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71)
2009 (369)
2010 (360)
2011 (356)
2012 (376)
2013 (364)
2014 (381)
2015 (369)
2016 (366)
2017 (364)
2018 (366)
2019 (365)
==============================
張超群
對毛澤東也許醜化有點過頭,但批判差得遠
和秦始皇一樣,毛澤東永遠是一個“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曆史人物。
毛澤東集天才與愚蠢、智慧與陰謀、功勳與罪惡、天使與魔鬼、偉大與渺小於一身,生時創造曆史,死後評說迥然。因而對毛澤東的歌頌、批判或恨之入骨者的謾罵與醜化,都是用不著大驚小怪的現象。
《環球時報》7月18日發表摩羅先生的《批判毛澤東,一些人有點過頭了》就是歌頌有餘、批判不足的文章。
摩羅先生在轉述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托尼.賽奇的“中國人對毛澤東的肆意醜化已經超越了一個民族應有的理智界限”的話後發表感慨:“這句判斷著實讓人深思。這些年,中國輿論不斷多元化,但有些話,比如對毛澤東的一些批判的確是過頭了。”
摩羅先生是研究員,應該治學嚴謹。試問摩羅先生,怎麽賽奇的“醜化”到了你的筆下就變成了“批判”?難道醜化與批判沒有區別,屬同義詞?
《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醜化:把本來不醜的事物弄成醜的或形容成醜的;批判: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係統的分析、加以否定。可見,醜化與批判兩詞的區別大相徑庭。
摩羅先生也許忙於高深學問,對人之初之類的詞匯解釋就無暇顧及,但要寫文章又賺點稿費,印出的文字就不能出洋相。告訴摩羅先生一個我屢試不爽的訣竅,就是弄不明白或把握不足的地方隨時翻詞典。
對於當下對毛澤東的評判,我是讚成賽奇先生的肆意醜化超越了理智界限的觀點,但堅決不讚成摩羅先生的批判過頭了意見。
謾罵、醜化不是批判,是泄憤。這種泄憤隻能獲得一時情感宣泄的快感,而得不到深刻的理性認識。我曾經在網上見過一張塑造毛澤東下跪的照片,慘不忍睹,太醜化了。網上還有罵人的話,粗鄙且髒兮兮的,不堪入耳。
也
許這種謾罵、醜化是對毛澤東批判不足的一種懲罰。從全局上說,對毛澤東的批判不是摩羅先生說的過頭了,而是既不全麵,也不深入,更不尖銳。這也難怪,批毛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批黨。因而有人擔心,批毛批得體無完膚之時,就是黨完蛋之日。實際上,毛澤東與黨有聯係也有區別。否則,何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代替以階級
鬥爭為綱?
總體上說,毛澤東立國有功,建國有罪。1949年以後的毛澤東,肆無忌憚地把個人淩駕於黨之上變成說一不二的皇帝,盲目地搞一邊倒、不
斷革命、跑步進入社會主義,使經濟到了崩潰邊緣,人民饑寒交迫、恐懼度日,在沒有戰爭和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年代,鬥死、逼死、餓死數千萬人。就是這樣
一個要接受曆史法庭審判的人,就是這樣一個要永遠釘在曆史恥辱柱上的人,卻仍然保存其遺體供人瞻仰,以他名字命名的思想仍然寫入黨章,對他的批判仍然停留
在錯誤而沒有上升到罪惡的程度。
所以,對毛澤東的批判不是過頭了,而是遠遠不夠。何時對毛澤東的批判到了位,何時我們黨的思想才正本清源、規範科學,何時中國才有憲政,何時中國人才有正兒八經的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