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維形狀的假想
(2009-04-14 20:40:19)
下一個
關於思維形狀的假想
2008-07-09
人們常常會為情人、夫妻、家人、朋友間的不一致的思維方式而感歎,常常為不同的人生價值、是非觀念差別而引發諸多的矛盾。這種思維上的差異,常常導致了很多親密關係的疏遠或破裂,令人難過。嚴重的直接導致了人際關係危機。
過去,我們總會說是個性使然、教育使然。不可否認這些因素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但,性情接近的人,在同樣的社會、家庭、教育環境下成長,結果各人間的思維差異也都可能南轅北轍。
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這種狀態?
偶爾看見一個網友在討論思維是否是有形狀的。
我個人認為思維應該是有形狀的。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人的感覺是有形狀的。比如,我們的痛覺,產生於人體內傳感器接收一些不良刺激,通過激化神經組織的生物電、激活生化反應、激活活性物質等一係列生物反應,最後將所有反應信息映射到特定的大腦感覺區域。這個過程是有形狀的。有生物電信號的波動、組織結構內的生化反應、活性生物物質的移動和激活鏈式。同樣的,其他所有的感覺都應該有這樣的動態形狀。包括我們知道的毒品成癮(嗎啡模式)、戀愛中的愉悅感覺(巧克力模式)。
人的思維狀況是循著自己對事物的喜好、感受進行的,其根本的起源,應該就是前麵所說的基礎所決定的。這種思維的基礎是有形狀的。那麽,思維就應該有與之相應的形狀。
我們現在還知道,人類的大腦發育,其基礎架構在三歲以前就已經建立完成。就像一座大樓的大結構框架。它決定了一個人的個性性情(如喜好)、基礎思維習慣(如根據聲、光、味判斷的環境)。人們在此後受到的所有訓練,隻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裝修工程,以造成一個讓外界能接受的外觀、實現使用功能的運行順暢。但最基本的結構形狀依據無法改變。這些不是今天我想提出討論的問題。
由於上麵說的這些原因,人的個性、思維形狀就成了每個人自己的標記。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聯,也會由於這些形狀的差異大小而表現出親疏,或琴瑟合鳴、或一觸即火。有些可以磨合,有些是無法磨合的。這中間,會有為了減少摩擦而在差異處填充一些東西(包括教養、修養等)去迎合原有差異。如果這些填充物耗盡了,差異就會凸顯出來。
是否能從這樣一個角度去觀察人與人的差別呢?是否能找到相關的證明呢?
如果果真能證明這些,那麽,完全有理由去設想,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都是能夠人工塑造的。盡管它的難度會比克隆人大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