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鍾(The Big Ben)是倫敦最著名的地標。位於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的鍾塔上。其實,大本鍾並非是鍾塔的名字,而是鍾塔內懸掛的重13噸的大時鍾。鍾塔上部是鍾麵,
精確的運轉歸功與鍾塔上的鍾表機械係統。1852年,愛德華•約翰•鄧特(Edward John Dent)在三家鍾表機械設計與實施方案競爭中勝出,技術上達到了標書要求的精確計時的要求。而實施鍾表機械的方案傾注了鄧特父子兩代人的心血。愛德華•約翰•鄧特(Edward John Dent)1853年辭世,他的繼子費德裏克•鄧特(Frederick Dent)在1854年把鍾表機械係統製造完成。由於鍾塔還未建妥,費德裏克一直讓這個係統作了多年試運行和研究。在工作室,費德裏克發明了雙三腳式重力擒縱機構(double three-legged gravity escapement)。這從機械技術和工程實施上保證了計時器的精確運行。
大本鍾的鳴響歸功於鍾鳴係統。鍾鳴係統由四個刻鍾和一個時鍾組成,時鍾,就是著名的大本鍾,也是懷特查普鑄鍾廠(Whitechapel Bell Foundry)出品的最具盛名的鑄鍾。最先時鍾和刻鍾是在1856年由約翰•華納父子鑄造公司(John Warner and Sons)完成。鑄成的時鍾達16噸,這比原先的規劃重了3噸。著名的鍾表學家艾蒙德•貝科特•丹尼森(Edmund Beckett Denison),也是這個項目的技術評判,也許出於對鳴響度的考慮,他把鍾錘的重量由原來的4英擔增加到6英擔,並以此開始了對時鍾的試驗鳴敲。到1857年晚期,竟然把時鍾敲破了,修修補補都無濟於事。這時請懷特查普鑄造廠(Whitechapel Bell Foundry)的喬治•米爾斯(George Mears)用敲破的時鍾金屬重鑄。1858年米爾斯成功的鑄造出了重13.5噸重的時鍾。而另外4個刻鍾,依然采用華納父子鑄造公司的成品。
英國廣播公司BBC在
取景全靠手,變焦全靠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