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寒冰: 瘋狂打壓股市意在逼政府救市

(2008-03-13 01:53:24) 下一個
瘋狂打壓股市意在逼政府救市
時寒冰

2000億美元,美國政府又救市了。
中國股市又下跌了。
這是一組令人傷感的對比。
救市難道很丟人嗎?國內的一些官員即使在新基金放行的時候,也不忘補上一句“這不是救市”,而我們的股市下跌已超過30%;深受次級債困擾的美國,其股市最多的時候也隻是下跌10%多一點,但是,美國政府已經坐臥不安,連續出台救市措施,而且,每次都誠實地宣布是要救市,要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
這次,美聯儲又救市了,一出手就是2000億美元。避免股市大起大落,我們說到了,而美國卻做到了。
美聯儲救市,令國內投資者深感淒涼。一些強勢主力繼續打壓股市,以逼迫政府出台利好政策,這種博弈隨著兩會的臨近結束,變得更加白熱化——他們必須趕上兩會結束前完成這一戰役。3月10日夜,我在《什麽能讓中國股市止跌》一文中寫道:“已持續悄悄建倉的機構,正在以股市的下跌逼迫實質性利好政策出台。代表、委員中也有許多是投資者,在這種時期打壓股市是催生利好政策出台的最佳時機,雙方的博弈正處在白熱化狀態。”
最近幾天正是決戰之時。
做空中國股市者,正在發起總攻,而且,為了製造強烈的恐慌氣氛,必然主打權重股,加速股指的下跌。中國平安、浦發銀行的再融資,使得投資者對再次爆出龐大再融資計劃的可能性心有餘悸,這也加速權重股的下跌。
可以想見,如果政府不出台利好政策,如果一些官員繼續死抱著那個冰冷的牌坊不鬆手,拒不救市,那麽,慘烈的暴跌很可能持續,4000點擊破後,仍無底可言。而國內散戶投資者將成為最大的犧牲品——因為許多機構或上市公司所持有的原始股成本低得微不足道。
這正是對散戶不公之處。
不妨舉出一例。3月12日,鋅業股份發布公告說:3月3日至3月11日,它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累計出售中國平安股份1795556股,回收資金11952萬元。減去初始投資成本後獲得利潤11692萬元,占公司2006年經審計淨利潤的48.56%。公司還持有中國平安191000股。
鋅業股份減持中國平安的均價為66.56元,而它每股的成本隻有1.45元,每股淨賺65.11元,投資收益4490%,接近45倍!哪個散戶投資者有這種機會?一些官員無視製度的不公,反過來指責散戶不正視風險,不注重價值投資!——可憐的散戶有可以翻40多倍那樣的價值投資機會嗎?果如此,散戶投資者還用為增加財產性收入整天提心吊膽、擔驚受怕嗎?
救市就等於救散戶投資者的血汗錢,救市也關乎民生,絕對不是什麽丟人的事。目前,唯一能夠拯救股市的,隻有信心,而信心隻能依托政策性利好才能重塑。
現在,A股猶如身在喪鍾之中,悲觀的氣息彌漫,最承受不了壓力的散戶可能含恨割肉,而很多籌碼必然落入熱錢手中。無論是從民生角度考慮,還是從經濟安全角度考慮,都應該盡快出台政策,穩定市場,以防止股市崩盤給無數脆弱的投資者帶來難以承受的傷害。更何況,此次股市下跌,本身就與個別官員對中國平安等瘋狂再融資行為的麻木不仁及中國股市的固有製度缺陷有關。
值得強調的是,中國股市下跌越慘烈,對熱錢的吸引力越大,這可能危及中國經濟安全。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現金市場與新興市場正在引來創紀錄的資金流。在這一前所未有的資金流動中,投資者從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轉向了新興市場,美國投資者去年創紀錄地對新興市場基金投入了400億美元資金,幾乎是上一年的兩倍;與此同時,他們從美國、歐洲及日本的基金中淨撤走了570億美元的資金。
另一個數據同樣說明了這一問題。
3月12日,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實際FDI(外商直接投資)為181.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75.19%。其中2月份實際FDI較上年同期增長38.31%,1月份增幅更是高達109.78%。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刺激國際遊資紛紛通過虛假貿易、投資及地下通道等各種方式大規模流入中國,追逐中國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和資產,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局麵和通脹壓力。
熱錢隱藏在FDI項目下是遠遠比隱藏在貿易順差項下更重要的渠道,但是,這至少還是可以計量的數據,那些通過其他途徑進入中國的熱錢是無法計算的。中國股市跌得越慘,對熱錢的吸引力越大。至於額度從100億美元提高到300億美元的QFII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聽任股市下跌,將為一些人趁亂打劫脆弱的散戶投資者提供便利。寧給洋人不給家奴的悲劇不能再重演了!
日本的教訓值得汲取。1985年的“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在10年間裏升值近3倍,國際熱錢大量湧入日本股市,日本股市暴漲,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達到其曆史最高點38915點。一旦國際熱錢撤退,股市崩盤。日本股市到2003年4月,跌至7607.88點,1989年創下的高點時至今日仍可望而不可及。這對日本經濟造成了重創。我們應該避免重蹈覆轍。
救市,等於救散戶的血汗錢。
救市,等於拯救民生。
救市,等於兌現政府之前的承諾。
救市,等於救政府的公信力。
救市,等於救中國經濟。
於2008年3月12日夜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