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71)
2009 (369)
2010 (360)
2011 (356)
2012 (376)
2013 (364)
2014 (381)
2015 (369)
2016 (366)
2017 (364)
2018 (366)
2019 (365)
北京大學“嶽昕事件”是近期網民關注的焦點。
4月9日,北大外國語學院嶽昕等8名學生向學校申請公布當年校方調查資料,結果遭學校輔導員及領導約談,甚至遭威脅不能畢業。其輔導員在施壓無果後,竟然請出嶽昕父母,其母受到過度驚嚇而情緒崩潰,北大的做法遭到輿論炮轟。
4月30日,嶽昕再在微信公眾號發表六千字文章《我在公開信後的一周裏》,文章中寫道,4月20日校方就沈陽案訊息公開回複學生時,她堅持將信息公開回複函拿回。但校方希望她畢業後再領取回複函,她因此與校方發生爭執。最後學校妥協並把回複函交給她。
嶽昕文章透露,學院老師還提到“境外勢力”,當時問及“境外勢力”究竟是什麽情況。學院老師暗示,此事高層有定性,是“顛覆”,有定罪的可能:“這不是在學校違紀的事,人家想給你治個罪,都是叛國罪,都是分裂國家罪。 ”
嶽昕在經過了理性的思考之後,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而現在,我這樣想:與世上那麽多勞動者家庭的不公與苦難相比,我和我家庭的苦難是多麽微不足道;與階級矛盾‘既得利益者’的罪疚相比,我麵對家人的罪疚又應當是多麽輕。所以,哪敢與世無爭,分明是這個世界逼著人去爭!盡管,不得不承認的是,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母親,為此做了多麽大的犧牲;您最想最想要的東西,女兒不能給您。”
“看到工友們,和工友們站在一起,更促使我鼓起勇氣:相比被欠工薪、超時加班、沒有假期、傷病纏身、衣食無著的境況,我自己所麵臨的處境與壓力並沒有那麽可怕,我也更沒有軟弱和退縮的理由。也隻有我們繼續鼓起勇氣站出來,爭取一個更好的製度,才能保障更多同學們、工友們站出來行使合法權利時,不至於受到那麽慘重的打擊。”
“要更加珍惜現在的一切,為更多難以說話的人說話。”
從嶽昕的這些言語中,令人欣慰,這表明對民眾多年的洗腦和打壓,已經完全失敗。
一篇題為《那些珍貴的年輕人》的網文寫道:“人們之所以會為北大的這件‘小事’而憤怒,正在於這麽好的年輕人,他們沒有得到珍視,沒有被褒揚,他們明明是讓這個社會可以變得更好的希望和力量,卻在被權力強硬的否定。否定他們獨立的人格,‘綁架’他們珍愛的家人,幹涉他們的自主行為,壓製所有聲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