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71)
2009 (369)
2010 (360)
2011 (356)
2012 (376)
2013 (364)
2014 (381)
2015 (369)
2016 (366)
2017 (364)
2018 (366)
2019 (365)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陰雨
今天的騰訊首頁:【攀枝花市市委書記、市長遭槍擊,嫌疑人係該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川報觀察記者從攀枝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4日10時50分許,攀枝花市會展中心發生一起槍擊案件。當時,持槍人闖進會場,對正在開會的該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誌進行連續射擊後逃竄。市委書記張剡、市長李建勤受傷,經送往醫院搶救檢查後無生命危險。經查,犯罪嫌疑人係該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陳忠恕,被發現時,已在會展中心一樓自殺身亡。
另有媒體報道:2015年9月,陳忠恕被表彰為“全國國土資源管理係統推進依法行政先進個人”。在他獲得表彰後,攀枝花日報對他的事跡做了題為《依法行政的踐行者》的報道。
是什麽深仇大恨讓這個曾是全國國土資源管理係統推進依法行政的先進個人,對上級官員、亦是同朝為官者痛下殺手?難道正常的溝通,或者行政程序、法律程序都無法解決彼此的矛盾?是什麽原因讓他決絕的拋棄家人,選擇魚死網破?而他又是通過怎樣的途徑獲取明令禁止民眾持有的槍支的?
諸多的疑問,隻能等著看攀枝花人民反應:如果市民反應,可惜了好書記,那麽應該是壞官殺了好官;如果市民大喊殺的好可惜死個英雄,那麽是好人拉壞蛋同歸於盡(估計不太可能);如果當地人民高呼狗咬狗都死才好(估計最有可能),那就不用說了……
“官官相殺”和“官官相護”原本就是官場的政治原生態。對自己同一山頭、同一派係的官員自然是官官相護;如果是權力場上的對頭、升遷路上的障礙,自然是你整我我整你,相互坑害,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刺刀見紅”。
攀枝花市官員打響的第一槍,不是以往頻發的民殺官案件,而是一個官員痛殺另外官員的事件。它折射出官場的裂變:第一槍隻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