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97)
2009 (69)
2010 (71)
2011 (60)
2021 (2)
讀了九五先生在詩詞欣賞欄裏的文章,很高興,因為基本觀點我都支持。有些地方也許有點過激,作者憤激之情溢於言表,我猜是想起一點振聾發聵的作用。現在也確實需要有人站出來,作這樣的呼喊。
詩,無論新詩和舊詩,都要有真情,題材倒可以是多樣的。“大江東去”是美,“小橋流水”也是美。“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是美,“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也是美。隻要情真,能到人心脾,就是好詩。詩最怕無病呻吟,最怕故弄玄虛,最怕生造一些除了自己誰也不懂的詞和句。讀這樣的詩,真如吃夾生飯,不軟和,瞌牙,叫人想吐。但對初學的人,也不妨先無病呻吟一番,是為練習。然後盡快去表達那真正屬於你的思想。
先生認為“散步”太平鋪,不能為詩,我倒覺得也可以。如“木蘭辭”,從“唧唧複唧唧”到“焉能辨我是雄雌”都是慢慢道來。關鍵還是要有真情,有表達真情的好詩句。怕的倒是躺在那兒嘮叨不休.我是新詩舊詩都愛讀,都學著寫。郭小川,賀敬之,張誌民,李瑛,公劉,沙鷗,等等以前都喜歡過。但對現在不少新詩,真是越來越看不懂。我有一本“舒婷詩集”,是慕“致橡樹”而買的。看到後來,感到她也就是“致橡樹”那幾首80年前寫的詩好,後來就越看越不懂,最後隻好“罷讀”。感到她是因橡樹出名,現在在 “賣”名。
關於新詩的分行,本詩壇裏幾位女性作者,大都在寫這類詩。分得好,讀起來有一種節奏感,好象還提供一個間歇,讓你去品詩味。但有些分得太隨意,好象在耍雜技。讀起來真如聽口吃的人說話,累,又不明白。寫到這裏,想起前輩作家賀敬之的“斷”行詩,那時叫“馬雅可夫斯基”體,分階梯排列。有一首慶祝國慶的詩,記得是這樣斷的:
東風
紅旗
朝霞似錦。
大道
青天
鮮花如雲。
聽
馬蹄噠噠
看
車輪滾滾。
這是在哪裏啊?
在中國!
這是什麽人啊?
是我們。
另外還記得這幾句:
四時春風
吹萬裏山河
雪消冰化。
中秋明月
照進多少
幸福人家。
這詩雖然斷得碎,但斷得是地方,故讀起來仍然鏗鏘,不拗口。如讓現代人來寫,恐怕就另有“砍”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