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不願談判裁減海軍原因初探

(2007-10-01 10:41:16) 下一個

美國不願談判裁減海軍原因初探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美國研究》 1991年


近年來,美蘇在裁軍談判上取得了較大進展。1987年12月,美蘇簽署全部銷毀中短程導彈的協定,並得到順利地執行。去年(1989年)9月,蘇聯宣布同意將削減洲際彈道導彈的談判與美國戰略防禦計劃脫鉤,為美蘇達成削減50%進攻性戰略武器的協定創造了條件。蘇聯還單方麵宣布裁軍50萬,到去年底已裁減26.5萬人。去年12月初,美蘇首腦在馬耳他海麵舉行最高級會晤。雙方在一些重大的裁軍問題上達成諒解。今年,美蘇計劃全部銷毀各自的中短程導彈,簽署關於削減50%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條約,達成徹底消除化學武器的協定以及簽署關於削減歐洲常規武裝力量和常規武器的多邊協定。新年伊始,美國總統布什在國情谘文中,又表示美國願意大幅度削減駐歐常規武裝力量,把美蘇雙方駐中歐的軍隊減少到各為19.5萬人。美國今年的軍費開支也比去年減少2%。美蘇在裁軍談判上取得的這些進展,對維護世界和平應當說是有著積極意義的。

美國對裁軍談判十分重視,態度認真。在不放棄實力政策的同時,同蘇聯積極合作,並在一些重大 問題上對蘇作出讓步。但是,唯獨在削減海軍軍備上美國至今態度強硬,不肯作任何實質性的讓步,甚至拒絕談判海軍裁軍問題。去年12月24日,美國國防部長切尼在接受《洛杉磯時報》采訪時說:“美國現在是世界上一支傑出的海軍力量,並希望將來繼續是這樣一支力量。”表達了美國要繼續保持強大海軍力量的強硬態度。美國計劃今年裁軍4.6萬,但無海軍一兵一卒(陸軍2.5萬,空軍2.1萬)。裏根政府時期製定的“600艘現役使用艦艇”〔1〕計劃仍在繼續執行。對此,蘇聯十分惱火。去年底在布達佩斯舉行的華約國防部長委員會會議公報指出,美國“不把海軍力量算在削減武裝力量和武器範圍內的意圖不能不引起不安”。蘇聯政府和軍隊領導人,也多次表達了對美國不願談判裁減海軍的不滿。即便如此,美國仍不肯作稍許退讓。

美國不願在裁減海軍軍備問題上讓步有著多方麵的原因。弄清這些原因,對於認識海軍在美國軍事力量中的地位以及與外交政策的關係是會大有幫助的。筆者在此對這些原因作初步探討,意在拋磚引玉,還望各位同仁賜教。

美國不願裁減海軍的原因大致可以歸類為三個方麵:地理與經濟的原因;軍事的原因;外交與國內政治的原因。每一方麵又可分為若幹小點。下麵依順序論述。



一、地理與經濟的原因



1.地理因素。美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差不多三麵環海,有長達22680公裏的海岸線。除本土外,它還有阿拉斯加、夏威夷、關島等海外領地。它們都遠離美國本土千裏萬裏。美國的許多重要城市都在沿海一帶。東海岸邊的紐約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和最大的海港,同時也是美國全國交通樞紐和工業、金融中心,對外貿易占全國的40%左右。瀕臨東海岸的還有波士頓、諾福克、薩凡納等重要城市。就是美國首都華盛頓,也離東海岸不遠。在南海岸,有休斯頓、邁阿密、聖彼得斯堡、新奧爾良等重要城市。在西海岸,則有洛杉磯、聖弗蘭西斯科(舊金山)、西雅圖、聖迭戈等新興工業城市。美國最重要的九大城市中,就有六個瀕海。事實上,美國經濟最重要的地區,基本上分布在沿海一帶。

為維係美國本土與海外領土的聯係,為確保美國二萬多公裏海岸線及沿海重要城市的安全,美國需要建立和維持一支與美國地理狀況相適應的海軍。美國建國之初受到的攻擊也多來自海上。因此,自開國以來,美國就比較重視海軍的建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平時期,美國陸軍規模很小,而海軍卻一直比較強大。19世紀末起,美國海軍迅速擴大,很快就可與英、德、日等世界海軍強國相匹敵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海軍從“second to British”(僅次於英國)變成“Second to None”(無可匹敵),與英國海軍並享殊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發展成為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戰爭剛結束時,美國海軍已擴大到10個艦隊,1萬多艘各類艦艇和380萬人。戰後美國海軍獲得的撥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50年代中後期曾一度受到戰略空軍的挑戰,但絕大多數年份海軍撥款一直占三軍軍費的40%左右。美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並非隻是為了保衛自己的海疆,更主要的是為了維護它的世界霸權。但地理因素不能不說是美國重視發展和保持強大海軍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一旦涉及到裁減海軍,美國是會十分謹慎小心的。

2.經濟的原因。美國是一個世界性的經濟大國。戰後,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曾一度占資本主義世界的50%。現在美國的經濟實力雖相對下降,但其總額仍比戰後初期有了成倍的增長,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大國。198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達50173億美元〔2〕。是1946年3552億美元的14倍。1989年估計為5.3萬億美元。美國經濟的起伏,對世界經濟可以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美國經濟的世界性還突出地表現在它巨大的進出口貿易和對外投資上。1946年,美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46.4億美元〔3〕。到1988年時,這個數字達到12302億美元〔4〕。增長了近90倍。接近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4。在對外投資方麵,1946年為207.93億美元〔5〕;而1988年,僅對外投資所獲得的利潤收入就為331.59億美元〔6〕。美國的跨國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美國經濟已同世界經濟的發展結下了難解之緣。

美國雖然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但還是有許多重要的工業原料依賴進口。比如石油,1985年美國進口了2.075億噸(自產4.389億噸),占全年消費總量的32%〔7〕。美國所需鈳、鈦和雲母的100%、錳96%、鋁礬土94%、鈷和鉭91%、鉻90%、鉑族元素86%、熒石85%、錫和石棉80%、鎳72%、鋅67%、鎘63%、鎢52%、硒49%都需要進口〔8〕。這些自然資源不僅是美國工業發展所必需,也是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

美國經濟的世界性,決定了它對國際事務極其關注的態度。海外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對美國經濟具有重大意義。保持海外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對美國開放,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美國海軍的主要任務之一。美國海軍負責向至關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投送政治影響,保護和迫使他國承認美國在那裏的重大利益,同蘇聯爭奪勢力範圍。聯係海外市場與原料產地的是海上貿易航線。美國除了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部分貿易是通過陸路進行外,絕大部分要通過海路進行。因此,確保海上航線的安全,是保證對外貿易與原料輸入的重要前提。要確保在海外利益和海上航線的安全,可以遠洋作戰的強大海軍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美國經濟的世界性,是美國不願輕談裁減海軍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動因。

3.爭奪海洋開發優勢。海洋被稱為“藍色寶庫”。人們已不隻把海洋看成有“漁鹽之利,舟楫之便”。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陸地自然資源的耗竭,人類已開始把越來越多的注意力從陸地轉向海洋。

海洋覆蓋 著地球表麵的71%。它像一個巨大的蔚藍色聚寶盆,擁有不可估量的寶貴資源。據估計,海底石油儲量為3000億噸,占世界儲量的30%強;錳結核儲量1-7萬億噸,占世界儲量的90%以上;鈾的儲量為40億噸,是陸地儲量的2萬倍。海洋中哺乳動物和大型無脊椎動物的年再生量為8億噸。而1984年,世界漁獲總量才為8276萬多噸〔9〕。溶在海水中的鹽有50億億噸之巨。海水中還有近80種化學元素。在每1.6立方公裏的海水中就含有17.3公斤的金、900公斤銀、100公斤汞、47噸鋁及其他許多物質。而地球海水總量為13.7億立方公裏,可見海水中所含各種資源數量之大了。而且,海洋還是塊處女地,絕大部分資源尚未開發。

自70年代以來,世界海洋開發事業發生了深刻的戰略性轉變。一門新興的科學開發領域——海洋工程開始起飛。它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礦藏的開采,潮汐、溫差等海洋能源的利用,海水資源的提取,海洋水產資源的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等。美國、蘇聯、日本、英國、西德、南朝鮮等國都積極從事海洋工程的研究和開發。目前,全世界從事各種海洋工程的船舶超過1100艘,海上油井則已超過16萬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海洋對人類未來的重要性。

海洋是國際水域,各國領海、內海和200海裏專屬經濟區總共占海洋麵積的35.8%,其餘64.2%為公海。雖然各國均可合法開采公海資源,但事實上,在海洋資源開發上占有優勢的,隻能是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上的強國。強大的海軍在此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海上開發基地及運輸航線的安全、最有利的開發區域的占有等,都需要海軍艦隊的支持。憑一紙國際條約來維持海洋開發的秩序,至少在目前看來是不現實的。可以預言,在未來開發海洋的激烈爭奪戰中,勝券屬於擁有強大海軍的一方。

在爭奪海洋開發優勢的競爭上美國寸步不讓。美國是最早開展海洋工程研究和開發的國家之一。1961年,肯尼迪總統的“天然資源特別谘文”中,就把海洋開發列為僅次於宇宙開發的國家計劃。1966年,約翰遜政府又製定了《海洋資源與技術開發法》,從政策上鼓勵對海洋資源的開發。1978年,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海洋科學衛星,用來搜集海流、潮汐、波浪、海水溫差等方麵的重要資料。目前,美國在海洋工程的研究和開發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國認識到,爭奪海洋開發的優勢就是爭奪未來的生存空間。所以美國至今仍不肯承認200海裏專屬經濟區,甚至拒絕在公平開采公海海底資源的國際協定上簽字。這就不難理解美國為何不願輕談裁減海軍了。因為海軍正是爭奪未來海洋開發優勢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二、軍事的原因



1.美蘇海軍實力對比上的考慮。蘇聯的軍事力量自60年代中期以來急劇膨脹。目前,蘇聯在戰略核武器方麵已基本上與美國達成平衡,常規地麵部隊的實力則超過美國。但蘇聯的海軍實力仍與美國有相當大的差距。蘇聯海軍的艦船總數雖然多於美國,但我們知道,海軍艦艇的質量比數量重要得多,因為海戰對裝備技術性能的依賴性更強。70年代,美國海軍曾一度大幅度削減。1979年時,艦艇總數減至439艘。裏根政府上台後,把海軍建設放在最為優先的地位。確立了“600艘現役使用艦艇”和15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建設方針,力圖重建海上優勢。布什政府上台後,仍堅持這一方針。經過近十年的建設,美國海軍實力得到較大的加強。據稱已達到戰後最好的時期。

美國海軍擁有的優勢是多方麵的。首先是攻擊能力要強於蘇聯海軍。美國目前擁有14艘在役攻擊航空母艦,到明年“林肯號”核動力航母服役後,在役航母將達到15艘。其中核動力航母5艘。這些航母可搭載1000多架各型飛機,具有相當強大的攻擊能力。相比之下,蘇聯隻有4艘航母,且標準排水量都在4萬噸以下,隻能搭載垂直起降飛機和直升飛機,作戰能力遠遜於美國航母上的作戰飛機。蘇聯較為先進的“第比利斯”級攻擊航母尚未服役。由於蘇聯大幅度裁軍,這一級別的航母能否繼續建造還是個問題。其次是持續作戰能力強。“對海軍最基本的要求是應具備連續作戰的能力”。〔10〕美國海軍攻擊型航母和戰列艦的噸位都在5萬噸以上。 巡洋艦、驅逐艦的噸位也都在萬噸級上下。連較小的護衛艦也在3000噸以上。主要海軍戰艦的平均噸位高達8000多噸。其中核動力軍艦具備可繞地球數圈的航行能力。常規動力艦艇,也因其噸位大,攜帶燃料多,均可連續航行4000海裏以上。美國海軍還十分重視補給船的建造,加上它在全世界的300多個海外基地的支援,使美國海軍擁有遠比蘇聯海軍強大的持續作戰能力。蘇聯海軍艦艇噸位平均數小於美國。所以,盡管蘇聯海軍艦艇數量超過美國,但其總噸位卻隻有美國的一半。蘇聯海外軍事基地也少於美國。而且由於蘇聯軍艦過於強調火力和速度,犧牲了燃料及彈藥的儲備量,加上海上補給艦船數量少、設備落後,持續作戰能力遠不如美國。再次,美國海軍裝備精良,技術先進。海軍是一個對裝備和技術依賴性很強的軍種。海戰中,裝備和技術的優劣對勝敗有重大影響。美國海軍對裝備和技術的改進十分重視,采用的都是最先進的裝備和技術設備。如美國海軍目前使用的F-14型艦載機、E-2C“鷹 眼”預警機、EA-6B電子幹擾機、“戰斧”巡航導彈、“宙斯盾”係統等,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和具有第一流的技術水平。在裝備與技術方麵,蘇聯與美國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已眾所周知,不再贅言。最後,在海軍的發展潛力上,美國也對蘇聯占有優勢。海軍實力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量和科技水平。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先進的科技力量,是很難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的。一艘軍艦,大則數萬噸(美國尼米茲級航母9.1萬噸),小則幾千噸、數百噸,都要有堅固的船體和強大的發動機,還要配備飛機、導彈、火炮、電子設備等。其裝備和技術極其複雜。60、70年代,蘇聯海軍實力迅速膨脹。但那是建立在犧牲了相當一部分民用船隻建造基礎上的,而且已達到極限。美國的造艦工業不僅技術先進,本身還有著巨大的造艦潛力。美國的造艦工業苦的是開工不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造艦、造船的能力就令全世界感到驚訝。美國海軍不患缺少造船廠和技術水平,而患撥款受到限製。美國海軍在發展潛力方麵的巨大優勢,蘇聯在短時期內是難以趕上的。

美國在海軍實力占有優勢的情況下談判裁減海軍,顯然對美國不利。這就如同蘇聯在常規地麵部隊占有優勢的情況下,談判裁減常規地麵部隊對蘇聯不利一樣。蘇聯現在同意裁減常規地麵部隊是迫於國內經濟和國際政治環境的巨大壓力。而美國則沒有這種壓力推動它裁減海軍。美國當然不會自覺去做不利於自己的事,盡管裁減海軍有利於世界的和平。

蘇聯軍事力量中,陸軍、空軍和戰略核力量都已達到或接近美國同類軍事力量的水平。唯獨海軍有較大差距。蘇聯想彌補海軍上的差距也最不容易,因為它需要整個國家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所以,海軍是美國平衡對蘇軍事力量的重要砝碼,也是壓蘇聯在裁軍上作出更大讓步的有力工具。蘇聯軍事力量不做根本性的重大削減,美國是不會大幅度裁減海軍實力的。

2.保持海基核打擊力量的實力和安全。在美蘇核力量的對比中,美國一直在遠程投擲工具的精確度上占有優勢。如蘇聯早期SS-7洲際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為1.9公裏,而美國同代的大力神洲際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在1公裏以內。70年代以後,蘇聯從側重核武器的數量轉為側重質量。蘇聯核武器的命中精度迅速提高。蘇聯70年代中期開始部署的SS-17、SS-18IV和SS-19I型洲際彈道導彈,命中精度分別為0.42、0.26和0.35公裏。而蘇聯正在著手部署的第五代SS-24型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命中精度提高到190米,與美國同代MX機動洲際彈道導彈相比,隻差90米。蘇聯核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對美國陸基戰略核武器(包括戰略轟炸機)的生存率是一個嚴重的挑戰。有關專家估計,美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生存率現在可能隻有38-40%。〔11〕蘇聯核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迫使美國采取各項措施提高戰略核武器的生存率。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強和擴大海基戰略核打擊力量。

美國從1960年起便開始部署海基戰略核武器。美國把它看成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維持核威懾穩定的第二次核打擊力量的主力。不過,在60、70年代,美國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基幹仍然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進入80年代以後,美國把海基戰略核力量的發展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除了研製具有洲際射程和高精度的D5型(三叉戟II)潛射彈道導彈外,還在水麵戰艦上普遍部署“戰斧”巡航導彈。使“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擴大成陸基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核潛艇和配備“戰斧”巡航導彈水麵戰艦這樣“四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體係。目前,美國有潛射戰略導彈608枚,彈頭6208個,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彈頭數的2.5倍。〔12〕美國計劃部署9000枚巡航導彈,其中海基巡航導彈4068枚,占總數的45%。〔13〕“戰斧”海射巡航導彈BGM-109裝有一個20-50萬TNT當量的核彈頭,射程2500公裏,命中精度30-100米。據說能擊中蘇聯陸基洲際導彈發射井的防護蓋。這種導彈到1989年6月已部署了98枚。〔14〕BGM-109體積小(長6.2米,直徑0.52米)、重量輕(1.2-1.45噸),驅逐艦以上水麵艦隻都可裝載幾十枚。由於軍艦可以四處遊動,這種導彈事實上就可以分布在世界各地,生存能力大大提高。美國還計劃為每艘攻擊型核潛艇裝備20枚巡航導彈,這就使眾多的攻擊型核潛艇也具有了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的功能。僅此一項,即可大幅度增強美國的核實力。在巡航導彈方麵,美國目前占有絕對優勢。美國是把它作為未來核打擊力量的支柱而予大力發展的。美國在1991年度軍費開支中,為“戰斧”巡航導彈增撥2.35億美元,比另外兩種陸基導彈的增撥款多3-4倍。可見美國對“戰斧”巡航導彈的重視。

海基核打擊力量具有生存能力強的特點。戰略核潛艇可以長時間地深藏於波濤滾滾的大洋中,使對手難以發現。據估計,美國巡航中的戰略核潛艇的生存率可達90%,大大高於陸基洲際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的生存率。水麵艦艇高度的機動能力,也使“戰斧”巡航導彈有較高的生存率。海基核打擊力量的隱蔽性和高生存率,成為美國遏製蘇聯的有力工具。因此,這樣一個支撐美國核戰略的重要支柱,美國怎麽會輕言裁減呢?

除此之外,為保證海基核打擊力量的安全,美國海軍還需要用強大的水麵艦隊和攻擊潛艇控製大片海域,為戰略核潛艇和裝備巡航導彈的水麵戰艦爭得足夠大的自由活動範圍。為打擊蘇聯戰略核潛艇及裝備核武器的水麵戰艦,美國也需要強大的水麵艦隊和攻擊潛艇。因為蘇聯的海基核打擊力量同樣構成對美國的重大威脅。

3.對付第三世界。蘇聯一直是美國稱霸世界的主要挑戰者,但卻不是唯一的挑戰者。隨著美蘇緩和趨勢的進展,美國的注意力將越來越多地轉向第三世界。

80年代以後,美國認為核戰爭和大規模常規戰爭代價高昂,不到最後關頭是不能輕易發動的;未來的衝突將更多地以局部戰爭或低強度戰爭的形式出現。裏根政府還因此製定了一個“低強度戰爭戰略”。針對蘇聯利用代理人進行小規模局部戰爭,蠶食美國在第三世界勢力範圍的策略,加強美國應付局部性、低強度武裝衝突的能力。布什政府上台後,這一戰略方針未作根本改變。

局部戰爭或低強度戰爭的頻發地區主要在第三世界。美國要應付在這些地區發生的局部戰爭,最為常用的戰爭工具就是海軍。有海軍的運送和護航,陸軍才能遠渡重洋;空軍不易從事地麵行動。海軍則兼有陸、空軍的作戰手段——海軍陸戰隊和艦載飛機,可以相對獨立地進行發生在遙遠海外的局部戰爭。裏根政府一上台,就提出了重建海軍的“600艘現役使用艦艇”計劃,以適應其“低強度戰爭戰略”的需要。海軍已成為美國執行其“低強度戰爭戰略”最有力的工具。

“低強度戰爭戰略”既是為了對付蘇聯在第三世界的擴張,也是為了對付在第三世界發生的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顛覆、叛亂、遊擊戰、武裝突襲等局部性武裝衝突以及恐怖活動、毒品走私、劫持交通工具和人質等犯罪活動。這些衝突並非都是蘇聯策劃和支持的,如美利衝突和美伊在波斯灣的衝突等。所以,美國海軍的作戰目標就不隻是蘇聯,還包括許多第三世界國家。

近些年來,不少第三世界國家通過軍火貿易和仿造,獲得了大批先進的精確製導武器,像導彈快艇和可從陸地及空中發射的對艦導彈等。這使一些弱小國家近海進攻能力大大增強。1983年時,第三世界國家中就有64個擁有超音速作戰飛機,74個擁有先進的導彈和現代化艦艇。〔15〕精確製導武器價格低廉,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都能買得起。但其威力卻十分可觀。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僅以一枚價值22萬美元的飛魚導彈就擊沉了英國價值5000萬美元 的驅逐艦“謝菲爾德”號。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海防已不再隻是由築壘炮台構成了。美國海軍要對付這些國家,就不能不擁有裝備更為先進和強大武器的軍艦。1987年美國進駐波斯灣的艦隊中雖有裝備了先進的“宙斯盾”係統(價值5億美元)的巡洋艦“文森斯”號,護衛艦“斯塔克”號還 是被伊拉克飛機發射的飛魚導彈擊中。在對國際事務關心和插手的範圍和程度上,應當說美國要大於蘇聯。因而對海軍的依賴上,美國也大於蘇聯。近年來,由於蘇聯在全球作戰略性收縮,這個事實就更明顯了。所以,蘇聯可以大談裁減海軍,1989年也確實自行裁減了40艘艦艇,但美國卻做不到。因為美國海軍的對手不僅是蘇聯,同時還有第三世界國家(從長遠看也許還有日本)。美國當然不會把海軍實力同蘇聯的海軍實力拉平了,它還要把第三世界國家海軍力量考慮在內。

4.建設周期。陸海空三軍中,海軍的建設周期最長。美國海軍的大型軍艦從設計到正式服役,一般需要5-7年的時間。如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1975年10月開始動工建造,1982年2月才正式編入現役,用了近7年的時間。若加上著手論證和設計的過程,就有10年左右了。即便是中型軍艦的建造,一般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海軍艦艇的建造費用也十分昂貴。一艘三叉戟核潛艇造價達20億美元,而一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連同其艦載飛機的造價要超過35億美元。

美國人不會忘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最為緊要關頭參戰的軍艦,大多是在戰爭爆發前建造的。如參加中途島海戰的航空母艦“約克敦”號和“企業”號,是1933年開始建造的;參加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的“華盛頓”號和“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是1937年開始建造的。而在戰爭爆發後開始建造的大型軍艦——盡管當時的軍艦遠比今天的簡單,卻大多未能趕上戰爭最為重要的戰役。如現在美軍仍在使用的“中途島”號航空母艦,1943年10月開始建造,到1945年9月10日才服役。那時,戰爭已於一個月前結束了。

海軍人員訓練的周期也較長。艦艇軍官要受到的訓練項目和難度,都遠遠大於陸軍軍官和多數空軍軍官。這是由於海軍裝備技術性很強和海戰十分複雜的緣故。海軍士兵的訓練周期也同樣長於陸、空軍。一般數月就可訓練出合格的陸軍戰士,而海軍就需要長得多的時間。從綜合戰鬥力上看,要建設一支有著優秀傳統的強大海軍就需要更的時間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英國海軍占上風的,不僅是英軍軍艦數量和艦炮火力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從納爾遜時代就繼承下來的優良傳統。而這正是新興的德國海軍所缺少的。

海軍建設周期較長和造艦費用昂貴,使美國對海軍實力的削減十分謹慎。因為它很清楚,如果海軍實力被大幅度削減,一旦需要重建時,就不是在短時期內可以做到的了。當前世界局勢的主流是和平,美蘇雙方也在積極尋求緩和與裁軍。但是,誰也不能擔保今後永遠不會發生世界大戰。美國對蘇聯這個幾十年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所進行的改革能否成功一直疑慮重重。蘇聯改革成功,有可能向世界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從而使蘇聯外交政策更多地傾向於合作。但蘇聯改革的成功,經濟實力增強,會同時使蘇聯擴大軍事力量的潛力增強,又有可能使蘇聯成為美國霸權地位更強大的挑戰者。如果蘇聯改革不成功,很難說蘇聯不會重新回到勃列日涅夫掌權時咄咄逼人地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時代去。從當前蘇聯國內經濟上混亂、政治上動蕩的情況看,蘇聯改革失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會把賭注壓在蘇聯改革的成敗上。美國不願裁減海軍也就不奇怪了。美國絕不會拿需要很長建設周期和巨額費用的海軍去冒險,它需要防備蘇聯背離緩和路線重新擴軍備戰。



三、外交與國內政治的原因



1.聯盟戰略。戰後,美國為遏製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影響的擴大,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或多邊軍事條約,組成了一個所謂“集體安全體係”。美國把這種作法稱之為“聯盟戰略”。戰後美國曆屆政府都十分重視維護“集體安全體係”,把它看成是彌補美國軍事力量不足和遏製蘇聯及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力量。70年代以後,美國的經濟與軍事實力相對下降,就更看重“集體安全體係”的作用了。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在《1986財年國防報告》中就說:“我們在對這些挑戰作出反應時,認識到美國一國無法提供為在世界範圍內遏製侵略所必需的人力和武器。因此,我們采用聯盟戰略,即把改善美國的國防態勢同擴大軍事經濟援助計劃、重新重視加強美國參加的各個聯盟的活力以及同其他友好國家的安全關係聯係起來”。〔16〕布什總統在今年1月31日的國情谘文中,也重申美國要在“一個由自由國家組成的偉大而且不斷擴大的聯邦方麵走在前麵”。

美國為維持“集體安全體係”,除了用“援助”等手段扶持盟國的軍事力量外,還直接派大批軍隊駐紮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1989年,美國在海外駐軍458740人(不包括停泊在公海上的海軍),占美軍總數2124900人的21%。其中,在歐洲駐軍326400人,亞太地區110740人,其他地區21600人。〔17〕近來,東歐和蘇聯發生了一係列的變革,美蘇緩和也取得更多進展。但是,歐洲仍舊存在兩大軍事集團。去年12月4日,美蘇首腦馬耳他會晤的第二天,美國總統布什在會見北約國家領導人時重申,美國“必須一貫地履行北約的傳統安全使命”,並“保證美國仍將維持在歐洲的重要軍事力量”。表達了美國繼續堅持聯盟戰略的決心。今年2月中旬北約與華約外長渥太華會議上,美國堅持要在歐洲保留22.5萬人的部隊。在亞太和拉美地區,也未看到美國打算放棄聯盟戰略的明顯跡象。聯盟戰略是支撐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一根重要支柱,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為堅持聯盟戰略,保證美國海外駐軍的安全、補給與及時增援,美國需要確保海上航線暢通無阻。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強大的海軍是不行的。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潛艇都曾陷英國於危難之中。若無美國及時支援,很難說英國不會戰敗。今天,美國的對手要比當年的德國和日本強大許多倍。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潛艇艦隊,1989年總數達359艘,其中攻擊潛艇就有256艘。〔18〕且莫說這些潛艇裝備的武器已今非昔比,僅這個數字就足令對手心驚膽顫了。蘇聯數量龐大的水麵艦艇和岸基航空兵,也是美國海上航線的巨大威脅。美國國防部認為,“蘇聯海軍已具備威脅美國在海上自由活動的潛力”〔19〕。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雖大講緩和與裁軍,但蘇聯海軍力量增長的步伐並未放慢。戈氏上台前的1982-1984年間,蘇聯平均每年建造9艘潛艇、9艘大型水麵戰艦和57艘中小型水麵戰艦;而戈氏上台後的1986-1988年間,除中小型水麵戰艦少兩艘外,其他數字相同。1989年蘇聯雖使40艘軍艦退役,但都是些舊型軍艦,實力並未受到削弱。這就更難說服美國同意削減海軍實力了。隻要美國繼續堅持聯盟戰略,它就不可能大幅度裁減海軍。

2.支持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美國軍方認為,在各個軍種,海軍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尤其是在對外交政策的支持上,這個特點更為明顯。

美國的陸軍和空軍雖然有著高度的機動能力,但他們都離不開基地的支持。因此,一旦需要動用武裝力量支持政府的外交政策,基地的限製就有可能嚴重製約這兩個軍種的行動。事先在海外設有基地,又常常需要對基地所在國承擔各種額外義務,帶來諸多的外交麻煩和與當地居民的糾紛,付出的代價往往十分高昂。而海軍就要靈活得多了。首先,海軍艦隊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單獨行動,它既是一個戰鬥單位,同時也是一個支援基地。海軍陸戰隊可以從艦隊派出,作戰飛機可以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艦隊所需彈藥、油料和食品,可以在艦上儲備並得到補給船隊的供應。海軍艦隊就成為一種獨立的投送力量的平台。它可以在沒有基地支援的情況下,被迅速地派往世界五大洋的各個角落。如1987年4月美國派出特遣艦隊進駐波斯灣,對伊朗施加外交壓力,一直到去年初才撤回。陸、空軍是不具備海軍的這一優點的。其次,海軍艦隊易派出,也易撤回。而且它的大小和活動方式是多變的。為對某國施加外交壓力或武裝報複,派出去的可以是一艘巡洋艦,也可以是一支特遣艦隊;可以在其國鄰近公海武裝示威或實施長期封鎖,也可以侵入內海在 對方領土登陸或攻擊其艦船。如果需要撤出,隻要起錨離開就可以了。相比較而言,陸、空軍在這方麵就不如海軍靈活。陸、空軍雖然也可以采取緊急動員等威懾行動,但難以產生像海軍軍艦赫然出現在敵國海麵那樣十分醒目的外交壓力。陸、空軍入侵規模也不易控製,而且往往入侵容易,撤出難。海軍這種機動靈活的特點,正是變化多端的外交政策所需要的。再次,與陸地和空域相比,海洋是國際活動的場所。除各國內海外,海洋的其他部分都是海軍合法活動的區域。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又都有海岸線。這就是說,海軍可以做到無所不在,到雲煙萬裏的大洋上四處活動,並可以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施加影響。陸、空軍則不然,他們要對其他國家施加外交壓力或采取入侵行動,除相鄰國家外,就有一個如何通過盟國或中立國領土、領空的問題。這又會帶來外交交涉上極為棘手的難題。在現代外交實踐上,重演這種“假道”的故事是不容易的。1986年美軍空襲利比亞時,法國和西班牙就拒絕從英國起飛的美國飛機過境,迫使美機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就是一例。

美國海軍機動靈活的特點,給予美國侵略擴張外交政策以有力的支持,成為美國推行其外交政策最為得力的工具。美國海軍部長G·克萊特就曾在美國參院軍委會上指出,1958-1978年間,“在200次危機局勢中使用了美國武裝力量。……在80%的情況下都有海軍參加,在100多次事件中隻使用海軍”。〔20〕1946-1982年,美國在海外共采取了250次軍事行動,其中200多次以海軍為主。而1982-1988年的各次軍事行動,就都是以海軍或海軍陸戰隊為主了。今後,隨著美國逐漸減少在海外的軍事力量和軍事基地,海軍支持外交政策的任務將得到加強。美國霸權主義外交政策的這樣一個寵兒,當然是不會被慢待。要美國裁減海軍也就不是件容易辦到的事了。

3.國內政治上的考慮。美國的政治製度使政府的權力受到很大的限製。國會的製約和輿論造成的政治壓力,對政府的外交政策有重大影響。美國公眾輿論曆來對美國軍人在海外的傷亡數字十分敏感。美軍傷亡數字常常會成為輿論和國會反對政府外交政策的刺激因素。因此也就常常成為在野黨攻擊執政黨的一個有力借口。這種公眾輿論有時甚至會成為政府下台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朝鮮戰爭中,美軍的大量傷亡在美國國內激起了“反對長期陷入朝鮮泥潭的不滿情緒”。〔21〕在野的共和黨看準這一局麵,“在1952年的競選中,結束朝鮮戰爭的諾言成為共和黨有力的論點”。〔22〕結果,共和黨贏得了競選總統的勝利。美軍在侵越戰爭中的嚴重傷亡,也在美國國內激起了猛烈的反戰情緒。許多城市都爆發了持久的以大學生為主的反戰示威遊行,還多次發生暴力衝突。每當政府公布美軍傷亡數字時,都會發生抗議行動。越南戰爭已成為“卡在國家喉嚨裏的一根骨頭”。〔23〕公眾要求立即停止越南戰爭的強烈要求,在1968年的大選中,“無疑使民主黨付出沉重的代價”。〔24〕成為民主黨政府下台的一個重要原因。共和黨尼克鬆政府上台後,麵對輿論和國會要求結束越戰的巨大壓力,“政府最終拋棄了其政策,因為它的國內代價太高”。〔25〕

美國國內的這種政治環境,迫使美國政府盡量避免采取需投入大量地麵部隊的軍事行動。美國陸軍盡管裝備精良,但在人員防護方麵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辦法。如遇對方頑強抵抗,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員損失。最近美國對巴拿馬的軍事入侵中,雖然美軍占有絕對優勢,而且巴拿馬國防軍基本上未作抵抗,但美軍仍有25人死亡,325人受傷。地麵行動人員損失較大促使美國政府采取軍事行動時,特別著重依靠海軍。海軍配備複雜的技術裝備,與陸軍相比,容易避免造成大量的人員損失。尤其是對軍事實力不強的第三世界國家采取侵略行動時,具有強大火力、機動性和防護能力的海軍艦隊,有可能做到既給對方以重創,又使自己的損失微不足道(如1986年美利衝突中,美軍給利比亞造成重大損失,而自己隻損失一架飛機)。美國政府認為,這樣就可以減少國會及公眾輿論對人員傷亡情況的關注,使外交政策得到順利的推行。避免海外軍事行動造成人員傷亡引起國內政治上的麻煩,是美國政府偏愛海軍力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是以軍事實力為後盾的,而海軍又是支持美國霸權主義政策的軍事力量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大幅度裁減海軍,等於砍掉了支撐美國霸權主義政策的一根主要支柱。這是認識美國不願談判裁減海軍原因的關鍵所在。

從目前情況看,90年代前半期,美國不大可能大幅度裁減海軍。這期間,國際形勢若繼續向緩和方向發展,美國在裁減海軍問題上的態度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①維持海軍目前的實力水平,但推遲“600艘現役使用艦艇”計劃的完成日期;②如果蘇聯在裁減海軍問題上也率先作出實質性讓步,美國有可能同意對海軍實力稍作削減。例如,削減1-2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或使若幹艘核潛艇退出現役等。但不會作大幅度削減;③在保持海軍核心力量的同時,對艦艇配置結構作些調整。即減少一些用來對付蘇聯的造價昂貴的先進艦艇的建造,增加用來對付第三世界的花錢較少的普通艦艇的建造。這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美國海軍的實力水平都不會有實質性的下降。不過,國際形勢緩和趨勢的發展,將使美國在國內外麵臨越來越大的要求裁減海軍的壓力。

(本文作者之一李俊芳同誌1990年1月19日因車禍不幸去世。發表此文,權誌悼念。)



注釋:

〔1〕1981年裏根政府上台後提出的重建海軍優勢的計劃。要求在1989年底(後推遲到90年代初)美國海軍擁有包括15艘攻擊航空母艦和100艘攻擊型核潛艇在內的600艘大中型軍艦。

〔2〕Economic Indicators,July, 1989, p.1.

〔3〕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49, p.855.

〔4〕包括服務費用。Economic Indicators, July, 1989, p.1.

〔5〕SAUS,1949, p.845.

〔6〕Economic Indicators,July, 1989, p.36.

〔7〕《世界經濟年鑒: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1023頁。

〔8〕數字見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1986財年國防報告》,國防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156頁。

〔9〕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統計年鑒》第59期,第18頁。

〔10〕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外國海軍文集》,1989年第3期,第52頁。

〔11〕 徐光裕:《核戰略縱橫》,國防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251頁。

〔12〕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Military Balance 1989-1990,London, 1989, p.212.

〔13〕同〔11〕,第211頁。

〔14〕同〔12〕,第216頁。

〔15〕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1985財年國防報告》,軍事學院出版社,1985年,第4頁。

〔16〕同〔8〕,第311頁。

〔17〕同〔12〕,第24-27頁。

〔18〕Department of Defense (U.S.), Soviet Military Power Prospects for Change 1989, p.15.

〔19〕Ibid., p.128.

〔20〕〔蘇〕波格丹諾夫:《美國軍事戰略》,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第270-271頁。

〔21〕〔英〕科拉爾·貝爾,F·C·貝納姆:《國際事務概覽195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第137頁。

〔22〕Urs. Schwarz, American Strategy: A New Perspective, Doubleday & Company, 1966, p.84.

〔23〕George C. Herring, America's Longest War,Newbeoy Award Rewards Inc., 1979, p.218.

〔24〕〔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頓:《1900年以來的美國史》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202頁。

〔25〕Thomas Powers, Vietnam: The War at Home, G. K. Mall, Boston, 1984, p.31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