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71)
2009 (369)
2010 (360)
2011 (356)
2012 (376)
2013 (364)
2014 (381)
2015 (369)
2016 (366)
2017 (364)
2018 (366)
2019 (365)
……
=================================
張超群:建立民主共和,是孫中山的統一觀(10月13日)
欣逢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兩岸統一的話題充斥於會議報刊上。作為黨的喉舌《環球時報》為了配合胡總書記的紀念講話中的高談統一,連續發表了兩篇署名文章。看題目就有驚世駭俗的味:“統一尚未實現,國民仍需努力”,“呼喚第四次國共合作”。
當然,孫中山的遺產豐富多彩,可以作多種解讀,其中國家統一也是一個話題。在辛亥革命的過程中就有一個南北統一的問題。
當此之時,清庭不想交權,坐鎮北京的袁世凱手握重兵觀望,南方的革命黨人雖然氣勢昂昂,但缺錢缺槍缺兵。南北開戰,直搗黃龍,是個最佳選項。但在北強南弱的情勢下,如果南北開戰,南方勝算機會並不大。且戰端一開,南北惡鬥,推翻帝製建立共和的目標就有可能擱置或推向遙遙無期的境地。
孫中山是個隻有政治目標沒有個人權力榮辱的遠見卓識的政治大家。在他看來,隻要推翻帝製、建立共和這個革命黨人嘔心瀝血而為之奮鬥的大目標實現了,誰當總統無所謂。所以,在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承認中華民國、遵守臨時約法的前提下,已坐上總統寶座的孫中山迅即履行諾言,拱手交權。
後來的人們盡管有理由譏笑孫中山有點幼稚天真,但我始終認為當時孫中山的選是明智之舉。偉哉,孫中山!
由此可見,孫中山力排非議,寧可交出已到手的總統寶座而不懊悔,表麵上看是南北休兵、國家統一,而他骨子裏的目標是推翻帝製建立民主共和。
在民主共和基礎上求統一,在統一環境中建設民主共和,這就是孫中山的國家統一觀。
為統一而統一,沒有政治正確的統一,是孫中山不齒的。
明了孫中山的這個民主共和統一觀,再去觀察分析孫中山一生的似乎有點怪異的政治軌跡,就會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而不會感到茫然或突兀。
他四處奔走呼號,與革命黨人甚至三教九流分分合合;不齒於與保皇黨康有為來往;開始與讚成革命的梁啟超接觸,後來梁轉向君主立憲就與之分手;袁世凱逼清帝退位、擁護民主共和,他兌現諾言,毫不猶豫地交出總統職位;而後露出廬山真麵目的袁世凱派人刺殺北上組閣的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稱帝,段祺瑞解散國會,軍閥混戰,眼睜睜的看著民主共和的旗幟被撕得粉碎,不惜把自己親手曆盡艱難困苦建立的統一的中華民國破壞,於是乎武裝討袁、在廣州另立政府。固然,孫中山在民國建立以後仍然采取暴力革命的舉措有失當之嫌,但反對皇權複辟、軍閥政治,維護民主共和的赤子之心、拳拳之忱,實令後人敬仰。
回過頭來再看大陸主流政治意識宣傳的兩岸統一,盡管包裝得冠冕堂皇,但仍然是孫中山不屑一顧的漠視民權的統一。這種一廂情願的統一,當然會被自由民主已經成為主流價值的深諳孫中山三民主義理念的台灣國民黨,以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作擋箭牌予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