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成長與愛德加•凱西

介紹愛德加•凱西的解讀及其它靈性資料在正在到來的水瓶世代裏,對我們每個靈魂發展的影響。凱西資料和一的法則均授權刊登!
個人資料
正文

擁舞生命--許宜銘-6

(2006-09-11 16:55:23) 下一個

第六章  原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很久以前,整個世界尚處於混沌初始的階段。那時地球的名字叫伊甸園,隻有一男一女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生活得非常快樂,沒有煩惱,整個世界就像天堂般的自由、充滿 歡笑。
   直到有一天,夏娃遇見蛇,它誘惑夏娃,告訴她在伊甸園裏有一棵善惡樹,吃了樹上果 子的人會變得非常聰明。於是夏娃便摘下了那個果子,與亞當一同分享。當他們吃下果子的 那一刹那,他們的智慧開了,開始有了羞恥之心、開始懂得分辨是非善惡,於是他們再也無 法住在天堂般的伊甸園,隻能出來受苦。
   有許多人認為他們因違背神的旨意,所以會吃了那顆禁果,帶著原罪繼續繁衍生命。可是我在聖經的創世紀裏卻看到另一層更深的寓意,那就是人類之所以會受苦,是因為那個果子帶來了所謂的聰明才智,而人類受苦煩惱的根源,則來自於我們的好壞對錯、是非善惡的觀念。

   在中國也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有一個名叫李耳的人,一出生便很老很老,後來有人稱他為 ‘老子’。人一輩子生活在自然當中,是個平凡又不起眼的人,據說他活了一百六十歲。有 天當他出關,正要走出關口時,被守衛認出他就是那位最有智慧的老子,於是希望他能留下一些話。
   老子向來執著‘道可道,非常道’,他一直認為道是不可說的,世界的真象隻要一說出來, 便失去了它真實的麵貌。可是最後這位守衛者的誠心卻打動了他,所以他便留下了五千個字,這也就是後來有名的‘道德經’的來源。

    在道德經裏有一句非常美的話,那就是‘大道廢,而有仁、義、禮、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一生都在追尋回到子宮裏的感覺,因為在那個地方,我們不需要呼吸、不需要做 任何努力,就能自母親處索得生命的資源而存在,且獲得滿足。
    當我們存在於母親子宮內時,絲毫沒有‘我’的感覺及意識。我們和整個宇宙融合在一起, 和外界也沒有分界線,是那麽地自然、簡單地存在著。然而當離開母體的那一刹那,我們卻立刻有了‘存在’的意識,五官開始發揮功能,與外麵的世界接觸。每一個接觸、每一個訊息使我們開始有了感覺,感覺到自己和這世界是分開的而認為:‘我是個單獨的個體’。這時,‘我’及‘存在’兩個名詞便進入了意識層麵,分別心、差異心、我執也在這一刹那在 這個意識裏開始萌芽。就此,我們離開了天堂,來到人間受苦。


不論是基督教裏所謂的原罪,或是老莊所說的大道廢,而有仁義禮智,甚至佛陀所 提到的我執分別心差異心,以及心理學上的意識存在、和等等,都是相同的東西。
   意識是如此的寬廣,它和宇宙一樣的無垠。當透過五感,我們的意識也不停地滋長、擴散著 。大量的意識逐漸累積,有些在日後甚至進入了我們的潛意識,或者無意識之中。
每一個人在這世上都經曆到他獨特不同的經驗,就如同在這世上沒有兩朵完全相同的花、沒 有兩個相同紋路的貝殼、沒有兩個人的指紋是相同的一般,我們每個人學會了不同的仁義禮 智、不同的是非善惡,於是煩惱和痛苦的根源開始了,就像是創世紀中所言,我們開始了受 苦的一生。
    當我們和身邊的人相處時,如果對方所習得的仁義禮智和我們相同,我們和他就能相處愉快 ,成為朋友,相知相惜;然而換言之,當我們所學的觀念和對方完全不同時,由於我們無法 拋開對的執著,於是我們會試著想去改變環境或改變他人,讓心中的感到舒服 些。可是,有時候他人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隻得開始受苦,和環境、他人間也開始有了 許多衝突與對立。
   在自己的內在深處,我們另外又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是非對錯的選擇。應該怎樣做才是 對的、好的;我必須是什麽樣的人才是好的、是對的;除非不去覺察,渾渾噩噩過日子,否 則當我們意識發揮功能,看到自己所為所行,和生命深處的我執不同時,便開始自責地 鞭打自己。
    至此,或許有人會感到疑惑:難道,仁義禮智都是不好的嗎?難道一個人懂得是非善惡、好壞對錯是不對的嗎?我也曾經一直依存在好壞對錯、是非善惡裏;我也曾經非常害怕脫離自 己認為是好的、對的自己;我擔憂如果人類的生活沒有一個準繩,那麽世界將會變成什 麽樣子?
    我曾經非常不相信人性是善良的;也曾以為人性是需要被許多教條規範,生命才能活得相安無事,否則天下豈不是要大亂?因為當我們真的靜下心來,好好地看這世界的真象時,我們將會發現,和存在於自然界中的那些生命相比,自認為文明的人類竟是最殘忍的。人稱萬獸之王的獅子,看來獸性極強、極為殘暴,但它除非不到饑餓至極,否則絕不會殘害同類。但是人呢?天下大概隻有人類不是為了自己需要,有時甚至隻為想法理念的不同、道德規範的 約束,或是享樂而去殺害其他生物或同類。可是,就因為如此就認定人性是醜陋的嗎?!相反的,我堅決地相信人類的本質是神性的、是佛性的,是充滿著慈悲與善良的。
  然而,問題究竟出在哪裏呢?那就是所謂的原罪。我們每一個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成長,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觀念,而人類最悲慘的一點就是,我們總是害怕離開自己的我執,因為我們將自己的存在,依附在這個我執之上。所以當麵臨要拋棄我執時,心中自然會產生某種恐懼,且更進一步希望能鞏固那個我執,給予自己肯 定的感覺。就因為這樣,在人與人接觸時,我們很難拋開自己的價值觀,即使拋開了,也僅限於很淺的層麵。大多數的時候,要我們拋開我執,我們寧可去改變別人,試圖去扭轉他人的我執,來符合自己的觀念。於是,生命的痛苦也就這樣展開了。
   相信許多已婚的婦女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在踏上地毯的那一端之後,漸漸地才發現丈夫竟有 許多行為實在很難符合自己的觀念,於是便想盡一切辦法想改變對方。在古代,有一哭、 二鬧、三上吊;在現代,更有利用溫柔或其他各種技巧,總之,無非就是希望對方做到自己的期望。同樣地,在丈夫的心中也有一個完美妻子的模型,而他時時刻刻也莫不期待妻子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對父母而言,有個模範孩子的標準;對上司而言,有個模範員工的標準 。這一切一切的標準,我們總是等待著對方來符合,當對方做到時,我們眉開眼笑;倘若對方做不到,則所有的憤怒、埋怨、指責就此聚集,使我們痛苦不堪。
    這樣的對立與衝突,不斷地在人類的曆史中上演著。就拿美國與伊拉克的戰爭為例:不少人以為布希發動戰爭,目的是為維護正義,所以他是對的,反觀薩達姆,則似為萬惡不赦的罪人 。然而,當你也有這樣的觀念時,何妨站在第三者的立場想想,薩達姆在伊拉克人民的眼中,為什麽又會如曠世英雄般的偉大?這之間的差距,原因就是出在彼此的想法不同。所以,孰善孰惡,孰是孰非,事實上並無定論。我們再拋開善惡是非不談,正義和公理確是這世上不 可缺之物,然而卻也因它而殺死了許多人。這就如同父母常對孩子說:我是愛你的。以它為借口,許多父母可以不顧及孩子的感覺、傷害孩子而自認無罪。
   又如時下更有許多人,不斷歌頌自以為是的觀念,要人奮勇向前,告訴人們膽怯和哭泣是不好的,要運用何種技巧來克服它,將人類心底所有最自然、真實的一麵完全抹殺,致使不明就裏的人往往就因此而把自己原本的麵貌藏起,與人接觸時,換上一副死板虛偽的麵容,就 此和外界的關係漸漸地愈呈現冷漠、淡然的態度。
   在真善美生命潛能研修課程中,我們就常鼓勵學員,勇敢地去接觸那與世間一般價值觀衝突 的自己,慢慢試著去接納它,勇敢地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麵表現出來。莊子說: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這正說明了社會上存在太多的分別心、差異心,以及我執,以致造成人類 這麽多的痛苦。有無數的聖人不斷地教導世人該如何做、怎麽做才是對的,使得我們一旦不 能符合這些教條時,在良心上便不停地鞭打自己,誤以為自己就是不好的。不隻這樣,我們還會再花費更多的能量企圖改變自己,使自己符合標準。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剩 下多少生命力?從現在起,不妨放下那些無謂的教條,拋開分別心、差異心及我執吧! 隻要充分展露內在真實的自我,相信你的生命將更趨融合、有力,且更富彈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