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巴陵鬼話2012年6月19日

(2012-06-20 01:46:41) 下一個
星期二 晴
劉忠起、劉希誌二位從北京來嶽陽,芳富約我去嶽陽食府吃晚飯。一見麵,忠起就問:身體怎麽樣?
我說:還行。最近血壓有點偏高。
忠起:這可是本錢啦,其他都無所謂。
芳富:鬼話還在寫?
我點頭。
芳富:怎麽看不到了呢?
我:今年被封了11次。域名改了,很多人找不到。
忠起:別寫那些東西了。有啥用?我們算老幾?
芳富:老殷還是很有追求的人。
忠起:追求啥?都奔70歲了,注意身體,多玩玩。咱們見一次麵就多一次。
我:你就多來吧。

……
===============


希誌向我敬酒。他說:要講,你才是我的直接領導。1975年進廠,就在你手下。
我:你是鉚工吧?
希誌:對。我同徐憲平一個班。
鍾先生:不錯,一個班出了兩個人才。徐憲平到國家發改委當官,你在北京發財。
希誌笑:錢嘛賺了點,在北京,有錢人多啊。錢不算啥,關鍵是人要活得自在,痛快。
忠起:你可是常同明星玩。
我:希誌,我是常聽你同什麽什麽明星的傳聞呢。能說說嗎?
希誌笑:老領導,那是緋聞……

……
===============


談到王立軍,薄熙來,李旺陽……
蔣老板:你可別把我們今天談的寫上去囉。

我說:……

==================================

  張超群
主流之議
主流或主旋律,還有反主流一類詞匯見諸於媒體的頻率頗高。這就引發了我對什麽是主流的思考。
主流,詞典解釋:一是幹流;二是引申為事情發展的主要方麵。所謂幹流,《辭海》解釋:支流的對稱;指在水係裏匯集全流域的涇流,注入另一水體(如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水道。
可見主流的本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結果。如長江是長江水係的幹流,這是由長江水係流域周邊環境氣候億萬年以來衍生或演變而來的。浩浩蕩蕩的大渡河、嘉陵江、三湘四水、贛江等江河湖泊注入長江,都是乖乖的、心甘情願的,都是天力天成而非人力可為。叫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是一種豪邁,一種浪漫,弄不好也是一種蠻幹。
由主流而引申或比喻為事物發展的主要方麵,也是事物的主要方麵的形成,是經曆事物內生的自然的過程,不摻雜任何主觀的強製的人為因素。比如專製,主要方麵是獨裁、武斷、殘暴、血腥、喪失人性、辦勞而無功或遺臭萬年的蠢事傻事,但也有興儒學、開科舉、鑿運河、禁鴉片這樣偉大的功業和唐太宗納諫的民主作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溫和奪權、明太祖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比如,民主是個好東西,這是民主的主流,但以選票為中心、多數暴政、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等等又說明民主是個壞東西。民主主要方麵的好或專製主要方麵的壞,是製度性的影響、作用,與個人的好惡固然有關,但改變不了全局、走勢。
主流,是個嚴肅的科學的界定,不是自封的,要大夥兒認賬,要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我們說自由、平等、民主、人權、法治是普世價值,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是現代經濟的主流,民主政治是現代政治的潮流,這不僅是理性的思考,也為世界發展的曆史所證明。毛澤東的三麵紅旗、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政治掛帥、以階級鬥爭為綱,在很長一段時間也算是中國的主流,即使天怨人怒,誰也不敢說個不字。等到他老人家閉了眼,就被華國鋒的抓“四人幫”、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所取代。改革開放成了推動中國發展的主流,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且成績斐然,為世人所注目。薄熙來主政重慶時,唱紅打黑成了壓倒一切的主流,薄一倒台就煙消雲散,甚至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可見,官方的東西可能是主流,也可能是旁門左道。
任何聲音、觀點或意見,可分為政府與民間,或激進與保守,或左中右。至於誰正確誰錯誤,不要匆忙下結論,要留待實踐去檢驗。所以,不可輕言正確,更不可輕言主流。官方聲音就是官方聲音,黨辦媒體就是黨辦媒體。動輒將官方或政府聲音說成主流聲音,動輒將黨辦媒體說成主流媒體,是一種以真理化身自詡的自我陶醉法,既不嚴謹科學,又堵塞了言路。
現在,主流一詞的濫用,也像人民、黨的領導、民主、穩定等等詞語的遭遇一樣,成了一種到處亂貼的標簽、符號,甚至蛻變為劃線、站隊的標準或打人的棍子。如網上出現一些與官方意見不同的觀點,就界定為反主流的聲音。在這方麵,《環球時報》表現得尤為突出和賣力。
在《環球時報》秀才們看來,官方的意見,就是真理,就是主流,發表不同觀點,不僅是反主流的聲音,而且是“一批與現行體製采取對抗態度的人”;並造謠說這些“對西方產生親近感”的人與西方的“這種結合既是思想的,也是利益上的”(見該報5月23日社評)。
作為公民,在遵守法律並執行執政黨政府頒布的政策、製度和規定的同時,公開提出不同觀點或看法,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也符合黨章的要求。對持不同觀點或看法的人說是“異見人士”還有點中性味,說是“反主流”、“與現行體製采取對抗態度”就是扣大帽子,有階級鬥爭的火藥味。
況且,執政黨政府的意見包括法律、政策、製度和規定,可能正確,代表主流,也可能不完善甚至是錯誤的,不符合主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憲法作過多次修改,法律的修改、政策的調整甚至廢除更是累見不鮮。為什麽要修改、調整或廢除?有差強人意的地方,有不符合主流的地方。為什麽會修改、調整或廢除?是執行中碰壁後有人提出看法、批評或反對意見。如果像《環球時報》一樣,采取敵視態度,一棍子打死,就不會有憲法或法律、政策、製度和規定的進步和完善。
可以相信政府,可以服從政府,但不可以迷信政府、神化政府,對政府不合時宜的東西敢於發表批評意見,這才是現代社會的合格公民。                                   
( 6月13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