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中國到底為何放棄對日索賠

(2007-05-02 06:17:02) 下一個
    長期以來對於放棄索賠的行為,我們一方麵歸咎於早先美國和國民黨當局對日本的妥協,一方麵為自己辯解說使是為了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為了不加重日本人民的負擔。先不說1972年日本國力如何強過中國,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遠遠高於中國老百姓。從甲午戰爭之後開始,日本什麽時候為中國人民如此考慮體貼過呢。4月27日,日本法院的判決徹底堵死了中國民間索賠之路。說那些為日本人民考慮屁話人,終於撤了自己一記耳光。



    甲午戰敗的賠款不僅令日本一夜之間建立了金本位的金融體係,更給日本的工業發展注入了大量的能源。強大起來的日本從此變本加厲的蠶食削弱中國,通過辛醜條約,日本在搶劫戶部500萬兩之後,又攫取白銀6000萬兩,不斷的侵略令中國瀕於破產,讓日本日趨強大。直到抗戰結束,受辱半個多世紀的中國才出了一口惡氣。



    那時的中國終於有機會和日本算算幾十年來的屈辱,但這個難得的機會卻一再同中國失之交臂。戰後對於支持受害國對日索賠美國是積極的,直到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美國態度180度轉彎。從限製日本轉而扶植日本。當時台海兩岸均被排除在舊金山和約之外,沒有被邀請參加。海峽兩岸也先後表示不承認舊金山和約。但一年之後台灣國民黨政權對日簽訂條約,放棄對日索賠。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簽訂條約也放棄對日索賠。海峽兩岸放棄索賠,都是以日本承認自己的政權為合法中國政府為條件,做出的讓步。當初,國民黨放棄對日索賠。我們指責其為慷他人之慨,不予承認。輪到自己的時候,毛澤東卻冠冕堂皇的說什麽是為了中日友好,為了日本人民。如此就慷了國家民族之慨。
   
    國家利益要靠自己去維護靠不得別人的施舍。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扶植日本是出於美國全球戰略的考慮,當時中國正在朝鮮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的昏天黑地。怎麽能想象美國會在這樣的背景下繼續支持中國的對日索賠呢。扶植日本作為抗擊蘇聯陣營的前哨,自然不能讓日本背上賠款的大包袱。戰後美國對日本的援助不過區區20億美金,日本躲過的賠款無疑是日本戰後能夠迅速複蘇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的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宇都宮德說過,“假使讓日本拿出500億美元的賠款,按當時的日本經濟能力來說,也要50年才能付清。那肯定會阻礙日本經濟的發展,也不會有今天的日本。"



    戰後中國的內戰分裂和朝戰的爆發斷送了當時對日索賠的最佳契機。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後,蘇聯國內逐漸開始清算斯大林獨裁時期的罪行。這令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建立斯大林式極權獨裁統治的毛澤東如坐針氈。成為中蘇反目最根本原因,什麽聯合艦隊都是借口幌子,不然當初能容忍蘇軍在東北的種種暴行,能讓蘇聯繼續占用旅順軍港。蘇聯陳兵百萬於中蘇中蒙邊境。大大小小的幾次衝突之後,毛澤東深感依靠自身國力無法抗擊北極熊蘇聯。修大三線已經準備戰爭一旦爆發,就退守西南。同時也必須尋求外部的力量支援,蘇聯對手美國無疑是唯一的選擇,美國也在這個時候向中國表達了希望關係正常化的意向。在蘇聯試圖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時候,美國一麵向蘇聯表示反對,一麵先中國通報消息。至此,在倒向蘇聯之後,中國回到了美蘇之間尋找戰略平衡點。但這一切來得太遲了。遲了三十年,這三十年,一麵是中國內亂內鬥不止,一麵是西方國家和日本的經濟騰飛,閉門自鬥的中國甚至被南韓,新加坡這樣的亞洲小國也遠遠的拋在身後。可悲的是,我們的內亂還在繼續。



    作為美國在亞洲的主要盟友,日本此時借機大談條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條件就是要中國放棄對日索賠,麵臨內亂未止,強敵壓境的中國隻有同意,也不得不同意。痛定思痛,審視這段曆史,內亂內鬥是中國現在國內諸多問題,發展局麵舉步維艱的主要原因。穩定壓倒一切,中國不能再亂了。擱置台海,南沙,釣魚島等爭端問題,不過就是為了維持一個百年難得的發展局麵。中國不得不用百倍的代價努力,去補回49年之後內鬥浪費的30年寶貴時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