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漂亮!中央出手把敗家子打得頭破血流

(2008-01-14 11:50:52) 下一個

前麵那麽多人談經濟,這幾天怎麽沒人說說國航集團阻擊東新並購案,這可不是兩個國企之間的鬥爭,背後有美國壟斷資本的黑手。這是中央練習用完全市場化的方式,對上海幫官僚壟斷資本的致命一擊。目前剛打完第一戰役,我看打得非常漂亮。先讓東航充分表演,把牌出盡,底牌全兜出。上海幫的這幫餘孽也實在太笨、太猖狂,居然公然敢把賤賣國有企業股權的方案公之於眾。在關鍵時刻,中央把他們的庇護人原民航局長楊某人調離,由李家祥少將接任民航局長,再接著由國航集團領銜,在東航股東大會上,用完全“市場化”的投票方式,把內外資本勾結賤賣東航股權的方案一拳擊於死地。 
 
國航集團這一次阻擊,打破了官僚殘餘資本與國外跨國資本勾結、賤賣東航股權的企圖。在我們參加WTO以後,我們的企業和資本也需要走出去,在國內“可控”環境下學會與跨國資本鬥爭的本領,風險小、收獲大、成本低、後遺症少;再者,如果以行政手段阻擊,雖簡便,卻容易留下口舌,不利於中國企業到國外收購他國戰略產業,因為人家也同樣會用行政手段給我們的企業“國民待遇”。
 
“東航股權”第一戰役,國航集團完勝。看今天報道,對方走進死胡同還不甘心失敗,放言“中、東”合作涉嫌壟斷,中航增持違規”豈不知李局長早就料到他會走這一步,將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與航空公司的擴展聯係起來。按這個標準,東航這類按支付能力已達到破產警戒線的公司,收到他一半航線權都可以,買飛機就根本沒門。東航還要死折騰,從另一麵看,陳良宇為代表殘餘官僚資本集團的餘孽還遠遠沒有肅清,現在留下沒“進去”的多是具有“合法身份”和合法資產的資本化身,與他們的鬥爭是長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曆史來看,建國以後共產黨用“市場經濟”方式與資本投機集團鬥爭,最為精彩的就是五十年代陳雲坐鎮上海打的“黑白戰役”(黑指煤炭,白指棉花布匹)。那一次戰役可以說“打得真漂亮”,值得現在經濟領域的高級官員好好回顧、學習。 
 
不過東新方案的出籠,背後還有上海想成為“國際航空樞紐港”的背景,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上海地方政府設想是做大中國航空業,這與國家民航發展戰略一致的。很多事情交織在一起,如何挫敗官僚殘餘資本的陰謀,又不傷及中國民航業的發展,是判斷這一戰役最終是否勝利的標誌。所以,在阻擊戰以後,並不是“殲滅戰”,東航也是國有資本控股的,如何把東航的國有資本從官僚殘餘集團的控製中解放出來,真正成為民航業的健康資本,使民航業捏成拳頭有能力迎接跨國航空公司的競爭,才是這次戰役的真正意義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