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巴陵鬼話:2011年12月10日

(2011-12-20 00:24:40) 下一個
星期六 晴
▲上午清理電腦中資料。有一張圖片,是一塊碑。碑中書:胡■濤同誌站在這裏。碑右:一九八六年九月視察務川□□□(此三字看不清) 碑左:二00四年八月一日□□(此二字看不清)公司立
1986年,胡■濤是貴州省委書記。務川是遵義地區的一個縣,即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胡■濤曾於1986年9月10日到過務川。18年後,務川人立此碑。省委書記到過的地立碑,而且是18年後才立碑,其用意世人皆明白。
碑文說“胡■濤同誌站在這裏”,一個“站”字,乍一看,覺得有點怪怪的,但仔細一想,又很有意思……
▲2009年10月30日,新華網有一篇務川自治縣對外宣傳中心的文章,報道縣委常委參與“解放思想大討論”,重點學習《胡■濤同誌1986年視察務川時的重要講話》。通過學習視察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了對縣情的認識,堅定了建設美好務川的信心。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蒲朝武說,胡■濤同誌1986年9月10日視察務川時講話精神,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盡管時隔22年,但對我們務川今天乃至今後一段時期仍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通過學習,我認為有三點重大意義:一是視察講話精神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講話通篇貫穿了發展是第一要務這條主線和以人為本這條核心理念……二是視察講話精神是加快務川發展的行動指南……三是學習視察講話精神有利於我們深入學習調研、推動思想解放、解決突出問題。……絕不辜負胡■濤總書記對務川各族人民的牽掛、關懷和殷切希望。
……
我雖然沒有看到《胡■濤同誌1986年視察務川時的重要講話》,但我可斷言,胡氏22年前的講話既不可能與科學觀和以人為本牽到一起,更不可能“對我們務川今天乃至今後一段時期仍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道理很簡單:胡是人而不是神。
拍馬拍到馬腿上,雖說不上壞,也難說好。
獻媚,是奴才之本能。但獻媚有技巧,如何討主子歡喜,須有科學觀
 
==============================
張超群
陽光道不通,走獨木橋成了必然選擇
“最近一個時期,‘政治鬥爭’在微博裏十分活躍,進而逐漸形成現實世界的戾氣,有不少知識分子及公眾人物卷入,這是讓正常的社會理性始料不及的”;“微博能反映真實的民意嗎?很難”,“很難構成真正意義上的民意”。這是《環球時報》11月22日、28日《莫讓粗暴對立主導中國互聯網》、《不必過於重視微博》發出的對網絡媒體的抱怨。
網絡媒體披露的信息,固然有放大、炒作甚至有語言暴力之嫌,但在今天中國的語境中,它最接近真實,最能反映民意。
中國最近有什麽新聞嗎?上網去;中國某個事情的真相如何?上網去;老百姓議論最多的最關心的是什麽問題?上網去。你說網絡是虛擬世界,但就是在那看得見摸不著的虛擬世界裏,人們能得到較為真切的東西。
上網,為什麽成了中國人了解情況的最好渠道?
大家知道,作為代表人民的人大代表淪為不反映民意的裝飾品或工具;群眾上訪
成了所謂破壞穩定的圍追堵截的對象;而官辦主流媒體,往往官氣味重,一個腔調,報喜不報憂、,領導需要隱瞞的事實真相千方百計的加以隱瞞,與它們相左的意見休想登上大雅之堂,因而人們不愛看也不愛聽。
條條陽光道不通暢,於是乎人們自然地選擇了獨木橋——網絡媒體。
網絡固然有官辦,但民辦居多,且上網具有容易、匿名、打一槍換個地方、打擦邊球、翻牆、傳播快等特點,即使有網絡警察監督也是防不勝防。因而,網絡成了人們的最愛,也成了最能反映民意的地方。這叫人不能讓尿憋死,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網絡媒體,這是中國人最喜歡也是無奈的選擇。
要引導網絡媒體走上健康軌道,關鍵是強化人大代表與選民的信息溝通,提高政府信訪機構的作用,切切實實遵循公民有言論出版自由的憲法規定,拓寬媒體渠道。要允許私人開辦報紙、雜誌、電台、電視台等各類媒體,讓它們與官辦媒體開展良性競爭。官辦媒體要采取多元包容的態度,允許各種新聞和看法平等刊載。要允許對立意見展開辯論。推行不辯論,實際上是掩蓋矛盾、逃避現實的鴕鳥政策。
陽光道通暢了,走獨木橋的人就自然少了。這樣,作為反映民意的網絡媒體的重要性就會降低,披露信息的比重就會下降,信息質量也會隨之而提高。
當然,有了陽光道,獨木橋也不能拆掉。互聯網作為現代信息溝通的平台作用是消滅不了的。有的人有網絡偏好,網絡情結割舍不了。到這個時候,用道德和法律約束網絡空間,就成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事情。(12月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