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諸葛亮兵法

(2007-07-05 13:39:31) 下一個



【內容提要】

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戎馬倥傯的軍旅中度過的,親自參加和指控許多大小戰役,長期的戰爭實踐和他對前人的軍事理論的研究總結,形成了自己的軍事思想。

【作者簡介】
諸葛亮(公元181-234),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三國時蜀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千百年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誌》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陳壽記述,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韓雪)、等。由於作戰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國演義》上講述很多。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目錄】
卷一·《將苑》
第一篇 後權
第二篇 逐惡
第三篇 知人性
第四篇 將材
第五篇 將器
第六篇 將弊
第七篇 將誌
第八篇 將善
第九篇 將剛
第十篇 將驕吝
第十一篇 將強
第十二篇 出師
第十三篇 擇材
第十四篇 智用
第十五篇 不陣
第十六篇 將誡
第十七篇 戒備
第十八篇 習練
第十九篇 軍蠹
第二十篇 腹心
第二十一篇 謹候
第二十二篇 機形
第二十三篇 重刑
第二十四篇 善將
第二十五篇 審因
第二十六篇 兵勢
第二十七篇 勝敗
第二十八篇 假權
第二十九篇 哀死
第三十篇 三賓
第三十一篇 後應
第三十二篇 便利
第三十三篇 應機
第三十四篇 揣能
第三十五篇 輕戰
第三十六篇 地拋
第三十七篇 情勢
……
卷二·便宜十六策
卷三·諸葛武侯文集(諸葛亮關於治軍、用後、陣法的言論) 

【內容】
一、兵權:
所謂兵權,就是將帥統率三軍的權力,它是將帥建立自己的威信的關鍵。將帥掌握 了兵權,就抓住了統領軍隊的要點,好象一隻猛虎,插上了雙翼一般,不僅有威勢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況都能靈活應變,占據主動。反之,將帥如果失去了這個權力, 不能指揮軍隊,就好象魚、龍離開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遊的自由,在浪濤中奔 馳嬉戲,也是不可能的。 

二、逐惡:
不論是治軍還是理國,有五種人需要對之注意,他們是國家、軍隊混亂的禍患。這五種人是:私結朋黨,搞小團體,專愛譏毀、打擊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費、穿戴與眾不同的帽子、服飾、虛榮心重、嘩眾取寵的人;不切實際地誇大盅感民眾人, 製造謠言欺詐視聽的人;專門搬弄是非,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興師動眾的人;非常在意自 己的個人得失,暗中與敵人勾結在一起的人。這五種虛偽奸詐、德行敗壞的小人,對他們隻能遠離而不可親近。 

三、知人性:
世界上沒有比真正地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要困難的事情。每個人的善、惡程度不同, 本性與外表也是不統一的。有的人外貌溫良卻行為奸詐,有的人情態恭謙卻心懷欺騙,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實際上卻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盡全力但實際上卻另有圖謀。 然而,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是有七條辦法的:用離間的辦法詢問他對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誌向、立場;用激烈的言辭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氣度、應變的能力;就某個計劃向他谘詢,征求他的意見,以考察他的學識;告訴他大禍臨頭,以考察他的膽識、勇氣;利用喝酒的機會,使他大醉,以觀察他的本性、修養;用利益對他進行引誘,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給他去辦,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四、將才:
根據不同的將帥不同的才幹,可以把將帥分為九種類型:一是用自己的德行教育部下,用禮法規範部下的行動,對部下關懷備至,問寒問暖,與部下同甘共苦,這種將帥是仁將。二是做事能不隻圖眼前消災去難,還有長遠打算,一絲不苟,不被利益所誘惑,寧願為榮譽獻身,也不屈辱求生,這樣的將帥是義將。三是身居高位但不盛氣淩人,功績卓著又不驕傲自大,賢德而不清高,謙讓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個性剛直又能包客他人,這樣的將帥是禮將。四是運用戰術高深莫測,足智多謀,身處逆境能轉禍為福,麵臨危險又知逢凶化吉,這樣的將帥是智將。五是忠誠信實,對有功之人以重賞,以有過之人 以重罰,賞罰分明,獎賞時不拖延,懲罰時不管對方的地位高下,這樣的將帥是信將。 六是身手矯捷,衝鋒陷陣時快如戰馬,氣概豪壯,鬥誌昂揚能勝千夫,善於保衛國家,又擅長劍戟,這樣的將帥是步將。七是能攀高山,走險地,馳馬如風,身先士卒,銳不可擋,撤退時在隊伍後麵抵擋敵兵掩護他人,這樣的將帥是騎將。八是氣蓋三軍,所向 無敵,對小的戰役小心謹慎不馬虎,麵對強大的敵人則愈戰愈勇,這樣的將帥是猛將。 九是遇見賢者虛心請教,對別人的意見從諫如流,能廣開言路,待人寬厚又不失剛直,勇敢果斷又富於計謀,這樣的將帥是大將。 

五、將器:
將帥的氣質、氣度有不同,其本領、作用有大小之分。如果能察覺他人的奸詐,看到事物潛伏的危害、禍端,被部下所信服,這種將領為十夫之將,可以統領十人的隊伍.如果早起晚睡,整日為公事操勞,言辭謹慎小心,能傾聽部下的心聲,這種將領為百夫 之將,可以統領百人的隊伍。為人耿直又深謀遠慮,勇猛善戰,這樣的將領是千夫之將,可以統領千人的隊伍。外表威武,內心蘊藏著豐富的感情,個性光明磊落,能了解別人 的努力和辛苦,又能關心他人的饑寒情況,這種將領為萬夫之將,可以統領萬人的部隊。 能舉賢能之人,進德修業不斷充實自己,連續不斷,為人忠誠、可信、寬容、大度,善於治理亂世,這樣的將領為十萬人之將,可以統領十萬人的部隊。能以仁愛之心待部下, 又能使領國信服,曉天文,善處人際關係,知識地理,放眼四海之內,治家如同治國, 治國如同治家,和諧圓滿,這樣的將領是天下之將,可以治理整個天下。 

六、將弊:
身為將帥有八種弊病,是將帥用兵的大忌:一是對財、物的需求永遠不滿足,貪得 無厭;二是對賢德有才能的人妒嫉強烈;三是聽信讒信,親近能說會道、巧言諂媚的小人;四是隻能分析敵情,卻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實力;五是遇事猶豫不決;六是沉迷於 酒色而不能自拔;七是為人虛偽奸詐而自己又膽怯懦弱;八是狡猾巧辨而又傲慢無禮, 不按製度辦事。 

七、將誌:
兵器是一種凶器,統兵為將是一種重大的責任。兵器剛硬,容易缺損,將領任務重大所以有風險。因此,真正的將帥不以自己的部隊強大有威勢做靠山,當他受到君主的寵愛時不得意忘形,當他受到別人的誹謗汙辱時,也不懼怕、退縮,看到利益時不起貪 念,見到美女時更不心生邪念,隻知全心全意,保家衛國,以身殉職。 

八、將善:
對將帥的軍事實踐能力的要求是“五善四欲”。五善是指:擅長察曉敵人的兵力部署,擅長正確地判斷進攻和撤退的時機,擅長了解交戰雙方的國力虛實,擅長利用對自己一方有利的時機,擅長利用山川地形的崎嶇險阻。四欲是指:作戰時出奇製勝,謀劃 要周密,人多事繁,追求文靜穩重,保持全軍上下團結一心,合力抗戰。 

九、將剛:
好的將帥應該具備的性格是剛強、剛烈,但不固執己見,溫和、柔和但不軟弱無力, 即通常聽說的剛柔相濟。單純一味的柔和、軟弱,就會使自己的力量被削減,以至失敗,單純一味的剛烈、剛強又會導致剛愎自用也注定要滅亡。所以,不柔不剛,剛柔並濟才 是最理想的性格特點,才是最佳的狀態。 

十、將驕:
做將帥的切勿驕傲自大,如果驕傲自大,待人接物就會有不周道的地方,有失禮之 處,一朝失禮就會眾叛親離,人心憤懣相怨。身為將領,也不能小氣吝嗇,如果吝惜吝嗇必然不願獎賞部下,獎賞不行,部下必定不肯在戰鬥中盡最大努力以拚死作戰,這樣 下去,則在戰爭中不會取得什麽好的成果,國家的實力也就會因此虛弱下去,自己國家 實力下降就是表示敵人正在強大起來。因此孔子說:“一個人盡管具備象周公那樣的德才,但是卻驕傲吝嗇,那麽即使他能做出一定的貢獻,也不值得人們去評價稱道”。

十一、將強:
將帥的品德修養標準是五強八惡。五強是指五種必須的德性:高風亮節可以勉勵世 俗,友愛孝悌可以名揚海內,信義忠誠可以獲得友誼,周到細致地考慮問題可以容忍他人,身體力行可以建功立業。八惡是八種在德性上的缺陷:雖然足智多謀但不能明辨是 非,不能禮賢下士,更不能任用賢良之人,施政時有法不依,無法引導社會風俗,不能 慷慨施惠,不肯救濟窮困,不能防患於未燃,智慧不足,不能深思遠慮,也不能防微杜漸,不能在聲譽顯達時推薦自己所熟悉的賢能之士,不能在戰敗時,毫無怨言,負擔全 部責任。 

十二、出師:
從古至今,大凡國家遇有危難,君會選拔賢德之人作將帥以解救國難。出征前,齋戒三日,進至太廟告祭列祖列宗,君麵南而站,將帥麵北而立,太師雙手奉上大斧(權力的象征),君接過大斧,手持斧柄授給將帥說:“從現在開始,部隊由您指揮。”然後,君接著說:“作戰時,見敵人勢弱則進擊,見敵人實力強固則以退為主。不能因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輕別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意見獨特而聽不進部下的意見,不 可以憑借自己功績顯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質。部下還沒有坐下來休息時,身為將帥 不能自己先坐下來休息,部下還沒有吃飯時,身為將帥也不要首先進餐,應該與部下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做到了這一切,手下的將士必會竭盡全力,敵人也一 定會被打敗”。將帥聽完君的訓命後,宣誓效忠,然後親自打開凶門,率軍出征。國 君把出征的軍隊送到北門,向將帥乘用的車馬跪拜同時又說:“將在外,不受君命。從今天起,軍隊中的一切行動都由您來決策”。這樣,將帥就具有了絕對的權威,也可以 使智謀之人為之獻策,使勇犯之人為之效命沙場。由此,可以百戰百勝,立下汗馬功勞, 也能揚名於後世,福澤恩及子孫。 

十三、擇才:
將帥在編排軍隊時,應該注意:有的士兵武藝高強,喜歡對敵廝殺,願意獨立地與 強勁對手較量,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裏,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報國之士;有的士兵氣冠三軍,精力充沛,身手狡捷,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裏,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擊隊; 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象飛馳的馬一樣有威勢,應把他們編在一起,這此人可以組 成前鋒隊;有的士兵善騎善射,箭術高超,百發百中,應把他們編在一起,這些人可以組成奇襲隊;有的士兵專門擅長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應把他們編在一個行列裏,這 些人可以組成射擊隊;有的士兵力大無比可以使用強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較遠也可 以射中目標,應把他們編成一組,組成阻擊隊。可見,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點,應該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各盡其才,各盡其用。 

十四、智用:
將帥將兵出征想奪取戰鬥的勝利,必須考慮到天候、戰機、人的素質這幾方麵的因 素,要順天候、得戰機、具備相應的戰鬥力。所以在順應了天候、也具備了相應的戰鬥力,但時機卻不成熟的情況下出兵是逆時,在具備了相應的戰鬥力,有了成熟的戰機, 但不具備天候條件下出兵是逆天,在順應了天候、抓住了戰機,但卻不具備士兵相應的 戰鬥力的條件下出兵是逆人。明智的將帥,領兵作戰是決不會逆天、逆時、逆人的。 

十五、不陳:
古代善於治理國家懂得治國規律的君主是不依賴軍隊這種國家機器的,具有軍事才 能善於用兵的將帥也不以戰爭,擺開交戰的陣勢為最終目標,善於布陣的將帥根本不用向對方發起攻擊就能獲勝,不以兵戎相見為樂事,善於指揮戰鬥的人則能永遠立於不敗 之地,善於總結失敗教訓的將帥則不會被敵方所消滅。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主要是讓 老百姓生活安定,勤於工作,人們安居樂業,不發生任何不愉快的糾紛,這就是上麵所說的“善理者不師也”的意思。上古時代,舜修刑典,還讓大臣皋陶作了掌理刑法的官 員,可是老百姓無人冒犯法令,因此也就不用對任何人施加刑法,這就是“善師者不陳” 的意思。大禹征伐的苗族,隻派舜手持舞蹈用的幹盾、羽扇就征服了有苗族人,這就是 “善陳者不戰”的意思。齊桓公在南討楚國,北伐山戎的過程中,英勇善戰,所向無敵, 這就是“善戰者不敗”的意思。楚昭王時楚國受到吳國的侵犯,楚昭王立刻逃到秦國求 救,後事又返回了秦國,這就是“善敗者不亡”的意思。 

十六、將誠:
《書經》說:“戲辱君子,就無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視小人,也無法使他們竭盡全力為自己服務”。所以,將帥領兵的要訣是:廣泛籠絡部下的人心,嚴格有關賞罰的規章和紀律,要具備文、武兩方麵的能力,剛柔並濟,精通禮、樂、詩、書,使自己在修身方麵達到仁義、智勇的內涵;領兵作戰時,命令士兵休息就應讓士兵象遊魚潛水一樣不出聲響,命令士兵出擊時就應讓士兵象奔跑中的獺一樣突躍飛奔,又快又猛,打亂敵人的陣營,切斷敵人的聯係,削弱敵人的勢力,揮動旌旗以顯示自己的威力並且讓士兵服從指揮,聽從調動,撤兵時部隊應象大山移動一樣穩重,整齊,進兵時則要疾如風雨,徹底地摧毀敗軍敗將,與敵交手則拿出虎一樣的猛勢;對待敵人,還要采取一些計謀: 麵對緊急情況應該想辦法從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誘敵進入設置好的圈套之中,想盡辦法 打亂敵軍穩固整齊的陣勢,然後亂中取勝,對小心謹慎的敵軍要用計使他盲目驕傲起來,上下不一,用離間術打亂敵軍的內部團結,對異常強大的敵人想方設法地削弱他的力量, 要使處境危險的敵人感到安寧以麻痹敵人,讓憂懼的敵人感到喜悅,使敵人疏忽起來; 對投到我軍的戰俘要以懷柔的政策來對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訴,扶持弱者,抑 製氣勢淩人的部下,對有智謀的部下要盡全力親近他,用他做參謀,對巧言令色的小人要堅決打擊,獲得了戰利品要首先分給部下;另外,還要注意這樣幾點:如果敵人勢弱, 就不必用全力去攻擊他,也不能因為自己軍隊力量強大就忽視了敵人,更不能以自己能 力高強就驕傲自大,不能因為自己受寵就到部下那裏作威作福;對於整個戰事的進行,要先製定詳實的計劃,要有萬全的把握才能領兵出征,不獨自享受戰場上繳獲的財物、 布帛,俘虜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獨自役使。身為將帥作到了這些要求,嚴格號令,將士 一定會積極作戰,在戰鬥中效命疆場。 

十七、戒備:
國家最重要的事務是國防,在國防的問題上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使全國覆沒,無可挽回,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旦國家出現了危難,君臣應齊心一致,廢寢忘食,共同謀策,挑選有本領的人擔任將帥,指揮三軍應敵。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就是敵人已打到了家裏也不能警覺,如同燕子的窩巢搭築在門簾上,魚兒遊戲在旱鍋裏,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左傳》說:對事物沒有計劃,不準備到毫無差錯的地步,不能出兵!”居安思危,妥善安排,防止可能出現的災難,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蜜蜂和蠍子一類的小昆蟲都以毒刺作為防禦的工具,更何況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呢?”如果一個國家忽視了國防建設,即使有百萬之眾也不可怕,所以說有備無患,就是這個意思。可見,三軍將士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十八、習練:
如果軍隊士兵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和訓練,那麽一百名士兵也抵不上敵人的一個士兵;如果軍隊士兵受到了應有的教育和訓練,那麽一名士兵就可抵擋百名敵人的進攻。所以孔子說:百姓沒有受到教育和訓練就去參加戰鬥,這是讓他們去送死。”“讓賢德的人用七年的時間來教育和訓練百姓,他們馬上可以投入戰鬥,並且個個都勇猛善戰!”這就是說想讓百姓投入戰鬥,在出征之前不能不對他們進行教育和訓練,訓練時,要使百姓明白什麽是禮,什麽是義,要訓練、教誨他們有忠信的思想,要講明賞罰的界限,用賞罰來製約督促他們的行為,使他們自覺上進。然後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列隊與解散,坐下起立,行進立定,前進後退,解散與集合,使他們能整齊劃一、井然有序。象這樣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萬,就可以使整個三軍受到訓練,最後再讓將士接受戰術訓練就可以在戰場上打敗敵人了。 

十九、軍蠹:
軍隊行動時,有幾種情況可以直接導致全軍崩潰:一是對敵情的偵察不仔細、不準 確,在消息的反饋上不按規定進行,與實情不相符合;二是不遵守命令,耽誤了集合的時間,使整個軍事行動受阻,喪失了戰機;三是不服從指揮,不聽候調度,忽前忽後, 七零八亂;四是將官不體貼下級,隻知一味地聚斂搜刮;五是營私舞弊,不關心下級將 士的生活;六是迷信誹謗之辭、神鬼怪兆,胡亂猜測吉凶禍福;擾亂了軍心;七是士兵不守秩序,喧嘩吵鬧,擾亂了將帥的決策和執行;八是不遵守命令,擅作主張;九是貪 汙現象嚴重,侵占國家財物,無所不為。 

二十、腹心:
身為將領,應該有自己的左右親信可以谘商事情,有給自己偵察消息通風報信的耳 目,有堅決貫徹自己的命令輔佐自己的羽翼。沒有心腹之人,就好比人在黑夜中走路,手腳不知該邁向何處,沒有耳目之人,就好比盲人安靜地生活在黑暗中,不能做自己想 做的事,更不能為達到某種個人目的進行鑽營活動;沒有爪牙之人,就好似一個人饑不 擇食,吃了有毒的食物,中毒身亡。所以,明智的將帥,一定要選用學識淵博、足智多謀的人做自己的心腹,要選用機智聰明、謹慎保密、有很強的判斷力的人做自己的耳目, 還要選擇勇敢、彪悍的士兵做自己的爪牙。 

二十一、謹候:
凡是將領領兵出師不利,都是因為輕視敵軍而產生的後果,所以軍隊在出師時要嚴 格法律、法令,詳細考慮各種細節,按戰爭規律行事,否則的話仍然會招致滅亡。這些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十五項:一是慮,要仔細地考慮、謀劃,探明敵人的所有情況;二是 詰,盤問、追查,搜集敵人情報,並仔細判斷情報的真假;三是勇,見敵人陣勢威武強 大的不退怯;四是廉,不為眼前小利所誘惑,以義為重;五是平,賞罰公正,公平合理;六是忍,忍辱負重,寄希望於未來更偉大的使命;七是寬,寬厚,寬宏大量,能包容他 人;八是信,忠信、誠實,遵守諾言;九是敬,對有才德的人以禮相待;十是明,明白 是非,不聽信攙言;十一是謹,嚴謹、慎重,不違禮不悖法;十二是仁,仁愛,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體貼下級官兵;十三是忠,忠誠報國,為了國家的利益,就是赴湯蹈火也 在所不辭;十四是分,行為有分寸,守本分,做事情量力而行;十五是謀,足智多謀, 能知己知彼。 

二十二、機形:
大凡愚笨的人能夠戰勝聰明的人,是違反常理的偶然事件;聰明的人能夠戰勝愚笨 的人,是合乎常理的必然事情;而聰明的人在一起交戰,就全看掌握戰機如何了。掌握戰機的關鍵有三點:一是事機,二是勢機,三是情機,當事情已經發生,有利於己而不 利於敵時,不能作出相應的反應,不能算是聰明;當形勢發生變化,有利於己而不利於 敵時,去不能拿出克敵製勝的辦法,也不夠賢者的資格;當整個態勢已經很明確對己方有利時,卻不能斷然采取行動,這也不能算是勇敢。所以,善於指揮軍隊的將領,一定 要根據情況的變化,掌握時機取得勝利,即因機立勝。 

二十三、重刑:
吳起說:“軍隊中敲擊鼙鼓、金鋒的目的,在於引起士卒在聽覺方麵的敏銳注意力, 聽從指揮,揮舞旗幟,在於集中士卒在視覺方麵的注意力,而各項法規、禁令及刑罰的目的在於管理士卒,節製士卒的行動。”在軍隊中,用聲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 聽從指揮時,發聲的器具必須音質清脆宏亮;用旗幟來指揮士兵作戰時,旗幟的顏色要 鮮明、醒目;用刑罰、禁令來約束士卒的行動時,執法必須公正、嚴明。如果做不到上述三點,軍容就會紊亂,士卒就會渙散、懈怠。所以說,在指揮部隊的問題上,應該達 到這樣的程度:隻要將帥的指揮旗幟揮舞搖動,部下就會英勇前進,隻要將帥的命令一 下,所有的士卒就會同仇敵愾,拚死上前,報效國家。 

二十四、善將:
從古至今,善於領兵打仗的將領用兵的原則有四點:令出如山,向部下講明什麽是 進,什麽叫退,什麽是不應該做的;用仁、義的思想教育部下,使士卒能知書達禮;告誡部下明辨是非,使士卒能互相勉勵,規過勸善;嚴格賞罰,使士卒不敢渙散,有信用, 上述四點基本的原則:禁、禮、勸、信是部隊中的重要規範,如果徹底做到了這四點, 就好象主要的支架已經搭好,其它的細微末節也就自然地順展開來,有了法規,具體的內容也就明晰了,這樣軍隊就能戰必勝,攻伐時得其所需。無能的將領做不到這四點: 沒有規製,一旦下令撤退,士卒不聽指揮,抱頭鼠竄;而下令進攻時,則沒有節製,步 調不一,甚至紛紛逃避,怠慢拖延,全軍也就難逃滅亡的下場;勸戒不明,賞罰無度,失信於士卒,上下不能一心,賢德之人紛紛遠走,諂媚狡猾的小人得勢,這樣的將領帶 出的部隊,一定會每戰必敗。 

二十五、審因:
如果能順應百姓的心願來征伐邪惡勢力,就是黃帝也不能與這樣的行為相比,如果 能借助百姓的力量,群策群力獲得勝利,那麽就是商湯、周武王也不能與這樣的功勞相比。在此基礎上,審時度勢,以德威服人,則在下的各路英雄都會屈服這樣的將帥之下, 四海之內,各方豪傑則也會甘心受到節製。 

二十六、兵勢:
大凡將帥領兵出征要注意三種情勢: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戰爭勝利的基本因素 和條件。天時,就是指天氣晴朗、氣候溫和適中,寒暑不烈,不旱不荒,天象正常,沒有不祥的征兆,這是有利於我方的自然因素。地利,就是指我方城牆高壘於險峻的地勢 之上,有深溝、大河做天然屏障,地形複雜,深不可測,還有唯一的羊腸小路還曲折迂 回。人和,就是君主聖明將帥賢達,三軍上下守禮守法,整齊統一,士卒個個都能效命沙場,糧餉充足,武器堅利。卓越超群的將帥如果能憑借天時,就地利,依人和,就可 以所向無敵,大獲全勝。 

二十七、勝敗:
軍隊出師必勝的條件是:真正有才德的人擔任著重要職務,沒有才德的人被貶斥到 最低位置,三軍將士情緒高昂,團結統一,上下關係和睦,士卒服從命令,勇敢善戰,軍容威武雄壯,法紀嚴明。軍隊出師不利,必然伴隨下列征兆:士兵懶惰、散漫,不遵 守軍紀,全軍將士非常畏懼對敵作戰,兵卒不講信義,不畏懼刑罰,對敵軍實力估計過 高,內部不團結,彼此之間通常的話題是與利益有關的事情,喜歡猜測事情的吉凶禍福,附會各種無稽之談,軍內流言蜚語盛行,軍心渙散。 

二十八、假權:
將帥是軍隊中的關鍵。他懸係著千萬士卒的性命,關係著戰爭的勝敗結局,左右著 國家命運的盛衰興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揮軍隊的權力全部交給將帥,就好象用繩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卻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樹木,跳躍飛奔,又好象用膠帶粘貼人的雙眼,卻要求 他辨別各種顏色,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賞罰大權被權貴所操縱,主將沒有任何可 以自主的權力,上下必然會被私心、利力所籠罩,人苟且於私利,就沒有人會為國家效命,更沒有旺盛的鬥誌。那麽,就是有伊尹、呂不韋那樣出類拔萃的才智,有韓信、白 起那樣的功績,也不能自保。所以,孫武說:“將帥一旦領兵作戰,一概不君命”。 亞夫也講:“在軍中,隻有將帥的命令可聽,沒有聽見君主的詔令”。 

二十九、哀死:
古代凡是優秀的將領,對待自己的部下就好象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當困難來臨時,身先士卒,首當其衝,站在最前麵,在功勞榮譽麵前,與部下謙讓,把功勞、榮譽推給部下,對待受傷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撫恤,當部下為國捐軀時,又能厚葬他們,並妥善 地安排好後事,在糧食不夠吃時,主動地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下級,在天氣寒冷的時候, 把自己的衣服讓給士卒穿用,對待有才智的人,以禮相待,並委之以高官,對待英勇擅戰的部下,他會給予恰當、及時的獎賞並勉勵他再立新功。身為一名將帥,做到了上麵 的幾項內容,就會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三十、三賓:
凡是三軍出征作戰,將帥必須有各類幕僚人員為自己策劃參謀,共同討論利弊得失, 輔佐在將帥左右。有些人口若懸河,能提出奇妙的謀略,見聞廣博,多才多藝,這是萬裏挑一的出色人才,可以成為將帥的高級幕僚,有的人象熊虎一樣勇猛,象猿猴一樣敏 捷,性格則烈如鐵石,作戰如楚地龍泉般銳利無比,這些人是一代豪傑,可以成為將帥 的中級幕僚。有的人喜歡發表言論,但能力一般,隻是普通之輩,可以成為將帥的下級幕僚。 

三十一、後應:
如果能把危險的局麵轉換成容易的事情,在事情還沒有轉變成複雜之前就預先做了 準備,在事情還沒有變得不可收拾時就采取了應對措施,在軍中設立了嚴明的刑罰但不以動用刑為最終目的,這是用兵的上策,這樣的首領是智者。與敵人交戰,將士已布列 陣形,雙方兵馬交錯,短兵相接,這時將帥如果能乘機以種種威勢擴大自己的影響,使 敵軍混亂以致失索,這算得上是用兵的能者。在戰場上,將帥冒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但隻是逞一時之能,雙方損失極大但不分勝負,這是用兵中的下策。 

三十二、便利:
在草木茂密的地區作戰可以采用遊擊戰略;有濃密的山林地帶作戰可以用突擊的辦 法,出敵不意;在平原作戰沒有任何隱蔽物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壕塹戰術;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方應在黃昏時候攻擊敵人;在我眾敵寡的時候,則應在清晨向敵人進攻; 如果武器裝備精良,兵力強盛,則應速戰速決;如果隔岸對峙,又有風沙,視線不清, 就應采取前後夾擊的戰術。 

三十三、應機:
必勝的要訣及掌握情勢變化以指揮調動部隊的方法是出其不意。如果不是智者,誰 又能把握時機當機立斷呢?掌握時機的秘訣在於出其不意。如果猛獸離開山區,失去了險峻的山勢做依托,就是個孩子手持長戟也可以嚇退它,而小小的毒蜂隻憑借自己一根 毒刺,就可使強壯的大漢不敢靠近,對敵人來說,讓災禍突然出現,防不勝防,無法預 料,是最好的製勝辦法。 

三十四、揣能:
古代善於用兵的將領,往往能在掌握了敵我雙方實力的虛實後就對雙方交戰的結果 有了基本的認識。將帥在預料勝負的結果時需要了解的內容有:雙方的君主哪一個比較 聖明?雙方的將領哪一個更為賢明有能力?雙方的官吏哪一方更有能力?雙方哪一方的糧草更為充足?雙方中哪一方的士兵訓練有素?雙方的軍容哪一方更為嚴整?雙方的戰 馬哪一方跑的快?雙方哪一方占據的地勢更為險要?雙方哪一方的幕僚更有計謀?雙方 各有哪些可以畏懼的鄰國?雙方哪一方的國力更富有?雙方哪一方的百姓生活更安定?通過比較上述幾個方麵,雙方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做出判斷了。 

三十五、輕戰:
蜜蜂等有毒刺的小蟲子就是憑著令人生畏的毒刺來保護自己,使人不敢輕易地招惹 它,士兵在戰場上能勇敢作戰,是因為他有精良的武器作依靠。所以,隻要有了鋒利的武器,堅實的鎧甲,那麽所有的將士都可以勇猛善戰。如果鎧甲不夠堅實,就好象赤身 裸體與敵人拚殺;如果弓箭射不中敵人,就好象沒有弓箭一般;如果射中了目標,但因 為力量不夠沒有射進去,就好象弓箭沒有箭頭一樣;如果戰前的偵察工作做得不仔細,不周詳,就好象一個盲人在準備作戰;如果將帥不能英勇更不善戰,就好象沒有將帥一 樣。可見,這些都是在戰備建設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麵。 

三十六、地勢:
好的地勢對軍隊作戰取勝是最好的幫助,身為將帥如果不能準確地把握地勢地形特 點就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是不可能的。高山峻嶺、森林險川的地形,適合用步兵作戰。山勢高陡、蔓草雜生的地形,適合用戰車、騎兵作戰。在依山臨水、狹澗穀深的戰場上, 可以用弓箭手作戰。在平坦寬闊、可以自由活動的戰場上,可以用長戟與敵交戰。在草 木交錯的地帶,又可以充分發揮長槍、長矛的優勢。 

三十七、情勢:
將帥的性情對作戰有直接的影響。有的將帥勇猛頑強不懼怕死亡,有的將帥性情急 躁沒有耐心一味追求速決,有的將帥貪愛小功、小財,有的將帥過於仁慈失去了威嚴,有的將帥雖有計謀但常常猶豫不決,有的將帥則謀略有餘而不能身體力行。所以,對待 上述不同性情的將帥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對待僅有匹夫之能的將帥要設法使其暴躁起來 然後消滅他;對待性情急躁沒有耐心的將帥,要用持久戰、消耗戰去消滅他;對待貪圖功利的將帥,要用財、色去賄賂引誘他;對待仁慈有餘威嚴不足的將帥要使用各種辦法 使他整日奔忙;對待智而心怯的將帥,可以用猛烈的進攻使他陷入窘迫的境地;對待謀 而情緩的將帥可以用突然襲擊的辦法使他徹底滅亡。 

三十八、擊勢:
古代善於用兵的將領,一定會首先打探敵人的情況然後再采取相應的對策。凡是敵 人處於下列情況:軍隊長期征戰失去銳氣,糧食供應不上;百姓對戰爭怨聲不斷;士兵不熟悉軍中的各項法令;武器裝備不充足;行動作戰沒有任何計劃可言;戰時孤立無援; 將、官對部下刻薄無度又暴斂資財;賞罰不清,士兵懈怠;陣營混亂,沒有秩序;偶爾 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自大,這時就可以向敵人發起進攻。凡是敵處於下列情況:能選派賢良之士輔助將帥,糧餉充足有餘,百姓生活安定,鎧甲、兵器銳利精良,能與周邊國 家保持和睦友善的關係,又有大國作後盾,這時,就應設法避開敵人,不可輕舉妄動。 

三十九、整師:
部隊作戰以保持整體的戰鬥力為勝利的關鍵。如果將帥對部下賞罰不公,賞罰無度, 將官的命令不能讓部下信服,如果士兵不服從指揮,該進時不進,該止時不止,就是有百萬大軍,也起不到任何實際的作用。所謂部隊的整體戰鬥力,是指軍隊平時井然有序, 駐留時能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行動起來威武有勢,進攻進銳不可當,後退地則敵人無 縫隙可鑽,部隊能前後呼應,左右一致,服從指揮調度,所以很少出現危險的局麵,這樣的部隊內部團結,士兵有很高的組織紀律性,能經受任何考驗,總是保持旺盛的鬥誌。 

四十、厲士:
將帥對待自己的部下,要委之以高位,封賞以錢財,這樣就可以吸引有才德的人前 來盡力;要以禮相待,以信、誠來鼓勵部下,這樣部下就會以舍生忘死的決心投入戰鬥;要經常對部下施恩惠,賞罰時公平嚴明,一視同仁,這樣就會贏得部下的信服、敬佩; 要在作戰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撤退時主動掩護他人,這樣部下會英勇善戰;對待 部下的點滴小心都要給與充分的重視,並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部下會積極向上,互相勸勉,永保昂揚的鬥誌。 

四十一、自勉:
大凡聖人都崇尚天道,賢明之士則推崇自然法則,而有智慧的人則以效法古代的賢 者為根本的立身之道。驕傲自大的人注定要失敗,狂妄荒廖的人則極易招惹禍患,誇誇其談的人很少有信議可言,隻顧自我標榜的人對待他人則薄情寡義,身為將帥獎賞無功 肯定會被部下離棄,懲罰無罪的人則肯定使百姓怨聲載道,喜怒無常的人,難逃滅亡的 厄運。 

四十二、戰道:
軍隊在森林中作戰的方法是:在白天以旌旗作主要的指揮工具,在夜間用銅鉦、擂 鼓指揮,以短兵為主,可以巧妙地設置埋伏,有時進攻敵人的正麵,有時進攻敵人的背麵,有時采用前後夾擊的戰術,在草叢中作戰的方法是:利用刀、劍、盾牌等短型武器, 在與敵人交鋒之前,事先調查好敵人的進軍路線,在敵人的必經之路埋下哨兵,十裏一 大哨,五裏一小哨,把所有的旗幟收藏好,把銅鉦、鼓包掩好,當敵人過來時,出其不意,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在兩山之間的穀地作戰,可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埋伏,勇猛 出擊,讓身手狡捷的士兵站在高處,讓不怕犧牲的士兵切斷敵人後路,用弓弩向敵人射 擊,接著使用短兵繼續進攻,使敵人瞻前顧後,沒有反擊的機會。在水上作戰的方法是:利用船隻作戰,訓練士兵掌握各種水上技巧以攻擊敵人,可以在船上多插旗幟以迷惑敵 人,要用弓、弩猛烈地向敵發射,也可用短兵與敵人在近處交手,還要在水上埋設柵欄 防止敵人入侵,這一切都要順水的流向進行。在夜戰作戰,以安靜、隱密為主,可以秘密地派部隊偷襲敵人,也可以用火把、戰鼓擾亂視聽,用最快的速度攻擊敵人,以取得 勝利。 

四十三、和人:
將帥領兵作戰,要注意使部隊內部官兵之間、官官之間、兵兵之間和協、團結、作 到了這一點,部下會主動地竭盡全力衝鋒殺敵。如果上下猜忌,互不信任,有謀略的人得不到重用,士卒在背後議論紛紛,讒言與惡念滋生迅速,那麽就是有商湯、周武王那 樣的智慧,也不能打敗一般的庸人,更何況是人數眾多的敵軍呢? 

四十四、察情:
將帥領兵打仗需要根據一些現象判斷敵人的真實情況。如果敵人在與我軍爭戰時按 兵不動,一定是憑借了險要的地勢;如果敵人不斷地向我軍挑戰,一定是想引誘我軍首先出擊;看到樹木無風而動,一定是敵人的戰車悄悄駛來;看到塵土低飛而且範圍很廣, 肯定是敵人的步兵正在進襲途中;當敵人言辭強硬而且做出向我軍進攻的樣子時,一定 是在準備撤退;當敵人忽而前進,忽而後退時,就是在引誘我軍進擊;發現敵軍扶仗而行、萎靡不振,敵人肯定已經饑餓難忍;發覺敵人對有利的時機不加以利用,則敵人肯 定已相當疲勞,無力再進;飛鳥在敵軍的陣地群集棲飛,則表示敵軍陣營已開始空虛; 夜間聽到敵軍陣地喧嘩吵鬧的聲音,則表示敵人內部對戰爭十分恐懼害怕;敵人的軍隊渙散,混亂不堪,是因為敵軍主將正失去應有的威勢;敵軍的旗幟混雜紛亂,表示敵軍 內部已經大亂;敵軍的將、官不斷地發怒,則表示戰爭形勢的發展使他們感到無可奈何, 敵人對取勝已失去信心;敵軍獎賞過頻,刑罰過繁,表示敵軍主帥已無力扭轉自己內部的混亂和士兵不服從將帥命令的局麵;當敵人派遣使者低聲下氣地來求敵時,則表示敵 軍想停戰;如果敵人送來貴重的物品,說盡甜言蜜語,則表示敵軍想私下講和。 

四十五、將情:
身為將帥,在作風上還要注意一些日常的小事:軍營中的水井還沒有打上水來時, 作將帥的就不要先喊口渴;給士卒吃的飯沒有煮好,將帥也不要先喊饑餓;軍營中的火堆還沒有點燃,將帥也不能先叫寒冷;軍中的帳篷還沒有搭造完畢,將帥也不能先言困 乏;夏天酷熱,將帥不要輕易地拿把扇子取涼;多雨天氣,將帥也不要首先舉傘避雨, 總之,在各種生活細節上要處處與士兵相同。 

四十六、威令:
將帥領兵能使自己指揮的百萬大軍,恭恭敬敬地接受命令,屏氣凝神,穩而有序, 不敢鬆懈,這是嚴格法令的結果。如果將帥不能刑賞部下,部下不知禮義,就是據有天下,盡占四海之內的財富,也難逃自我滅亡的命運,比如夏桀、商紂這樣的君。但是,如果將帥在領兵的時候,能以法令為賞罰的依據,部下是不敢違背將帥的命令的,比如 孫武,穰苴這樣善用法製的人。可見,法令是不能輕視的,由法令而生的將帥的威勢也 不可以違抗。 

四十七、東夷:
東夷這樣不開化的少數民族,不守禮義,勇猛強悍,凶狠善戰,他們依山傍海,憑 借險要的地形,有較強的自我保護、對外防禦的能力。其內部上下和睦,百姓樂業安居,不可能很快地戰勝他們。如果在他們內部出現了上下不合的兆頭後,用離間的辦法,擴 大他們上層內部的矛盾,使之混亂,使百姓背棄他們,造成尖銳的衝突,然後用仁義、 道德的理論安撫、招撫他們,並配合以強有力的軍事進攻,就可以取得徹底的勝利。 

四十八、南蠻:
南部有許多小的野蠻民族,他們的性情是無法教化的,這些民族常常結合成不同的 利益團體,遇到大的利害就互相攻伐,他們平時住在山洞水邊,有的民族聚集一處,有的民族則分散在各處,西到昆侖山、東到大海都是他們活動的範圍,他們那裏海產奇貨, 敵人個個貪婪好戰,春夏兩季常發生瘟疫,所以對南蠻用兵,隻能速戰速決,不可以久留。 

四十九、西戎:
西部的少數民族,性情勇悍貪利,有的結城而住,有的分散居住野外,那裏沒有充 足的糧食,但金銀財寶卻很豐盈,這些人個個都勇猛善戰,很難使他們屈服。他們住在大漠以西,種族繁衍很快,有廣闊、險峻的形勢,他們習慣於逞強行凶,不願臣服於中 原,所以隻有等待時機,當他們外遇他族挑戰,內朋混亂時,才可以向他們進兵,徹底 地擊敗他們。 

五十、北狄:
北方地區的遊獵民族,沒有固定的處所,哪裏水草豐富,他們就到哪裏去居住,遇 至有利的形勢,他們就南下入侵中原,反之,如果他們沒有充足的力量就逃避到更遠的北方。他們憑借險要的陰山和廣闊的沙漠,有較強的自衛能力。餓的時候,他們就捕食野獸,寒冷的時候,他們就用獸皮作成衣被,每日奔走射獵,以捕殺動物為每天必做的事情,這樣的民族,既不能被道德感化,也不會因戰爭所臣服。漢朝不對他們用兵,理由有三點:一是漢朝的士兵一麵耕作一麵戰鬥,故十分疲憊膽怯,北方的民族以狩獵為生,過的是遊牧生活,安閑而勇敢,以漢軍的疲力對抗北狄的安閑,以漢軍的膽怯對抗北狄的勇敢,是無法取勝的。二是漢軍以步兵為主,每日隻能行程百裏,而北狄擅長騎馬,每日的行程數倍於漢軍,漢朝士兵追擊北狄蛙要攜帶所有的糧餉和鎧甲,而北狄追擊漢軍時用戰馬就運載了這些軍需品,雙方的運輸形式不同,互相追擊的速度也不相等.三是漢朝士兵徒步作戰,北狄以輕騎作戰,雙方爭奪最好的地勢,總是騎兵快於步兵,速度懸殊很大。所以對付北狄,不能用戰爭的辦法,最好的方式為守衛邊疆。派遣將士戍邊,要選擇賢能的人作將帥,訓練精銳的士兵進行防禦,大規模地運用種糧使倉庫充實,設置烽火台探望敵情,等到北狄內部虛弱時就乘機而入,乘其勢力衰竭時一舉打敗 他。這樣的話,不必動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使北狄自取滅亡,也不必興師動眾,因 北狄入侵邊境出現的緊張局勢就會鬆緩下來。 

【附加】
一、《誡外甥書》
夫誌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誌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谘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誌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不庸,不免於下流。 

二、《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誌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誌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誌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誌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隻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裏,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