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晴
昨天的中國證券報有一文章:我國油價比美國貴30%背後:零售價一半繳稅
文章說:數據顯示,人均GDP僅為美國1/7的中國,同等汽油價格大概比美國貴16%-30%。即便如此,中石油、中石化等石化企業仍在抱怨油價太低,不足以衝抵其煉油環節的巨虧。在原油基本實現全球統一價格的背景下,為什麽同樣一升汽油在不同地區價格千差萬別?“兩桶油”又為何賣了高價卻折了本呢?
原油成本、煉油成本、運輸和銷售成本以及各類稅費是成品油價格的主要構成。從原油成本來看,2012年中石 化煉油部門的加工原料油平均成本約為5146元/噸。國際原油價格(到岸價)基本用布倫特原油價格(歐洲)和紐商所德州輕質原油價格指數來衡量,2012 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5165.46元/噸,同期紐商所原油交易平均價格也在4354.65元/噸左右。原油成本上,美國稍便宜些。
經過煉油環節後,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根據年報數據,2012年中國石化汽油平均批發價為8182元/噸, 而同期紐約汽油的零售價僅為7905.4元/噸,即中國汽油批發價比美國零售價還要貴近380元/噸,如果加上零售環節的費用,中國消費者花費的最終消費 價格比美國貴上16%-30%。
從煉油環節利潤看,中石化同期煉油事業部經營虧損114億元,而美國煉油企業保持正常利潤水平。從物流、運輸等成本看,大家差別也不大。反差的秘密在於最後一項成本——稅。
中國消費者在購買成品油時需要支付增值稅、消費稅(即燃油稅)、城建稅等,此外,當國際油價高於一定價格時,石油企業還需繳納特別收益金,這部分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粗略統計,流通環節的稅負成本在整個成品油價格中占到35%,再算上石油企業的所得稅、增值稅,整個稅負成本甚至會超過零售價的50%。而根據美國統計數字,消費者支付的汽油價格中,原油成本、煉油成本以及銷售成本分別占67%、15%和7%,而稅的占比僅為11%。
……
對此,有網人評論:【掠奪型增長】
1.稅收掠奪,中國宏觀稅負已經超過了英美等發達國家;
2.銀行掠奪,以全球最高的存貸差進行抽血;
3.壟斷掠奪,壟斷高油價,高地價,高路價使得所有人的成本畸高,企業不堪重負;
4.負利率和通脹掠奪,悄悄偷走了民眾的財富;
5.權利掠奪,剝奪民眾的權利為掠奪開路,打擊反抗行為。
----------------------------------
張超群
競選入門——介紹《親曆民主——我在美國競選議員》一書
《親 曆民主——我在美國競選議員》一書,是美籍華人龔小夏競選美國州議員失敗後寫的一本競選實錄。正如封麵廣告所說,該書“生動展現美式民主操作細節”。細讀 此書,對研究選舉改革,對未來有誌於參加中國政改後的競爭選舉者積累知識,都大有裨 益。
龔小夏女士生於北京,下過鄉,做過工,1979年考入北大,1987年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社會係就讀,獲博士學位,後在華盛頓工作,2001年加入美國籍。
2009年,弗吉尼亞州將是每兩年一次的州長、副州長、總檢察長和100位眾議院議員選舉(參議院議員40人)。
州有選舉理事會,由兩大黨的三人組成,理事由州長任命,任命後州長不能幹預理事會的決定。2009年的選舉日程從3月11日計算至11月3日選舉結束。日程表一經公布,不再變更,以保證選舉正常運行。
弗 吉尼亞州議會不是全職工作(美國全職州議會隻有紐約等4個州),,雙數年開會60天,單數年即選舉年開會30天。眾議員年薪1.764萬美元(參議員 1.8萬),立法隻是他們的副業。州議會每年通過法案3000多個,兩黨有爭議的約占2%,其餘法案通過也就是二三十秒鍾。議長控製立法議程,議員分入 14個委員會,負責法案的初審、起草。
龔小夏決定參加競選弗吉尼亞州第46選區州議會眾議員。該選區7萬多人中有選民4.6萬人,居民中白人占 52%,亞裔隻有9%。第46選區是民主黨的天下,人們說,民主黨放條狗在那裏也能選上。2007年的選舉投票率隻有12%,共和黨沒有推出候選人,民主 黨候選人得了93%的票。
下麵,我根據《親曆民主——我在美國競選議員》一書,擇要介紹龔小夏參加競選州議會議員的全過程。
1、 為何參選
理由有:亞裔在政府中沒有自己的代表,在各種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問題上就缺少發言權;亞裔人少山頭多,如果沒有人出頭參選,難以形成自己的聲音。
龔原本是民主黨人,因為該黨對亞裔不夠重視,從2008年起轉向共和黨為麥凱恩助選。一次碰到民主黨的亞裔負責人上前打招呼,那人卻惡狠狠地說“你竟然轉到惡魔那一邊去了。”
2、 拜碼頭
約 在2008年底的一天,在一位朋友的安排下,龔小夏與州議會議長吃了一頓午餐。議長是共和黨籍,是本州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隻要你支持保守的財政政策, 我們就能有許多共同的地方”,支持婦女墮胎權、同性戀平權,又支持保守的財政政策的龔小夏,獲得了曆來主張限製墮胎的議長的首肯與支持。
3、參加候選人培訓班
在議長派來的資深顧問的推薦下,2008年12月8日——12日龔小夏參加了共和黨為本黨各級候選人舉行的培訓班。該班35個學員,來自20多個州,裏麵有州長、議員候選人,也有打算做競選經理或去成立非營利組織的,其中退伍軍人占1/3。
培 訓班每人隻交150美元(占整個開支的2%),包一日三餐,從早8點到晚8點,課程緊湊。來講課的是共和黨的高參和專家,他們授課分文不取。課程主要圍繞 競選的具體操作:參選準備、自我評估、應付媒體、演講技巧、募捐途徑、民意調查,等等。比如,候選人演講時,雙腿與地麵形成90度,上身筆直向前傾斜15 度,雙手要藏起來而不要放在講台兩邊,以示謙恭,以掩飾自己的緊張。又介紹:選民通常在14秒鍾內就決定了自己是否喜歡某個候選人,其中外觀印象占 55%,聲音是否動聽占38%,說話內容占7%。龔感覺“這5天裏的收獲,比在哈佛上一個學期的課還要多,對於如何競選,我心裏也開始有了點譜”。
4、組織競選班子
班子由競選經理、賬目管理人、媒體發言人、義務工作者協調人組成。另外,組織若幹義務工作者。候選人與競選班子的關係是:候選人是產品,競選班子是將這個產品推銷給選民。
開始,龔小夏的競選班子全部是義務的,工作了一個月不行,後來請了一位專職經理,條件是等籌款後再談工資。
5、 成為共和黨候選人
候選人參選條件,根據州選舉法,一是在州選舉委員會登記,二是交100美元登記費,三是每月要按時進行選舉募捐與經費開支報告,四是在4月9日以前找到本地125個已經登記為選民的人簽名支持。龔說,最難的是125個簽名,挨家挨戶,花了一個星期時間。
黨 內候選人產生有初選投票和黨內開會選出兩種方式。在黨內要人指點下,龔小夏在2009年的共和黨地方黨組織會議上爭取到了以初選投票方式產生候選人。原因 是龔是新人,資曆淺、人脈不足,如果開會選舉難以獲得提名,而初選投票由政府組織,費時費力,“會讓一些不太認真的人望而卻步”。到了登記截止日,因選區 內合格的候選人隻有龔小夏,於是不用初選投票她就自動成為共和黨第46選區州議會正式候選人。
6、 籌款
聯邦一級的選舉捐款,個人捐款超過200美元,其身份要詳細登記並向公眾公布,個人捐款最高不得超過2400美元;公司、組織不得捐款,但可以組成政治行動委員會為候選人募捐;捐款人必須是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
弗 吉尼亞州是對捐款限製最鬆的州之一。候選人可以接受個人、組織、公司的捐款,數目沒有上限,但捐款人包括姓名、住址、電話、職業、雇主等情況必須向州選舉 委員會報告。捐款人與候選人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私下銀錢往來。候選人每月15日以前上報前一個月的明細收支,出現錯漏或遲報要罰款。
州議員這一級席位競選資金估算:多則30—100萬,一般5—30萬美元。
籌 款方式一是開口找朋友要錢;二是打電話募捐。這是一件令人尷尬的工作:候選人必須親自出馬,大約10個電話中隻有一個人接聽,且必須在30秒鍾內向對方介 紹自己的情況以引起對方興趣,閑聊幾分鍾後開口要錢“請投資到我的競選運動中來”(一般不用“請捐款”),提出錢數之後必須等待8秒鍾(對方不說話,自己 不開口,8秒鍾這是心理上的坎兒);三是募捐會,多在家裏舉行,發通知,準備食物,登記捐款,挺麻煩。兩次晚會,一次募1600美元,一次募2500美 元。有一次募捐會上,有人捐80美元,忘了留姓名與地址,沒法用,隻好轉捐慈善機構;四是郵寄募捐信。共寄出4000封。寄信要寫好信的內容,寫上收信人 的姓名以免丟進垃圾桶;五是黨內資助。黨內資助的規則是“誰募得的錢多,誰在民意調查中領先,黨內資源就會流向誰那裏”;六是工會、協會、企業捐款,它們 也總是將錢投入看上去最有可能獲勝的候選人。
龔小夏共募集捐款大約6萬美元,其中電話募捐2萬多,募捐信超過1萬;亞裔社區占捐款一半以上。龔說,通過捐款“操縱競選,則根本談不到”。
7、拉票
一 是注意樹立公眾形象,如頭發要修剪整齊;二是講究公眾演講技巧。比如有人演講時,不斷指點台下,似乎認出了誰,聽眾也認為台上的人認出了自己,於是歡呼雀 躍,而實際上是台上的人在瞎指點以營造親和氛圍;三是寫好宣傳資料,作傳單發放;四是貼標語、插招牌。設計時名字要好記,配好顏色,貼的地方最好的是汽車 保險杠,插的地方是路邊庭院;五是發明菜譜冰箱磁貼。磁貼上做了4種菜譜,印上名字、選區、投票日,口號是“一邊創造曆史一邊做晚飯”;六是說話要有幽默 感;七是應付政治醜聞;八是發明以國旗耳環作政治首飾;八是“零售政治”,就是候選人及其支持者逐家逐戶到選民家去拜訪。上門拜訪拉票,首先搜集整理選民 名單(黨組織有現成資料可查),其次要去支持或傾向共和黨的人家,第三要去拜訪獨立人士或黨派傾向不明朗的人。除拜訪外,還要打電話、寄信,每個人要接觸 五六次以上。除此之外,去超市、商場、汽車站、教堂寺院,一天站五六個小時,與來往人握手、談話、遞上傳單或紀念品,累得腰酸背痛;九是爭取工會、協會、 教會支持拉選票;十是爭取媒體報道支持。
龔說“選舉規模無論大小,選票都是一張張去拉的”。
8、投票
2009年11月3日即11月第一個星期二為法定選舉日。投票站早6點開門,晚7點關門。
龔所在選區有12個票站,至少需要300名義工。他們分別輪班站在票站門前向選民分發本黨候選人的“樣本選票”(寫上黨名、候選人名字、公投議案),在票站內勾劃來投票的支持候選人的名單,對沒有來投票的支持者及時打電話催促前來投票。
龔早5點起床,先給自己和自己支持的州長等候選人投了票,然後到每個票站站一個小時,向前來投票的人打招呼。調查表明,有大約10%的人在投票的路上仍然沒有決定將票投給誰,所以臨時拉票非常有效。
選民進入票站後,出示駕駛執照或護照、選民證,工作人員在選民花名冊上找到名字做完記號後,就可拿到投票許可證,即可在電腦上投票。
選 舉法對投票站的各種行為有嚴格規定。如助選人不得進入離票站12米的地方,不得使用不禮貌的語言或肢體碰撞等行為騷擾選民,不得穿有競選口號的衣服或競選 標誌進入票站。違者被警告直至逮捕。龔舉例說,她的一位埃塞俄比亞的小夥子在票站前站了六七個小時幫她拉票,民主黨的幾位黑人圍著他並諷刺說“嘿,你在幹 嗎呢?你以為你是白人不成?”,這屬於騷擾,非法,可告發。一次,龔在票站前見有人來投票,她立即跑上前去打招呼—拉票,但一位支持民主黨的老太太跑不過 她,就叫來工作人員令他找警察幹預,說幹擾了選民,要逮捕什麽的。龔申辯:“法律沒有對聲音的高低或者走路的速度作出規定”,說話是憲法賦予我的權利。
這次選舉投票率隻有30%,龔小夏得票5000張,民主黨候選人得票8000張。龔輸,是意料之中;龔得票率36.2%,比2008年總統選舉時共和黨的得票率高出11.2%,又是意料之外。
雖 然,龔小夏在書中說“如果我早知道競選有這麽多的麻煩,大概就不會貿然投入了”,但她總結競爭選舉的好處是“民選的官員害怕的對象是選民而不是上司”,選 民“他們手中的選票就是對付政客的有力武器”。最後,她在引用丘吉爾的“民主是一種很不怎麽樣的製度,隻不過其他製度更加糟糕”後說,“人不是完美的,人 創造的製度更不可能完美”,“民主製度正是人類發明的製衡自身追求完美的衝動的最重要的工 具。” (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