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71)
2009 (369)
2010 (360)
2011 (356)
2012 (376)
2013 (364)
2014 (381)
2015 (369)
2016 (366)
2017 (364)
2018 (366)
2019 (365)
2010年02月09日 星期二 陰
前天,有個朋友發來郵件:100所大學的校訓。我隨意瀏覽了一下。今天他打電話要我談看法。我說,沒有思考。
一個學校的校訓,乃學校之靈魂。從校訓可以看出一個學校的辦學特色。而一個學校校訓的變化,自是記錄著這所學校的變化。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的北大校長委任狀。蔡元培為北大製定的校訓是:“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蔡元培任校長的北大,學術水平低下、教學態度惡劣的教員一律被解聘,教授絕大多數都30歲左右,最年輕的僅24歲。既有激進民主主義者陳獨秀、李大釗,也有保守的劉師培、謀求複辟的辜鴻銘;既有主張白話文的胡適,也有反對白話文的黃侃,真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北大原本是中國人的驕傲和希望。然眾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後,北大變了。怎麽變?僅從“林昭之死”,足以說明:北大由追求自由民主之殿堂變成奴化教育的基地。
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江澤民的題詞: “愛國、民主、科學、進步”。也就是現在的校訓。
江氏的8個字如何?北大近60年如何?我無心評論。
今天上午,看到一則消息:
2月1日,中國政府網消息,1月26日上午,溫家寶總理與來自科教文衛體各界的10位代表圍坐在橢圓形的桌子旁,聽取他們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溫家寶說:“一所好的大學,在於有自己獨特的靈魂,這就是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千人一麵、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學。大學必須有辦學自主權。”
溫氏的話說講得多好!中國的大學能如是實踐,出世界一流大學當然有希望。可惜很難,很難呢。難在何處?有人指出:現在的中國大學官場化了,商業化了。須去行政化,由教授治校。這路子肯定是對的。但它的前提必須是取消黨委對大學的領導。這無疑是一場變革。雖然這場變革隻是時間問題,但目前,還不具備變革的條件。
所以,溫氏的這個話雖然講得很動聽,但也僅僅隻是動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