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第四代先進戰鬥機的研製就成為全球軍事強國的熱門話題。
說到戰鬥機的劃代,各國有不同的指標。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戰鬥機的分代標準和主要技術特征是很明確的。第四代戰鬥機的主要特征是突出的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作戰能力和適合多種戰術用途。 www.6park.com
1.F-22 猛禽戰鬥機
F-22 ,世界上第一種也是目前唯一一種投產的第四代超音速戰鬥機,它所具備的 “ 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隱身、可維護性 ” 成為第四代超音速戰鬥機事實上的劃代標準。
雷達反射麵 = 兩張 A4 紙
F-22 是美國空軍委托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動力公司合作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該計劃首次要求將五個特點集中在一架飛機上,即低可探測性、高度機動性和敏捷性 ( 隱身性 ) 、可作超音速巡航 ( 而不是短時間超音速衝刺 ) 、有效載重高且具有足夠遠的航程。下麵就以 F-22 為例,看看第四代戰鬥機的 “ 先進 ” 之處。
F-22 翼展 13.56 米;機身長 18.92 米;機高 5 米;機翼麵積 78.80 平方米。 F-22 采用雙垂直尾翼雙發動機單座布局。垂直尾翼向外傾斜 27 度,恰好處於一般隱身設計的邊緣。其兩側進氣口在機翼下方,並具有抑製紅外輻射的隱身設計,主翼和平尾采用一致的後掠角和後緣前掠角,水泡形座艙蓋凸出於機身前上部。
特別的外形和能吸收電波的塗料使戰鬥機的有效雷達反射麵積僅為 0? 郾 1 平方米左右,與 2 張 A4 紙的麵積相當。
超音速巡航快攻快跑
動力裝置采用兩台 F119-PW-100 帶加力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最高飛行速度每小時 1950 千米,近地最高飛行速度每小時 1480 千米,實際最大飛行高度 18000 米,作戰半徑約 1500 千米。 F-22 可不用發動機開加力在 1.58 馬赫的速度下連續飛行 30 分鍾 (1 馬赫相當於 1 倍音速 ) 。
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戰鬥機在作戰時將有很大的優勢。它可以迅速接近目標,攻擊後迅速脫離,可以把敵機攔截在更遠的空域,還可以對敵實施多次攻擊。 F-22 的短距起落能力也很高,可在 500 米長的跑道上起降。這種性能使其可以在短跑道小型機場上起飛作戰,或在機場破壞後的殘存跑道上起飛。
超視距戰鬥先發製人
現代戰爭中,超視距空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現,所以 F-22 的超視距戰鬥能力在設計階段就極受重視。 F-22 戰鬥機使用的中程空空導彈主要是 AIM-120C ,這種號稱 “ 發射後不管 ” 的新一代空空導彈具有主動雷達尋的、自動引導的能力。可以在視距外進行精確打擊,配合飛機隱身能力,使 F-22 能先敵發現目標,先敵發射武器,掌握戰場主動權。
F-22 有三個內部武器艙:其中兩個武器艙沿進氣道安排,可容納 AIM-9 導彈;另一個武器艙在機身下部,可容納 6 枚 AIM-120C 中程空空導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機身下部武器艙也可以按 454 公斤重量配備 2 枚 AIM-120C 導彈和 2 枚 JDAM-1000 製導炸彈和副油箱。當然,外掛武器會使飛行大大喪失隱身能力。 F-2 還裝備了一門內裝機關炮 M61A2 。
對空對地一機多用
作為 “ 第四代戰鬥機 ” , F-22 也是一種多用途戰鬥機,既可用於空中格鬥,又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多用途飛機有以下一些優越性:一是有利於縮短研製周期,二是可節省研製經費,三是利於提高作戰靈活性和整體作戰能力。
F-22 可以掛載的 JDAM-1000 就是一種先進的對地攻擊武器。 JDAM 又叫 “ 聯合製導攻擊武器 ” ,這種炸彈利用衛星定位係統 (GPS) 引導,是一種全天候、自動尋的常規炸彈。炸彈尾部安裝了 GPS 全球衛星定位係統裝置,能夠不受雲、霧以及其他惡劣天氣的限製。一般攻擊誤差在 13 米之內,並可達到 95% 的係統可靠性。
2. 蘇 -37 戰鬥機
俄羅斯蘇霍伊公司在蘇 -35 基礎上研製的單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 1996 年 4 月首飛。該機采用三翼麵氣動布局和推力矢量控製技術,裝有兩台 AL-37UF 推力矢量發動機,單台最大加力推力 180 千牛,推重比 8.7 。機長 22.2 米,機高 6.4 米,翼展 14.7 米,最大起飛重量 34 噸,最大平飛速度 2.35 馬赫,實用升限 18800 米,最大航程 3300 公裏(一次空中加油 6500 公裏),作戰半徑 1400 公裏。機首裝有一部 N011M 相控陣火控雷達,最大探測距離 150 公裏,可以同時跟蹤 15 個目標,並可同時攻擊其中 6 個目標;機尾裝有一部後視雷達,可以對尾追目標進行攻擊。機載武器有 1 門 30 毫米機炮, 17 個外掛架,可掛 14 枚空空導彈,其中包括 R-73 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導彈、 R27/77 中距空空導彈,還可攜帶 Kh/29/31/41/59 空地導彈、各種炸彈和火箭彈,最大載彈量 8500 公斤。
3 . 蘇-35戰鬥機
蘇 -35 新型製空戰鬥機是蘇 -27 戰鬥型的直接後繼機,它和美國的 F-22 、歐洲的 EF2000 屬於同一個等級。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西蒙諾夫稱:蘇 -35 飛機具有與歐洲下一代先進戰鬥機以及美國 F-22A 戰鬥機相匹敵的能力。
蘇 -35 飛機采用翼身融合氣動布局和放寬靜穩定度技術,有一對小的全動鴨式前翼,是一種現代化三翼布局 ( 正常布局加上前翼 ) 飛機。飛機前翼采用全電傳操縱係統,偏轉範圍 -15° 到 +10° 。前翼除能改善飛機在大迎角條件下的安定性和操縱性外,還能降低機身和機翼根部所承受的空氣動力載荷,有助於使穩定過載達 10g 。
蘇 -35 的動力裝置為兩台帶控製推力矢量係統的 L—35 渦輪風扇發動機,提高了飛機的機動性起降性能。新型機載電子設備,加多功能多普勒雷達,具有空空、空地雙重功能及抗幹擾能力。蘇 —35 的雷達對戰鬥機這類目標的發現距離為 165 ~ 245 千米,對轟炸機、預警機或大型運輸機的發現距離可達 400 千米。它同時可跟蹤 15 個空中目標,用導彈可同時攻擊 6 個目標。
蘇 -35 飛機還首次采用了後視火控雷達技術,可引導俄專門研製的後射型近距空空導彈。蘇 -35 戰鬥機的機翼下裝有能水平轉動 180 度的轉動發射裝置,它可自動轉動,也可按飛行員的指令轉動。也就是說,蘇 -35 發射的導彈可以向後半球發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 越肩發射 ” ,這是蘇 —35 最為獨特的設計。
蘇 —35 除裝一門 30 毫米航炮外,還有 12 個外掛點,可攜帶 12 枚遠距、中距導彈和近距格鬥空空導彈(裝有主動、半主動和被動雷達自導頭和紅外自導頭)。如 R—77 中距導彈,能摧毀 70 千米處的敵機。另一種增大射程的導彈,能摧毀 110 千米處的空中目標。空地武器有包括射程 150 千米的戰術巡航導彈、反雷達導彈、反艦導彈,以及激光或電視製導炸彈。
蘇 -35 飛機武器係統的另一個特點是能在完成 “ 尾溝 ” 、 “ 眼鏡蛇 ” 、 “ 超眼鏡蛇 ” 等特技飛行。蘇 -35 可進行短時間的 “ 眼鏡蛇 ” 和 “ 超眼鏡蛇 ” 機動,使飛行豎起 90 ~ 120 度,這時雷達和光電瞄準係統就能自動截獲目標,同時係統發出指令,可發射出兩枚導彈。蘇 —35 飛機不僅用於奪取製空優勢,而且還可用於對地麵、海上目標實施遠距離、高精度的有效打擊。
美中不足的是,蘇 —35 飛機的隱身能力差,也不能作超音速巡航飛行,這對於最新一代的戰鬥機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4 F—18 戰鬥機
F—18F—18F—18 是一種艦載戰鬥機, A—18 是一種艦載攻擊機 . 由於二者是在同一原型機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即一機兩型,機體完全 — 樣,隻是在武器裝備上有所差別,所以統稱 F / A—1B ,綽號也一樣叫 “ 大黃蜂 ”.1974 年正當美國空軍提出 “ 輕型戰鬥機 ” 計劃,並開始研製原型機的時候,美國海軍也提出了研製多用途戰鬥機的要求 . 當時稱之為 VFAX 計劃,後來改稱海軍空戰戰鬥機計劃 .1974 年諾斯羅普公司的 YF 一 17 在 YF 一 16 的原型機競爭中失敗,幸運的是諾斯羅普的工作沒有白做, 1975 年他們的 YF—17 被海軍選中,這就是 F / A—18 的原型機 .
1976 年 1 月美國海軍又與麥道公司簽定合同並以麥道公司 ( 現已並入波音公司,稱波麥公司 ) 為主與諾斯羅普公司一起聯合研製 F / A—18“ 大黃蜂 ” 。後經過進一步的原型機試飛,生產型製造、試飛,到 1983 年 1 月初步形成作戰能力 . 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共訂購 1366 架,此外,加拿大訂購 138 架,澳大利亞訂購 75 架,西班牙訂購 84 架,均已部分交付使用 . F-18A 大黃蜂是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攻擊機。有 YF/A-18A/B 、 F/A-18A 、 RF-18A 、 F/A-18B 、 F/A-18C 和 F/A-18D 等 6 種型別,共生產了 1137 架,其中 150 架是雙座教練型, 112 架是偵察型。
F-18A 大黃蜂是第 1 種生產型,主要用於艦隊防空和艦載攻擊機的護艦,有些飛機也用於執行空對麵攻擊任務。
主要的火力控製設備包括 AN/AVQ-28 平視顯示器、 AN/AYK-14 中央任務計算機 (2 台 ) 、 AN/APG-65 脈衝多普勒雷達、多功能顯示器、外掛物管理裝置、 AN/AWG-21 反輻射導彈 (AGM-78) 控製器等。執行空對地攻擊的機型座艙中的顯示器有些變化,並裝備有前視紅外 (FLIR) 和激光光點跟蹤器 (LST) 。
F/A-18E/F 是最新改型,其主要特點是增大了航程、每側機翼處增加 1 個外掛架,而且機翼內側掛架的最大掛載能力提高到 2400kg, 增加了載彈量和提高了作戰能力。其電子係統中約有 90% 與 F/A-18C/D 通用,雷達選用了 AN/APG-73(AN/APG-65 的改型 ) 。
F-18A 大黃蜂戰鬥機的武器控製係統包括攻擊顯示分係統、數據處理分係統、參數測量 ( 傳感器 ) 分係統和外掛物管理 / 控製分係統等 4 個主要部分。
攻擊顯示極射線管下視顯示器 - 多功能顯示器 (MFD) 、主監控顯示器 (Master Monitor Display-MMD) 和水平情況顯示器 (Horizontal Situation Display-HSD) 。主監控顯示器顯示所有飛機係統的告警信息和資詢信息。它也是多功能顯示器的備用設備,能顯示前視紅外信息。水平情況顯示器是主要的導航顯示器。數據處理分係統包括大小 30 餘個計算機,如 AN/AYK-14 中央任務計算機 (2 台並行工作 ) 、雷達信號處理機、雷達數據處理機、外掛物管理計算機、顯示計算機、飛行控製計算機和大氣數據計算機等,全部程序大約有 779K 。表 3.1 列出了主要幾種可編程和 ROM 計算機的 CPU 和存儲容量。
參數測量分係統包括 AN/APG-65 雷達、 AN/ASN-130 慣導裝置、 AN/AAS-38 前視紅外裝置、 AN/ASQ-173 激光照射 / 測距器和大氣數據傳感器等。
外掛物管理和控製分係統包括 AN/AYQ-9 外掛物管理係統和 AN/AWG-21 導彈控製器等。
F / A—18 是一種超音速的多用途戰鬥/攻擊機,主要特點是可靠性和維護性好,生存能力強,大迎角飛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 . 據介紹,該機的機體是按 6000 飛行小時的使用壽命設計的,機載電於設備的平均故障間隔為 30 飛行小時,雷達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 100 小時,電子設備和消耗器材中有 98% 有自檢能力 . 到目前為止, F / A—18 共有 9 個型別,有單座的,也有雙座的 . 出口加拿大的編號為 CF—18A ,澳大利亞的有 F / A 一 18A / B ,西班牙的編號為 EF 一 18 ,還有一種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為 F / A—18L 型 .F / A—18A 為基本型,是一種單座戰鬥/攻擊機,主要用於護航和艦隊防空;如果換裝部分武器後即為攻擊機,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
該機翼展 11.43 米,機長 17.07 米,機高 4.66 米;起飛重量 15740 千克 ( 空戰 ) , 22328 千克 ( 對地攻擊 ) ;最大平飛速度 1910 公裏/小時 ( 高空 ) ,實用升限 15240 米,作戰半徑 740 公裏 ( 空戰 ) 、 1065 公裏 ( 對地攻擊 ) ,轉場航程 3700 公裏 ( 不空中加油 ). 機載設備有休斯公司的 AN / AGP—65 多功能數字式空對空和空對地跟蹤雷達,在空對空工作狀態時可跟蹤 10 個目標、向飛行員顯示 8 個目標 . 另有 ALR—67 雷達警戒接收機,四餘度飛行控製係統和兩台 AYK—14 數字式計算機,以及利頓公司的慣性導航係統,兩台凱撒公司的多功能顯示器和費倫第/本迪克斯公司的中心式屏幕顯示與乎視顯示器等 .
主要武器有 1 門 20 毫米機炮,備彈 570 發 . 共有 9 個外掛架,兩個翼尖掛架各可接 1 枚 .AIM—9L“ 響尾蛇 ” 空對空導彈;兩個外翼掛架可帶空對地或空對空武器,包括 AIM—7“ 麻雀 ” 和 AIM 一 9“ 響尾蛇 ” 導彈;兩個內翼掛架可帶副油箱或空對地武器;位於發動機短艙下的兩個接架可帶 “ 麻雀 ” 導彈或馬丁 ? 馬麗埃塔公司的 AN / ASQ 一 173 激光跟蹤器、攻擊效果照相機和紅外探測係統吊艙等;位於機身中心線的掛架可技副油箱或武器 .F / A 一 1BC 和 D 型還可帶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和 “ 幼畜 ”( 又稱小牛 ) 空對地導彈 . 最新的改型是 F / A—18E/F" 超級大黃蜂 "
5幻影 2000 戰鬥機
“ 幻影 ”2000 是很有特色的一種第三代戰鬥機,它是目前已服投的第三代戰鬥機中唯一采用不帶前 Il 的三角翼飛機。可以說,這是一種獨樹一幟的第三代飛機。法國在戰鬥機研製方麵獨樹一田的做法不僅體現在 “ 幻影 ”2000 飛機上,而且體現在整個 “ 幻影 ” 係列飛機的形成和發展之中。
從法國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來看,與美國是有相當差距的;與西歐一些國家相比,法國也並不占優勢。法國就是仗憑其 “ 獨樹一織 ” 的精神,堅持其獨立性,才取得了在戰鬥機研究領域中重要的位置。法國在戰鬥機發展過程中,獨立性主要體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堅持適合國情的發展思想。法國是個第二世界國家,在經濟和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因而不能象美國那樣強調 “ 全新設計 ” 和研製各種用途比較單一曲戰鬥機,而是堅持 “ 漸改 ” 發展和注重 “ 一機多型 ” 、 “ 一機多用 ” 。法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從 “ 幻影 ”III 、 “ 幻影 ”2000 係列,直到它前正在研製中的 “ 陣風 ” 戰鬥機,都堅持了 “ 漸改 ” 發展的途徑。這種研製途徑的優點是研製周期短、經費節省,既能繼承上一階段設計的長處,又能在一、兩項關鍵性能上有重大突破。從 “ 幻影 ” 飛機係列的研製進展和使用結果來看,這種做法是成功的。
一機多型和多用,是 “ 幻影 ” 飛機的 “ 傳家寶 ” , “ 幻影 ”2000 飛機也不例外。它的基本型是空中優勢戰鬥機 2000C ,可遂行全天候、全高度/全方位、遠程攔截任務 ; 不久又發展了 2000B 雙座教練型和 2000N 對地攻擊型,最近又研製了空戰能力明顯提高的 2000—5 型。此外,還發展其它的一些改型機。對一個經濟實力不十分雄厚、要求裝備數量不太多的國家來說,這種 “ 多用途 ” 飛機是比較合用的,而且也有利於出口和爭奪國外用戶。
二是堅持自己的技術特點。無尾三角翼氣動布局,是 “ 幻影 ” 飛機的一個重要技術特點。這種布局有一些固有的缺點,所以達索公司曾在 60 年代末研製了中等後擦翼布局的 “ 幻影 ”F.1 戰鬥機。但是,使用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在荷蘭等四個國家決定購置 F—16 而不是 F.1 後,達索公司更痛感放棄三角翼方案是不明智的。
他們看到隻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獲得優勢。於是, “ 幻影 ”2000 飛機重新起用三角翼布局。同時依靠達索公司堅持進行預研,采用了電傳操縱、主動控製技術、新型動力裝置和複合材料,終於研製出一種作戰效能大有提高的 “ 幻影 ”2000 戰鬥機。它采用的 M53 發動機的性能水平並不很高,其推重比比 F—16 用的 Fl00 發動機幾乎要差一個等級,這是 “ 幻影 ”200O 飛機最大的不足之處。但達索公司通過采用其它措施彌補了這個不足,使其總體性能滿足了要求。而且由於 M53 發動機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和維護方便,反而成為招睞第三世界國家用戶的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
三是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法國的戰鬥機發展一直麵臨著眾多難題:經濟實力有限,基礎工業和基礎技術比較薄弱,一些關鍵技術的水平明顯落後幹美國等。應該說,其自行研製戰鬥機是有相當困難的,但法國長期來一直堅持 “ 以我為主 ” 的獨立自主發展戰鬥機的道路。它曾櫃絕購置美國 A—7 飛機,發展自行研製的 “ 超軍旗 ” ;沒有購置效費比較高的 F—16 飛機,而自行研製了 “ 幻影 ”2000 ;在與英國等聯合研製下一代戰鬥機時,困難以在一些關鍵項目中取得主導地位,而毅然退出合作,自行發展 “ 陣風 ” 戰鬥機。如果光從技術水平、作戰效能和經濟性來分析,法國未必一定要進行 “ 陣風 ” 飛機的研製工作,因為 F—16 籌飛機的新改型很有可能能取代 “ 陣風 ” 。 法國堅持研製 “ 陣風 ” 的關鍵原因,是要在航空工業和戰鬥機發展上堅持獨立自主的道路和保持在西歐的領先地位的決心。對法國來說,這種政策是正確的、是有效的。
6 台風戰鬥機
" 台風 " 的誕生幾經波折。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歐洲的幾個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醞釀共同研製一種 " 未來歐洲戰機 " ,用來替代各國上一代的 " 狂風 " 等戰鬥機,預計 90 年代中期服役。因對飛機的設計意見不統一,法國中途退出,單獨研製了 " 陣風 " 戰機。 " 未來歐洲戰機 ’ 計劃也一拖再拖,並幾易其名,先是改名為 " 歐洲戰機 2000"(EF2O00) ,後叫做 " 歐洲戰機 "(EurofIghter) ,最終起名 " 台風 "(Typhoon) 。
" 台風 " 戰鬥機長 14·96 米,翼展 10·95 米,高 5·28 米,動力裝置是兩台渦輪風扇發動機,最大起重量約為 21 噸,最大速度 2125 千米 / 小時。屬於一種以空戰並奪取製空權為主,兼具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的中型戰鬥機。
作為幾個發達國家共同研製的新一代戰機, " 台風 " 當然是集各家所長,飛機的各部分由各國分別研製,並盡可能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如大量采用先進材料和生產工藝,大大減輕了機體重量,減少雷達反射截媯 ? 醵萄兄浦芷凇 ? 台風 " 的動力裝置 EJ2O0 發動機推力大、推重比高,可逆行超音速巡航,並保證了 " 台風 " 的高機動性。機載設備更是先進,簡單說就是盡可能減輕飛行員的負擔,如音頻控製係統,飛行員隻需通過語音發出指令,就可以進行某些操作。當然, " 台風 " 也並非盡善盡美,與美國 F-22 戰鬥機相比, " 台風 " 在隱身性能方麵就大為遜色,設計者認為不能因考慮隱身而犧牲飛機的機動性。即便如此, " 台風 " 還是采用了不少隱身措施,雷達反射截麵最小可減少到 2-3 平方米 ’ 。 " 台風 " 的主要任務是空戰並奪取製空權,也可進行對地攻擊和戰術偵察,飛機按空對空、空對地、空對海攻擊有多種武器配置模式,可掛載多種先進的常規和製導武器。機載設備和武器可使 " 台風 " 進行超視距空戰。
7 F-15戰鬥機
F-15 是美國麥 · 道公司研製的重型製空戰鬥機。主要用於奪取製空權,也可用於對地攻擊。美國空軍 1969 年選定麥 · 道公司的設計方案並讓其研製了 20 架原型機, 1972 年 7 月首次試飛,於 1974 年 11 月開始交付部隊使用。除了美國之外,以色列、日本、沙特也裝備了 F-15 。
F-15 采用單座雙發雙垂尾上單翼布局。機翼平麵形狀呈三角形,機翼無前緣機動襟翼。機體結構大量采用鈦合金。 F-15 推重比大,翼載小,機動性能好,具有選進的電子備,特別適用於近距格鬥和超視距導彈攻擊。在 1991 年的海灣戰爭中有 120 架 F-15 參加了戰鬥,主要擔負製空和護航任務,擊落了多架伊拉克戰機。
F-15 的主要型號有:
A 型:第一種生產型;
B 型:雙座教練型;
C 型: A 的改進型,主要在機身兩側裝了兩個保形油箱,每個可裝 2211 公斤燃油,也可裝電子設 ?? 對地攻擊為主的雙座戰鬥轟炸機。
F-15C 的主要性能數據
動力裝置:兩台普 · 惠公司的 F-100-PW-200 渦扇發動機加力推力 2×10634 公斤。
機載設備:有 AN / APG-70 火控雷達、自動駕駛儀、中央計算機、平視顯示器、慣性導航係統、電子對抗設備等。
武器裝備:一門 M61A1 型 6 管機炮(備彈 940 發);可同時帶 4 枚 AIM-9“ 響尾蛇 “ 和 4 枚 AIM-7“ 麻雀 ” 或 8 枚 AIM-120 選進中距空空導彈;對地攻擊可掛各種炸彈、火箭;最大載彈 10705 公斤。
尺寸數據:機長 19.43 米;翼展 13.05 米;機高 5.63 米;機翼麵積 56.5 平米;主輪距 2.75 米;前後輪距 5.42 。
重量數據:空重 12973 公斤;正常起飛重量 ( 帶 8 枚空空導彈 )20070 公斤;最大起飛重量 30845 公斤;使用過載 -3g ~ +9g 。
8 殲-10戰鬥機
殲 -10 ,按西方劃分戰鬥機的方法,屬於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殲 -10 將是我國第一種自行設計的、裝備部隊使用的第三代戰鬥機,第一種自行設計的、真正兼有空優 / 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作戰飛機。遺憾的是,自 1984 年殲 -10 正式啟動,至今仍未正式服役。
殲-10可以算作是中國空軍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種戰鬥機了。自從外界第一次發現它的存在起,各種關於它的傳聞就一直沒有中斷。有的說它技術先進,無可匹敵,又有的說它發展困難重重。那麽,它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飛機呢?
要說殲-10,就不能不提到以色列的 “ 獅 ” 式戰鬥機計劃。早在八十年代,以色列空軍提出了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計劃。該計劃要求發展一種輕型單座單發戰鬥機,既能夠用於空中格鬥,又具有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用以取代以色列空軍陳舊的A-4 “ 天鷹 ” 攻擊機,配合從美國購買的F-15和F-16戰鬥機作戰。這種戰鬥機被命名為 “ 獅 ” (LAVI)。
機長: 14.57 米
機高: 4.78 米
翼展: 8.78 米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 千克
發動機: 1 台 AL-31FN 渦扇發動機或渦扇 -10A 渦扇發動機
最大推力: 112.6 千牛 (AL-31FN)
最大飛行速度: Mach 2+
轉場航程:大於 3000 千米
最大過載: 7g( 持續 )/10G( 瞬時 )
9 印度 LCA 戰鬥機
LCA 是世界上最小的戰鬥機,自重 5.5 噸,機身的 40% 由複合材料構成。它有雙三角無尾機翼和一個垂直的水平尾翼。總體來看, LCA 的設計非常樸素。它由一台 Kaveri 發動機提供動力。三角機翼的設計使 LCA 非常靈活,能夠為它提供極好的機動性。 LCA 是一款設計相當現代化的戰鬥機,它看起來象是法國的陣風和歐洲聯合戰鬥機。
LCA 的推重比為 1.6 。它的 kaveri 發動機能夠提供 20,200 lb 的推力。 LCA 的機動性極好,最大飛行速度為 1.7 馬赫。 Kaveri 發動機能夠工作在高海拔和高熱氣候環境下,且性能絲毫不減。 Kaveri 發動機還能夠禁得住飛鳥的撞擊,而且非常省油。 LCA 的作戰半徑為 800 公裏。
LCA 的多普勒脈衝雷達照射距離超過 100KM ,可以同時跟蹤 10 個目標。它擁有四餘度數字飛控係統和先進的集成電子設備,而且還有很棒的電子戰係統。 LCA 有一個 HUD ,同時還裝備了頭盔瞄準器。 LCA 的雷達具有先進的地圖測繪功能。 LCA 有一個內部激光定位儀和一個 IRST 。 LCA 將會有一個開放式的結構體係。
LCA 有 7 個武器掛架。這些武器來自於俄國、法國、英國、印度和美國。 LCA 有一口 23MM 機炮。 LCA 是目前現役飛機中擁有複合材料最多的飛機,而且它也是最小的飛機。在 F-22 和 JSF 加入現役之前, LCA 應該是世界上隱身性能最好的飛機。
LCA 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是按照最佳性價比來設計的,大量使用的複合材料,很少的焊接部分,非常省油的發動機。 LCA 的成本應該在 1.5-2 千萬美圓,這是非常劃算的。因為 LCA 的絕大部分零件是印度國產的,因此它的成本很低。
LCA ,用掃描陣列雷達來取代多普勒脈衝雷達的計劃已經在實施中。而且,用於 MCA 戰鬥機的第二代 kaveri 發動機也在研製中。 kaveri 發動機中的金屬刃片將會被水晶刃片取代,這將會減輕發動機的重量,提升發動機的推力。這種發動機將會被安裝在經過改進後的 LCA 上。
|
10 米格 -25
米格 -25 在 70 、 80 年代的局部戰場頻頻上鏡,尤其是其偵察型。 1971 年秋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 4 架蘇聯米格 -25R 偵察型進駐埃及,不時前往以色列上空偵察。以色列空軍派出了當時西方最好的戰鬥機 —— 美國研製的 F-4“ 鬼怪 ” 攔截。米格 -25P 打開了加力燃燒室,一會就拋開了尾追的 F-4.F-4 連忙發射 AIM-9“ 響尾蛇 ” 近距空空導彈,試圖導彈尾追米格 -25 ,沒想到連導彈都沒追上。此時以色列地麵站發現,這架米格 -25 的速度超過了馬赫 3.2 !這讓西方大為震驚。
前蘇聯出口伊拉克的米格 -25 偵察型全被伊拉克改裝為偵察/轟炸型,並使用其多次轟炸了伊朗目標。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米格 -25 憑借高速性能,也給了美軍不少壓力。目前部分研究人士認為當時米格 -25 至少擊落了一架 F/A-18 戰鬥機。 “ 沙漠風暴 ” 中的兩架 MiG-25 成功用側轉以及降低高度的動作逼近 F-15 的視線範圍,但當 F-15 進入纏鬥動作時,便輕而易舉地咬住 MiG-25 的尾巴,將這兩架超視距空戰動作漂亮,纏鬥動作不及格的 MiG-25 打落到沙漠。此外,海灣戰爭中至少 2 架 Mi-25 在地麵被美軍繳獲。(其中一架現在陳列在奈麗斯空軍基地 “ 侵略者的威脅 ” 博物館)
1992 年 12 月 , 伊空軍一架 MiG-25 飛機在伊拉克北部禁飛區被美 F-16 戰鬥機使用 AIM-120“ 先進中距空空導彈 ” 擊落。但後來伊軍在長期的對抗中總結了經驗並創立了行之有效的新戰術,曾有米格 -25 戰鬥機在被美機發現並發射 AIM-120 中距空空導彈(此前該導彈在實戰中從無失手)攻擊的情況下居然能夠以高速轉彎迅速脫離,使美國人大跌眼鏡。
2002 年 12 月 23 日,伊軍出動的米格 -25 戰機成功擊落了美軍一架 “ 捕食者 ” 無人偵察機。 2003 年 2 月 27 日,一架伊軍米格 -25“ 狐蝠 ” 戰鬥機更越境深入沙特領空大約 30 公裏左右。不過,當這架飛機的駕駛員發現自己被高空迎麵飛來的美軍 F-15C 戰鬥機雷達 “ 鎖定 ” 後,立刻調頭返航。米格 -25 成為伊空軍挑戰禁飛區的有力兵器。
技術數據
動力裝置: 2 台 P-31 渦噴發動機,加力推力 2×120.5 千牛( 2×12300 公斤),最大推力 2×9300 公斤。
主要機載設備: “ 狐火 ” 火控雷達,搜索距離 85 公裏,有跳頻抗幹擾能力,機上裝有 PCБH 近導航係統, “ 藍天一號 ” 半自動指揮引導係統、 CO-10 雷達警戒器、 COД-57M 雷達應答器等。
武器:無內裝機炮,翼下 4 個掛架帶 4 枚 AA-6 中距空對空導彈,內側為兩枚紅外製導型,外側兩枚為半主動雷達製導型。
翼展 13.95 米
機長 22.3 米
機高 5.7 米
機翼麵積 56.2 平方米。
空重 15000 千克,正常起飛重量 36000 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37500 千克,載油量(機內) 14000 千克
最大速度 M3.0/3180 公裏 / 小時(高度 18300 米),最大作戰速度 M2.8/2970 公裏(高度 17000 米),實用升限 24000 米
最大作戰半徑 1300 公裏,航程 3000 公裏
你信嗎?連阿三的 LCA 也上了榜?我是不信的!!
新聞來源 :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