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詩稿

一鶴排雲上,詩情到碧霄
個人資料
正文

願與先生借枕頭

(2012-11-04 08:56:29) 下一個

 

中國很多成語,都和邯鄲有關。一枕黃粱是廣為人知的一條。近日在報上讀到一篇遊記,說現在邯鄲為做黃粱夢的盧生新修了盧生殿,殿周刻了曆代文人的題詩。其中較有名的是元好問的一首:

死去生來不一身,定知誰妄複誰真。
邯鄲今日題詩者,猶是黃粱夢裏人。 

此詩末兩句,將所有在那兒題詩的人,都歸入了執迷不悟追求功名的一類(當然不包括他自己),語意甚是尖刻警醒。 

遊記中還記了另一首題詩,似更有意思,那是清朝陳潢寫的。據雲,陳有大誌,然落拓不得重用,過邯鄲,想到盧生尚有好夢一場,自己連夢都沒有,歎而寫了這麽一首詩: 

富貴榮華五十秋,縱然一夢也風流。

而今落拓邯鄲道,願與先生借枕頭。 

這詩,反映了當人真正窮愁潦倒之時,哪怕是黃粱一夢,也是對苦厄的一種安慰,甚至求之而不得呢。詩迂回中表達的這層新意,讀來可叫人辛酸,也令人感到詼諧;似乎是一種癡語,又似乎是一種瀟灑,非常耐品味。陳潢的專業是治水。這首詩感動了當時的河道總督,從而使陳得以重用,甚至得到皇上的嘉賞。不料次年河道總督被彈劾,陳潢牽連而被罷官,繼而病死。想來,也真如元好問所言,做了一場黃粱夢了。 

湊巧,在我讀到這篇遊記的當晚,枕上隨便翻閱清人粱紹壬的筆記,其中也提到這首詩,但未記陳潢的名字,隻說有人過邯鄲盧生廟寫的。詩和遊記中的略不同,也抄如下: 

四十年中公與侯,雖然是夢也風流。

我今落拓邯鄲道,要向先生借枕頭。 

對照兩處,區別最大的是第一句。我猜測筆記中這首,可能有誤,因為那是粱紹壬聽到傳聞而記下的。當然也可能陳潢自己後來又作了改動。四十五十究竟哪個對,得算算盧生在黃粱夢裏究竟過了多少年。記得他夢中是80歲死(醒)的,但不知他開始做夢時是幾歲。《枕中記》等有關書中有沒有記載呢?哪天發傻時去查一下,一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