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詩稿

一鶴排雲上,詩情到碧霄
個人資料
正文

訪翁同龢故居

(2015-12-21 07:07:05) 下一個

 

遊常熟那天,還去參觀了翁同龢故居。翁是鹹豐年間狀元,曆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更是同治和光緒兩代帝師,在朝四十年。但他處帝師之尊,樞臣之重,卻一生嚴於律己,忠誠孝悌,勤政清廉。後因支持維新改良,觸犯慈禧,老遭罷黜。回歸故藉時兩袖清風,先賃屋而居,後築廬隱居終老,曾有“歎息無家老逐臣,祗餘兩膝拄孤身”句自歎。臨終回憶一生,留下了“六十年間事,傷心到蓋棺”的詩句,令人不勝唏噓。

現在位於翁家巷內的故居,是他罷黜前的老家,已經修繕。入門有翁氏家訓,第一條就是綵衣堂前的對聯“綿世澤莫如為善;振家聲還是讀書”。故居拱門庭院,粉牆墨瓦,橘樹山石,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有綵衣堂,知止齋,其中楹聯字畫,殊堪品賞。翁家除翁同龢外,他侄子後來也中了狀元。現代人為增其榮耀,巷口建有大牌樓,上書狀元坊。故居內又列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座牌樓,如此炫耀,似有違翁氏“讀書當悟其大者遠者,得一科名不足為重也”的家訓。

該故居現已被辟為反腐倡廉的教育基地。裏麵介紹的內容,也側重於翁氏忠君愛國,正人律己,舉賢薦才的風懷。強調他“居鄉則為端人正士,出仕則為良吏忠臣”的為人為官的準則。綵衣堂前的走廊上,列有一排帶照片的光榮榜,表彰現代的廉潔官員。可惜故居參觀者寥寥,那天除我們外,未見他人。各館燈大半都關著,館內服務員獨自飲茶,樓梯上貓在打盹,足見現在反腐倡廉之難也。感而作七律一首。

《訪翁同龢故居有感》

翁氏門庭清氣酣,綵衣堂上見深涵。

借來兩代君師格,欲挽三朝腐不堪。

律已倡廉空振振;攬財湎色各眈眈。

可憐此巷來人少,今世為官哪不貪?

(13覃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寒硯 回複 悄悄話 ”可憐此巷來人少,今世為官哪不貪“,學習曲師好律好文!

節日快到了,寒硯來祝曲師、師母及家人聖誕、新年快樂如意!
曲未平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留言和轉貼。最近正在讀王忠良,沈潛寫的《翁同龢》。在翁同龢故居買的,希望能有助於深入了解這曆史人物。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第二次洋務運動會否毀於翁同龢與李鴻章之爭?

今天的中國,已經向戰爭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隨著緊張局勢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的第二次洋務運動即將走向終點。

讓我們回顧一下曆史:晚清的翁同龢與李鴻章之爭,他們之間爭的到底是什麽呢?(以下為轉貼)

正如所知,封建社會,官員,紳士,士大夫,學者,這四者常常是一個東西,互相的身份交叉,士大夫體現的是官員和知識分子的雙重身份。封建王朝的官員是大有區別的,大致分正途和非正途兩種。正途士大夫要經過科舉嚴格考試,考舉人,中進士,而能再進一步點翰林,才是正途裏的精英之輩。

翁同龢應該是晚清官員中正途中的正宗,精英中的精華。這麽說起碼有幾條依據。他本人27歲以一甲第一進士及第,也就是狀元,清朝269年,會試112次,全國兩年出一個狀元,可見珍稀。翁是兩代帝師,這有兩方麵含義,一是父子兩代都是帝師,其父翁心存,鹹豐朝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同治帝師,翁父子兩代人當過帝師。二是翁同龢在同治四年,接過父業,入值弘德殿,為同治帝師傅,前後教讀九年。同治病逝後,光緒繼位,翁同龢又入值毓慶宮,為光緒師傅。是兩代皇帝的老師。特別是作為光緒的老師從始至終,幾乎從幼兒園教到大學畢業,光緒尚幼,授課之時碰上雷雨,小皇帝都要藏於翁師傅懷中,光緒親政,翁仍伴之於旁,情同父子,聖眷隆厚,感情深,依賴重。三是滿清朝狀元入閣拜相,官至大學士,並榮膺太傅太保頭銜的僅三人,作為狀元出身的漢族大臣得以位列樞垣、權參機要的也隻三人,翁同龢便是其中之一。

狀元宰相,帝師權臣,無疑使翁同龢成為晚清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可是,就其曆史地位,他也是很難評價的人。作為太平宰相,他是合格的,他先後任職翰林院,國子監,曆任刑部、工部、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兩度入軍機處,兼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會典館正總裁、國史館副總裁等。他做官基本中規中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清末著名的“楊乃武和小白菜”奇案,正是他任職刑部的政績,正如所評“立朝數十年,矢誠矢敬,有古大臣風”。

早期掌握大權的慈禧對他也很滿意,為皇家親信骨幹。作為士大夫官僚集團領袖,他也是合格的,翁同龢貴為帝師,其古典經史的學問是被認可的,書法一流,知識淵博,特別是他多次出任科舉考試的考官之職,在朝廷形成一個私人性很強的政治團體。科舉考試中的門生關係是維係精英士大夫團體重要交誼關係。通常科考後,當科所中的進士,將本科考官視為座師,拜見致謝。形成座師與門生的合法關係。那些出任多次考官的大員,很容易門生遍天下,成為天然官僚階層的領袖人物。翁同龢,不僅自己是帝師,狀元,從1858年到1894,他出任近10次讀卷官,副考官和主考官的職位考官之職,自然門生,故吏遍天下。通過這種門生關係,產生以翁自己的名士官員集團。如晚清的盛昱,文廷式,張蹇,沈曾植兄弟,黃紹箕兄弟等,這些人不是狀元,榜眼,就是翰林,而且多為學術上的名流。他們和翁同龢多少都在科舉的大樹上建立枝蔓聯係,依賴翁同龢與光緒帝的親密關係,在光緒親政時期,一度被稱為“帝黨”,形成強大政治勢力集團。

如果放在世界變化格局,以士大夫精英集團領袖的標準衡量,翁同龢就多有不配,綜而言之,在晚清千年一遇的大變局中,翁同龢屬於後知後覺,陰差陽錯地淪為誤國罪臣。翁同龢鹹豐朝即出仕為官,由於家庭背景和條件所限,在思想上屬於保守頑固之列,對西方各種新事物有天然的敵對。當時保守士大夫的名流,多是他交遊的圈子,而對曾國藩,李鴻章等具有重洋務思想的官員,也產生極大敵意,特別是李鴻章和翁同龢,形成晚清政治上有代表性的政敵之爭。對李鴻章等從事學習西方技術的各種洋務活動起到製肘,阻礙作用。我們知道,當時帝師,大學士倭仁,仇視西方,因為派他參與到總理衙門見洋人,竟不惜成心從馬上跌落,躲避會見,對他來說,於洋人交往是奇恥大辱。和翁同龢一起當光緒帝師的徐桐,曾在自己東交民巷的住宅門口貼出對聯“望洋興歎,與鬼為鄰”羞辱西人。翁同龢雖有溫和之名譽,但對西方的態度也好不到那去,在他的日記中,很多用挖苦,刻薄的語言諷刺貶損西方人,形容西人或曰:“囁嚅浮偽,最可惡”,或罵之“陋而狡”,連著名洋務官員曾國藩之子,曾紀澤與外賓周旋也被他損成“作夷語,啁啾不已”,在光緒二年正月初十日,總理衙門舉行新年宴會,各國公使前來拜年,翁記下如下記載:

“邸及諸公先在,堂中設果席二,左右設果席八。午初起,殊形怛製者陸續至,凡八國,而來者不止八人,有參讚、有翻譯官也。每國不過一二刻,後者至則前者避去。就中威妥瑪最況鷙,赫德最狡桀,餘皆庸材也。中二席,邸陪坐,總署諸公環坐,通事等或僉坐或否,餘等兩旁坐,始終未交一言,未沾一滴一臠。”而另一次他把某次外交活動寫成“午正各國公使來拜。一群鵝鴨雜遝而已”。對西方人這樣的語氣,在其日記中前後貫穿十幾年,不外是排斥、憎惡、不以為然。而他自認為自己正襟危坐,麵無表情,高高在上的風度是一種美德,高尚,以不屑刻薄的詞匯貶低對方,他傲視的資本不過是那些華而不實的書法,詩詞,經學而已,在時代的背景下,這種中國精英透露了何其愚昧和可笑。

在晚清有一種奇異現象,中西思想衝突下,通常學問越大,學問越高,越不容易接受西方思想,越愛國,越愛惜傳統,越抵觸西方思想,結果在曆史的檢驗下越愚蠢,越有害國家。他們高深的國學,對傳統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都走向悖論,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雖然在社會輿論和現實中,這些精英士大夫能贏得極大尊敬,表麵正義,實質卻是最落後,最保守,所作所為最不利於國家利益。根本原因是跟不上時代前進,他們堅守的是一種陳腐思想體係,驕傲自大的抱殘守缺,力量越大,效果越壞。這不能不說是個中國知識學界的悲劇,一代代知識精英陷入思想泥濘,無所適從。那些通過科舉考試被證明和承認的正途士大夫精英階層,由於被長期浸沉於中國傳統學說,天然以西方新思想為敵,隻有很少人能衝破網羅。你越熱愛自己國家,你越熱愛自己文化,越堅守傳統立場,越是保守,起的作用越壞,最後導致國家更落後,更衰落,直至被淘汰。從近代思想史來看,這種知識學界的思潮一步步走了極端,從極端頑固保守到破壞一切的極端革命。在這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終難於找到一條所謂中西相融平和的路。

甲午戰爭前,翁同龢是上述保守士大夫很典型的代表,翁同龢在甲午戰爭一力主戰的立場,正是出於對世界形勢變化的蔑視,無知,在愛國的旗下造成中國近代最慘痛挫敗,以愛國的名義害了國家。甲午戰爭前,翁同龢以他的顯赫地位和能量,不僅重信於光緒皇帝,而且占據中樞,任職軍機處,是朝廷最重要的主戰決策人物。甲午戰爭是由於日本在朝鮮挑釁而起,但是由清首先宣戰而起。麵對日本的挑釁,李鴻章等權臣是采取不可輕開釁端的方針。李鴻章的這種政策建立在對世界局勢比較深刻認識前提下形成,對日本現代軍事發展的了解,對雙方實力研判後的冷靜分析。而翁同龢等主戰的立場,則是建立在對外缺乏基本認識和了解,盲目自大為基點。洋務派20餘年所做的進化中國經濟,軍事的活動,處處受到翁等保守派的幹擾,而臨戰又隻能依賴這些很不成熟的實力,書生的淺薄,愚蠢暴露無疑。

他本人高調主戰,作為一個權責重大的官員,罪責尤其深重。如果一般士大夫對世界變化局勢不甚了解,主戰含有愛國情緒可以理解,翁在他的位置上,知識界的領袖,宦海經驗豐富的重臣,年輕皇帝仰仗的權臣,尤不可原諒。可以這樣講,近代以來,中國在鴉片戰爭如同被打了一記耳光,二次鴉片戰爭踢了一腳,中法戰爭互有損傷,甲午戰爭則是打斷了脊梁骨。馬關條約的簽訂,是中國命運的一個轉折點,中國賠償日本白銀二萬萬兩;割讓台灣。中國思想政局急劇震蕩,國運日衰,外強環逼,內部混亂,國家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馬關條約後,翁同龢在日記中曾記下“覆水難收,聚鐵鑄錯,窮天地不塞此恨也。”他感到了其危害,並且有些‘奉職無狀’的反省。但是,積幾十年政治經驗,素以賢達開明聰慧的恭親王奕訢斷言;聚九州之鐵難鑄此大錯的正是翁同龢。

近代曆史書中,常把中日甲午戰敗的罪責加在李鴻章頭上,以我之見,最大的罪魁禍首應該是翁同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