參。倆人幹了三年,挖了不少人參,商定再分頭幹三天,然後打點行裝回山東老家去。誰知,張祿一去,再也未歸。孫良急了,到處尋找,找了七天七夜也沒找到。幹糧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餓,昏倒在蝲蛄河旁邊。不知過了多久,他醒了過來,捧了幾口河水喝了,看見水底有隻蝲蛄,抓來活嚼生吞了。身上有了點力氣,他抓起一塊尖石,在一塊大石頭上刻畫著:
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
路上丟了親兄弟,沿著古河往上尋。
三天吃了個蜊喇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寫完,便昏死過去,再也沒有醒來。在今吉林省通化市快大茂鎮西,滔滔遠去的蝲蛄河北岸,有一座墳,就是孫良的。後來的放山人尊奉他為“老把頭”,即開山祖。金幫的開山祖是山東人孫繼高,金幫稱之為“把頭始祖”。不僅金幫的開山祖是山東人,金幫亦多為山東人。在淘金的山東人中,最著名的是夾皮溝金礦的韓憲宗。
主持人:為什麽山東人不避風寒,不畏艱險,不遠千裏去“闖關東”呢?
劉德增:曆史上,山東曾是富庶之地。戰國時的蘇秦,漢武帝時代的司馬遷、主父偃皆曾讚歎齊地之富。不曾想,入東漢以後,每況愈下,山東逐漸衰落了。諺雲:“死逼梁山下關東。”為何山東人隻有這兩種選擇?一方麵,這是由山東人“種地為上”思維定式所造成的。山東人曾經重農賤商,他們把淳樸的農家生活看作無與倫比的,把種地視為最高尚、最正經的謀生方法。山東民間有諺雲:“千行百行,種地才是本行。”“三十六行,種地為上。”耕而食與賈而食,不是謀生方式的差異,而是道德上的善與惡、美與醜之分。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那些慣於土裏刨食而又被拋出土地的破產農民舉目四望,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逼上梁山,扯旗造反。一條路是闖入關東,刨口飯吃。而扯旗造反,最終還是為了爭得一塊養家糊口的土地。
山東人“闖關東”除了經濟原因外,與他們的傳統性格也有密切的關係。誠實、尚義、節儉、好客、粗獷、豪放,就是山東人的鮮明特征。這是山東人“闖關東”的文化素質根源。在天災人禍的逼迫下,粗獷、豪放的性格使得山東人敢於“闖關東”;勤勞、節儉的性格使得他們能夠在東北獲得生存的空間;誠實、尚義、好客的性格使得他們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贏得他人的尊敬與信任。
■在由血緣、地緣、業緣編織成的移民網絡中,東北地區的內在拉力和華北地區的驅動力被發揮到了極致,從而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闖關東”現象
主持人:作為一種移民現象,“闖關東”有何特點?
劉德增:曆史上的移民有“政治型”移民、“經濟型”移民。“闖關東”屬於“經濟型”移民,而且這種移民多是“候鳥式”,即春去秋歸;或在東北待上三兩年,然後就回歸故裏。這種“候鳥式”的移民活動,在東北地名上也留下了印痕,如山海關外三裏,有“淒惶嶺”,又名“歡喜嶺”,這裏曾是“闖關東”人的暫居地。
王振忠:與其他移民現象相比,“闖關東”的形成有其獨特的曆史特色。一方麵,曆經數千年發展所形成的錯綜複雜之人地關係,自然災害,兵燹戰亂,繁重賦役,人口壓力,在華北各省形成強大的驅動力,驅使大批移民外出;而另一方麵,白山黑水,地廣人稀,物產豐饒,東北各地相對優越的某些自然條件,又形成了巨大的拉力,吸引著毗鄰省份的下層民眾。一推一拉,循環往複,一旦有人在遷入地站穩腳跟,在由血緣、地緣、業緣編織而成的移民網絡中,此種拉力和驅動力便被發揮到了極致,從而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闖關東”現象。“闖關東”的移民構成了東北人口增長的主體,極大地密切了東北與山東等華北各地的聯係。
主持人:“闖關東”的這些人主要是靠什麽來謀生的?
徐徹:這些人在關東主要從事的活動有:一是墾殖。關內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耕作方法,他們從事墾殖,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二是養蠶。許多漢民在遼東上山養蠶抽絲。“現在山東流寓民人,搭蓋窩棚,俱以養蠶為業”。清廷大量招募“放蠶之人”,促進了柞蠶業的發展。三是開礦。據史料記載,僅在遼陽等處從事挖煤的就有1000餘人。還有漢人流民從事開礦冶煉硫磺。四是煎鹽。很多漢人流民在遼東從事煎鹽行業,得到政府的準許。五是手工。清廷注意招徠身懷一技之長的技工來關東工作,這為推動手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六是經商。也有些漢人流民從事商賈活動,並得到清廷的政策支持。
■源源不斷的移民潮為東北新興的產業提供了充實的勞動力,繁榮了東北的社會經濟,進而推動了東北城市的近代化
主持人:大批的關內人移民東北,對當地的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王振忠:“闖關東”對於華北和東北地區,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經濟上,大批移民的紛至遝來,傳播了華北地區先進的農業技術,開發了東北地區,極大地增加了可耕地麵積,使得東北成為我國重要的產糧基地。與此同時,源源不斷的移民潮,也為東北新興的產業提供了充實的勞動力,繁榮了東北的商品經濟,並進而推動了城市的近代化。在民族關係上,大批移民促進了內地漢族與東北各少數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漢語逐漸成為東北各民族普遍接受的通用語,中國的語言版圖也因此得以重繪,這有利於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葛劍雄:自1860年清政府采納移民實邊的建議後,成千上萬的移民從山東半島渡海,或從山海關等地出關,由南而北,由西而東,很多將荒原開墾成農田,建起一個個居民點和城鎮,修通了連接各處的道路,又伐木開礦,建起礦山、林場、工廠。隨著東北地區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新的縣、廳、州、府不斷設立,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東北的人口估計已有1700萬。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設置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這標誌著在短短的四十多年內,陸續遷入的上千萬移民使東北達到了與內地各省大致相當的水平。
徐徹:大批漢人流民的湧入,使得關東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迅速發展。關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使得社會生活絢麗多姿,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此外,移民潮的湧入不僅帶來了中原文化,而且創造了東北特有的“創業文化”,比如創造性、流動性、平等原則以及由此形成的秩序。
葛劍雄:曆史上,由於山東人是“闖關東”的主體,山東文化也就大大影響了東北文化。我們可以發現,東北的文化跟山東就非常相像。東北人講話也基本上就是山東的口音。可以說,山東有什麽文化特點,特別是底層的文化特點,在東北幾乎都可以找得到。
■紮根在祖國東北大地、繼承了中國五千年文明、與內地血肉相連的移民和他們的後代,粉碎了侵略者的夢想,對保全祖國的東北邊疆作出了貢獻
主持人:我們知道,近代曆史上,東北地區因地廣人稀、物產豐富一直成為列強的覬覦之地。那麽,如何從政治史的角度來認識“闖關東”的地位和貢獻?
王振忠:在軍事國防上,大批移民的進入,加強了作為邊疆的東北與華北內地的聯係,這對於鞏固東北邊疆亦具有重要的意義。
葛劍雄:早在康熙年間,清朝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兩國在東北地區的邊界。但俄國勢力不斷向東擴張,大批俄國移民來到遠東,到19世紀前期已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領土內。而清朝卻一再重申並加強“封禁”,使黑龍江和吉林兩個轄區內人煙稀少,兵力不足,保留著大片無人區。如黑龍江以北幾十萬平方公裏內隻有“江東六十四屯”,居民不足一萬。《尼布楚條約》規定兩國邊界最東段烏第河以南一塊是“待議地區”,並沒有劃定歸屬,但俄國勢力進入後,不經過任何談判就占據了這一地區。庫頁島一向是中國領土,但清朝隻接受當地土人的朝貢,從來不加經營管理,更沒有想到從內地向島上移民。乾隆年間,俄國和日本都侵入該島開礦、捕魚、建教堂,爭奪了幾十年,作為這塊領土的主人——清朝卻一無所知。1850年(道光三十年)俄國單方麵宣布庫頁島是俄國領土,清朝還不聞不問,以致在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中規定島上土人不再向清朝納貢,實際上承認了俄國對該島的吞並。1858年的《中俄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使中國喪失了黑龍江以北和烏蘇裏江以東的領土,但在條約簽訂以前,俄國人已造成占有這些領土的既成事實。但已經有中國人定居的地方,俄國還不敢立即侵占,如條約規定,在黑龍江以東北的“江東六十四屯”仍歸原來居民居住,由中國政府管轄。以後俄國才以武力驅逐中國居民的手段強占。
麵對俄國的步步進逼,對東北招民墾荒,移民實邊的建議終於為清政府采納。1860年清政府下令開放今哈爾濱以北的呼蘭河平原,次年又開放吉林西北草原,從此開始了大規模移民。“闖關東”不僅不再是非法,而且經常得到政府的鼓勵和資助,移民獲得土地和定居也比較順利。甲午戰爭後,俄國加緊了對東北的滲透,1897年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並實施移民計劃。《辛醜條約》簽訂後,清朝每年要支付大量賠款,財政困難。由於移民放墾既能充實邊疆,又能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光緒三十年(1904年)全麵開放東北各邊荒地。
俄國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東北的覬覦和控製,日本始終將東北作為侵略中國的首要目標,都製訂並實施過向東北移民的計劃。紮根在祖國東北大地、繼承了中國五千年文明、與內地血肉相連的移民和他們的後代,粉碎了侵略者的夢想。“九一八事變”後,盡管日本侵略軍基本占領了東北,但麵對三千萬中國人,不得不采取扶植傀儡政權的辦法。與此同時,日本加緊實施“拓植滿蒙”的移民計劃,準備在10年內使日本移民達到“滿洲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從曆史上看,是當年曆盡千辛萬苦,百折不撓勇闖關東的移民和他們勤勞勇敢的子孫,開發捍衛白山黑山,保全了祖國的東北邊疆,祖國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偉大貢獻。
■“闖關東”是20世紀以前中國農村社會麵臨巨大困境背景下民眾積極尋求自我發展的一條道路,是一部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移民史
主持人:研究“闖關東”這段移民史有何學術意義?
王振忠:“闖關東”是中國曆史上最大的移民運動之一,對於華北和東北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研究“闖關東”,探析移民原因、移民過程、移民形式與路線、移民來源和分布,以及“闖關東”的曆史作用和影響,等等,在中國移民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此外,有關“闖關東”的探討,對於研究華北、東北區域社會的變遷,地域文化之塑造,以及人口地理格局的嬗變等,均有一定的學術意義。
“闖關東”對於移民輸出地華北地區而言,極大地緩解了華北各地(尤其是山東)的人口壓力,減少了社會動蕩,有利於社會的安定。華北移民在東北披荊斬棘,艱苦奮鬥,他們將辛苦所得源源不斷地輸回桑梓故裏,為華北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本地經濟的發展。“闖關東”在華北地區積澱為一種社會習俗,成為當地發生天災人禍時普通民眾的自然反應。當然,由於“闖關東”者多為一家一戶中的壯勞力,這也造成了一係列的問題,如導致華北農村社會人口結構的失調,農村勞動力大幅減少,耕地荒蕪,等等,因此,“闖關東”對於華北區域社會的發展,亦存在負麵的影響。另外,就整個中國而言,由狹鄉遷往寬鄉的“闖關東”移民,亦使得中國北方廣大地區人口的地理分布格局更顯合理。
徐徹:關於“闖關東”這段移民史的研究在我國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尚處於起步階段。學者少,成果稀,熱度低。“闖關東”是一個空前的移民創舉。多個世紀來,有成千上萬的關內流民勇敢地闖入了關東大地。到底有多少人闖入關東,有1000萬、2000萬、2500萬、3000萬之說,這些尚待學者去論證。流民戰天鬥地,為開發祖國東北作出了卓越貢獻,這也有待於進一步挖掘。另外,“闖關東”的研究對曆史學、文藝學、經濟學、人口學、文化學、方言學、藝術學、美術學、風俗學、家族學等學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主持人:“闖關東”孕育了一種什麽樣的人文精神?它對於我們今天的新農村建設有何現實啟示?
徐徹:“闖關東”至少體現了勇於進取的開拓精神、堅忍不拔的頑強意誌、處變不驚的超常智慧、有容乃大的寬闊胸懷和與人相安的和諧性格。這種精神仍是我們進行創業所需要的。
王振忠:從“闖關東”的曆史看,許多下層民眾,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離鄉,置之死地而後生。在“闖關東”過程中,無論是季節性的移民還是永久性的定居,人們都是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拚搏。“闖關東”的曆史,是一部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移民史,處處體現出中華兒女不畏艱險、積極進取的精神。自古迄今,廣土眾民的中國社會,農村、農民、農業始終是首要問題,“闖關東”是二十世紀以前中國農村社會麵臨巨大困境背景下民眾積極尋求自我發展的一條道路。“闖關東”所體現出的創業精神,對於如今欠發達地區重建創業文化,振興區域社會經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闖關東”引發的諸多問題,亦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省 別 “闖關東”的人數 占“闖關東”的人數比例
山東省 742,000 71%
河北省 176,000 17%
河南省 116,000 11%
其他地區 10,000 1%
▲曆史上,山東人是“闖關東”的主體。此表中的數據是1941年東北移民人口各省人數比例(資料來源:《近代東北移民史略》)。
主題延伸
1.鄭板橋筆下的“闖關東”
鄭板橋的《濰縣竹枝詞》中,有幾首反映“闖關東”的竹枝詞。
一首寫親遇外喪:“淚眼今生永不幹,清明節候麥風寒。老親死在遼陽地,白骨何曾負得還?”
一首寫去而得回:“關東逃戶幾人歸,攜得妻兒認舊扉。茅屋再新牆再葺,園中春韭雨中肥。”
一首則寫闖關東的悲劇曆程:“賣兒賣婦路倉皇,千裏音書失故鄉。帝王深恩許重聚,豐年稼熟好商量。”(汪陽)
2.“闖關東”始於何時?
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早期說。有學者認為,從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大批的山東人就開始通過漂浮的木筏或步行等方式踏上了關東大地。以後曆朝曆代,不絕如縷。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的是山東人移民東北的最早時間,而不是真正意義上“闖關東”的起點。二是清朝說。從大批移民的角度,許多學者認為清朝應該是“闖關東”的肇始期,一般把順治八年(1651年)看作是“闖關東”的起點。
3.何謂“老邊”、“新邊”?
為了限製蒙古人內遷和漢民外遷,劃分遊牧地和農業區,清朝於順治年間沿明朝遼東邊牆舊址築了約900裏長的“柳條邊”(稱為“盛京邊牆”,又稱“柳牆”、“柳城”、“條子邊”)俗稱“老邊”。所謂“柳條邊”,就是以柳條紮成的籬笆。“老邊”南起今遼寧鳳城南,東北經新賓東折,西北至開原北,又折而西南至山海關北接長城。康熙年間清朝對東北實行了“封禁”政策,又加築了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北邊的邊牆,稱為“新邊”。邊牆設邊門20座,有官兵把守,以防止關內人越過。
4.“闖關東”中的幾個“第一個人”
從遺存至今的文獻資料來看,浙江義烏人陳達德是第一個招募百姓到遼東墾荒之人。“闖關東”中的第一個放山人是山東萊陽人孫良,被稱為“老把頭”;金幫的開山祖是山東人孫繼高。 (葛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