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巴陵鬼話2013年11月15日

(2013-11-17 12:55:47) 下一個
星期五 睛
       針對我昨天的日記和貌似公民君的評論,木劍在跟帖中說:
以上說法,就表明二位先生頭腦中承認了佛與神的存在,並且還承認了佛與神的‘功力、能力’的存在。這樣一種承認,乃是自己思維世界中的大事哦,祂表明在你的思維世界中,有這樣一個佛、神的巨大存在,這個存在當然影響你的思維狀態,並影響你的思維邏輯,因為你在思維的時候,不可能不把這個神、佛的存在當作出發點或者重要的考慮因素。
      ……
我知道,木劍是基督徒,基督徒是相信神的。我對佛教雖然很有興趣,但我並沒皈依佛門,我不是佛教徒。佛教中的佛,佛陀,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人,不是神。在佛教中沒有什麽神。基督教中才有神。佛與神是有區別的。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者。他在人世間,親曆了人生中的生老病死苦後,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出離心,修苦行達六年之久,但未得到解脫,故放棄苦行,調整身心,步行到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時,發大願:“不成正覺,誓不起座。”隨即進入甚深禪定,觀十二因緣,與自心煩惱心魔展開日以繼夜地搏鬥;終於在第四十九日夜半,看見明星出現,豁然覺悟一切真理,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從此,世人就尊稱他為佛陀,聖號就是釋迦牟尼佛。當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即是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無明煩惱障蔽了佛性。”

西方“神”的概念是:“自有,永有。”、“全知,全能。”、“萬物之創造者。”,神與人是“能造”與“被造”的關係,人永遠是神的子民。
東方宗教中“神”的概念則是:循“道”修行的成就者,“道”是“真理”,是“先天地而生之形而上道。”東西方宗教中的“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不死。所不同的是,一個是“自有,永有”,一個是人可以修成。
佛並非宗教意義上的“神”。佛與神有本質上的區別,佛:梵語譯意是“覺者”之意,即自覺,覺他,覺萬法。這個覺不是孔子的先知先覺,不是源於六根的覺,而是自性的醒悟,是擺脫五蘊,萬法等一切生滅法,直接引導至不生不滅的“實相”。這種覺悟打破了一切有為法的不究竟,超越了時空及生滅與幻化,覺知自身與眾生原本清淨的如來自性。這個如來自性,不是成佛才有,而是人人本具,眾生皆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即“人人皆可作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眾生與佛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這一點說明佛教是不承認“神”的權威,佛教將“神”認知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眾生,稍比人道多一點殊勝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議的神通,通常樂受多於苦受。然而福報享盡時,仍會墮落輪回。所以即是神,也有生滅。生滅之根本即為因緣果報,緣生緣滅本屬幻化,常受到自身因緣牽製未得解脫,因此不得自在。

“佛”是佛陀的簡稱,本意為“覺者”或“智者”,佛教賦予更深的涵義:1、正覺;2、等覺或遍覺;3、圓覺或無上覺。並說明一切眾生都可透過佛法的修持而成佛,因為眾生與佛陀在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佛陀不是宗教意義上的“神”。

木劍:我對西方宗教中的神,沒有研究,沒有接受;對佛教中的佛,尚在認識中。此生風風雨雨,曆經坎坷,受過大磨難,能活到這個年齡,對人生人世,注重我自已的感覺,自己的認識。很難輕易信仰什麽,很難被什麽東西所左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