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97)
2009 (69)
2010 (71)
2011 (60)
2021 (2)
上周我傳了一篇”詩遇知音意自深“的小文章到書香人家,談的是當讀者和作者有共同經曆時,就更能體會到詩的深意。我那文章的標題引起了紅袖添亂的注意,她巧妙地將我的名字嵌進去,在“詩遇知音意自深”後,接了一句“曲與知音曲自平”。我即拍手叫好,“與”這兒當動詞用,指曲子唱給知音聽就格外自然嘵暢,說明詩曲同工,都有待知音。誰知又有一位署名為“英俊體貼還有錢”的公子,愛紅袖這一句,給配了個上聯,成了“心逢紅袖心難靜;曲與知音曲自平”。這後兩句和前兩句,雖然看起來都成對,但表現形式不同。前者是歌曲的比興,後者是詩詞的對仗。歌曲的比興,重意思,也講究句子的美,但不受平仄的束縛,也不受詞性對偶的要求。此類佳句,在歌詞中多見,如“刀切蓮藕絲不斷,斧砍江水水不離 (劉三姐)”,“山頂有花山腳香,橋底有水橋麵涼 (劉三姐)”“青山到處埋忠骨,天涯何處無芳草 (江姐)”,但這樣的句子不能放到律詩中去,因平仄不諧,對得也不工。“英俊”公子顯然想按律詩要求來顯一下身手,因紅袖原句平聲收尾,他這一句必然要放到前麵作仄聲結。紅袖句中有兩個仄聲曲字,他就用了兩個平聲的“心”來對。對得很工整。我想他的名字也許該寫成“英俊體貼還有錢有才”,堪於才女紅袖唱和。初學寫舊體詩的朋友,不能不察這兩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