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巴陵鬼話09年7月10日

(2009-07-11 06:52:44) 下一個
近幾年,我看了多篇關於蔣經國的文章。我比較注重蔣經國年表中的史料。今天上午在《文史博覽》上,看到一篇寫蔣經國的文章,該文偏重於分析和評論。頗有啟發。
在美國人眼中,蔣經國是個神秘的特務頭子,冷酷無情。對政治異議人士進行殘酷迫害,常是暗殺。對自由派人士是拘捕,關大牢。幾乎所有研究台灣史的學者都一致認為,蔣經國是台灣白色恐怖白時代的最主要執行人,所有重要的政治案都有他的影子。他應為那個時代許許多多的菁英人士家破人亡的悲劇負最大的責任。
1977年,因桃園縣長選舉發生了“中壢事件”。1979年,非國民黨人士在高雄遊行,引發了“美麗島事件”,接著反政府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受政府管製的雜誌如雨後春筍,內容多是批評政府或揭露蔣家秘聞。
起初,蔣經國對此采取嚴厲鎮壓,並且習慣地認定台灣老百姓會站在他這一邊。然而,這一次台灣老百姓並不必然站在他一邊。老百姓已不像過去那樣為生活的改善對政府感恩戴德。而是有其他訴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經濟全麵起飛,百姓富裕了,社會變得多元,湧現了許多類似消費者、環保、婦女、傷殘等等中間組織。中產階級迅速形成。中產階級要求開放的政治環境和規範的社會管理。他們支持異議人士同政府衝撞。但是,如果異議人士扔石頭、燒車子,他們卻會強烈譴責,並立即站在政府一邊。因為動蕩的社會同樣威脅他們的利益。因此,中產階級要求在維持穩定的社會秩序的基礎上,開放政治民主,這種特性既會促成政府持續開放政策,也迫使異見人士在體製內進行和平改革。
蔣經國終於明白,過去,在大陸老百姓上街反對國民黨,是因為他們餓肚子。今天,在台灣老百姓上街反對國民黨,是因為他們夠溫飽了,他們所掌握的財富與知識資源越來越與政府等量齊觀,他們要求自己決定自已的事。政黨不再是他們的主人,他們上街是為了選擇利益代表人。同樣是上街,其性質卻不同。
蔣經國有了這種認識,在他逝世前的幾個月,終於決定順勢而為:開放報禁與黨禁,允許充分的言論自由和政黨政治。
老殷認為,蔣經國認識上的這種變化,外部的衝擊壓力起了極大作用,但他的明智卻是不可缺少的。蔣經國在台灣40年,若僅從時間上看,幾乎有39年多時間,他是以獨裁者麵目出現。隻是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他毅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台灣民主之父。
我曾期待大陸出現蔣經國式的人物。看來,在專製的土壤中,不大可能育出有獨立精神和前瞻性氣魄的領袖。因此,不要奢望中南海會像蔣經國那樣自動宣布開放黨禁和報禁。
中國社會的變化要靠民智覺醒。中產階級的形成,公民社會物質基礎的擴大,將有助於開啟民智。
互聯網是民眾的喉舌。從巴東烈女鄧玉嬌,我們看到了網絡的力量。石首一命案,竟然牽動五萬民眾,出動三萬多軍人……非政府組織的出現,民間維權人士的活躍,知識精英的衝鋒陷陣……民間力量的結集不斷衝擊專製的堡壘。從曆史發展的趨勢看,終有一天專製必定會結束。雖然,我們無法估計它會在什麽時候和什麽情況下結束。但是。國人終有一天會享受自由民主的盛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