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她們*--之八 李香君:誰在描畫一把桃花扇

(2007-09-10 15:17:42) 下一個







---- 誰在描畫一把桃花扇 ----




   李香君

   忽然之間,天昏地暗。莫文蔚的這句歌詞,可以形容阮大铖看到那個《公揭》時的心情。



   都是投機惹的禍。崇禎初年,清除閹黨,官員紛紛站隊,阮大铖少不了也要表個態。局勢很清楚,閹黨無翻身的可能,但阮大铖對它的對立麵清流也無好感,曾經因為升遷的事,和清流諸君子鬧得很不愉快。最後陰差陽錯的,他的對頭被魏忠賢做掉,盡管那並不是他的初衷,也不能算到他的頭上,但這點小齟齬總讓人不舒服,他不願意看著清流那麽得意。



   但是,和清流作對,是需要勇氣滴,他們打出了“社會良心”的杏黃旗,誰敢跟這個東東碰?《明史》上說,與東林不同意見者,馬上會招來垢誶,就是中立者,也不免蒙小人之玷。別看這幫人不總在政治前台,但既然名曰社會良心,背後就站著成千上萬的民眾。



   鑒於此,阮大铖抖了個小機靈,他寫了兩份奏折,一份專罵閹黨,一份把閹黨和清流一塊罵,寫完了還是有點心怕怕,請了個假,回老家去了,走前把兩份奏折交給一個朋友,讓他見機行事。



   這位朋友有點不夠意思,他自個對清流有意見不敢說,把阮大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在清流形勢一片大好之際,貿然將那份兩邊都得罪的奏折交了上去,更糟糕的是,阮大铖首鼠兩端備下兩份奏折的內幕也傳了出來。



   清流是個容易激動的群體,多年來又以備受迫害的形象立世,這會兒隻愁沒有敵人,阮大铖這份奏折,如同往沸油裏潑水,嗤啦啦地就炸開了鍋。



   崇禎皇帝也是一個道德的愛好者,對清流十分同情,對小人阮大铖,自然十分反感,批複裏措辭嚴厲:阮大铖前後反複,陰陽閃爍,著冠帶閑住去!就這麽著,阮大铖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灰溜溜地回到懷寧老家。



   他這種人,當然不肯安心在老家呆著,仗著手裏有倆臭錢,在南京褲襠巷買了一處宅院,調教起歌兒舞女,編劇導演一肩挑,演繹他創作的戲曲。也別說,在這方麵,這小子頗有幾分歪才。張岱在《陶庵夢憶》中,盛讚他家的戲“本本出色,腳腳出色,齣齣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看了這樣的評價,真讓人遺憾阮胡子之生不逢時,若是活在現在,怕不比張藝謀陳凱歌風頭更健?



   按照陳寅恪的說法,阮大铖創作的《燕子箋》《春燈謎》二出戲,有其痛陳錯認之意,情辭可憫。陳是經曆過滄桑世故的人,有這樣一種體貼入微的慈悲,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這樣去理解別人,至於那些春風得意,未曾翻過跟頭,各方麵都處於強勢的年輕人,就更是這樣了。



   沒錯,我說的就是複社裏那幫公子哥兒。



   當時的社會,有點像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學社遍地開花。不同的是,那會兒的文學社除了探討文藝,還關心政治,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以貴公子為代表人物的複社,便有接過東林衣缽清掃天下之誌。



   想睡覺就來了個枕頭,想清除奸惡就來了個阮胡子,昏頭昏腦撞上門來的阮大铖,正可以被這閑得長草的年輕人拿來練手。



   這就有了《留都防亂揭帖》。



   某日,複社核心人物之一吳次尾和一個姓顧的年輕人在一塊聊天,說這阮胡子新來南京,應酬交際,不亦樂乎,好像還很有市場似的,怎麽沒人揭他的畫皮呢。顧同學慨然道,我豁出去,願為南京城除這麽一害。吳次尾一聽也來了勁,倆人一拍即合,細細謀劃,不知道是覺得兩個人的力量還不夠大,還是認為這麽有意思的事情,不能不帶上陳貞慧,就跑到陳貞慧那兒,鼓動他也來摻和一下。



   陳貞慧非常讚同,說那些跟阮大铖來往的人,有些屬於不知情,我們一旦點破。他們肯定要把這姓阮的當成臭大糞,“爭思決之為快”。



   說幹就幹,吳次尾當晚燈下就拉出個初稿,全文一千五百字,提出阮胡子三條大罪:



   一,阮乃閹黨餘孽,逆案中人,不好好在家閉門思過,還到處結黨營私,實在可駭;



   二,攻擊阮的經濟問題,指出阮某積贓私數十萬之多;



   第三,而今流寇作亂,多事之秋,阮某這樣的壞人務必根除,否則有可能禍起蕭牆,危及陪都。



   細看這三條,第一條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憑什麽你們見天聚會就是談詩論文,意氣相投,人家阮胡子會個朋友就是結黨營私?第二條則為空穴來風,你們又不是檢察院的工作人員,數據何來?罪名如何確定?至於第三條,看似振振有辭,實則無理之至,任何人身上都有犯罪因子,要是這麽未雨綢繆下去,這世上的人個個該殺,包括這些年輕人自己。





  但是,憤怒其實是一種讓人感到很享受的情緒,當一個人說“我憤怒”,他馬上就會感到自己氣勢如虹,聲勢如虎,真理在握,顧盼自雄,超越了平時庸俗謹慎精打細算過小日子的自我,看覷得自己也如偉人一般。相形之下,理性則是遲疑的、磨蹭的、唧唧歪歪的、不爽快的,當然是前者更有吸引力。



   就像天涯論壇上goto先生所言,人民需要蕩婦,來顯示自己的道德和忠貞,來顯示自己是社會的大多數和領導者。同理,人民也需要公敵,用公敵的“非”,證明自己的“是”,所以,這個《公揭》一拋出,應者雲集,吳次尾陳貞慧他們,很快搜集到了一百四十幾個簽名。



   要知道那是媒介甚不發達的社會,不像現在,坐家裏朝網上發個帖子,隻要標題駭人聽聞,能混到成千上萬的跟帖,這一百四十幾個簽名背後,是吳陳們的匆匆腳步、仆仆風塵,那段日子裏,南京城的很多角落,都印上了這些熱情的年輕人的腳印。



   一百四十多簽名,像一百四十多發炮彈——吼吼,這比喻有點誇張,再說那是冷兵器時代,不如說,像是一百四十多枚石子,通過年輕人的彈弓,朝阮胡子射來,把毫無心理準備的他,打得落花流水。



   說起來阮大铖也是慫人一個,都被擠兌成這樣了,屁也不敢放一個,隻想著跟那幫小年輕套近乎。正苦於沒機會,忽聽河南商丘的侯方域公子趕考來到南京,他不由開動了腦筋。



   侯公子的父親侯恂,當年曾是戶部尚書,和阮大铖同朝為官,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關係也還不錯,據侯方域自己說,侯大人對阮大铖的才華很是欣賞。後來這位侯先生因貪汙軍餉下了獄,可是在當時,好像經濟問題沒有成分問題嚴重,加上殷實的家底,過去攢下的老關係,以及卷土重來的可能,足以把侯方域包裝成一位翩翩濁世佳公子,一踏進那石頭城,他就被複社的公子們接納,火線進入核心層,說話有些分量。



   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侯公子不可能與這位“父執”阮大铖互通款曲,聰明如阮胡子,當然不會被這個難倒,他走的是曲線救國的道路。



   阮大铖有個好朋友,名叫楊龍友,這位楊先生是個中間派,既不像阮那麽小人相,也不像清流那麽有原則,他性情如此,倒非騎牆,所以複社的公子不討厭他,但也拿他不太重視。



   阮大铖知道,就算通過這位中間人,空口說白話地求過去,不會有什麽效果,這世道,不給人家些好處,怎麽可能對你的事有責任心呢?清流也是人,也跑不出這個理兒。



   這就接上了《桃花扇》。那裏麵說,侯公子雖然客況不堪,也就是口袋裏沒幾個大子兒,架不住春情難耐,想去秦樓楚館消遣,眼光又高,口味又挑剔,一定要梳攏個雛妓,所費自然不菲。阮大铖見縫插針,提供了一筆經費,卻被李香君識破,憤然擲回,阮大铖白討了個沒趣。



   故事編得不錯,把阮大铖的銀子和李香君的終身扯上了關係,使得香君姑娘卻奩之舉更顯無私無畏。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再怎麽說,侯方域也是前戶部尚書的公子,豈能指著來路不明的銀子去逛妓院?楊龍友籠絡他,采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金錢之外,還有感情投資。



   相對於河南商丘,南京是極度繁華的大都會,侯公子初來乍到,肯定充滿了好奇心,這位楊先生拿著阮大铖的活動經費,帶著他遊覽這花花世界。今天卡拉OK,明天泡桑拿,後天吃XX第一樓的館子,幾乎要一天四十八小時地泡在一起,麵對這樣的殷勤,侯公子到底是大家子弟出身,竟然能夠不以為意,來者不拒。



   還是香君姑娘看出蹊蹺來。



   與《桃花扇》裏的情節不同,李香君不是在收到阮老爺代為置辦的妝奩之後,才和侯公子走到一起的。她的假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鴇兒叫李貞麗,是陳貞慧的相好,侯方域一到南京,就和陳貞慧走得很近,自然會認識。



   李香君年齡不大,身材小巧,膚色如玉,慧俊宛轉,善調笑,解音律,人題之為“香扇墜”,餘懷有詩贈之:生小傾城是李香,懷中婀娜袖中藏。何緣十二巫峰女,夢裏偏來見楚王。這種品題也屬一種炒作手段,李香君之名,由此盛於南曲,四方才士,爭一識麵為榮。



   侯方域那年二十出頭,世家子弟,才華出眾,隻要沒有什麽過分的惡習,就是天生的如意郎君。和李香君走到一起,順理成章。



   歡場也是生意場,妓女的商業意識肯定比公子哥兒發達,深諳投資是為了回報,又擅長區別富人窮人,這位楊老爺,咋看也不像有錢人,為啥出手這麽闊綽?花天酒地的背後,藏著怎樣的一盤棋?



   她說出了這疑惑,侯方域一聽,還真是這個理,楊老爺再來登門,少不得要問個明白。



   楊龍友扭捏了一下,屏退家人,將阮大铖的央求和盤托出。侯方域一時沒了主意。他畢竟剛出道,和阮大铖沒有過節,加上還有層舊關係,他暫時沒感到,仇恨阮大铖的必要。



   於是就有了香君姑娘那一勸。她道,妾自小,因假母的緣故認識陳貞慧,此人有高義,聽說那位吳公子也是錚錚漢子,現在跟公子你關係都不錯,你怎麽能因阮胡子負了至交?再說以公子的家世名望,怎能為姓阮的服務?公子讀書萬卷,所見豈能不如賤妾?





香君姑娘真是立場堅定原則分明,大勝於侯公子,這也跟她的身世背景有關。



   身在青樓,她們也希望自己靈魂清潔,品質高尚,希望獲得尊重與愛慕,但作為在編的“賤民”,這些,她們每每收獲得隻是異性的輕狎和同性的鄙視。



   一顆向上的心,如輕易折斷的羽翼,可是仍有向上飛翔的願望。讓我們想像,當陳貞慧吳次尾們結束了一天的奔忙,在她們的住處談起那些崇高的東西:氣節、情操、國家、天下……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詞匯奔湧而出,取代了歡場風月、迎來送往,讓她們暫時忘掉了自己的卑微恥辱,一股涼氣頂到頭頂,她們與那莊嚴肅穆的氣氛融為一體。這樣美妙的感受,讓她們如何,不對那些崇高的詞匯心存向往,並激烈地捍衛?



   在李香君的感化與支持下,侯方域毅然投身到打擊阮大铖的活動中去。某日,他跟陳貞慧還有那個冒辟疆在雞鳴棣喝酒作樂,有酒無歌,豈不太悶,三個人一合計,決定去喊阮大铖家的戲班子。這可不是示好之意,類似於魯迅當年在家鄉辦報紙,有軍閥送來大洋若幹,他們眼睛不眨就收下了,軍閥以為收買成功,可以高枕無憂,沒想到那報紙照樣把他罵個沒完,原來,魯迅他們的意思是,錢隻管收,人還要罵,兩個不搭界嘛。



   阮大铖也像那軍閥一樣,會錯了意,以為是個轉機,巴巴地趕緊把他的戲班子給送去,還叫家人混在裏麵偷聽。



   他的戲確實不錯,三人邊看邊讚。家人反饋到阮大铖那兒,他大喜過望,說,嗯,看來複社的君子們準備跟我交好了。又叫家人再去看,卻見那幫輕浮的家夥箕踞而嬉,聽其曲,亦稱其善,夜將半,酒酣,輒眾中大罵曰:閹黨的幹兒子,還想通過當藝術家來自贖?然後,引滿浮白,拊掌狂笑,達旦不休。



   看來,崇高偉大什麽的,也不見得非要跟沉重掛上鉤,人家的鬥爭方式多好,酒也喝了,戲也看了,粗話也罵了,心情也敞亮了,還完成了一次道德消費。



   過去他們也常聚會,吃飯啦,寫詩啦,花頭不多,頂多拉個把名妓喝個花酒,雖說一時偎紅倚翠,風流自許,過後想想,不過是醉生夢死,空虛得緊,要知道人家也不是沒有抱負的人,不想十年一覺之後,隻留得青樓薄幸名存。而現在,他們可是在正義真理的名義下尋歡作樂,自己都要對自己生出敬意,不再有那種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雖然在《公揭》裏,他們也聲稱,“既讀聖人之書,自知討賊之義,但知為國鋤奸,不惜以身賈禍。如果阮大铖有力障天,能逃刑戳,複能殺士,領銜者願一身當,存此一段公論,寒天下亂臣賊子之心”。但隻怕是以此提升語氣,看阮大铖後來東山再起之難,人家根本不敢接他的單,就知道在世人眼中,他是死灰不可複燃,盡管尿他好了。



   若不是世事難料,阮大铖兜兜轉轉,竟然活了過來,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應該成為那些年輕人垂暮之時樂於回顧的青春印象,他們聚會、奔走、發言、遊說,少不了還要吃吃喝喝,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真是相當的有娛樂性,那麽,日後被阮大铖瘋狂報複,陳、侯二人下獄,冒四處躲避,是不是可以叫做娛樂至死呢?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回到才子佳人的一段情上來。不多久,侯方域落榜,要回河南老家,李香君不曾哀怨苦留,在桃葉渡口,她置酒餞行,為他歌《琵琶曲》,之後,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她說:“公子才名文藻,趕得上蔡邕。但蔡邕追隨董卓,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嚐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複歌矣。”



   這段話透露出兩點,一,她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不過是露水情緣,她沒有死活相跟上的打算,兩條軌道短暫相交,之後亦各自伸向自己的遠方;



   二,她對他有殷切的希望,要他能成為清白磊落的偉男子,但又有點不放心,遂把自己的看家本事變成絕唱,激勵他不要像蔡邕那樣,一失足成千古恨,毀了自己的名節。



   如果不是知道她的思想導師是陳貞慧,知道所謂道義,不過是那些公子精神遊戲的載體,我想我會更感動一點。



   都到了什麽時候了,清軍虎視眈眈,李自成正在與張獻忠合兵,崇禎皇帝心有餘而智力不足,這樣一個危急存亡的關口,那些公子們拿不出任何建設性意見,卻和一個落水狗磨牙較勁沾沾自喜,隻能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但李香君堅守著這些。與侯方域分手之後,世界突然變成一隻不停旋轉的萬花筒,李自成開進北京城、崇禎上吊、清軍入關,故國神州,隻剩下半壁江山,她仍然不改初衷。在南明弘光朝,淮揚巡撫田仰聽說了她的名頭,花了三百兩銀子求見,李香君竟斷然拒絕。



   《桃花扇》裏處理成李香君為侯方域守節,卻不知,這離那場分別已有數年,他倆再也不曾見麵,王寶釧寒窯苦守十八年,還有個名分,李香君也哭著喊著去做望夫石,就有點像感情訛詐了。



   李香君不買巡撫大人的賬,乃因這田仰是馬士英的親戚,而馬士英,是阮大铖的好朋友,那麽,“田公豈異於阮公乎?吾向之所讚於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



   她是為了侯方域拒絕田大人,但不是為了情,而是為了義。當年她循循善誘,教導侯公子要拒腐蝕永不沾,不要接受阮大铖的拉攏,侯公子聽話地這麽做了,現在,她自己倒為了金錢去赴和阮大铖屬於一類人物的田仰的約,不是出賣了侯公子嗎?



   不管那些道義本身是多麽虛無,一個女人能夠這樣堅貞守護,都讓我肅然起敬。



   又過了幾年,年號變成順治,朝廷上坐著異族的皇帝,百廢待興,要將天下英才攬入囊中。河南商丘通向開封府的官道上,施施然走來一位趕考的士子,他眼神沉著,步履穩健,中年氣象已壓到眉間鬢角,不似那些意氣風發的少年。



   三十三歲的侯方域終於沒能忍住。不錯,眼看著天崩地裂、山河破碎,痛感是有的,也許還動過采薇首陽的念頭。久之,見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雞棲於塒,羊牛下來,老百姓的日子如流水,重重地顛簸了一下之後,依舊晃晃悠悠地朝前淌去了,似乎,不用那麽涇渭分明;經國濟世的抱負,重振家業的念想,擰成一種衝動,細細地,卻是堅定地敲打著他:要麽,就出去試一把?



   陳寅恪先生說起此事,替他開脫:“建州入關,未中鄉試,年方少壯之士子,苟不應科舉,又不逃於方外,則為抗拒新政權之表示,必難免於罪戾也。”但侯方域應鄉試的大作,收入他的文集中,共五篇煌煌大文,替清廷出謀劃策,十足下了一番功夫,高陽先生評價,“既非一味頌聖,虛與委蛇,更未故違功令,意在被擯。如說並無用世之誌,或者對滿清仍持反感,實在用不著這樣大賣氣力”。



   盡管這樣,他還是僅中副車。就像一個清高的女人,咬咬牙狠狠心把自己給賣了,卻隻賣了個白菜價,再回頭也來不及了,價碼一經定下,就要攜帶終身的,哭天搶地捶胸頓足也沒用。



   他很後悔,非常非常後悔,第二年出了一本文集,叫《壯悔堂文集》,沒過兩年,他去世了,高陽先生認為,他是抑鬱而終。到底是不是,我並不關心,我關心的隻是,假如他皇榜高中,一帆風順,他還會這麽後悔嗎?



   看來,後悔不後悔,由失敗與否決定,和失節與否無關,更與李香君無關,他不會像她那樣,把辜負對方看成天大的事情。



   李香君下落不明,有人說她做了尼姑,有人說傍玉京道人卞玉京為生,總之語焉不詳,無論哪種結果,想來都不過是活著罷了。在為生計苦苦掙紮的日子裏,在某個早早醒來的清晨,她會不會記起秦淮河畔的舊時光,那個清堅決絕不肯苟且的自己,如果能記起,她應該微笑,因那姿態已足夠優美,至於堅守的是什麽,已不是那麽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