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如何解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007-05-10 11:28:50) 下一個

你如何解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007年5月4日

      我們過去常常看見人們用“相濡以沫”來形容夫妻相依為命、相扶偕老、患難與共、至死不渝的恩愛情感。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看見人們給這個熟悉的成語加上這個典故的後半句,結果就成了:“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關於這句話的理解,那就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一說是,與其兩人在一起痛苦的相守著,不如各守著自己的自由世界,把那份恩愛變成一份遠遠的祝福、不變的牽掛,讓那份恩愛永恒。
      二說是,與其現在兩人痛苦的相愛著,倒不如當初根本就不認識,那樣也許更快樂自在。
      還有人說,與其如膠似漆的恩愛結果是給人帶來痛苦,不如保持這相敬如賓的距離,個人保持一定的自由空間,讓感情得以不溫不火的一直維係下去。
      說法林林總總。
      為什麽同樣的一句古文,竟演繹出那麽多的不同解讀?
      這個典故是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中的一段話。
      這段的原文“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目前多數人認可的注解是“泉水幹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濕氣,以唾沫相互潤濕,不如將過去江湖裏的生活徹底忘記。與其讚譽唐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不如把他們都忘掉而融化混同於“道”。大地把我的形體托載,並且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來閑適我,用死亡來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我沒有能力去認真研讀古代大思想家大哲學家莊子的著作,可從這注釋裏,我們可以知道莊子在講何以為“師”、何以為“道”、何以為事物的本質、何以為事物的真相。就上麵這段話看,折射出的是莊子看事物的一種超然的態度。
      這段話,我個人的理解是,兩隻恩愛的小魚兒,隻要願意在一起,專注於這份恩愛本身,不要去抱怨在一起可能存在的痛苦,也不必後悔失去了遊離江湖的暢快自由。因為所有的痛苦或自由,都未必是肯定的好事或者壞事,不如把它們統統忘了。此乃大性情。
      同樣的一段話,在不同的人,一定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其實是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心態。
      一句““泉涸,魚雙與予處於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對照各種的解讀,看看我們自己在以什麽樣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