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選車前前後後
(2007-05-06 22:40:05)
下一個
我來聊聊自己最近買車的經驗
老車是一輛12萬ISUZU RODEO,當時買的是二手,外觀不錯,沒有任何刮蹭,所以雖然常有小毛病,但是一直隻想修,不想換,但是後來毛病太多了(後來查了一下百車故障率,看到他老人家排名第二,終於知道自己以前想修的宗旨是錯的,看來這做卡車出身的活兒還是糙啊。)每個把月就得進次車廠,我終於煩了,決定換車,而且不想跟舊車打交道了。終於開始看新車了。
開始定型的時候有些搖擺不定,我以前開的是大型越野,非常喜歡越野的寬大的空間,良好的視角,以及相對比較高的安全係數(曾被一輛ACCORD追尾,我目送著裏麵的駕駛員被抬上了救護車。我的後保險杠僅存些許劃痕)開始時選擇是四驅SUV。但後來仔細想過之後又全盤推翻了,1,四驅,我原來的車可調為兩驅或四驅,我在美東每年平均用到四驅的時候不超過三次,但四驅通常要貴兩千到三千,如果是全驅的話,油耗就高了去了,至少要高百分之三十,我每周要開兩百多邁。個人覺得單位成本太高了有些不值。所以四驅就不再考慮之內了。2,SUV,好的比普通車要貴好些,還耗油 ,再加上如果不選四驅,那我還買什末SUV呢,這樣以前的選擇就全否了。
選車期間正是油價從兩塊三向三塊衝擊的時候,所以油耗也就成了重要考慮了。綜合所有想法後選型基本定為兩門小型車,當然前提是單身。
小型車,性價比較高可選的
VW 捷達 OR GTI,但是如果不選GTI的話這個牌子的可靠性還不如美國車,但GTI的樣子,和油耗,價格。讓我把它排除了。
TOYOTA 排除它就一個原因,車型。本人極不喜歡這公司所有車。
GM 排除的原因和TOYOTA一樣,再加上較低的可靠性。
FORD, 我是福特卡車的粉絲,哎 特遺憾如果當初選SUV的話,肯定就買ESCAPE了。但是後來把目標定到focus 後,試了一下,沒什末駕駛樂趣,車整體的工藝也較糙,據說08款從新設計有一部分要在歐洲總裝,但是我等不到了。focus 給我的印象就是便宜,一萬出點頭,四年 0%APR. 但是如果把配置搞全了也就沒這莫便宜了.
MAZDA, 馬3 ,試了一款2.3L s Grand ,開的很爽,加速,操控,懸掛都不錯,極有駕駛樂趣,如果隻考慮駕駛,這是上選。而且價錢也合適,他的HATCHBACK的空間設計的極為實用,但是本人不喜歡任何HATCHBACK,他的SEDAN外觀設計還行,但內部設計較為保守,儀表盤閱讀不方便,有人反映日光強的時候會看不清,我是在車裏開,所以內部設計和舒適度對我極為重要。當時的car sales幾乎是拉著我的衣服不讓我出門,要不是儀表盤的問題有點猶豫差點就買了。個人總體評價,馬3 是款不錯的車,2.3L HATCHBACK是個不錯的選擇,SEDAN嗎那就要看個人愛好了。
HONDA,CIVIC是我最後試的。當時天也晚了,當車打著火後,藍色液晶顯示屏亮了以後,我基本就做了決定了。然後就是試駕,談價錢,買車。超級遺憾的是沒能買SI,因為我隻會開自動擋,SI型隻有手擋,當時自己覺得買新車練手擋有些心痛,現在比較後悔當時的選擇。坐了一次別人的SI,自己還沒開,就後悔的一塌糊塗,那駕駛樂趣可真是不同的境界了。
一直在馬3和CIVIC之間猶豫,相同情形比較
馬3:便宜一千多,馬力要大(馬3,2.3L/156HP:CIVIC,1.8/140HP)所以短途加速好。音響略好(馬3,BOSE,CIVIC,SONY),帶Traction Control。日本本土同廠組裝(CIVIC,本田變速,美國發動機,加拿大組裝,本人不太喜歡北美工人的工作態度,本田近幾年的總體質量下降,和在北美生產有一定關係)。
CIVIC:內外設計比較現代(8代車是ACURA的設計師,所以CIVIC COUPE 的後部全是ACURA的樣子,內部儀表盤的雙層液晶結構以前是豪華車的專利,尤其是內部設計的舒適程度對我很重要,我很喜歡CIVIC的賽車式座椅).綜合的駕駛樂趣(主要是高速部分,市內短途區別不大)發動機綜合設計(節油和馬力輸出協調的很合理).resale value 高(我是隻想開到6萬左右,所以要考慮將來的賣價.)綜合養車成本要比馬3低(節省的油耗+resale value)
最後我買的是 CIVIC EX AUTO COUPE,不含稅18200.
也開了快三千了談談個人感受。
加速:總體來說比較平順,三千轉前任何緊急加速都會明顯感覺有一個滯後,但四千轉後就不明顯了。高速上不經意間就超速了。後來研究過了,主要是他發動機的油門設計Drive-by-Wire™ throttle system,這個部分是由電腦控製的據說要綜合當時發動機和你加油情況,然後他來決定油門和氣門的大小開關。至於四千轉後情形好轉呢,那個時候才是真正VTEC開始工作的狀態了,發動機的聲音也就大不同了,1.8L的發動機也能玩出低吼。
懸掛:比較硬,但沒有讓你不舒服。所以路麵handle的手感非常好。當然噪音要高一些。
刹車,非常靈敏,製動距離較短。
操控,反映及時,對異常情況控製的非常好,有一次以80邁的速度開進高速路的減速路肩,沒有感到失控,就是掂的夠嗆。個人感覺85邁左右開的最舒服,上過100,感覺不飄。
視野,這個地方可真是見仁見智了,首先你看不到發動機罩,開的時候對你看路有幫助,也會降低旅途視野疲勞,但是停車就是問題了,你根本無法判斷你和前車的距離,全憑感覺,我至今尚未適應,有人一年多了也未適應.但這對我不是問題,我們鄉下想怎莫停就怎莫停,有的是地方,大城市路邊趴車的同誌們要慎重考慮。其次我原來開大車,所以對盲點的感覺比較明顯。這個車的盲點比較大,我認為的原因是他的前擋風和車體連接處的A型車設計太寬,就是左轉時有一瞬間你的視野會被完全擋住。而且感覺左右後視鏡有些小,我總是感覺要特別刻意的去看乘客那邊的後視鏡 。另外可能和我的坐姿也有關,我坐的特別靠後,方向盤拉到最長,基本有點半躺了。再說明一點我的是兩門車沒開過4門的據說兩者的底盤都有區別。
內部空間,兩門車的駕駛空間肯定足夠舒適,但是據說身高1.8米會感覺頭頂空間不夠。後排坐,腿部空間夠,如身高超過1.75米也會覺得壓抑。
安全,ABS,氣囊(兩前+左右側+頭部保護),在這個價位這已經是比較全麵的了。很遺憾Traction Control隻提供給SI型,隻要不是高速急轉,或者在雪地情況,平時用處不大。隨車的原廠防盜裝置已經符合汽車保險的防盜裝置折扣,不需另加額外設備.
油耗,網上的用戶意見很不統一,但我發現主要的區別在於駕駛習慣,以及實際交通狀況,甚至氣候條件。我自己的感覺是城市30邁/加侖,高速40邁/加侖還是很準的。
我每天單程7邁市內不堵車平均35MPH,15個交通燈,9邁高速平均75MPH,我一直是勻速提速.另外我會預熱兩到三分鍾,不是為了愛護車,而是抽隻煙,不舍得在車裏抽。這樣目前油耗是30到32 邁/加侖,現在還沒試過開空調的情況。開過一次全高速,盡管有20邁堵車大約以5邁的速度移動,但最後12.5加侖還是跑了425邁。所以我個人覺得還是省油的。他宣傳的油耗指標也是準確地。另外據說要三千邁之後油耗才會比較固定。
輪胎,隨車原配的橋石在雨天對地麵的handoule不很令人滿意,有人換了米奇林後認為有質的提高.
差不多就這些吧,另外再補句閑話 北美汽車市場上的資本家的本質的經營理念都是一樣的,用盡一切手段榨取最高利潤,然後服務本國政府.區別僅在於技術手段的實現和市場側重而已,所以我認為所謂的日車與歐美車之爭很無聊,要是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就有點傻了,都是敵對外國資本家,有什末區別,找個性價比最合適的deal就行了,把省下來的錢寄給國內的希望工程不比在這裏瞎嚷嚷強.等將來奇瑞進來再說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