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巴陵鬼話:2011年12月15日

(2011-12-20 01:20:09) 下一個
星期四 晴
▲三年前,彭女士的兒子患急性白血病,移植其父的骨髓,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好了。可他的父親卻躺下了。今天下午3點多鍾,在醫院遇見彭女士,聽她講述為兒子治病的過程。她說,為兒子治病整整花了100萬……工薪階層哪有這麽多錢?當時,很多人勸我放棄,說這種病治不好的,錢是白花了。可是,作為母親,沒了兒子,我活著還有什麽意思?為了兒子,我不惜一切,我堅信,兒子的病一定能治好。我把房子賣了,能變現的都變現,單位同事援助10萬……有法■■的人,素不相識,給我捐錢……我很感動……我常去寺廟,在菩薩麵前禱告,獲得了精神上的力量。
▲老劉發來手機短信:張三問,李四答。
1、張三問:邊做假藥廣告、邊說假藥效果、邊痛斥假藥危害的是什麽? 
李四答:江湖騙子。 
張三:錯,是CCTV。 
2,張三問:從小就聽說有,但你現在一直沒有見過的是什麽? 
李四答:鬼。 
張三:錯!是共產主義社會。  
3、張三問:剛被人打了一棒,馬上潛入水中,過一會在不遠處穿著馬甲又探出頭來的是什麽? 
李四答:烏龜。 
張三:錯!是免職官員。
4、張三問:有一個人經常要代表你說話,但你從來沒有見過麵,是什麽? 
李四答:是私生子他親爹。 
張三:錯!是人大代表,不認識你也要代表你。
==============================
張超群
中國的民主建設在後退
“你認為中國這些年民主建設的基本態勢是什麽?”選項有四個,受訪者的回答結果是:在逐步進步的占60.1%;原地踏步的占18.9%;在後退的占9.6%;說不清的占11.4%。這是12月1日《環球時報》發布的關於民主的抽樣調查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尖銳問題。
如果要我答,我的選項是“在後退”,屬極少數。
同時,我認為百分之六十的人感覺中國的民主建設“在逐步進步”也有道理。
為什麽我的感覺會與大多數人的感覺截然相反?問題出在坐標設置上。
我認為,新中國的民主建設在1989年春夏之交達到頂峰,其標誌就是爆發了老百姓反官倒反特權和為自由民主獻身的胡耀邦遭遇不公正待遇而鳴不平的大規模遊行示威。開始,執政當局非常大度包容,表示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商談,天安門廣場的人必須撤回學校,其要求合理,不苛刻。
眾所周知,不該發生的事出人意料地發生了,從此中國的民主建設跌入低穀。
以1989年6月事件的低穀為標誌,中國民主建設一路走來,是“在逐步進步”
是在改善,百分之六十的人的感覺是對的。
我之所以說這些年來,中國民主建設是“在後退”,我是以1989年能夠且允許爆
發大規模的遊行示威作為頂峰標誌。
同樣是以1989年事件為坐標,一個設置為低穀標誌,一個設置為頂峰標誌,以
此觀察中國民主建設的態勢或走勢,結論當然相反。
這些年來中國民主建設,之所以認為是“在後退”,有這樣幾個標誌性事件。
一是遊行示威法的出台。這部法美其名曰是允許遊行示威,而究其實是為千方百計打壓、限製、消滅群眾表達意願的遊行示威提供了所謂法律依據。君不見,自遊行示威法頒布以來,中國沒有發生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群眾表達意願的遊行示威;君不見,自遊行示威法頒布以來,中國一年數以千計的群眾表達意願的遊行
示威,或被神通廣大的警察做工作消滅在萌芽狀態,或中途夭折,或演變成出現暴力衝突的群體事件,吃虧的最終是老百姓。
二是維穩措施的出台。在穩定壓倒一切方針的指導下,執政當局采取內緊外鬆、剛柔並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泯滅一切他們認為不穩定的因素或苗頭。其突出表現有嚴格控製上訪;嚴格控製所謂群體事件走漏風聲和蔓延;加強網絡監督,封閉網站,設令人不堪忍受的關鍵詞;列黑名單,對重點危險人物進行監控,包括監視電話、網絡言論和行動,以走訪、喝茶、打招呼的方式表示“友好”;以言治罪。判劉■■入獄,不允許他去挪威領諾貝爾和平獎,把中國政府的執政水準降低到與當年的南非白人種族政權、緬甸軍政府虐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昂山素季一樣的水平。最近,對艾未未的抓與罰,是變相的以言治罪。
三是政治改革停止或後退。在選舉方麵,擴大差額選舉比例,將過去城裏1個人
的權利頂農村4個人改為1比1,可謂亮點。除此之外,乏善可陳。人民最關切的幹部財產公布的陽光法案不了了之;誇耀於世的村級選舉流於形式,上級選派大學生下去任村官,更是對村民自治的諷刺和對村民權利的蔑視;對執政黨和政府權力的監督力弱化,權力傲慢、權力濫用有增無減。如口出“與政府作對就是惡”、“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的狂言,“三公”消費愈演愈烈,強製拆遷司空見慣,就是最有說服力的明示。
四是隨著中國經濟風景這邊獨好,西方民主化和經濟發達後帶來的纏身問題,中國一些憤青、學者腦殼膨脹,自以為中國獨辟蹊徑,牛皮哄哄,可以指點江山了。於是乎鄙視、妖魔化民主的輿論甚囂塵上,以西式的棍子打人成了一陣風,鼓吹中國模式成了時髦。
我不是《環球時報》抽樣調查的受訪者,但作為城市一員,替那些認為中國民主建設“在後退”的9.6%的受訪者談點後退的理由。恰當與否,權當茶餘飯後一家閑言。(12月7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