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夜的鈴聲揭開了洛杉磯奧運的序幕
1.2 洛杉磯北嶺大學中國研究所
說起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就不能不提到加州北嶺大學的中國研究所。中國研究所成立於1982年,它是順應當時中美兩國政治,貿易和學術交往正常化而生的必然產物,也是北嶺大學與新中國長期合作與交流的曆史見證。那時候中國還不像今天這麽強大,國際上一些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政治包圍,加上我們自己的文化內戰,自我消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還扮演著極不般配的腳色。北嶺大學當時有一批對故土有著深厚感情的華人教授,在中美恢複正常交往後,大家紛紛以各種方式積極從事有利於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友好往來的活動。但這些活動大多由華人教授自發開展,難成大氣候,而且組織協調也很困難,舉辦一些重大活動時顯得師出無名。在這種情況下,三位華人教授提出了創辦中國研究所的設想,並得到了校方的批準和支持,使得研究所成為當時在洛杉磯的第一個正式的與中國交流的民間學術機構。雖然這三位教授都是從台灣來的, 可是他們都有一顆赤誠的中國心,都堅定地認為“天下的中國人是一家,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他們成立這個“中國研究所”的目的,就是要弘揚中國的文化,幫助中國改變落後的麵貌, 幫助中國學生接觸先進的科學技術。他們首先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說服了學校董事會,在加州的北嶺大學率先從大陸接納了中國研究生並提供了助教職位和全額獎學金,陳衝就是北嶺大學接納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比起美國的其他大學,北嶺大學要早了好幾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時候,北嶺大學已經接納了幾十名大陸來的留學生,冥冥之中為日後接待中國奧運代表團到來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動員學校的教授組成了幾批訪華代表團。當時很多的美國人對中國還很不了解甚至有很多的誤解,通過幾名校長,院長和係主任以及很多名教授的中國之行,徹底的改變了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和看法。在那個年代我們自己講一千句一萬句都不如美國人自己講一句。這一點也為日後北嶺大學的校方同意中國代表團的進駐埋下了伏筆。
第三:承諾接待參加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的中國官方代表團。洛杉磯是一座名城,有很多有名的大公司和高等學府,可是在1984年卻隻有北嶺大學承擔了接待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重任。當時洛杉磯連中國領事館都沒有,有些華僑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接待中國代表團,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是一件即冒險又潛伏著危險因素的事情啊。
周傳均教授是個開朗,剛毅,有血性漢子,年輕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駕著機帆船橫渡太平洋從台灣來到美國。 當年日本占據我釣魚島,就是周教授拍案而起,帶頭走上街頭表達抗議之聲的。他手一揮,堅定地說道:“這件事情一定要幹,而且是一定要幹好。 你們想啊,五十年前中國才有了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今天中國組團參加奧運,憑我們的實力,很有可能拿下這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塊獎牌,意義重大啊。” 周教授敢想敢幹,親和力大,號召力強,而且幹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動手,雷厲風行, 就連家裏居住的房子都是他自己動手蓋的, 當我這次為了寫文章再次去采訪他的時候,八十幾歲的高齡仍然是健步如飛,談起二十幾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仍是如數家珍,往事曆曆在目啊。
林同坡教授是個數學家,出身於世界著名的造橋世家。他的邏輯思維極為嚴謹,辦事更是穩妥。他有板有眼地說道:“體育運動也是一座橋梁,是連接中美友誼的一座橋梁。 如今我們把這座大橋加起來,就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造福啊。” 林教授的淵博學識和他的和藹可親那可是遠近聞名的。以柔克剛,以慢製快,使他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當年他擔任學校的數學係主任,講課深入淺出,說話幽默瀟灑,對待大陸來的同學更是像慈父一樣的親切,什麽事情隻要有他在,大家一定擁護,齊心協力努力幹,而且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
王益壽教授最年輕,最聰明,幹勁也最足。他是個科學家又是個實幹家, 做任何事情都是大膽假設,邏輯思維,科學論證,然後是親自動手,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地完成。無論是在任何的地點,任何的場合王教授永遠是手持一隻精致的煙鬥,談笑風生,伴著那煙鬥嫋嫋的青煙,隨之而來的是他那無數的連珠妙語和一條條的精囊妙計。王教授有膽有謀,又有主見,可不是個隨泊逐流的人,做任何的事情決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讓他動心,跟著跑的。但是一旦他下了決心,那就非辦成不可,非做好不行。後來王教授出任北嶺大學副校長,成為該校曆史上的第一位華人校級領導。在他主管學術事務和國際交流計劃期間,北嶺大學與中國的交往得到了全麵的發展。
有這三位一體,三足鼎立的三位教授的齊心協力,想為中國做點事情還有做不成的嗎?難怪當時無論是中國政府,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還是當地的美國人士都一致認為北嶺大學的“中國研究所”就是一塊牢固地紮根在美國的“紅色根據地”。
(這三位華人教授現在都年過八十了, 身體都還相當的硬郎. 去年我們為周教授和林教授一起慶了八十壽辰. 1984年中國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的輝煌, 那是家喻戶曉, 我不會在這裏多羅瑣, 我要講的那都是 “沒有文字記載的事情”, 都是很感人的, 不信? 您明天接著看.)
(右上圖: 前排左一是林教授, 右一是王教授, 右二是周教授.)
(左下圖: 是1984年在校大陸學生的合影, 今天都是教授, 律師, 科學家了.)
(24年之後, 八十歲的周教授和林教授上台領獎 - 歲月不饒人哪!!)
相關連結:
開篇 - 郎平引言
奧運往事 - 楊振寧吳嘉偉深夜隔洋受命 (1)
7月4日 22:43
在你這裏讓我長了不少見識
開心果/桔林
7月3日 8:34
真感人哎!中國有他們這些人幫忙,真是幸運哦!
梧桐樹
6月30日 11:22
鮮人未知的奧運往事,很喜歡看.
愛心媽媽
6月29日 20:36
海外華人心係祖國,感謝這些為祖國做事的學者,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謝謝北奧,
讓我們認識了三位令人尊敬的前輩
讓三位教授的光輝得以流傳
小聲問一句,北奧當年是否也是就讀北陵大學的留學生?
你們說的對, 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中國做過貢獻的老華僑們.
看看這些教授的照片我有些動容, 再過二十幾年, 我們也是這個樣子了.
前幾節是介紹, 後麵保證精彩!!
從北奧的好文中可以看到知識分子心中平時難以見到的激情
謝謝奧哥的分享!
曆史就在這看似平淡中誕生。。。
欽佩早年到美國的愛國遊子,感謝你們早年的愛國奉獻
文章再現了這些為中華民族熱心奔走的幕後英雄.如果沒有他們這些愛國華僑和愛國學生的努力和耕耘,很可能就沒有我們1984年奧運的成功....
能有這幾句話, 我這文章就沒有白寫.
回答問題:
1, 我們當年多數的照片裏都有陳衝, 這次特別選了一張沒有她的. 以後會發很多陳衝的照片.
2, 北嶺大學的英文是: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CSUN
欽佩早年到美國的愛國遊子,感謝你們早年的愛國奉獻
北奧加油!中國加油!
北嶺大學英文是什麽?
“體育運動也是一座橋梁,是連接中美友誼的一座橋梁。 如今我們把這座大橋加起來,就是為我們的子孫後代造福啊。”
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